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评价指标有哪些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9
居民健康档案,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工作指标有哪些

一般填健康,真有问题,如实填写就是。可以去附近的社区调阅健康档案的。

一、居民健康档案内容

按照国家《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居民健康档案包括四方面内容。

个人基本信息

2.健康体检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二、居民健康档案表单填写要点

个人基本信息表填写要点

2.健康体检表填写要点

3.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

4.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5. 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6.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7. 1岁以内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

8.第2~5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

9.产后42天健康检查记录表
三、居民健康档案填写规范

1、一般居民按正常填写

2、B超报告单结果要赶写在居民健康档案上

3、心电图要粘贴在心电报告单上

4、高血压病人要填写的内容(随填写居民健康档案外,还要写以下内容);
1>《高血压患者随访记录表》每年四次随访
2> 血常规、肾功化验单 3> X光透视单

5、糖尿病病人除填写健康档案外,还要填写以下内容:
1>《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记录表》每年四次随访
2> 血常规、尿常规、空腹血糖化验单
3> X光透视单

6、65岁以上老人除填写健康档案外,还要填写以下内容:
1>《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
2>《65岁老年人健康体检表》
3>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化验单;并把相应的化验结果填写在居民健康档案上
4>X光透视单
5>B超报告单(张云已打完报告单)
6>心电报告单(房本菊已打完报告单)

所有的报告单要附在体检表上。另外,在录入档案的时,除录入基本资料外,还要把电子档案中的“居民病史”“主要问题”“就诊记录”“同期检查”“健康体检”等相应完善,否则,档案里体现不出高血压、糖尿病、65岁老人等信息。

四、建档过程中需注意事项

1、档案填写一律用钢笔或圆珠笔,不得用铅笔或红色笔书写。字迹要清楚,书写要工整。

2、数字或代码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数字和编码不要填出格外,如果数字填错, 用双横线将整笔数码划去,并在原数码上方工整填写正确的数码,切勿在原数码上涂改。

3、编制居民健康档案唯一编码。采用17位编码制,以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以乡镇(街道)为范围,村(居)委会为单位。目前我区使用的健康档案信息化会自动生成个人档案号,为了实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号码统一,建议先录入后编码。

4、健康档案以人为单位建立,以户为单位存放管理。档案完成后,按序号和颜色对建档家庭的重点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患者、0-6岁儿童及孕产妇)作相应的识别标记。检查无误后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5、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方案的要求,全区从2012年1月1日起将妇幼卫生信息用表中的“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登记本”和“ 7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登记本”(2本台账)分别更新为2011版《规范》中“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和“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用表。

6、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对象: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重性精神疾病是指临床表现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精神病性症状,且患者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的一组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7、健康体检表中带有*号的项目,在为一般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时不作为检查项目,不同重点人群的检查项目按照各专项服务规范的要求执行。

如:体检表中肝功能*、肾功能*等辅助检查指标是老年人健康管理规范中要求必做的。

8、基层医疗卫生医务人员要熟悉和掌握《规范》内容与各种健康档案表单的填表说明。

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的随访服务记录表中危险性分级和随访分类必须要参照《规范》内容,方可填写。

p颌鼎ub屁cθθ乏wm瘿ys』acθθ乏 申请条件: 2。双1方8当事人g离婚是完全自愿的。 8。 双6方3当事人r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1能力e; 3。 双0方8当事人s原结婚登记必须是在中7国内5地婚姻登记机关办6理的。 1。 双2方8当事人l必须已w对子j女h抚养、财产分8割及q债务处理等事项达成一z致的意见0; 0。 要求离婚的夫r妻双0方1必须亲自共同到一s方5或双0方2常住户3口y所在地的婚姻登记处提出申请,不q得委托他人m代理; 1。双0方6当事人i提供的证件必须是原件,合法、完整、真实、有效,文2字图象清晰。提交材料: 1。双0方6的户7口l簿、居民身份证; 4。双8方4的结婚证。 7。双7方2当事人f共同签署的自愿离婚协议书4(自愿离婚协议书1上y共同财产分0割涉及n房产分3割的须。。。。。。 办1事流程: 提供证件→填写《申请离婚登记声明书3》、《自愿离婚协议书0》→审查→颁发离婚证。 办4理期限: 证件、证明材料齐全、有效,符合离婚登记条件的,当场登记发证。 收费标准: 离婚登记工e本费50元f。对

