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对称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2
要对称的对联

斗鸡山上山鸡斗;龙隐洞中洞隐龙。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心清可品茶;茶品可清心。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郎中王若俪;俪若王中郎。 油灯少灯油;火柴当柴火。 贤出多福地;地福多出贤。 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春回先富村;村富先回春。 人中柳如是;是如柳中人。 雨滋春树碧连天;天连碧树春滋雨。 风送花香红满地;地满红香花送风。 艳艳红花随落雨;雨落随花红艳艳。 处处飞花飞处处;潺潺碧水碧潺潺。 处处红花红处处;重重绿树绿重重。 处处飞花飞处处;声声笑语笑声声。 雪岭吹风吹岭雪;龙潭活水活潭龙。 凤落梧桐梧落凤;珠联璧合璧联珠。 我爱邻居邻爱我;鱼傍水活水傍鱼。 静泉山上山泉静;清水塘里塘水清。 秀山轻雨青山秀;香柏鼓风鼓柏香。 暮天遥对寒窗雾;雾窗寒对遥天暮。

对联中需要上下联结构一致,互相对称,对应词的词类也要相同,这是一般要求,
但在长联中,有时可以灵活,结构大体相同即可。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对联的对称艺术

  ——兼论声律的本质

  陈 树 德

  为了给制订“联律”作铺垫,本人曾著文列举楹联理论问题二十余条(见《中国楹联报》总607期《楹联理论问题梳理》)。实际上,联律中许多问题并不存在重大分歧,只要稍加讨论,就可以统一认识。目前最大的分歧是出句要不要严格规定平仄?如果严格规定平仄,是否就是“马蹄韵”?

  本人还在《出言无忌 对句当规》(见《中国楹联报》总590-591期)一文中,对诗和联的本质作过分析:诗是听觉艺术,注重声律吟唱;联是视觉艺术,注重对称和谐;诗的重点在吟,联的重点在对;有韵就是诗,有对即成联;诗的灵魂是韵,联的精髓是对。这就是诗和联的根本区别。

  说到底,对联的本质是对仗,而对仗的艺术本质是对称和谐。对称和谐是一种自然美。《文心雕龙·丽辞》说:“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根据科学研究,99%的动物形体都具有对称结构,自然界的植物、矿物组织,呈对称构造的也不少,连深海的极限深度和海拔的极限高度都具有惊人的对称性。对称之所以美,是因为它呈现一种均衡势态,给人以稳重、平和的感觉,而人们喜欢这种稳重、平和。对称作为一种理论,在哲学、数学、物理、军事诸学科中,还有广泛的应用。根据事物的对称关系,知其一端,便可以推断相应的另一端,这就是所谓的“平衡推理”。

  对联属于文字语言的对称艺术。《史通·叙事篇》说:“编字不只,捶句皆双;修句取匀,奇偶相配”。人类注重文字的对称和谐,应该是对联的发端,经过数千年对偶修辞的锤炼,对联终于形成独立的格律文体。从这个意义也可以证明,对联不是律诗对句的衍化物。

