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关于尊重、关于自尊:日本文艺电影《澄沙之味》赏析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6
引言:日本文艺电影《澄沙之味》于2015年5月30日在日本公映。这部影片继承了日本文艺电影一贯的唯美简约、悠扬舒缓的风格,用一个简单的故事,让我们重新思考尊重和自尊,让我们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

文/彭少君

       在种满樱花树的街道一隅,有一家铜锣烧小店。店主千太郎是一个中年男性,为了生计也为了偿还屋主的借款,他每天在这里出售铜锣烧,顾客不算多只能勉强经营。对于生活,他有些迷茫和消沉。这份工作对他而言,也不过是营生手段,他像是被无形的手向前推着一般,只是顺势机械地运转身体而已。

        樱花烂漫的一天,一个名叫德江的76岁老奶奶来到店里,说自己想在这家铜锣烧小店里打工。考虑到她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千太郎自然拒绝了她,不过在她临走的时候,千太郎送给她一个自己做的铜锣烧。几天之后,德江老奶奶又来到店中,希望千太郎能雇她在店里打工,这一次千太郎又拒绝了她,临走的时候她对千太郎说,他做的铜锣烧皮还不错,但是豆沙馅的味道却还有欠缺,另外,她还留下了自己做的一盒豆沙馅。一段时间后,德江老奶奶再次来到铜锣烧小店,这一次千太郎主动请求德江老奶奶在店里帮忙,因为之前他吃了德江老奶奶做的豆沙馅,品尝到一种未曾体验过的美味。于是,德江老奶奶开始在店里帮忙,由于铜锣烧的味道得到提升,顾客不断增加,千太郎的生活也愈发变得积极快乐。

        但是,好景不长,一段时间之后,没有顾客再到店里买铜锣烧。因为大家慢慢发觉德江老奶奶曾患过麻风病,虽然已经康复,但是因为后遗症,她的手腕弯曲变形,并留下可怕的疤痕。屋主也因为这个原因,逼迫千太郎辞退德江老奶奶。在内心的纠结和挣扎中,千太郎不得不辞掉了德江老奶奶。这一番遭际也让千太郎对人生有了新的看法。

        故事梗概大致如此。导演河濑直美借助一个曾患过麻风病的老奶奶的痛苦遭遇,为我们揭示了蛰伏在社会中的歧视与无情。当然,本片不仅仅是让人关注到社会对麻风病人的歧视,它让我们联想到更多种类的歧视:或是因为传染疾病,或是因为家庭出身,或是因为后天犯过的错误……总之,歧视像顽疾一般一直潜伏在社会中。有时我们也成了这种歧视的无情施加者。

        但是,仔细想一想,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人,我们都或多或少有欠缺(比如出身、外貌、健康、才能等方面),而这样的欠缺就成了引起他人歧视的火种。很多时候,我们在歧视他人的缺陷的时候,他人也在歧视我们的缺陷。所以说得极端点,我们都是被歧视者。一部影片不会彻底改变社会结构中沉积的歧视,但是它提醒我们:在可能施加歧视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想一想自己所遭受到的歧视,将心比心,尽量将尊重和温暖给予被歧视者。片中,一个女孩在翻看有关麻风病人的画册时,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我们也想生活在阳光明媚的社会中”。其实不仅仅是麻风病人,我们都希望生活在阳光明媚的社会中,而这样的阳光明媚的社会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积极创造。

        让被歧视者得到尊重和同情,似乎并不是导演的最终目的。她想要告诉我们,自尊自立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真正尊重。影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之一是,德江老奶奶第一次在店里用红豆做豆沙馅。她慢慢地清洗、煮熟、蜜渍红豆,就如同对待一群孩子或者说是一群小精灵一般小心翼翼、饱含关爱。一旁的千太郎着急地说道:“这也太麻烦了”。但是,德江老奶奶并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节奏,她回复道:“是啊,因为要盛情款待她们”。千太郎立马问道:“款待顾客吗?”德江老奶奶回答道:“是盛情款待红豆们,她们好不容易才从地里长出来。”用红豆做豆沙馅的过程,对于德江老奶奶而言,已经不再是一种手工作业,而是一种款待、一种致礼。从她专注的眼神、娴熟而又恭敬的动作中,我感受到她对这份工作的喜欢,她对于生命的尊重,以及她对于人生的达观。我想无论过去遭受了怎样的痛苦,却依然认真、积极地对待人生的人才能真正获得别人的尊重吧。一个人所表现出的自尊自立,就如同影片中时常出现的意象“樱花”一般,如此唯美如此绚烂。

        如何评价一部文艺电影的好坏呢?我觉得一部好的文艺电影,不在于故事内容的新奇,不在于拍摄手法的独特,而在于它是否具有“洗礼精神”的作用。一部好的文艺电影,让我们的内心像在清澈的尼连禅河中洗涤过似的,变得净洁无尘。就像世界瞬间发生了改变一样,它让我们看到世界的新的一面,也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珍惜人生。从“洗礼精神”的角度来看,本片算是一部不错的文艺电影。这部影片也继承了日本文艺电影一贯的唯美简约、悠扬舒缓的风格,当然,除了樱花、电车以及铁路岔口“咣咣咣”的警示声之外,还有什么美好的意象呢,还是请您自己从影片中寻觅吧。

         好吃的铜锣烧,您要来一块吗?