个人健康档案在全科医疗中应用十分频繁,使用价值也最高。家庭健康档案则实际情况,建立和使用的形式不一。但全科医疗实践都兼顾家庭为单位的照顾这一全科医学专业特色,因此对家庭资料记录是必须要求的。目前社区健康档案在全科医疗服务中没有被给予更多的统一要求,主要用以考核医师对其所在社区的居民健康状况与社区资源状况的了解程度,考查全科医生在病人照顾中的群体观点。 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档案记录方式(problem oriented medical record ,pomr)是1968年由美国的weed等首先提出来的,要求医生在医疗服务中采用以个体健康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优点是:个体的健康问题简明、重点突出、条理清楚、便于计算机数据处理和管理等。目前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基本方法。 pomr记录方法一般包括个体及其家庭基本资料、健康问题目录及问题的描述,问题进展、流程表等内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必须按照格式要求认真填写。 (一)个人健康档案内容:主要包括: 1、病人个人的基本资料。①人口学资料:如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种族、社会经济状况、身份证号码等。②健康行为资料:如吸烟、饮酒、包含习惯、运动、就医行为等。③临床资料:既往史、家族史、生物学基础资料、预防医学资料(免疫接种及周期性健康检查记录)、心理评估、行为等资料。 2、健康问题目录。是健康档案的主要内容,所记录的内容系过去曾经影响,现在正在影响或将来还会影响个体健康的问题,可以是明确的或不明确的诊断、无法解释的症状、体征或实验室检查结果,也可以是社会、经济、心理、行为问题(如失业、丧偶、偏离行为等)。健康问题分主要问题和暂时性问题。如果时间不允许,可只列出主要健康问题目录,而把暂时性问题记录放在soap日常医疗记录中,并要求医生定期进行小结。 3、病情流程表。是某一主要问题在某一段时间内的进展情况的摘要,它概括地反映了与该问题有关的一些重要指标的动态变化过程,如主诉、症状、生理生化指标和一些特殊检查结果、用药方法、药物副作用、饮食治疗、行为与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心理测验结果等。病情流程表主要应用于患有慢性病和某些特殊疾病的观察和处理记录,并非全部健康问题所必备的,对不同病种的流程表,所记录的项目也可不同。 4、问题描述及进展记录。是pomr的核心部分,是病人每次就诊情况的详细记录。先将个体主要健康问题列写成主要问题目录,再将问题目录表中的每一问题按soap的形式进行描述。s:病人的主观资料(subjective data),是由病人提供的主诉、症状、患病史、家族史、社会生活史等,尽量按病人的陈述来记录。o:客观资料(objective data),记录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所观察到的数据,包括体征、实验室检查、x线诊断以及病人的心理、行为测试结果等。a:对健康问题的评估(assessment),是问题描述的关键部分,完整的评估应包括诊断、鉴别诊断、与其他问题的关系、问题的轻重程度及预后等。这种评估不同于以疾病为中心的诊断结果,其内容可以是疾病、心理问题或社会问题,也可以是不明原因的症状或主诉。如果该问题是由多个症状、不适或相关检查资料的综合而得到的,则可能会因症状或不适的消失而不能作出最后的生物学诊断。p:对问题的处理计划(plan),是针对每一问题提出的诊断、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计划。 5、周期性健康检查是运用格式化的健康检查表,针对个体不同年龄、性别、和健康危险因素而设计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健康检查项目。周期性健康检查计划主要由个体机会性就诊或医生家访时制订。 6、转会诊和住院记录。家庭医疗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利用各种必要的医疗和社会资源为病人服务。转诊正是家庭医生与其同行交流、利用其他医疗资源的途径之一。病人转诊的去向可以是其他基层医生、专科医生、护士、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等,由家庭医生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全科医疗中的转诊记录是双向的。 7、预防性记录。全科医疗中的预防医学服务项目包括周期性健康检查、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危险因素筛查等,以早期发现病患及危险因素,加以干预为目的。其中,周期性健康检查在国外基层医疗中是体现预防服务的重要措施。在我国,目前只有儿童计划免疫接种项目及部分儿童保健、妇女保健项目是规范的,其他服务内容还未达到统一。全科医生可以根据本社区病人的具体情况,尝试设置适合于本社区居民需求的预防医学服务项目。 8、慢性病病人随防记录。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随访记录填写在专门设计的表格内,按时间顺序记录患者有关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合并症和用药情况,转诊的目的科室和处理情况,健康教育指导与实施进展情况以及效果评价。9、化验及辅助检查记录。内容根据病人的健康状况而定。也可以设计成表格,对检查结果随时填写,以免档案太厚。 (二)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家庭的基本资料、家系图、家庭评估资料、家庭主要问题目录、问题描述和家庭各成员的个人健康档案(其形式与内容同个人健康档案)。 (三)社区健康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 1、社区基本资料。包括社区的自然环境状况,如社区的地理位置、范围、自然气候及环境状况、卫生设施和卫生条件等;社区的人口学特征,如社区的总人数、年龄性别构成(人口金字塔)、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种族特征、生育观念等;社区的人文和社会环境状况,如社区居民的教育水平、宗教及传统习俗、消费水平及意识、社会团体的发展情况及作用、家庭结构、婚姻状况、家庭功能、公共秩序等;社区的经济和组织状况等。 2、社区卫生资源。包括社区的卫生服务机构和卫生人力资源状况。 3、社区卫生服务状况。包括一定时期内的门诊量统计、门诊服务量、门诊服务内容、病人的就诊原因分类、常见健康问题的分类及构成、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转会诊病种及转会诊率及适宜程度分析等。 4、社区的健康状况。