  在自然界,对称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单一”对称,另一种是“镜像”对称。两根大小一样,长短相同的楹柱,左右排列,这是单一对称;两扇门板,左右开合,形状相同,大小一样,而方向相反,类似镜子里的影像,这就是镜像对称。在自然界,镜像对称的现象比比皆是。两只耳朵,形态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只手掌,形态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鸟的翅膀,形态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鹿的双角,形态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对联的对称也包含“单一”对称和“镜像”对称两部分。上下联字数相等,是单一对称:五言必须对五言,七字只能对七字。句式一致,是单一对称:“四—五”式只能对“四—五”式,“五—七”式只能对“五—七”式。词性相同,是单一对称:名词只能对名词,动词必须对动词。结构相应,也是单一对称:动宾结构只能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必须对偏正结构。但光有单一对称就过于死板,既违背自然造物的多样,也缺少了交替变化的情趣,所以在词性实行单一对称的同时,词义还要实行镜像对称。如“高”对“矮”,“天”对“地”,“肥”对“瘦”等等,这就是刘勰所称的“反对”。词义的对称“相反”最好,“不同”也可以,如“风”对“月”,“山”对“水”,“江”对“海”等等,这就是刘勰所称的“正对”。只是上下联词义不能完全相同,上下联词义完全相同就称为“合掌”,那是要避免的。古人用“合掌”一词来表述对称关系的破坏,很是形象。因为词性相同,已经构成了单一对称,词义再相同,好似两个巴掌合而为一,两个巴掌本来是镜像对称,合而为一就成了一只巴掌,对称关系也就荡然无存。对联中声调也要对称,因为汉字分平仄,为了声调的和谐,要求上下联平仄相对。平仄相对,就是“仄平”对“平仄”;“平仄”对“仄平”;“平平仄”对“仄仄平”,这种相反的对称也属镜像对称。还有,在书写对联时,不提行,上下联形式一致,就是单一对称;遇到提行,上联应该从右向左,下联必须从左向右,人为的写成两片“门板”的形状,也是取镜像对称的意思。

  由此可知,对联讲究平仄,更多是从对称和谐着眼,和律诗讲究平仄更多从声乐角度出发,有着明显的区别。

  诗要讲究声韵平仄,是因为诗是听觉艺术。平仄是什么?平仄根据四声划分:平声为“平”,上、去、入三声为“仄”。然而,根据声律大师朱光潜教授的分析,声调尽管是客观存在,但要统一它“却是一件极难的事”。因为汉字的发音,因地,因时,因事,甚至因人而异。撇开“古声”和“今声”的变化不谈,就地域而言,广东有九声,浙闽有八声,苏沪有七声,川滇有五声,只有北方才是四声。其实“北方四声”也未必准确,因为东北和西北,山东和山西,语音差别也是很大的,准确的说,“北方”应该是专指北京。侯宝林的相声名段《方言》,之所以令人捧腹,就是由于同一个字,东西南北可以读出许多不同的声音。地方声调差别如此之大,随着流动人口的剧增,那些生在西,住在东,或生在南,住在北,又一辈子走南闯北,南腔北调的人,更不知有几声几调了?! 再说,音调的度量也十分困难。长短、高低、轻重,都是声调度量的依据,但长短据何尺寸?高低凭啥砝码?轻重依甚斤两?都是问题。同一个字,在不同的气氛下,可以说得很重,也可以说得很轻;可以说得稍长,也可以说得很短。如遇不同的词组搭配,更呈现微妙的差别。例如“玉女”的“玉”和“金玉”的“玉”,“堂上”的“堂”和“厅堂”的“堂”,“男人”的“人”和“人工”的“人”等等。再有“凄凄”、“冉冉”、“荡荡”、“漠漠”等叠声字,读音同样存在细小差异。朱老先生还列举一些未拘平仄的古诗,全是平声的句子:如“关关睢鸠”、“修条摩苍天”、“枯桑鸣中林”、“翩和姗姗其来迟”等。全是仄声的句子:如“窈窕淑女”、“岁月忽已晚”、“伏枕独展转”、“利剑不在掌”等。这些诗句,读起来不但跌宕起伏,而且琅琅上口,说明平仄声调“对中国诗的节奏影响甚微”,“单就节奏来说,古诗大半胜于律诗”。从朱光潜的研究可以看出,所谓平仄格律,显然带有强制统一的成分,历代朝廷为科举考试“钦定”的多种韵书,以及适应“今声”而出台的“新十四韵”、“普通话新韵”等,都是极好的证明。这就和运用行政手段强行推广普通话、统一度量衡一样,只能认同(执行),不可深究。由于各地的语音和“统一四声”不一致,许多诗人只好查“书”(韵书)写诗,这种情况,认真的说是很不正常的。(以上引用,可参见《对联文化》2005年第1期《朱光潜论四声》一文。)

