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后期是哪位皇妃在统摄后宫事物?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24
求乾隆后宫事物年表。(就是乾隆**年谁干了什么,谁封了什么,谁晋了什么,谁薨了等)

  清高宗乾隆皇帝名弘历,爱新觉罗氏。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年)八月十三日生于雍亲王府。清世宗雍正皇帝第四子,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弘历自小受祖父康熙皇帝的钟爱,养之宫中。雍正元年(1723年),世宗即密建其为皇储,雍正十一年(1733年)封为和硕宝亲王,雍正十三年(1735年)即位,年号乾隆。
  弘历封和硕宝亲王时,即开始参预军国要务。即位之后,他更站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至高点,开始施展其“文治武功”。
  乾隆帝的“文治”表现于他在政治、经济上的作为和文化上的贡献。
  乾隆帝即位后,政治上矫其祖宽父严之弊,实行“宽严相济”之策,整顿吏治,厘定各项典章制度,优待士人,安抚雍正朝受打击之宗室。经济上奖励垦荒,兴修水利,全国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之势。从乾隆初年至中期左右,是乾隆帝政治生命中最有活力,备受后人称颂的时期。后期倚重于敏中、和珅,尤其宠信贪官和珅,加之乾隆帝本人年事已高,致使吏治败坏,弊政丛出,贪污盛行,使乾隆帝辉煌的一生罩上了阴影。
  乾隆帝儒雅风流,一生著文吟诗,其诗作竟达四万二千余首,几与《全唐诗》相埒。又重视文物典籍的收藏与整理,令将内府珍藏编成《石渠宝笈》、《西清古鉴》等。乾隆帝最突出的文化成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编纂巨帙《四库全书》。然而与此相悖的是他大兴文字狱,焚毁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文化典籍,使其“文治”黯然失色。
  乾隆帝还曾六下江南,六莅五台,奠孔林等,数十次木兰秋狝,多次于避暑山庄宴见西北边疆少数民族首领,这些举措对发展经济、巩固统治、安定边疆产生了重要作用。但乾隆帝的视角还仅限于中国本土,对同时期已经蓬勃发展的欧洲各国的科学文化尚无足够的认识。
  乾隆帝的“武功”主要是对边疆的战事,虽有胜有负,有义与不义,然而他皆自诩为“十全武功”。
  乾隆帝执政60年后,虽禅位与其子颙琰,但又以太上皇的身份进行了3年统治。他不仅是中国历代帝王中寿命最长的皇帝,而且也是实际执政时间最久的皇帝。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帝卒于养心殿,年89岁。卒谥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庙号高宗。葬河北遵化清东陵之裕陵。

乾隆的后宫有41位妃子。清代后宫的管理政策如下:
清代后宫里面是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的。皇后自然是后宫最大的,然后往下可以设立一个皇贵妃。贵妃可以设定两个人,妃子可以设定四个人,嫔可以设定六个人。在嫔妃下面还有贵人、常在以及答应等等级。然后按照不同的等级,获得的赏赐和用度都是有区别的。

每个等级的后宫,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份,每个月领取不同的“宫份”。其实这就是现在所说的工资,皇后自然可以领取的就是最高的,一年的年俸可以达到一千两白银。但是皇后的工作量也是最大的,她需要掌管后宫的一切事物,除了要打理后宫的吃穿用度和大大小小的节庆和祭奠活动,还要帮助皇帝管住这些大小老婆,这可是相当不容易的。

皇后不仅要让这些女人安安分分的,还要处理她们引起的大小事端,不能让皇上因为后宫的事情操心。而且当皇上要娶新老婆的时候,就要帮助皇上打理一切,关于新妃子的名号和办理仪式的各种问题都需要皇后来控制和安排。
当皇上在处理政务的时候,帮助皇上安排挑选新入宫的秀女,也都是皇后的责任,大到祭祀选妃,小到后宫每天的饮食,都是需要皇后操心的。所以皇后虽然拿着最多的钱,但是操心的事情确实也是最多的。