4 现场抽查考核指标 现场抽查考核指标

(一)核查项目 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6分  孕产妇健康管理 —5分  儿童健康管理 —5分  重症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 —4分  卫生监督协管 —2分 (二)指标设定 1、指标依据: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 2、指标类别: (1)选择性指标:  反映服务对象健康状况和疾病动态变化的指标。如血压、血糖、患病情况、随访分类等。  相对独立的阶段性工作,如孕产妇健康管理中产后访视; 儿童健康管理中0-3岁儿童健康管理。 (2)特定性指标:  居民首次建档案的体检要求。  不同年龄儿童健康管理的服务方式及频次。  产后访视的服务时间与方式。 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随访次数与体检要求。 3.1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6分) 3.1.1 抽查的健康档案合格情况(6分) 3.2 健康教育服务(5分) 3.2.1 健康教育活动(5分) 3.3 预防接种服务(8分) 3.3.1 抽查幼儿园适龄儿童含麻疹成分疫苗第二剂次接种情况(8分) 3.4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5分) 3.4.1 抽查的儿童系统管理率(5分) 3.5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5分) 3.6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5分) 3.7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5分) 3.5.1 抽查的产后访视率(5分) 3.6.1 抽查的健康体检表完整率(5分) 3.7.1 抽查的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情况(5分) 3.8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5分) 3.8.1 抽查的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情况(5分) 3.9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4分) 3.9.1 抽查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 (4分) 3.10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置服务(3分) 3.10.1 抽查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率(2分) 3.10.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1分) 3.11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2分) 3.11.1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开展情况(2分) 3.12 中医药服务利用情况(2分) 3.12.1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过程中中医药服务利用情况(2分)
5 (3)关联性指标:  居民个人基本信息表中“既往史(疾病)”与健康体检表 “现存主要健康问题”。  健康体检表中的 “健康评价” 、“现存主要健康问题” 与“健康指导”。 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中的“随访分类”与 “转诊”、“用药情况”、“下次随访日期” 。  产后访视记录表中的“一般心理状况”、“乳房、恶露、 子宫、伤口情况”与“分类”。  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中的“患病情况”与“转诊建议 ”。 (二)指标设定 3、指标导向: (1)表册的形式要与国家规范一致。 设置“健康管理档案相关表单及内容是否符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要求”的核查标准。 (2)服务的标准要与国家规范接轨。 。  与国家规范(2011年版)不一致的相关标准应同步调整。  国家规范(2011年版)与686项目(中央补助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联动。 服务方式与内容,  国家规范(2011年版)与传统项目兼容。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 (3)项目的实施要体现群众真正受益。  档案的真实性:设定真实性核查指标。  服务的公益性:核查收费情况。