  四声及平仄既然已经通过行政命令“统一”(虽然版本不尽相同),而且已被大家接受,当然也没有必要去推翻它,因为你唱你的陕西调,我哼我的闽南腔,到底不是办法。问题的关键是,将声律强调到至高无上的程度就过分了。特别是对联,因为对联毕竟不是声乐艺术,它只在对仗上需要平仄的对称协调而已。说到这里,使我想起一副苏轼巧遇佛印的谐趣联:“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上联没有一个平声字,但下联对仗工整,读起来铿锵跌宕,抑扬顿挫,毫无滞涩的感觉。在这里,半联中平仄的作用已完全消失,相反,上下联平仄对仗的作用倒是突显出来。

  分析了诗联的区别,又认识了“平仄”的本质,再回头讨论对联的格律就简单了。联律的核心是对仗(对句),而对仗的基本要求是:字数相等、句式相应、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平仄相对,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就这几条,仅此而已(联义相关不属格律范畴)。至于出句(半联内)的平仄,不必作过多强求,尽量做到平仄交替即可,一些楹联(如名胜联、庙祀联),可以写得严谨一点,一些楹联(如谐趣联、生活联),可以写得宽松一点(对句不能宽松)。这就是本人主张的:“出言无忌,对句当规”的准则,因为这对普及楹联文化和兼顾雅俗共赏,都是有好处的。

  关于“马蹄韵”,我一贯认为它不失为对联声律的一种格式,但不是对联声律的全部。因为对联不受字数、句数、句式的限制,声律格式有千千万万。例如张克峰先生的“龙凤格”,本人建议制订的“格联”九体等,但总不能涵盖全部对联声律。显然,“马蹄韵”也代表不了联律,将声律等同于联律,是一个简单的错误。(声律和联律的区别,《对联文化》2005年第1期第36页李先鸿先生已有专文论述。)

  今年除夕,中央电视台“一年又一年”春节专栏,打出了著名川剧作家,魏明伦先生的一副上联,公开征对下联,并声称,出句是标准的“马蹄韵”,联文如下:

  四海华人,一宵除夕,万家灯火,亿户荧屏,多少同胞同过节;

  电视台公布魏明伦先生的对句是:

  千年古俗,百姓新风,半世勤劳,几天潇洒,城乡大众大游春。

  分析魏先生的对句:“灯火”是名词,而“勤劳”是动词或形容词;“银屏”属偏正结构,“潇洒”则属并列结构;“多少”是形容词,“城乡”又是名词。这几处词性或结构的失对,使整个对句不能完美。

  本人根据魏先生的出句组合对联如下:

  四海华人,一宵除夕,万家灯火,亿户荧屏,多少同胞同过节;

  五洲赤子,百姓连心,两片对联,三盅碧酒,尽皆笑脸笑迎春。

  比较以上两个对句可以看出,单纯强调出句的平仄,忽略对仗的严谨,未必就是好对联。

  作者:陈树德(徐州工程学院教授 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副会长)

  USERADDRESS \* Mergeformat 地址:221008 徐州市三环南路 徐州工程学院

  E-mail: C341212@pub.xz.jsinfo.net 电话:0516-5729040

为了给制订“联律”作铺垫,本人曾著文列举楹联理论问题二十余条(见《中国楹联报》总607期《楹联理论问题梳理》)。实际上,联律中许多问题并不存在重大分歧,只要稍加讨论,就可以统一认识。目前最大的分歧是出句要不要严格规定平仄?如果严格规定平仄,是否就是“马蹄韵”?

本人还在《出言无忌 对句当规》(见《中国楹联报》总590-591期)一文中,对诗和联的本质作过分析:诗是听觉艺术,注重声律吟唱;联是视觉艺术,注重对称和谐;诗的重点在吟,联的重点在对;有韵就是诗,有对即成联;诗的灵魂是韵,联的精髓是对。这就是诗和联的根本区别。