按照等级的不同,后宫的妃子可以获得的俸禄也是不同的,毕竟妃子其实也是跟官员一样需要拿俸禄的,不见得当妃子的人就一定会大富大贵,她们也需要钱来张罗自己宫内的一切事物。皇贵妃跟皇后相比,俸禄要少200两白银,贵妃可以获得600两白银,而妃子只能拿到300两白银,嫔妃可以拿到两百两,后面的常在、答应以及贵人的俸禄就少得可怜了。

是令妃在统摄后宫事务。乾隆三十年,乌拉那拉氏被打入冷宫,令妃晋升为皇贵妃,并代行皇后之责,统摄六宫之事,长达十年之久。而令妃生下的十五阿哥永琰深受乾隆喜欢,被立为皇太子。

孝仪纯皇后(1727年10月23日-1775年2月28日),魏佳氏,乾隆帝的第三任皇后,嘉庆帝生母,内管领、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

乾隆十年封为魏贵人,同年晋封为令嫔;乾隆十三年,晋封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晋封为令贵妃;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乾隆三十年晋封为皇贵妃;乾隆三十八年冬,皇贵妃之子皇十五子永琰被乾隆帝秘密立储。

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皇贵妃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九岁,二月十一日册谥令懿皇贵妃;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入葬裕陵。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嘉亲王永琰为皇太子同时追封皇太子生母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经嘉庆、道光两朝加谥,全谥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

入宫

魏佳氏,是内管领魏清泰的女儿,原属正黄旗满洲包衣,后被乾隆帝抬入镶黄旗满洲,即“抬旗”。魏佳氏生于雍正五年九月初九,因其隶属内务府,所以应是通过内务府选秀入宫,后来脱颖而出,成为了皇帝的嫔妃。史料中用了个“充”字,因为在后宫中,贵人、常在、答应均属低品级。

按照清朝内务府选秀的规定,入选宫女的年龄应在十三到十七岁中间,因此魏佳氏可能是在乾隆六年左右进宫的,但现今并未发现魏佳氏曾为宫女的记载,乾隆帝在御制诗中曾透露魏佳氏是孝贤皇后玉成于他的伴侣(《孝贤皇后陵酹酒》草犹逮春绿,松不是新栽,旧日玉成侣,依然身傍陪。乾隆帝自注:令懿皇贵妃为皇后斫教养者今并附地宫)。

雍乾时期,魏佳氏的家族已经是标准的内务府中等官僚家族,魏佳氏的曾祖父名叫嗣兴,任护军校,祖父名叫武世宜,初任内管领,后来升到了内务府总管的位置,到了魏佳氏祖父这一辈,其家族已经拥有一定的门第。

魏佳氏的祖母和母亲在雍正元年册立皇后并册封妃嫔时,曾担任宣册宝文女官。因此,可推测魏佳氏生长于一个兼具满和汉文化的家庭。

受宠

估计魏佳氏容颜秀美,心地善良,很得乾隆帝的喜爱,她在乾隆十年的正月受封为嫔,此时魏佳氏仅十九岁,便位列三嫔之一(当时乾隆帝嫔位上共有三人,即舒嫔叶赫那拉氏、怡嫔柏氏与令嫔魏佳氏),乾隆帝封其为“令嫔”,“令”字语出《诗经·大雅》中的“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在古代汉语中有美好之意,魏佳氏让皇帝听到和看到的都是她善良、美好的一面。

根据《鸿称通用》的记载,魏佳氏的封号“令”对应的满文为“mergen”,意为“聪明的,睿智的”。从《清实录》中的记载可以看出,晋封时魏佳氏已列众嫔之首,排在了家世与资历均比她有优势的舒嫔(后来的舒妃)之前,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极大的荣宠。

乾隆十三年,魏佳氏被晋为令妃,此时魏佳氏在乾隆帝后宫中位次仅次于乾隆帝的潜邸旧人。乾隆十六年,在魏佳氏父亲清泰去世后,乾隆帝曾派傅恒为魏佳氏解决了娘家兄弟的就业、住房、债务问题,又给房屋和土地,作为以后家里的额外收入来源。

