二泉映月背后的故事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27
《二泉映月》的背后故事是什么呢??

1949年4月,无锡解放了。阿炳的命运也将面临着一次历史性的变化。阿炳有一位好友叫黎松寿。1948年黎松寿先生在南京古林寺国立音乐院进修,向民乐大师储师竹先生学习二胡。有一天黎松寿去回课,因为天冷,他就在外面活动手指,无意中拉了一段旋律。
这凄美的旋律深深地吸引了储师竹先生。储先生把这一件事告诉了杨荫浏先生,杨先生听了这些片断的旋律,当即决定去寻找这首曲子的原创者阿炳。
当他见到阿炳,和阿炳说明了他来录音的原因,并表示有意请阿炳去北京的音乐学院担任二胡教授。种种的条件给了阿炳再次拿起琴的冲动和动力。他和杨荫浏说:我已经很多年没有拉琴了,手都生了。你给我三天的时间,我重新恢复恢复。
就这样,阿炳从乐器店买了一把二胡,并借了一面琵琶。再次走上街头,演奏起那些他记忆中的曲子。这时的阿炳心情是非常复杂的。久违的二胡,给了他无数的回忆,熟悉的旋律一次次让他心潮澎湃。
同时,对于未来生活的憧憬又使他异常的兴奋。在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中,阿炳经过三天的准备,走到了那台钢丝录音机旁,开始了他人生中唯一的一次音乐记录。
阿炳一口气录了三首二胡曲。当他听到录音的回放时,激动地说不出话来,他听了许多遍回放后,对于二胡的演奏,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的手太生了,没有拉好!让我再准备半年,从新来录!”于是他和杨荫浏先生商量好半年后,重新补录。
另外在问及这些二胡曲名时,阿炳给其中的两首定名为《寒春风曲》和《听松》。而另外一首,他称之为《依心曲》。就是说这首曲子的演奏随心所欲,有感而发,依心而就。
但是杨荫浏先生认为没有曲名的乐曲不好流传。他和阿炳说:广东音乐中有一首《三潭印月》,你的这首在无锡创作的曲子就叫《二泉映月》吧!阿炳当即点头表示赞许。当晚阿炳还录制了《大浪淘沙》等三首琵琶曲。

扩展资料:
1918年,阿炳离开了生活了25年“雷尊殿”,开始了他流浪艺人的生涯。虽然说在生活方面阿炳落入了人生的低谷,终日为衣食而劳碌,但从他的精神上却得到了一次自由的放飞,他可以无拘无束地展示他所喜爱的音乐。
在那个时期,阿炳虽然双目失明,但他在乐器演奏方面的造诣已达到了很高的境界。阿炳主要是演奏二胡和琵琶两种乐器。当时的二胡是用丝弦演奏的,不像现在我们所看见的二胡用的是钢弦。
因此在演奏时加大了难度。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阿炳所演奏的二胡曲,无论在技术表演和音乐表现力上都是超前的。
阿炳一生经历近代中国三个时代的巨大变革,新中国的成立让他的音乐人生画上圆满的句号。他的作品因前所未有的宏大社会背景以及他对这一背景的深刻印记和个人的强烈感受,具有鲜明的个性、民族性及时代性。
其浓郁的民族风格却蕴含着可贵的现代音乐萌芽,其旋律时而喃喃细语,像对亲人倾诉知心语般娓娓道来;时而直插无垠,像对敌人秋风扫落叶般势如破竹,直抵人心,令所有一听到《二泉》的音乐家及音乐爱好者,甚至是普通民众很快就会产生共鸣,不约而同地发出感叹。
参考资料来源:光明网-愿五洲四海烽烟收,家家笙歌奏——关于华彦钧及其《二泉》

阿炳(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原名华彦钧,出生于无锡市,民间音乐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

阿炳刻苦钻研道教音乐,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 其父华清和为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擅长道教音乐。华彦钧3岁时丧母,由同族婶母抚养。

8岁随父在雷尊殿当小道士。开始在私塾读了3年书,后从父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12岁已能演奏多种乐器,并经常参加拜忏、诵经、奏乐等活动。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

阿炳现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六首。

阿炳的一生如戏剧般充满情节的跌宕。据说他生平唯一留存下来的影像,只有一张日伪统治无锡时期“良民证”上的标准照。相片里那个带着盲人眼镜,形容枯瘦的中年人,在一顶破毡帽下面的面孔,透着生活的艰难和沧桑。