2016.03.10

  • 【影评】关于尊重、关于自尊:日本文艺电影《澄沙之味》赏析
    答:从她专注的眼神、娴熟而又恭敬的动作中,我感受到她对这份工作的喜欢,她对于生命的尊重,以及她对于人生的达观。我想无论过去遭受了怎样的痛苦,却依然认真、积极地对待人生的人才能真正获得别人的尊重吧。一个人所表现出的自尊自立,就如同影片中时常出现的意象“樱花”一般,如此唯美如此绚烂。  ...
  • 你的自尊与坚强,自有人懂——《奔跑吧艾米丽》影评
    答:一部震撼心灵的电影佳作,《奔跑吧艾米丽》(原名《生命的奇迹》)用坚韧与自尊描绘出生命的奇迹。</ 影片讲述的是哮喘少女艾米丽的非凡旅程,她的人生宛如一场与命运的较量,最终以攀登高峰的壮举挑战自我。艾米丽的自尊心如同一把利剑,她不愿被疾病定义,更不愿成为他人的怜悯对象。在疾病带来的昏迷与...
  • 善恶无赦的影评
    答:《善恶无赦》影评(四):我们都很傻,浑浑噩噩一无所知(善恶无赦长评) 善恶无赦 影片开头打出了字幕 “本片制作是以颂扬佛祖美德及弘扬佛教教义 谨以此片献给 克立巴莫先生 黑泽明先生 芥川龙之介先生” 黑泽明是日本电影《罗生门》的导演,芥川龙之介是原著的作者。 每次有这样的字幕 我觉得电影的导演也值得别人...
  • 罗生门观后感精选范文5篇
    答:关于《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000字5篇 罗生门观后感1 《罗生门》1950年黑泽明执导的电影,罗生门是日本京都的正南门。滂沱的大雨,破碎的牌匾。黑白影片朴素的画面更显沉重。云游和尚、砍柴人和乞丐在城门底下避雨,三人闲聊一起案件:一个武士和他妻子路过荒山,遭遇了不测。妻子被侮辱,而武士惨遭杀害。惨案如何酿成?凶...
  • 谁能提供几篇电影影评啊 (中英文不限)
    答:浪漫之爱 魂断蓝桥 "Waterloo bridge": 生死之爱 天使之城 "The City of Angle": 人神之爱 爱情故事 "Love Story": 青年之爱 金色池塘 "Golden Pond": 老年之爱 简爱"Jane Eyre": 自尊之爱 继母"Step Mother": 母子之爱 安娜�6�1卡列琳娜 "Anna Karenina": 悲剧性 飘(乱世佳人) "Gone With ...
  • 《有话好好说》影评
    答:下面,我为大家分享《有话好好说》影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话好好说》影评 篇1 以拍摄乡土题材影片而蜚声国际的张艺谋,97年出人意表地推出了这部都市喜剧。相对于张导此前和其后的片子赢得的喝彩和知名度,我们不得不承认该片遭到了冷落,而且是来自双方面的:就观众来说,很可能只是把它当作笑料、噱头堆砌...
  • 《我的1919》影评
    答:1919年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1919年中国第一次对西方列强说“不”。看了这部电影之后给了我很大的感触,我的心灵在不断地被敲击着,被震撼着。这样的震撼不仅仅来源于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尊,也来源于对那些懦弱虚伪的国民的愤恨,更来源于对顾维均的人格魅力的钦佩。影片...
  • 父亲-《千里走单骑》观后感
    答:只是这么多人的千里走单骑却没有换来两对父子的会面,但是父亲在自己与儿子已无会面可能的时候达成了另一个父亲见儿子的心愿,他的千里走单骑,名义上为了自己的儿子,实际上是从日本来替李加民这个父亲千里走单骑了。 人与人的理解、尊重以及无私的帮助和爱心,潜化在影片的点点滴滴中。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
  • 3000字电影汉语影评,世界名著书评
    答:——《放牛班的春天》影评 《Les Choristes》,“放牛班的春天”,名字译得很巧妙,单是读着都漾出善意的笑。朴素流畅的影片,连颜色都很节省,尽是饱和度很接近的灰,让眼睛保存着气力帮助嘴角表露快乐或悲伤。 真诚的电影总是能牢牢抓着你,声色具备的100多分钟后,灵魂才还给自己,任由你品评褒贬,它却矜持孤傲的站...
  • 《飞驰人生》影评
    答:我知道自己与多数人的审美有所不同,并且尊重每一个创作者,因此从未由于认为一部作品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而给出一段消极的评价,这篇影评更不是由此而来,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此影评涉嫌剧透。 这篇影评前半部分将给出我对于该影片的评价,较为消极,后半部分,想着重写一些该影片优秀的部分及我的疑惑,这会是书写这篇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