乾隆二十四年魏佳氏被晋为令贵妃,乾隆三十年更是一跃成为皇贵妃。此时孝贤皇后富察氏已故,皇后乌喇纳喇氏因断发失宠不废而废,魏佳氏从此以皇贵妃之尊统摄六宫之事,代行皇后之责,成为后宫之主达十年之久(乾隆帝在纪念魏佳氏的挽诗中称她为“兰宫领袖”)终乾隆一朝,魏佳氏是为乾隆帝生儿育女最多的一位后妃,也是清朝生育子女最多的后妃之一。

扩展资料

令妃娘娘的情商很高,而且很漂亮,因此才赢得了乾隆皇帝的宠爱,她从宫女做起,一步一步走上了女人的巅峰,最后被追封为皇后,她这辈子算是非常成功了,爱情事业都是大有所得,人生赢家啊!至少《还珠格格》中给人的感觉,是!

有人曾经说,在乾隆的四十多个有名分的嫔妃中,令妃生育的数量是最多的,在乾隆二十一年至乾隆三十一年的十年时间里,先后为乾隆皇帝生下四子二女,看来令妃在她人生最宝贵的十年里,专门用来怀孕和生孩子了,其中包括为乾隆生下了皇十五子永琰,也就是以后的嘉庆皇帝,这足以见得令妃专宠吧!

现在有不少人分析,乾隆皇帝可能内心并不喜欢令妃,因为很多人都知道,乾隆皇帝与他的第一位皇后富察氏“感情甚笃”,能容得下这第三个人吗?如果乾隆真的爱令妃,就不会让她这么拼命生孩子,十年生六胎,可想而知令妃的压力啊!这是不是说明乾隆只不过将令妃作为了一个后宫的生育机器?还有一点也成为了乾隆不喜欢令妃的最大理由,那就是为什么在后位虚悬时,不立令妃为后?

笔者认为,这些判断实在不公正,也不公平,乾隆皇帝与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的感情确实非常好,但乾隆皇帝是一个性情中人,历史上著名的风流皇帝,他在孝贤纯皇后去世后,完全有可能与令妃产生感情,关于“生育机器”之说,笔者认为不能如此论断,尽管后宫嫔妃确实具有“生育机器”的功能,但这足以说明乾隆皇帝对令妃的喜爱。

笔者还有两个事实可以证明乾隆对令妃的青睐,第一,在乌喇纳喇氏皇后被废后(也就是《还珠格格》中的那位皇后娘娘),令妃以皇贵妃之尊总摄后宫,代行皇后之责,成为无名号而有实权的后宫之主达10年之久,可见,乾隆皇帝给与了令妃极大的权力。

第二,在令妃去世后,乾隆皇帝在她原有的仪仗中增加了18件,达到76件,仅比皇后的仪仗少了一件;从令妃留下的遗物中可以看出,她生前已经拥有东珠朝珠,而东珠朝珠是帝后才有资格佩戴的,由此也可以看出乾隆皇帝给予令妃的特殊待遇。

可能有人会说了,这一切都只能说明乾隆皇帝非常宠爱令妃,那么,乾隆皇帝为什么让令妃整整当了10年“副后”,而不转正呢?笔者认为,乾隆皇帝内心里其实是很想让令妃转正的,但是,他首先是一个皇帝,其次才是一个丈夫,政治制度和政治格局在那里,他没有办法。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要从令妃的身世说起,令妃魏佳氏(原姓魏),内管领、追封一等承恩公清泰之女,原属正黄旗汉军,后来被乾隆皇帝抬旗入镶黄旗满洲,可见,令妃并非满族出身,而是汉人,而且她的娘家也不是对国家有巨大贡献的家族,因此,出身决定了她的命运。

恐怕又有人要说话了,仔细翻阅典籍会发现,顺治一朝就有一位皇后是汉人,康熙皇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不过笔者想说,请注意,佟佳氏确实是汉人,也确实是皇后,但她的皇后不是顺治皇帝册封的,是顺治死后,与孝惠章皇后并尊为皇太后,由她的儿子上徽号为慈和皇太后的,其实,令妃魏佳氏也是一样,由儿子嘉庆皇帝追封为孝仪皇后的,她们都没有真正被册封过皇后。