也许命运给阿炳的磨难,正是成就他那些动人心魄乐曲的缘由。这个华清和的私生子,生来就被剥夺了家庭慈爱的权利。当他的生母无奈地以结束自己的生命来抵抗世俗的歧视,这个孩子性格中一些隐秘的部分已经可见端倪。

在外寄养几年的少年回归生父华清和的身边,他的眼光所见之处,也许有更多的是不解的疑惑。从资料中知道,他是叫着“师傅”来到当道士的父亲身旁。华清和自号雪梅,精通各种乐器。阿炳勤学苦练,不久就熟练地掌握了二胡、三弦、琵琶和笛子等多种乐器的演奏技艺。

此刻阿炳还当自己只是个蒙受好心人照料的孤儿。然而当他长到21岁时,阿炳突然在华清和因病去世前明白了自己的身世。


无锡城中道观洞虚宫里雷尊殿的新任当家道士华彦钧似乎放任自流,吃喝嫖赌甚至吸食鸦片。荒唐的生活带来荒唐的结果:因为梅毒侵害他瞎了眼睛,丧失对道观的控制。流落街头后,族人安排江阴的农村寡妇董彩娣来照顾他。

世事就是这样矛盾。痛苦绝望中的阿炳没有破罐子破摔。再往后的日子里,一个说唱时事,在街头卖艺,以“瞎子阿炳”闻名的创作型民间艺人新生了。


阿炳在这个卖艺为生的时期创作了他最为动人的乐曲。围绕二胡曲《二泉映月》的流传有许多故事,说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黎松寿孩童时期和阿炳是邻居,少年时喜好二胡,在演奏技法上常常得到阿炳的点拨。

后来他考上了南京艺术学院民乐系。一天天很冷,他在老师琴房外活动手指,随手拉了支阿炳教他的乐曲。一曲终了,过来一个人讯问他拉的是什么曲子。老师告诉他,这位问他的先生是从中央音乐学院来的杨荫浏教授。黎松寿说这乐曲是家乡一个民间艺人教的,没名字。

杨荫浏说这曲子好,还说他们正在收集民乐,要用刚从国外进口的钢丝录音机录下这样好的民间音乐。黎松寿和杨教授约好,回到家乡一直等到9月份,杨荫浏和曹安和两位教授才来到无锡。这次他们带来的任务是录制无锡的道教音乐。

等录完这些道教音乐,黎松寿坚持请他们去录阿炳的乐曲。等阿炳拉完一曲,杨荫浏教授轻声问这曲子的名字,阿炳说没名字。杨教授说没名字不行,要想一个。

阿炳接着说那就叫《二泉印月》吧。杨教授又说,《印月》这名字跟广东音乐重了,要不叫映月,无锡有映山湖么,阿炳说,好,你的学问大,就听你的。



扩展资料:

《二泉映月》是阿炳真正的伟大创造,它通俗、平民化而又高雅。琴音是世俗的,阿炳拉着二胡,面对的是他自己和最普通、最下层的百姓。那弦上流淌着的琴音,富有民间通俗的音素,马上就能被稍具二胡乐感的人所感悟。

琴音又是高雅的,它已不具民间小调浓烈的地方性,没有了旋律较为简单的小唱,也没有阿炳卖艺时模仿的各种动物叫声、女人吵架声。

这是阿炳在西风簌簌、长街夕照、孤月冷夜、昏暗陋室中,引自心灵深处的“依心曲”, 它诉说着阿炳自身的遭际与痛苦、身世与不幸、不可逆转的个人命运的悲哀,吞饮着无尽忧伤的干涸之泪,体验着真正的人生况味。

这就是一种超越,正是这种超越,使《二泉映月》高于世俗之上,显得超凡脱俗。
《二泉映月》则无疑是纯粹传统的,但对于中国的传统音乐来说却又是全新的,同样是一种“新时调”,这是一种真正融会贯通了的个性化的“自来腔”、独创性的“新时调”。
《二泉映月》之所以一下子能震慑听众的心,在于它那迤逦的琴音,“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能很快将每位听者导入“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境地。

《二泉映月》所深藏的悲凉凄清的意蕴,不仅为阿炳的同乡和国人所懂得,也为外国人所感悟和理解,显示了一种震动心灵的审美价值。曲子中不断重复的音段,既是作者自身凄苦的生存体验,又像是一次次对命运的叩问。

这是他更高层次上的超凡脱俗,显示了对于人的生存的深刻理解。以至于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第一次听到《二泉映月》后,流着眼泪告诉别人:“像这样的乐曲应该跪下来听。”这就是动人心魄的伟大艺术的价值所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阿炳

