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政策对人口的影响有哪些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二胎政策对人口的影响有哪些

  “从1980年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到1988年农村一孩半政策,再到单独两孩,计划生育政策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完善的。”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单独两孩新政只是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一个重大举措,最终目的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影响1、生育率显著回升。
  生育率如果长期低于1.8,或长期在1.5—1.6水平上徘徊,不利于人口的均衡发展。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曾高达7左右,人口增长率高达2.5%。上世纪90年代初,总和生育率下降到2.1以下,目前已降至1.5—1.6。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将使我国总和生育率有相对显著地回升,虽然今后几年回升可能比较快,最高点可能超过1.8,但累计效应释放后,生育率会波动在1.6—1.7左右。
  影响2:老龄化程度降低。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说,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2012年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4.3%,2030年将达25%左右,预计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达到4.4亿左右的峰值,约占总人口的1/3。调整生育政策,有利于改善人口年龄结构。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到2030年将使老龄化水平从24.1%下降到23.8%,到2050年从34.1%下降到32.8%,到2100年从39.6%下降到34.3%。[详细]
  影响3:出生人口性别趋衡。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1994年以来一直高于115,2004年高达121.2,2009年以来有所下降,2012年仍高达117.7。在自然生育状态下,多生是达到出生人口性别平衡的唯一手段。实施“单独二胎”政策未必能使出生人口性别比恢复正常,但一定能使其下降。
  影响4:劳动年龄人口增加。
  “单独二胎”政策放开,未来15年,劳动力总规模将每年多出2800万,到2050年劳动力规模减少幅度将相差3个百分点。如果生育政策不变,我国每年减少有效劳动力供给811万;实行“单独二胎”政策后,每年减少760万左右。这将大大缓解我国未来劳动力的供需失衡。尤其是我国劳动力规模大幅度下降的拐点将出现在2025至2030年前后,当前调整生育政策正是时候。[详细]
  影响5:家庭发展能力提升。
  我国家庭规模不断缩减,从1982年的4.43人降至2010年的3.10人。独居老人家庭比例有所升高。我国现有独生子女家庭1.5亿多户,出现一些“失独家庭”特殊困难家庭。家庭的婚姻、生育、养老等传统功能有所弱化,抵御风险的能力下降。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说,“单独两孩”从政策上终止了“421”的家庭结构,有利于家庭经济社会功能的发挥,有利于提高家庭的抗风险能力,也有利于子女教育。
  影响6:对公共资源造成一定压力。
  一是加剧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竞争。总人口数量的增加无疑加剧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资源环境分配的竞争性。
  二是基层计生服务管理能力面临考验。
  三是公共服务、管理和保障亟须跟上。
  新政实施后,三五年可见到效果,出生人口增长将对医院、幼儿园、学校等公共资源造成一定压力。浙江湖州某妇幼保健院院长对在当地调研的乔晓春说,“大量高危人群集中生育,我们医院承受不了。此外,孕前免费优生检查的数量急剧上升,也给医院带来困难。”
  影响7:生育势能释放后产生波动。
  “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新政后,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家庭都面临选择:生,还是不生?什么时间生?60后、70后和80后人群的态度差异很大。” 西南财经大学人口所所长杨成钢说,相关部门应做好引导工作,避免大起大落的波动。计划要二胎的家庭要避免扎堆生育,以免给将来的入托、入学及就业造成拥挤。压抑了很长时间的生育势能,在适当放宽生育政策后释放,肯定会在政策调整后的2—3年内产生出生堆积现象。”原新认为,采取渐进、微调、各省不同步的方式,可以避免出现大范围、大规模的出生堆积。
  人民网:http://opinion.people.com.cn/GB/363551/371542/index.html

最近那几年就没涉及到,不过今年这话题就说的很多。
如果国家真的放宽二胎,那也至少再过上几年或者到中国全面达到小康社会后2020年(纯属个人意见)
年龄应该达到适婚年龄就可以了。