更何况,魏佳氏可没有佟佳氏那么过硬的娘家背景,尽管都是汉军旗后来被抬旗的,但佟氏一门的祖先早在清军入关前就与满洲大有渊源了(佟氏祖先为明将),佟家为清军的入关和入关后的治理,是做出了贡献的,因此到了康熙一朝,佟家已有“佟半朝”之称,令妃的娘家可比不了。

下面说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乾隆皇帝在乾隆三十八年,已经立皇十五子永琰为皇位继承人,乾隆将传位永琰的诏书密封之后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待自己驾崩后取出宣布(当然他在乾隆六十年后当上了太上皇,自然没有遵循这个规则了),这是雍正皇帝立下的规矩。

但是,当时的朝局比较复杂,乾隆的儿子也不少,乾隆之所以选择永琰为继承人,也是不得已之举,在乾隆看来,他的儿子里,也就永琰还算强一点,这是矮子里面拔长子,没办法的事,不过,既然立了永琰,就要保证永琰能够顺利登基,而在永琰的兄弟里,有实力与皇十五子永琰竞争嫡位也是有的,因此,乾隆不得不谨慎。

此时,如果册封令妃为皇后,无疑是传递了一个政治信号——皇储为皇十五子永琰,这势必引起一些人的夺位之心,不利于朝局的稳定,也不利于永琰以及他的兄弟的成长,作为皇帝和父亲的乾隆,当然不愿意看见夺位的残酷场景,他爸爸这方面的教训太深刻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乾隆皇帝不可能立令妃为皇后,但是,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皇帝正式立永琰为皇太子,十月,册赠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令妃最大的遗憾是自己没有登上皇后之位,此时,她应该含笑九泉了,不过,她的儿子的心情不一定好的起来,当她的儿子永琰登上皇位时,面临的是一片虚晃的盛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仪纯皇后



乾隆后期管理后宫的人还真没有明确,自乾隆四十年令皇贵妃魏佳氏(孝仪纯皇后)去世后,后宫不仅没有皇后、皇贵妃,连贵妃也没有,妃位已是最高。乾隆晚年这二十年里妃位上有舒妃、愉妃、颖妃、容妃、惇妃、顺妃、婉妃、循妃。
其中舒妃在令皇贵妃魏佳氏去世后以妃位之首排在后宫最高位,不过两年后也去世了;顺妃钮祜禄氏在几年后被乾隆降级为贵人后不久去世;婉妃陈氏、循妃伊尔根觉罗氏在乾隆五十九年才封妃,不做讨论。重点说一下愉妃、颖妃、容妃、惇妃。
愉妃珂里叶特氏是资历最老的妃子,自潜邸跟随乾隆,初封仅为常在,循例晋封贵人。生下皇五子封愉嫔,乾隆十年封愉妃。封妃很早,但是不受宠,儿子早逝,一直居在妃位,妃位上次于晚封妃的舒妃。不过她长寿,舒妃去世后已是后宫最高位分,乾隆五十七年去世,居妃位47年,享年七十九岁,以贵妃礼葬。
颖妃巴林氏出身蒙古,初封贵人,后晋颖嫔、颖妃。未生育但颇受宠,年纪不大,资历也足够,为十七皇子养母,应该是乾隆晚年最有资格管理后宫的人选,不过没有。嘉庆三年以太上皇乾隆名义封颖贵妃,嘉庆六年去世享年七十岁。
容妃和卓氏是乾隆晚年宠妃之一,维吾尔族人,自贵人晋封容嫔、容妃。乾隆很宠爱,是历史上“香妃”的原型,可惜乾隆五十三年早逝,五十岁上下。
惇妃汪氏出身较低,自常在晋封贵人、惇嫔、惇妃。由于生育乾隆最小的孩子皇十女和孝公主得宠,曾因打死宫女被乾隆降为嫔,后看在公主面上复位惇妃。嘉庆十年去世,享年五十多岁。
综上,自令皇贵妃魏佳氏去世后乾隆后宫再无主事之人,最高即是妃位,舒妃很快也去世不用管,顺妃被降为贵人又去世没资格,婉妃、循妃乾隆末年才封妃没机会,惇妃打死宫女降嫔位又复封妃位不配位,容妃受宠但资历不够又是原敌对族裔不方便,愉妃资历最深但不受宠且老迈不合适,颖妃蒙古贵族出身且资历、年纪都够最合适主事,不过晚年的乾隆已无心让人主理后宫,没有封贵妃以上位分之人就说明了这一点~