全科医疗健康档案在内容上分为三个部分,即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和社区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在全科医疗中应用十分频繁,使用价值也最高。家庭健康档案则实际情况,建立和使用的形式不一。但全科医疗实践都兼顾家庭为单位的照顾这一全科医学专业特色,因此对家庭资料记录是必须要求的。目前社区健康档案在全科医疗服务中没有被给予更多的统一要求,主要用以考核医师对其所在社区的居民健康状况与社区资源状况的了解程度,考查全科医生在病人照顾中的群体观点。

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档案记录方式(problem oriented medical record ,pomr)是1968年由美国的weed等首先提出来的,要求医生在医疗服务中采用以个体健康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优点是:个体的健康问题简明、重点突出、条理清楚、便于计算机数据处理和管理等。目前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基本方法。

pomr记录方法一般包括个体及其家庭基本资料、健康问题目录及问题的描述,问题进展、流程表等内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必须按照格式要求认真填写。

(一)个人健康档案内容:主要包括:1、病人个人的基本资料。①人口学资料:如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种族、社会经济状况、身份证号码等。②健康行为资料:如吸烟、饮酒、包含习惯、运动、就医行为等。③临床资料:既往史、家族史、生物学基础资料、预防医学资料(免疫接种及周期性健康检查记录)、心理评估、行为等资料。2、健康问题目录。是健康档案的主要内容,所记录的内容系过去曾经影响,现在正在影响或将来还会影响个体健康的问题,可以是明确的或不明确的诊断、无法解释的症状、体征或实验室检查结果,也可以是社会、经济、心理、行为问题(如失业、丧偶、偏离行为等)。健康问题分主要问题和暂时性问题。如果时间不允许,可只列出主要健康问题目录,而把暂时性问题记录放在soap日常医疗记录中,并要求医生定期进行小结。3、病情流程表。是某一主要问题在某一段时间内的进展情况的摘要,它概括地反映了与该问题有关的一些重要指标的动态变化过程,如主诉、症状、生理生化指标和一些特殊检查结果、用药方法、药物副作用、饮食治疗、行为与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心理测验结果等。病情流程表主要应用于患有慢性病和某些特殊疾病的观察和处理记录,并非全部健康问题所必备的,对不同病种的流程表,所记录的项目也可不同。4、问题描述及进展记录。是pomr的核心部分,是病人每次就诊情况的详细记录。先将个体主要健康问题列写成主要问题目录,再将问题目录表中的每一问题按soap的形式进行描述。s:病人的主观资料(subjective data),是由病人提供的主诉、症状、患病史、家族史、社会生活史等,尽量按病人的陈述来记录。o:客观资料(objective data),记录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所观察到的数据,包括体征、实验室检查、x线诊断以及病人的心理、行为测试结果等。a:对健康问题的评估(assessment),是问题描述的关键部分,完整的评估应包括诊断、鉴别诊断、与其他问题的关系、问题的轻重程度及预后等。这种评估不同于以疾病为中心的诊断结果,其内容可以是疾病、心理问题或社会问题,也可以是不明原因的症状或主诉。如果该问题是由多个症状、不适或相关检查资料的综合而得到的,则可能会因症状或不适的消失而不能作出最后的生物学诊断。p:对问题的处理计划(plan),是针对每一问题提出的诊断、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计划。5、周期性健康检查是运用格式化的健康检查表,针对个体不同年龄、性别、和健康危险因素而设计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健康检查项目。周期性健康检查计划主要由个体机会性就诊或医生家访时制订。 6、转会诊和住院记录。家庭医疗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利用各种必要的医疗和社会资源为病人服务。转诊正是家庭医生与其同行交流、利用其他医疗资源的途径之一。病人转诊的去向可以是其他基层医生、专科医生、护士、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等,由家庭医生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全科医疗中的转诊记录是双向的。 7、预防性记录 。全科医疗中的预防医学服务项目包括周期性健康检查、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危险因素筛查等,以早期发现病患及危险因素,加以干预为目的。其中,周期性健康检查在国外基层医疗中是体现预防服务的重要措施。在我国,目前只有儿童计划免疫接种项目及部分儿童保健、妇女保健项目是规范的,其他服务内容还未达到统一。全科医生可以根据本社区病人的具体情况,尝试设置适合于本社区居民需求的预防医学服务项目。8、慢性病病人随防记录。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随访记录填写在专门设计的表格内,按时间顺序记录患者有关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合并症和用药情况,转诊的目的科室和处理情况,健康教育指导与实施进展情况以及效果评价。9、化验及辅助检查记录。内容根据病人的健康状况而定。也可以设计成表格,对检查结果随时填写,以免档案太厚。