  ■瞎子阿炳

  1893年9月19日,著名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在无锡出生。一曲《二泉映月》不仅让中国也让世界认识和记住了阿炳(华彦钧)的名字.
  ■《二泉映月》已成绝唱

  1950年夏天,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学家杨荫浏与曹安和携带着一台进口的钢丝录音机来到无锡,找到了当地有名的民间艺人——“瞎子阿炳”,要为他的演奏录音。当两位专家说明来意后,阿炳回答说:“我已经有两年不演奏乐器,我的技术荒疏了,我的乐器一件也不能用了。”据传,两年前曾有老鼠咬断了阿炳的琴弦,作为盲人生活在黑暗中的阿炳认为是“上天”对他的惩罚,即放弃了演奏。杨荫浏先生听说后立刻为阿炳购买了二胡和琵琶,与曹安和一起好言相劝,阿炳终于同意了演奏。他说:“我荒疏得太久了,让我在家里练上三天再演奏吧。”三天后,两位专家录下了阿炳演奏的《二泉映月》等三首二胡曲和三首琵琶曲。

  第二年,杨、曹两位专家再次到无锡拜访阿炳的时候,这位饱经沧桑的艺人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六首乐曲也成了绝唱。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阿炳没有被人们所忘记,他的名字已经由无锡传到了北京,传遍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阿炳在民间

  阿炳是这位艺人的乳名,他的姓名叫“华彦钧”(1893?-1950),是江苏省无锡东亭人,是当地“雷尊殿”一位道士——华清和的儿子。华清和名号为“华雪梅”,擅长演奏二胡、三弦、琵琶等乐器;其中,以琵琶演奏最为精通。

  华彦钧4岁丧母,随父亲在道观里学习音乐演奏;20岁时,父亲患病去世;21岁时患了眼病,35岁双目失明;因社会动乱、生活无着,道产卖空,他无法再做道士,只得流落街头,以卖艺为生,饱受了人间的艰辛和苦难。

  华彦钧天资聪颖,自小学习十分刻苦。冬天,为了弹好琵琶,他用冰块摩擦双手锻炼指功;夏夜,他在练二胡时将双脚泡在水里,以防蚊虫的叮咬;真可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正由于这种勤学苦练,他在13岁时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二胡、三弦、琵琶和笛子等多种乐器的演奏技艺,16岁时已得到了无锡道教界的一致公认。此后,华彦钧不顾父亲和道教长辈们的指责,沉迷于与浪迹天涯的民间艺人的交流和切磋之中,并由此广泛学习了各地丰富的民间音乐。

  华彦钧的民族器乐演奏植根于深切的生活体验和丰富的民族底蕴,它能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从民间艺术遗产中超凡脱俗,创作、改编、演奏出与时代息息相关的作品。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曾在街头编唱过《汉奸的下场》等小调;他著名的二胡曲《听松》以南宋名将岳飞抗金的史实寄托了对民族解放的期望。在抗战胜利以后,他又编唱了《前走狼,后走虎》等在街头演唱,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进行了揭露和抨击。他这种新闻活报式的艺术创作和表演,表现出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民主意识。

  华彦钧在二胡、琵琶等艺术作品中体现了相当高的艺术造诣,但他留下的只有创作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亲传的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被收入了1956年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阿炳曲集》,成为中国近现代民间音乐研究的宝贵遗产。

  他的《寒春风曲》音调与《二泉映月》相近,在明亮音区的演奏更显得活泼流畅、舒展宽广,展现了充满活力的世界;他传谱的琵琶曲《大浪淘沙》取材于十番锣鼓曲中的《将军令》,音调铿锵有力,表现了热情奔放的情绪,使人陶醉于“天人合一”的意境;《昭君出塞》是华彦钧的父亲华清和传授的琵琶曲,曲中展示了威严端庄,富于动力和明快的形象。琵琶曲《龙船》源自江南民间套曲,表现了端午节龙舟竞渡的欢快热烈场面,反映出作者的民俗生活情趣……在这些作品中,无不显示出华彦钧丰富的精神世界;其中,以《二泉映月》的影响最为广泛。

  《二泉映月》是华彦钧最杰出的二胡代表作。这首乐曲原为道教的唢呐曲,具有浓郁的宗教音乐风格。20世纪30年代末,华彦钧在街头流浪卖艺的过程中,经过反复演奏、加工、创作,引入了苏南一带的山歌、小调、江南丝竹、苏南吹打、滩簧腔甚至广东音乐《三潭映月》的音调。它从最初不定型的片段到完整结构,经历了久远的年代才得以形成,华彦钧称之为“依心曲”或“自来腔”。在1950年夏天,我国著名音乐史学家杨荫浏先生等人在民间音乐的“抢救”性采风中,为其录制了钢丝录音,并与华彦钧先生商榷,定名为《二泉映月》。