说到底,对联的本质是对仗,而对仗的艺术本质是对称和谐。对称和谐是一种自然美。《文心雕龙·丽辞》说:“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根据科学研究,99%的动物形体都具有对称结构,自然界的植物、矿物组织,呈对称构造的也不少,连深海的极限深度和海拔的极限高度都具有惊人的对称性。对称之所以美,是因为它呈现一种均衡势态,给人以稳重、平和的感觉,而人们喜欢这种稳重、平和。对称作为一种理论,在哲学、数学、物理、军事诸学科中,还有广泛的应用。根据事物的对称关系,知其一端,便可以推断相应的另一端,这就是所谓的“平衡推理”。

对联属于文字语言的对称艺术。《史通·叙事篇》说:“编字不只,捶句皆双;修句取匀,奇偶相配”。人类注重文字的对称和谐,应该是对联的发端,经过数千年对偶修辞的锤炼,对联终于形成独立的格律文体。从这个意义也可以证明,对联不是律诗对句的衍化物。

在自然界,对称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单一”对称,另一种是“镜像”对称。两根大小一样,长短相同的楹柱,左右排列,这是单一对称;两扇门板,左右开合,形状相同,大小一样,而方向相反,类似镜子里的影像,这就是镜像对称。在自然界,镜像对称的现象比比皆是。两只耳朵,形态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只手掌,形态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鸟的翅膀,形态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鹿的双角,形态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对联的对称也包含“单一”对称和“镜像”对称两部分。上下联字数相等,是单一对称:五言必须对五言,七字只能对七字。句式一致,是单一对称:“四—五”式只能对“四—五”式,“五—七”式只能对“五—七”式。词性相同,是单一对称:名词只能对名词,动词必须对动词。结构相应,也是单一对称:动宾结构只能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必须对偏正结构。但光有单一对称就过于死板,既违背自然造物的多样,也缺少了交替变化的情趣,所以在词性实行单一对称的同时,词义还要实行镜像对称。如“高”对“矮”,“天”对“地”,“肥”对“瘦”等等,这就是刘勰所称的“反对”。词义的对称“相反”最好,“不同”也可以,如“风”对“月”,“山”对“水”,“江”对“海”等等,这就是刘勰所称的“正对”。只是上下联词义不能完全相同,上下联词义完全相同就称为“合掌”,那是要避免的。古人用“合掌”一词来表述对称关系的破坏,很是形象。因为词性相同,已经构成了单一对称,词义再相同,好似两个巴掌合而为一,两个巴掌本来是镜像对称,合而为一就成了一只巴掌,对称关系也就荡然无存。对联中声调也要对称,因为汉字分平仄,为了声调的和谐,要求上下联平仄相对。平仄相对,就是“仄平”对“平仄”;“平仄”对“仄平”;“平平仄”对“仄仄平”,这种相反的对称也属镜像对称。还有,在书写对联时,不提行,上下联形式一致,就是单一对称;遇到提行,上联应该从右向左,下联必须从左向右,人为的写成两片“门板”的形状,也是取镜像对称的意思。