史料没有明确的讲,我猜想可能是后期的宠的惇妃汪氏,她的的女儿和硕公主(十公主)十分讨乾隆喜爱

可能是皇太后,应为那是皇太后还健在。

经常看到一些古装电视剧和古言小说里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在六宫无首的时候,整个后宫就由皇帝的贵妃代为掌管,而这些贵妃虽然没有皇后的头衔却有皇后之实。那么历史上皇帝的贵妃真的有这个权利在没有皇后的情况下自动执掌后宫吗?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历史上除了皇后外,还有哪些嫔妃可以掌管后宫的。

《南史·宋宗室列传》:浚字休明,将产之夕,有鵩鸣于屋上,闻者莫不恶之。元嘉十三年,年八岁,封始兴王。浚少好文籍,资质端妍,母潘淑妃有盛宠。时六宫无主,潘专总内政。浚人才既美,母又至爱,文帝甚所留心。与建平王宏、侍中王僧绰、中书郎蔡兴宗等,并以文义往复。

《陈书·后妃列传》:后性端静,寡嗜欲,聪敏强记,涉猎经史,工书翰。初,后主在东宫,而后父君理卒,后居忧,处于别殿,哀毁逾礼。后主遇后既薄,而张贵妃宠倾后宫,后宫之政并归之,后澹然未尝有所忌怨。而居处俭约,衣服无锦绣之饰,左右近侍才百许人,唯寻阅图史、诵佛经为事。陈亡,与后主俱入长安。及后主薨,后自为哀辞,文甚酸切。隋炀帝每所巡幸,恒令从驾。及炀帝为宇文化及所害,后自广陵过江还乡里,不知所终。

《隋书·后妃列传》:宣华夫人陈氏,陈宣帝之女也。性聪慧,姿貌无双。及陈灭,配掖庭,后选入宫为嫔。时独孤皇后性妒,后宫罕得进御,唯陈氏有宠。晋王广之在籓也,阴有夺宗之计,规为内助,每致礼焉。进金蛇、金驼等物,以取媚于陈氏。皇太子废立之际,颇有力焉。及文献皇后崩,进位为贵人,专房擅宠,主断内事,六宫莫与为比。及上大渐,遗诏拜为宣华夫人。容华夫人蔡氏,丹阳人也。陈灭之后,以选入宫,为世妇。容仪婉,上甚悦之。以文献皇后故,希得进幸。及后崩,渐见宠遇,拜为贵人,参断宫掖之务,与陈氏相亚。上寝疾,加号容华夫人。上崩后,自请言事,亦为炀帝所烝。

《旧唐书·高祖二十二子列传》:楚王智云,高祖第五子也。母曰万贵妃,性恭顺,特蒙高祖亲礼。宫中之事,皆谘禀之,诸王妃主,莫不推敬。后授楚国太妃,薨,陪葬献陵。

《明太祖实录》:(孙贵妃)上即帝位,册为贵妃,位众妃上。小心恭谨,于上有警戒相成之助,佐皇后以理,内治宫壼雍肃。

《明史·后妃列传》:淑妃李氏,寿州人。父杰,洪武初,以广武卫指挥北征,卒于阵。十七年九月,孝慈皇后服除,册封淑妃,摄六宫事。未几,薨。宁妃郭氏,濠人郭山甫女。山甫善相人。太祖微时过其家,山甫相之,大惊曰:“公相贵不可言。”因谓诸子兴、英曰:“吾相汝曹皆可封侯者以此。”亟遣从渡江,并遣妃侍太祖。后封宁妃。李淑妃薨,妃摄六宫事。山甫累赠营国公,兴、英皆以功封侯,自有传。