  作品的旋律委婉流畅、跌宕起伏、意境深邃。作者运用二胡上五个把位的宽广音域演奏,配合苍劲的运弓处理,流露出如泣如诉、如悲似怒的情调及对光明和理想境界的憧憬,表现了一个经历旧中国生活坎坷和磨难的流浪艺人的感受和倔强不屈的性格,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瞎子阿炳”是近代江南有名的民间艺人,年轻时就双目失明,以拉二胡唱曲街头谋生,并到处受欺,被迫一直漂泊流浪于江南各地。他虽处困境,但仍不断努力改进曲艺,后来他在苏州所演奏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因曲艺高超而家喻户晓,深受欢迎。

孙文明(1928-1962),上虞人,是现代江南出名的民间艺人。他在旧社会,有比“瞎子阿炳”更悲惨的遭遇。他的外祖父孙兆福,以做奉帮裁缝为生,世居曹娥小船埠头(今曹娥上沙村)。女儿孙大凤,端淑贤惠,嫁给上虞余塘下村的一个也做奉帮裁缝的为妻。生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孙文明四岁患天花双目失明,因有母亲的精心照料,在他幼小的心灵上尚感到一丝的温暖,当时他母亲在曹娥有一个堂妹孙小凤,相互往来比较亲近,堂妹夫丁兆灿,是做道士的,对二胡、板胡、洞箫、梅花等等民族乐器,件件精通。当孙文明十二岁时,在她姨父家学二胡,就在这年年底,母亲孙大凤不幸患病逝世,这对他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接着他父亲又娶了一位后母,对他们兄弟俩很不关心,并有所虐待,使他们更加痛苦和伤心。第二年,孙文明跟随他哥哥被迫一同离乡出走,沿途拉二胡,唱民歌小曲,街头流浪,求乞度日,一直走遍了浙北与苏南的各个集镇和乡村,为了生活,不知遭受了多少白眼和屈辱。随着年龄的增长,二胡演奏的精进,后来在上海奉贤,他被潘家入赘做女婿,并改名潘旨望,才有了安定的归宿。

解放后,民间艺人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关怀。孙文明被推荐去南京学习广东音乐,仿粤曲风格创作二胡曲《送听》。1950年到苏州,与同行切磋技艺,改进指法演奏曲目多种。1951年春,借鉴弹词与江南丝竹《三六》,创作二胡曲《弹六》。1952年冬,创作二胡曲《流波曲》、《四方曲》,表现过去四处流浪的痛苦生活。1956年,参加江苏省音乐舞蹈会演,1957年又参加全国音乐舞蹈会演,均载誉而归。因而又创作二胡曲《人静心安》,表现出对新社会的热爱,还用泛音和控制弓,手磨擦琴弦的力度,奏出类似洞箫的音响,创作演奏表现农村幸福生活的《夜静箫声》。1959年,应上海民族乐团之邀,讲学半年。又在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授课一年半,创作二胡曲《春秋会》、《昼夜红》。上海民族乐团还为他印了作品专集《孙文明二胡曲集》,在香港上海书局出版。当时日本音乐家增山贤语说:“阿炳与孙文明,是纯粹的民间艺人,他们在近代、现代的二胡演奏法及二胡乐曲的创作方面,都分别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62年,他的幼儿因患麻疹夭折,悲恸过度,致原有的肺病加重,于12月13日在上海奉贤逝世,年仅三十五岁。

2001年12月29日,孙文明的惟一女儿潘音月与女婿徐发根从海宁回到上虞来寻亲,在上虞文化馆屠仲道、石元诗与上虞乡贤会陈秋强和我的陪同下,终于找到了住在曹娥庙弄内(今曹娥孝女庙村)孙文明的姨娘孙小凤(当时已80岁),并澄清了孙文明原说在十二岁时他父亲已死,实际当时死的是他母亲,父亲未死(因恨他的父亲不关心,才这样说的),所以在离乡后,一直用他母亲的姓。但我们也在上虞余塘下村去查过,只知他父亲后来去世,以后,他的后母也离家出走,至今已无其他亲属踪影。

红茶蜗牛:
撑着点,阿炳是得性病在30岁左右两眼先后瞎的.
他原名叫华谚君.(读音,字大概不是这样写的)
二胡是爸爸交的.