由此可知,对联讲究平仄,更多是从对称和谐着眼,和律诗讲究平仄更多从声乐角度出发,有着明显的区别。

诗要讲究声韵平仄,是因为诗是听觉艺术。平仄是什么?平仄根据四声划分:平声为“平”,上、去、入三声为“仄”。然而,根据声律大师朱光潜教授的分析,声调尽管是客观存在,但要统一它“却是一件极难的事”。因为汉字的发音,因地,因时,因事,甚至因人而异。撇开“古声”和“今声”的变化不谈,就地域而言,广东有九声,浙闽有八声,苏沪有七声,川滇有五声,只有北方才是四声。其实“北方四声”也未必准确,因为东北和西北,山东和山西,语音差别也是很大的,准确的说,“北方”应该是专指北京。侯宝林的相声名段《方言》,之所以令人捧腹,就是由于同一个字,东西南北可以读出许多不同的声音。地方声调差别如此之大,随着流动人口的剧增,那些生在西,住在东,或生在南,住在北,又一辈子走南闯北,南腔北调的人,更不知有几声几调了?! 再说,音调的度量也十分困难。长短、高低、轻重,都是声调度量的依据,但长短据何尺寸?高低凭啥砝码?轻重依甚斤两?都是问题。同一个字,在不同的气氛下,可以说得很重,也可以说得很轻;可以说得稍长,也可以说得很短。如遇不同的词组搭配,更呈现微妙的差别。例如“玉女”的“玉”和“金玉”的“玉”,“堂上”的“堂”和“厅堂”的“堂”,“男人”的“人”和“人工”的“人”等等。再有“凄凄”、“冉冉”、“荡荡”、“漠漠”等叠声字,读音同样存在细小差异。朱老先生还列举一些未拘平仄的古诗,全是平声的句子:如“关关睢鸠”、“修条摩苍天”、“枯桑鸣中林”、“翩和姗姗其来迟”等。全是仄声的句子:如“窈窕淑女”、“岁月忽已晚”、“伏枕独展转”、“利剑不在掌”等。这些诗句,读起来不但跌宕起伏,而且琅琅上口,说明平仄声调“对中国诗的节奏影响甚微”,“单就节奏来说,古诗大半胜于律诗”。从朱光潜的研究可以看出,所谓平仄格律,显然带有强制统一的成分,历代朝廷为科举考试“钦定”的多种韵书,以及适应“今声”而出台的“新十四韵”、“普通话新韵”等,都是极好的证明。这就和运用行政手段强行推广普通话、统一度量衡一样,只能认同(执行),不可深究。由于各地的语音和“统一四声”不一致,许多诗人只好查“书”(韵书)写诗,这种情况,认真的说是很不正常的。(以上引用,可参见《对联文化》2005年第1期《朱光潜论四声》一文。)

四声及平仄既然已经通过行政命令“统一”(虽然版本不尽相同),而且已被大家接受,当然也没有必要去推翻它,因为你唱你的陕西调,我哼我的闽南腔,到底不是办法。问题的关键是,将声律强调到至高无上的程度就过分了。特别是对联,因为对联毕竟不是声乐艺术,它只在对仗上需要平仄的对称协调而已。说到这里,使我想起一副苏轼巧遇佛印的谐趣联:“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上联没有一个平声字,但下联对仗工整,读起来铿锵跌宕,抑扬顿挫,毫无滞涩的感觉。在这里,半联中平仄的作用已完全消失,相反,上下联平仄对仗的作用倒是突显出来。

分析了诗联的区别,又认识了“平仄”的本质,再回头讨论对联的格律就简单了。联律的核心是对仗(对句),而对仗的基本要求是:字数相等、句式相应、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平仄相对,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就这几条,仅此而已(联义相关不属格律范畴)。至于出句(半联内)的平仄,不必作过多强求,尽量做到平仄交替即可,一些楹联(如名胜联、庙祀联),可以写得严谨一点,一些楹联(如谐趣联、生活联),可以写得宽松一点(对句不能宽松)。这就是本人主张的:“出言无忌,对句当规”的准则,因为这对普及楹联文化和兼顾雅俗共赏,都是有好处的。

关于“马蹄韵”,我一贯认为它不失为对联声律的一种格式,但不是对联声律的全部。因为对联不受字数、句数、句式的限制,声律格式有千千万万。例如张克峰先生的“龙凤格”,本人建议制订的“格联”九体等,但总不能涵盖全部对联声律。显然,“马蹄韵”也代表不了联律,将声律等同于联律,是一个简单的错误。(声律和联律的区别,《对联文化》2005年第1期第36页李先鸿先生已有专文论述。)

今年除夕,中央电视台“一年又一年”春节专栏,打出了著名川剧作家,魏明伦先生的一副上联,公开征对下联,并声称,出句是标准的“马蹄韵”,联文如下:

四海华人,一宵除夕,万家灯火,亿户荧屏,多少同胞同过节;

电视台公布魏明伦先生的对句是:

千年古俗,百姓新风,半世勤劳,几天潇洒,城乡大众大游春。

分析魏先生的对句:“灯火”是名词,而“勤劳”是动词或形容词;“银屏”属偏正结构,“潇洒”则属并列结构;“多少”是形容词,“城乡”又是名词。这几处词性或结构的失对,使整个对句不能完美。