《清实录顺治实录》:谕礼部皇贵妃董鄂氏、于八月十九日薨逝。奉圣母皇太后谕上□日、皇贵妃佐理内政有年。淑德彰闻宫闱式化倐尔薨逝予心深为痛悼。宜追封为皇后。

《清实录乾隆实录》:于本年四月内、册封皇贵妃摄六宫事。今逢嘉庆。适遇吉期。晋显号之加隆。笃璇宫之欣豫。所有应行一切礼仪。著该部详悉具议以闻。  

《清史稿·后妃列传》: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二等侍卫、一等男颐龄女。后事宣宗,册全嫔。累进全贵妃。道光十一年六月己丑,文宗生。十三年,进皇贵妃,摄六宫事。十四年,立为皇后。二十年正月壬寅,崩,年三十三。

根据史书的记载,历史上那些除了皇后之外的嫔妃之所以能够握有掌管后宫的权利,和她们本人在后宫的地位无关,家族出身无关,只和皇帝的心意有关。比如隋文帝因为宠爱宣华夫人与容华夫人,便让她们俩一个“主断”一个“参断”后宫事务,从用词来看,当时后宫事务的主要负责人是宣华夫人,而容华夫人则是从旁协助。又比如万贵妃因为性情恭顺,得到了李渊的看重,于是后宫事务皆由万贵妃处理。而李淑妃与郭宁妃二人既不得宠,也没有任何特殊的德行受到皇帝的另眼相待,但朱元璋就是要先后令二人统摄后宫。

不过除此之外,即便嫔妃的品级再高,哪怕仅次于皇后,都没有资格在六宫无首的情况下顺理成章地代管后宫,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唐宪宗的郭贵妃。郭贵妃原本就是唐宪宗的原配,按理来说唐宪宗登基为帝后就该将自己的结发妻子郭氏封为皇后。但唐宪宗为人风流多情,为了不让拥有管理后宫之权的皇后妨碍自己的风流猎艳,于是死活不肯将郭氏立为皇后,只将其封为贵妃。

由此可知,如果在没有皇后的情况下身为贵妃就能自然而然地掌管后宫,那么唐宪宗又何必多此一举,百般推诿大臣请立郭氏为皇后的要求,只将她立为贵妃呢?

所以后宫无主时,就算是正一品的贵妃也不能自动地代理后宫,除非有皇帝的特许。而一旦有了皇帝的特许,那么哪怕不是正一品的四妃或三夫人,哪怕只是正二品的九嫔,也照样能管理后宫。比如南朝宋文帝宠爱潘淑妃(南朝宋时淑妃仅为正二品九嫔,而非正一品的三夫人),尽管上面还有正一品的贵妃、贵嫔、贵人三夫人压着,但宋文帝照样让潘淑妃掌管了后宫。

不仅如此,如果皇后无宠到了极点,皇帝也可以剥夺皇后管理后宫的权利,将之交予自己宠爱的嫔妃代为掌管。比如陈后主宠爱张丽华而不喜欢沈婺华,所以即使沈皇后活得好好的,无论性情还是品德都无可挑剔,但陈后主照样将她当成摆设,然后将掌管后宫的权利交给自己最心爱的张贵妃——史实证明,后宫究竟由谁管理,永远都是皇帝说了算。

后宫中只有皇后是天然的执掌者,如果没有皇后,那么皇帝可以自己代管。而嫔妃能够执掌后宫是皇帝给予的特别恩宠,并不是她们天然所有的权利,所以对于妃嫔来说这是一种殊荣,史书都会因此记上一笔。比如陈后主的张贵妃执掌后宫,隋文帝的宣华夫人、容华夫人代掌后宫,明太祖的孙贵妃佐理后宫,李淑妃、郭宁妃、董鄂妃等统摄后宫的事情都在史书中记载得清清楚楚,刘浚的列传中也特意花了一番笔墨记载其母潘淑妃掌管后宫一事,李智云的列传也同样提到了生母万贵妃管理后宫之事。