  • 《二泉映月》的背后故事是什么呢??
    答:1949年4月,无锡解放了。阿炳的命运也将面临着一次历史性的变化。阿炳有一位好友叫黎松寿。1948年黎松寿先生在南京古林寺国立音乐院进修,向民乐大师储师竹先生学习二胡。有一天黎松寿去回课,因为天冷,他就在外面活动手指,无意中拉了一段旋律。这凄美的旋律深深地吸引了储师竹先生。储先生把这一件事告诉...
  • 二泉映月的故事是什么?
    答:二泉映月的故事:阿炳原为无锡城区雷尊殿道士,自幼受到四句头吴地小山歌、长篇叙事歌、滩簧、说因果和丝竹乐等乡土音乐的熏陶,对音乐非常喜爱。在父亲的教习下,他十六七岁便学会了结构繁复、技法多变的梵音,吹、拉、弹、打、唱、念样样精通,并能正式参加道教法事音乐的演奏活动。年过而立之后,阿炳...
  • 二泉映月背后的故事
    答:《二泉映月》创作背景:年过而立之后,阿炳的境遇急转直下。先是因染上吸食鸦片等恶习导致生活潦倒,随后患上眼疾,双目相继失明,再到后来便流落街头卖艺。但才艺出众的阿炳,经常通过拉二胡、弹琵琶、说新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恨情仇,通过音乐揭露当时的黑暗。他把自己对痛苦生活的感受通过音乐反映出来...
  • 二泉映月的故事简介
    答:这首曲子的故事源于唐朝时期,据说当时有一位名叫李白的诗人,他喜欢在月下吟咏,倾听流水,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一天晚上,李白在二泉之畔弹奏琴曲,琴声悠扬,仿佛于月光中舞动。这时,一位年轻的女子从远处走来,听到了这美妙的音乐,便跟随着琴声,来到了李白身旁。女子听完后,感受到了李白琴曲中所表...
  • 二泉映月的故事简介
    答:《二泉映月》是中国著名民间音乐家阿炳(华彦钧)创作的一首二胡独奏曲,被誉为“中国民族音乐的瑰宝”。这首曲子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阿炳,原名华彦钧,生于江苏无锡。他年轻时曾在家乡学习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并广泛涉猎各种民间音乐。然而,命运却对他极为不...
  • 二泉映月背后的故事
    答:■瞎子阿炳 1893年9月19日,著名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在无锡出生。一曲《二泉映月》不仅让中国也让世界认识和记住了阿炳(华彦钧)的名字.■《二泉映月》已成绝唱 1950年夏天,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学家杨荫浏与曹安和携带着一台进口的钢丝录音机来到无锡,找到了当地有名的民间艺人——“瞎子阿炳”,要为他的...
  • 二泉音乐的故事
    答:瞎子阿炳像 《二泉映月》是本世纪最伟大的二胡独奏曲,每当人们提到二胡总是首先联想到它。它是阿炳的代表作,是阿炳经过长期的修改演绎,结合自已坎坷的一生逐步发展形成的,是我国民间音乐的精华之一,现已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关于此曲曲名的由来,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当年阿炳经常在无锡二泉边拉琴,创作...
  • 二胡十大名曲之《二泉映月》,有着怎样的创作史?
    答:夫妻二人一起出门卖艺,瞎子阿炳拉二胡,妻子就在边上负责收钱。但是那时候大家都生活都不好过,所以有时候一天下来赚的钱,都不够二人吃饭。人们常说,伟大的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瞎子阿炳坎坷的人生经历,给了他创作的灵感,创作出了很多经典的曲子,例如大家熟知的《二泉映月》、《听松》等。
  • 二泉映月表达的感情是什么
    答:二泉映月故事简介 阿炳原为无锡城区雷尊殿道士,自幼受到四句头吴地小山歌、长篇叙事歌、滩簧、说因果和丝竹乐等乡土音乐的熏陶,对音乐非常喜爱。在父亲的教习下,他十六七岁便学会了结构繁复、技法多变的梵音,吹、拉、弹、打、唱、念样样精通,并能正式参加道教法事音乐的演奏活动。年过而立之后,阿炳...
  • 二泉映月为什么会成为名曲阿?
    答:1·《二泉映月》神奇不朽、感人至深、如诉如泣、悲悯传神。2·《二泉映月》是民间艺术家阿炳(华彦钧)通过音乐向人们倾诉自己一生的悲惨遭遇。3·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听到这个曲子后,双膝跪倒,以手掩面,失声痛哭,就是对这首曲子的深刻理解。故事发生在1978年6月,小泽征尔第二次访问北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