本人根据魏先生的出句组合对联如下:

四海华人,一宵除夕,万家灯火,亿户荧屏,多少同胞同过节;

五洲赤子,百姓连心,两片对联,三盅碧酒,尽皆笑脸笑迎春。

比较以上两个对句可以看出,单纯强调出句的平仄,忽略对仗的严谨,未必就是好对联。

对联由两句话或两段话组成。横写时,上联在上,下联在下;竖写及悬挂、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多分句组成的两段话中,每一分句的尾字称为“句脚”,最后一个分句的尾字称为“联脚”。每边只有一句的对联,尾字一般称为联脚。

对联可以不加标点符号,加标点符号时,如单边只有一句,则上联标逗号,下联标句号;多分句时,上联联脚通常标分号。

由一个作者创作的上下联称为“成联”或“自撰联”,两个人共同创作时,先写成的一句称为“出句”,后写成的一句称为“对句”。出句可以是上联,也可以是下联。

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平仄相谐。

一、字数相等

“字数相等”包含三层意思:上下联相对应的词组字数相等;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字数相等;上联总字数和下联总字数相等。

例:
上联:春 来 眼际
下联:喜 上 眉梢(相对应的字、词字数相等)

病例:
上联:春 来 眼际
下联:风光 无限 (“风光”和“春”虽然都是联句中的主语,但是字数不同,在对联中是不允许的。)

多分句例:
上联:山明水秀,八节四时颜不老;
下联:日丽风和,千年万古景长春。
(“秀、和”为第一分句句脚,“老、春”为第二分句句脚,因第二分句是最后一个分句,故“老、春”称为联脚即可。)

二、内容相关

对联上下联内容应有关联。应把一副对联看作一篇文章,要有主题和中心思想,不能上下联各说一件不相关的事物。如“春来眼际,喜上眉梢”两句话共同表达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

病例:
春来眼际
悲上心头

两句话表达的意义相隔甚远,这是不行的。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是对联的基础要素。

三、词性相当

“词性相当”是对联的语法要素,其基本含义是:上下联相对应的每个字、词的词性应属于同一类别。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

例:
春 来 眼际
喜 上 眉梢
名词 动词 名词(名词性偏正词组)

病例:
春 来 眼际
(名词 动词 名词;细分:“眼、际”均为名词)
风光 无限
(名词 形容词;细分:“风、光”名词,“无”副词兼动词,“限”名词)

四、平仄相谐

“平仄”的概念:“平”指普通话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如“妈、麻”,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指普通话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如“马、骂”,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

“平仄相谐”就是声调相互协调,以便读起来琅琅上口,有音韵感。“平仄相谐”是对联的声律要素。

对联不像格律诗词那样要求尾字押韵,但要求上联联脚是仄声,下联联脚是平声。“联脚上仄下平”是对联声律最基本的规则。例:

春来眼际
平平仄仄
喜上眉梢
仄仄平平

上联联脚“际”普通话读去声,在对联中归入仄声字,下联联脚“梢”读阴平,归入平声字。“际”和“梢”就符合“联脚上仄下平”的声律规则。而上面的病例“春来眼际,风光无限”联脚都是仄声,所以此病例除了词性对仗不工的问题,还存在声律不合规则的问题。

上例中,上下联除尾字平仄相反外,我们还注意到其他字的平仄也是相反的,这也是对联声律的要求。上下联平仄相反也是“对”的概念,即反向对应。不过对联声律并不要求每个字都平仄相反,如上面的病例“春来眼际,悲上心头”,虽然“春”和“悲”都是平声,但整幅联作从声律上说是没有问题的。

除联脚字平仄必须相反(且上仄下平)外,其他哪些字可以不相反,哪些必须相反?这就涉及到对联声律更多的规则,我们将在第二讲中继续介绍。

至此,大家已经对“什么是对联”这个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我们常用“对仗工整”来肯定一副对联作品,其含义就是:此联作在内容、词性、声律三个方面符合要求。