不仅史书上会记上一笔,就连墓志铭这种一向贴金成风的东西上,也绝对会大书特书一番。如朱元璋的宠妃孙贵妃只不过是辅佐马皇后治理后宫,此事不仅见载于《明太祖实录》,野史《胜朝彤史拾遗记》中亦有记载,宋濂在撰写孙贵妃的墓志时更没有放过这一莫大荣耀:“成穆贵妃孙氏……佐皇后以理,内治宫壼肃雍,上下咸无怨者。”甚至哪怕并没有代管后宫这么大的权限,只是有些参与权,那么这位嫔妃的墓志上也不可能只字不提——比如唐德宗的韦贤妃,史书中只说了她受到皇帝的敬重,并未提及她能管理后宫,但她的墓志却贴金成了“长秋虚位,凡六十九御之政,多听於妃”。

当然也许有人要问了,如果没有皇后,而贵妃在没有皇帝的允许下也没资格管理后宫,那么后宫究竟该由谁管理?

事实上皇帝皇后是国家领导人,不是后宫保姆,更不用天天只知道围着后宫转。后宫都有自己专门的部门,六尚内侍省等等,分工极为细致。这些部门有各自的长官负责管理,平日里大家各司其职正常运转,除非有重要事需要请示皇帝、皇后或有代理职权的妃嫔,不然一些鸡毛蒜皮的琐碎小事完全不需要惊动皇帝皇后,否则皇帝皇后还不成了事事都要操心的居委会大妈?

补充部分史料,野史上还记录了一些嫔妃曾掌管过后宫之事,虽然出于文章严谨性的考虑,这部分记录暂不列入正文部分,但可见只要是在后宫中有着一定的管理权限,那么正史、野史以及极尽吹捧之能事的墓志中多少都会留下痕迹:

《胜朝彤史拾遗记》: 昭献王贵妃,苏州人也,随父宦在京。永乐初,选择良家女,妃入宫,册为昭容。时宫中上下多朔产,略少委曲。独妃具才德,能从容婉娩以行其意,以故妃佐理宫政称惬伏,仁孝爱之。永乐七年,仁孝服阕,进贵妃,上自仁孝崩后,在宫多任性,间或躁怒,宫人皆惴惴惧。妃特辗转调护,徐俟意解。自皇太子、亲王、公主以下,皆重赖焉。十八年七月丙子,以疾死。上震悼,为辍朝五日,赐祭谥照献贵妃。命礼臣考高皇帝成穆贵妃故事,一视其丧葬,以宠恤之。