一、开放双独家庭生二胎政策,有助于解决人口老龄化产生的独生子女赡养压力大的问题。自从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以来,在全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延缓了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减缓了社会发展的压力,但是当中国进入21世纪以后,在计划生育政策作用下出生的一批人,特别是80后,渐渐的感到了生活的压力,在养老制度还不是很健全的中国,这批独生子女的80后肩上往往要承担4个老人的赡养压力。群众们纷纷表示,开放双独子女二胎政策,使得下一代年轻人不在承受现在80后独生子女所承受的巨大压力。 二、开放双独家庭生二胎政策,有助于改善我国现在的人口老龄化少
子化结构,使社会主义建设能更好的发展。我国现在60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3.26%,已经超过国际认可的老龄化标准10%,0—14岁人口占总人
口比例为16.60%,已达到国际认可的严重少子化(15—18%)标准。群众普遍认为,开放双独家庭生二胎政策,可以使我国新生儿数量在可控的允许范围
内增加,改变中国人口结构,更多的年轻血液的注入会使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充满活力,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新的动力,这不仅可以解决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还可以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有充分的劳动者。 三、虽然双独生二胎政策放开,但是“压力”让双独不愿生二胎。据报道,合肥市2007年一共8264张2胎准生证,
但是“双独”夫妻领证的不超过100例,年轻群众表示,出现这种现象的的原因是现在社会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太大,经济条件不足以保障二胎子女很好的成长,年
轻人认为,如果不能给予子女好的生活和成长条件,子女得不到完善的培养,必然会对子女一生照成影响,因此于其生二胎,不如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给予惟一的子
女,这也是照成双独不愿生二胎的原因。

  • 二胎政策的影响
    答:1、缓解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压力 2、解决劳动力逐年减少的问题上 3、二孩政策开始以后,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可以刺激房地产行业、家具行业,服装行业,特别是母婴有关的消费产业的发展 4、对改善我国现阶段的人才断层的问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不利影响:1、人口畸形的发展有很大的可能性 2、...
  • 二胎政策对人口老龄化有哪些影响
    答: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能够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党中央科学把握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站在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全面实施两孩政策,...
  • 中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人口结构和老龄化问题...
    答: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育龄妇女数量和生育意愿这两个人口生育基数和乘数关键指标,进而影响新增人口数量;二生育率及新增人口数量的变化最终会对人口结构产生深远影响。1.预计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带来300-500万年新增人口中国现行生育政策,根据育龄妇女的不同情况,可以划分为:城镇非农业人口独生子女政策,北京、...
  • 二胎政策对人口的影响有哪些
    答:全面两孩政策的调整,主要继于三方面原因:一是人口总量增长的势头明显减弱,育龄妇女数量逐步减少,特别是20-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下降较快。群众生育意愿发生转变,少生优生成为社会生育观念的主流。二是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持续偏高。三...
  • 全面二孩政策将带来哪些影响
    答:第二、解决劳动力逐年减少的问题上,二孩政策应该有一定的帮助,咱们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在2012年首次出现下降,同比下降幅度达295万左右。根据我知道的数据预测,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在2025年将下降到8.4亿,2050年更锐减到6.69亿,二孩政策对于劳动力减少应该帮助不小。第三、计划生育的几十年,我们国家...
  • 二胎政策对人口的影响有哪些
    答:影响1、生育率显著回升。生育率如果长期低于1.8,或长期在1.5—1.6水平上徘徊,不利于人口的均衡发展。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曾高达7左右,人口增长率高达2.5%。上世纪90年代初,总和生育率下降到2.1以下,目前已降至1.5—1.6。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将使我国总和生育率有相对显著地回升,虽然今后几年回升...
  • 开放二孩政策的利与弊?
    答:一、二胎政策的利 1、抑制男女比例失衡在传统观念等原因促使下,“一胎政策”导致了许多父母“选择性生育”,因而最终出现男女比例失调问题。如今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则能极大减少这个问题的出现。2、缓解人口老龄化生育率的降低不可避免地带来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对社会保障体制的财务可持续性产生直接冲击...
  • 全面二孩政策对中国人口有哪些影响
    答:第二,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有利于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妇女总和生育率稳中有降,目前为1.5-1.6。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国民收入增长、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制度趋于健全,特别是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妇女总和生育率还可能进一步下降。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符合人口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