古代常将对联悬挂、张贴于店堂庙宇的楹柱上,所以对联又称楹联。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联的形式、用途和种类也有不少新的变化,“楹联”便成了对联的雅称。

对联有各种分类。按字数,分为短联和长联,单边30字及以上为长联。按用途和内容(联类),分为春联、贺联(婚庆、贺寿、乔迁、开业等场合)、挽联、宅第联、胜迹庙堂联等等。按修辞格式和手法(联格)划分,类别很多,参见本站楹联仓库 首页的分类表。用于张贴的春联、寿联、婚联、挽联通常加一个4个字的横批(从右自左书写)。其他种类的对联一般不加横批。

词性和意义上的对称

  • 对联的五个对称
    答:1对联成为一种独立文体之后,它吸取了对偶句发展的成果,大体上以律诗的对仗为榜样,确立了五个对称的标准,即字对、词对、句对、调对和篇对。关于字对,要求配对的两句,字数相等,字形相异。比如和珅的两句话:“面对佳肴,你得有牙咬;腰缠万贯,你得有命花。”就不合对联要求,“你得有”三字,同字...
  • 对联的对称叫什么
    答:对称,是指上下联句的对仗形式,又名对偶形式。对仗,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修词方法,是对联的灵魂。更是对联的魅力所在。对仗作为一种修词方式运用到汉语文字艺术中,即比喻用平行的两句话,成双成对地排列,表达相关或者说相反的关系。对偶句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之中屡见不鲜。对仗,是汉语文字...
  • 对联的对称
    答:平仄相对,就是“仄平”对“平仄”;“平仄”对“仄平”;“平平仄”对“仄仄平”,这种相反的对称也属镜像对称。还有,在书写对联时,不提行,上下联形式一致,就是单一对称;遇到提行,上联应该从右向左,下联必须从左向右,人为的写成两片“门板”的形状,也是取镜像对称的意思。 由此可知,对联讲究平仄,更多是从对称和...
  • 对联上下联怎么分左右仄起平收
    答:左右对称是对联的基本要求之一。左右对称指的是对联的左右两边要相对称,形成一种美感上的平衡。左右对称的实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联的字数要相等,一般为四个字或八个字。2.对联的字体要相同,一般使用楷体或隶书等传统字体。3.对联的排版要对称,一般左右两边的字体大小、间距、行距等要相同。仄起...
  • 上下联在贴时为什么要对称?
    答:你好,上下联在贴时要对称是对称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对称寓意好事成双,对称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贴对联的时候看最后一个字,如果果最后一个字是三四声则贴在左边,如果最后一个字是二三声则贴在右边。
  • 对联左右是不是应该对称
    答: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基本原则,俗称“四大讲究”: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词组...
  • 春联的结构和对法
    答:彼此对称。 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如果上联是主、谓、宾结构,下联是主、谓、补结构,就没有对好。 这也叫做句式失对。 在要求大的句法结构对称的同时,小的词组也要做到句法一致。对联的结构对应规则。
  • 对联的对偶方式有哪些?
    答:3、对偶又称对仗,俗称对子,是指形式上对称均衡,意义上互相关联的两个句子或词组。人们所熟悉的对联就是一组对偶句。根据意义的不同,对偶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流水对三种。4、比如: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正对--意义相近,互为补充。苏轼《饮湖上初睛后雨》)。5、野火烧不尽...
  • 上联下联怎么分左右
    答:1.对联左右平衡 对联的左右平衡是指在对联的排版中,左右两边的字数、字形、字体大小等应该相对平衡,使得整个对联看起来更加美观、协调。2.上下对称 对联的上下对称是指在对联的排版中,上下两句的结构、韵律、字数等应该相对对称,使得整个对联看起来更加和谐、统一。3.字形相对 对联的字形相对是指在对联...
  • 对联“府”和什么对称?
    答:对联“府”和什么对称?对联“府”和“宅”对称。对联“府”和“家”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