  • 乾隆后期是哪位皇妃在统摄后宫事物?
    答:乾隆后期是哪位皇妃在统摄后宫事物? 孝仪皇后也就是令皇贵妃在乾隆四十年过世了,在这之后乾隆也没有再也没有封皇后和皇贵妃,甚至后宫中都没有贵妃,最高位的就是妃,那随后的二十年里是哪位后妃在管理后宫呢?皇太后是... 孝仪皇后也就是令皇贵妃在乾隆四十年过世了,在这之后乾隆也没有再也没有封皇后和皇贵...
  • 令妃是乾隆后宫的掌权者,为何乾隆不封她做皇后呢?
    答:在清朝后宫中,令妃可以说是乾隆后宫中最有名的一位女子,她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绝世的容貌,却成为了乾隆后期后宫中真正的掌权者,统摄六宫近10年,享尽了一切的尊荣,唯独没有成为皇后,但是让人奇怪的是,为什么乾隆却偏偏不愿意立她为皇后呢?令妃出生于魏佳氏,是一名卑微的包衣女子,本来按照...
  • 令妃温文尔雅很知性,她的真名叫什么呢?
    答:孝仪纯皇后(1727年—1775年),魏佳氏(本姓魏,原属汉军正黄旗,后抬旗入满洲镶黄旗,改姓魏佳氏),乾隆帝妃嫔,嘉庆帝生母。内管领清泰女。乾隆四年入宫,乾隆十年,初封魏贵人;同年,晋令嫔;乾隆十三年,晋封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晋封为令贵妃;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即嘉庆帝);乾隆三...
  • 乾隆年间皇太后是谁
    答:乾隆年间皇太后:孝圣宪皇后。孝圣宪皇后生于1692年11月5日,满洲镶黄旗人,父亲是四品典仪官、加封一等承恩公的凌柱。与康熙朝四大辅臣遏必隆是一个曾祖父。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02月12日--公元1796年02月08日),共计60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
  • 她是大清公主的伴读,被乾隆看上纳入后宫,最后结局如何?
    答:此人就是钮祜禄氏,她虽然前期只是大清公主的伴读,但出身并不平庸,后来被乾隆纳入后宫,钮枯禄氏从此步步高升,最后成为了后宫之主,掌管后宫。钮祜禄氏做过皇贵妃,皇后,皇太后,在道光二十九年暴病而亡,被道光帝遵封谥号为孝和睿皇后。首先,钮枯禄氏并不是无名的泛泛小辈,她归属于大清王朝著名的铁血...
  • 甄嬛有历史原型吗
    答:甄嬛是《后宫甄嬛传》里的女主,是一个杜撰出来的人物,参考的原型是历史上雍正帝的妃子钮祜禄氏。钮祜禄氏是乾隆帝弘历的母亲,她在雍正的后宫里位列皇贵妃,代行皇后的职责,但并没能封后,而是在儿子登基后直接做了太后。熹妃死后被封为孝圣宪皇后,她出身名门,祖父曾是清朝开国之臣之一。钮祜禄氏...
  • 嘉庆的母亲令妃统摄后宫十多年,为何乾隆不立令妃为皇后?
    答:历史上的令妃十年期间为乾隆生下六个孩子,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在乾隆第一任皇后逝世,第二个皇后打入冷宫之后,令妃就掌管了后宫六院,成为皇后职责的代履行者,这一管就是十多年,一直到她过世,乾隆都没有给她正了皇后之名。关于这个可能原因也比较多,其中之一就是当时清政府的等级制度吧,我们...
  • 她是乾隆唯一册封的贵妃,统领大清后宫18年,却被嘉庆活活吓死吗?
    答:而且,在这段时期,令妃受到了乾隆无以复加的宠爱,到乾隆三十年被晋升为皇贵妃,代为继后统摄六宫之事。乾隆后宫正式进入令妃时代。从乾隆三十年到乾隆四十年是巴林氏与令妃、庆妃三位姐妹最风光的时期,因令妃统御后宫,她们成为真正主导大清后宫的力量。乾隆四十年正月,令懿皇贵妃突然病重,当时,...
  • 流星丹李鸿是清朝历史上的哪位皇帝?为什么李鸿登上王位并闭关锁国?
    答:乾隆后期,官员腐败奢靡,民众频频爆发起义。这些负面事件为清朝的衰落奠定了基础。皇帝高宗李鸿于1799年去世,享年89岁,后人将他安葬在玉陵。李鸿的父亲李鸿的父亲是雍正帝。雍正是康熙皇帝的第四个儿子,因为母亲出身贫寒,没有资格抚养雍正。雍正满月后,康熙由童贵妃抚养。雍正长大后,跟随父亲左右。雍正帝康熙想立尹坦为...
  • 孝圣宪皇后是乾隆生母吗?孝圣宪皇后是甄致穑
    答: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生下后来的乾隆皇帝弘历,升为侧福晋。胤G继位之后,被封为熹妃,雍正八年进为熹贵妃。后来在雍正帝的原配妻子孝敬宪皇后去世之后,钮祜禄氏也就是熹贵妃统摄后宫,成为实质上的后宫第一人。这个时候,已经基本确定了,弘历绝对是下一代帝王。一生为这个国家,兢兢业业工作的雍正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