(二)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家庭的基本资料、家系图、家庭评估资料、家庭主要问题目录、问题描述和家庭各成员的个人健康档案(其形式与内容同个人健康档案)。

(三)社区健康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1、社区基本资料。包括社区的自然环境状况,如社区的地理位置、范围、自然气候及环境状况、卫生设施和卫生条件等;社区的人口学特征,如社区的总人数、年龄性别构成(人口金字塔)、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种族特征、生育观念等;社区的人文和社会环境状况,如社区居民的教育水平、宗教及传统习俗、消费水平及意识、社会团体的发展情况及作用、家庭结构、婚姻状况、家庭功能、公共秩序等;社区的经济和组织状况等。2、社区卫生资源。包括社区的卫生服务机构和卫生人力资源状况。3、社区卫生服务状况。包括一定时期内的门诊量统计、门诊服务量、门诊服务内容、病人的就诊原因分类、常见健康问题的分类及构成、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转会诊病种及转会诊率及适宜程度分析等。4、社区的健康状况。包括社区健康问题的分布及严重程度,如社区人群的发病率、患病率及疾病构成、病死率及残疾率;社区居民健康危险因素评估,如饮食习惯、缺乏锻炼、紧张的工作环境、生活压力事件、人际关系紧张、就医行为、获得卫生服务的障碍等;社区疾病谱、疾病年龄性别职业分布、死因谱等。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转诊、会诊记录等。

(一)健康档案建档率=建档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
(二)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
(三)健康档案合格率=抽查填写合格的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
(四)健康档案使用率=抽查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
注:有动态记录的档案是指1年内有符合各项服务规范要求的相关服务记录的健康档案。

  •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评价指标有哪些
    答:(一)个人健康档案内容:主要包括: 1、病人个人的基本资料。①人口学资料:如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种族、社会经济状况、身份证号码等。②健康行为资料:如吸烟、饮酒、包含习惯、运动、就医行为等。③临床资料:既往史、家族史、生物学基础资料、预防医学资料(免疫接种及周期性健康检查记录)、心...
  • 健康档案的建档率等于什么
    答:1.健康档案建档率=建档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 2.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 3.健康档案使用率=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档案总份数×100 ■指标值该指标有望逐步淡化。目前全国各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都以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作为量化指标和评...
  • 健康档案建档率
    答:你问的是健康档案建档率怎么算吗?这个建档率计算方式是建档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健康档案建档率工作指标:健康档案建档率=建档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全国各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都以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作为量化指标和评价标准,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90%;健康档案使用率≥60...
  • 社区居民卫生健康档案实施方案范例(2)
    答:1、居民健康档案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家族史、既往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行为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
  • 居民健康档案包括哪些
    答:居民健康档案包括的内容有:1. 基本信息:包括个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身份相关的基础信息。这是识别个人健康信息的基础部分。2. 健康现状记录:这包括了居民的体质指数(BMI)、血压、血糖等生理指标的记录,以及是否有慢性疾病、疫苗接种情况等健康状态信息。此外,还包括了个人生活方式的信息,如...
  • 群体健康管理评估指标有哪些?
    答:1、健康档案管理 健康档案是用来记录客户生命体征以及自身所从事过的与健康相关的行为和事件。它主要包括健康现状、既往病史、诊断治疗情况、家族病史、历次体检结果及个体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压力调适、生活行为等信息。2、健康体检管理 是对受检者的健康与疾病状况进行检测并在检测后进行全面评估,其...
  • 居民健康档案基本要求
    答:居民健康档案基本要求是完整、规范、保密、持续更新、便于管理。1、完整:必须记录居民的基本信息、疾病史、诊疗记录、生活习惯、预防接种、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全面信息。2、规范: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标准和规范,确保记录的内容准确无误,信息可比,方便统计分析。3、保密:对于个人隐私应严...
  •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计划
    答:(一)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
    答:(1)居民健康档案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①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家族史、既往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②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行为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③重点人群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哪些
    答:该类型健康档案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记录、病史记录、医疗服务记录、实验室检查结果、药物及过敏史记录、健康指导及宣教。1、个人基本信息:这包括了居民的基础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联系方式等,以及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2、健康体检记录:这些记录包括了生命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