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列举杭州值得我们引以为豪的名人或名事!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1
说说自己家乡值得你引以为豪的人或事,我是杭州塘栖的

杭州卫生环境好 总体素质高 也不排外 有些老太婆很野蛮其他都不错的 还有杭州人要骄傲的 娃哈哈 从一个杭州第二中学的校办工厂到现在的规模 真是很牛叉。我老妈还说很多老杭州人都见证了 宗庆后骑三轮车到处推销娃哈哈果奶的日子。

1
沈 括(1033一1097年)

北北宋钱塘人沈括,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多才多艺的大学者,十一世纪第一流的科学家。
青少年时随父沈周先后到过润州、泉州、开封、江宁等地,增长了不少书本外的知识,为他以后做学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沈括自幼好学不倦,对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药、水利、军事、文学、音乐各个方面部有兴趣,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东京(开封)任过昭文馆编校、司天监等职,使他有机会阅读了大量丰富的皇家藏书。他晚年提出的用太阳历,即“十二气历”的主张,使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太阳历和农历结合的人。他对传统历法的缺点作了科学分析,说传统历法用闰月的方法来调整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周期,是费力又不解决问题。他为此主张采取太阳历,按十二节气把一年分成十二个月。1930年,英国气象局局长肖伯纳也曾提出了与沈括相同的理论,但比沈括晚九百多年。
1070年(熙宁三年),沈括积极参加了王安石变法,成为王安石主要助手之一,担任过“权三司使”(主管财政经济),“兼判军器监”等职。
1090年(元佑五年)沈括五十八岁,住在润州梦溪园(今江苏镇江东门外),撰成《梦溪笔谈》,这部巨著是他一生所学和实践的结晶。全书共三十卷,分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等十七目、六百零九条。其中涉及到科学技术的条目就有二百多条,如铜壶滴漏的讨论、凹面镜的解释、透光镜的探讨、立体地形模型的制造、指南针使用方法的经验、地磁偏角的发现等等。全书广博的内容,独特的创见,被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座标”。
沈括一生中曾有两次较长时间居住在杭州,并曾到浙江察访和在秀州(今嘉兴)任职。一次是他十九岁随父返归故里,父病亡,他将父亲安葬于钱塘龙居里,直至二十二岁父丧终才离去。第二次是三十六岁时护送母亲灵柩回杭,葬于龙居里,三十九岁才返京复职。沈括四十一岁时,奉命来浙江治理水利,察访两浙,向朝廷建议兴筑温、台、明等州以东的堤堰,增辟耕地。他在考察雁荡山时,对形成雁荡山奇妙群峰的原因,首次作了科学的解释。沈括对故乡杭州寄满深深眷恋之情,在《梦溪笔谈》中,对杭州的人物事迹、科技成果、政策得失等等,都悉心记载。沈括六十五岁病故于梦溪园,临终时嘱咐后人将遗体归葬故乡杭外。今杭州市区后市街附近的沈公井巷是他的旧居。墓在距杭州市不远的安溪乡。


2
龚 自 珍( 1792 ~ 1841 )
晚清思想家,史学家。一名巩祚,字瑟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二十七岁为举人。道光元年(1821)官内阁中书,任国史馆校对官。九年,始成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十九年,弃官南归。二十一年,于江苏云阳书院猝然去世。
龚自珍初承家学渊源,从文字、训诂入手,后渐涉金石、目录,泛及诗文、地理、经史百家。受当时崛起的“春秋公羊学”影响甚深。面对嘉道年间社会危机日益深重,他弃绝考据训诂之学,一意讲求经世之务,一生志存改革。青年时代所撰《明良论》、《乙丙之际著议》等文,对封建专制的积弊,进行了揭露和抨击。他的思想为后来康有为等人倡公羊之学以变法图强开了先声。中年以后,虽然志不得伸,转而学佛,但是“经世致用”之志并未消沉。他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并建议林则徐加强军事设施,做好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准备。龚自珍一生追求“更法”,虽至死未得实现,但在许多方面产生了有益的影响。在社会观上,他指出社会动乱的根源在于贫富不相齐,要求改革科举制,多方罗致“通经致用”的人才。在哲学思想上,阐发佛教中天台宗的观点,提出人性“无善无不善”,“善恶皆后起”的一家之谈。在史学上,发出“尊史”的呼吁,并潜心于西北历史、地理的探讨。在文学上,则提出“尊情”之说,主张诗与人为一。他生平诗文甚富,后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3在那些为发展我国古代建筑技术而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名师巧匠中,北宋初年的木结构专家喻皓就是一位突出代表。

喻皓小传
喻皓生活的年代正是五代末、北宋初。他是浙江杭州一带人,是一位出身卑微的建筑工匠,他的生卒年代因历史上的记载缺乏,只知道他在北宋初年当过都料匠(掌管设计、施工的木工),长期从事建筑实践。在这长期的实践中,他勤于思索、并善于向别人学习,因而在木结构建造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建筑多层的宝塔和楼阁。


4唐朝书家——褚遂良

褚遂良隋文帝开皇卜六年(公元596年)——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终年64岁。杭州钱塘人,字善登,唐初名医,高宗时封河南郡公,故人称“褚河南”。他的书法,初学虞世南,晚年取法钟繇、王羲之,融汇汉隶,丰艳流畅,变化多姿,自成一家。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书家。相传虞世南死后,唐太宗叹息无人可以论书。魏征称赞说:“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魏征认为,他对王字理解的深刻,有辨认王字真伪的能力。

《唐人书评》说他的字是:“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他所写的《雁塔圣教序》,最有自家之法。在此碑中,他把虞、欧法融为一体,皆波势自然。从气韵上看直追王逸少,但用笔,结字,圆润瘦劲之处却是褚法。

他不仅书法写得「古雅绝俗,瘦硬有余」,而且还有一双精妙神奇的书法鉴赏慧眼。唐贞观十二年,因著名书法家虞世南不幸病逝,便召见褚遂良,并任命他为侍书。

有一次,唐太宗征得一卷古人墨宝,便请褚遂良看看这是否是出自王羲之的手笔。褚遂良看了一会儿,便说:「这是王羲之的赝品。」唐太宗听了颇为惊奇,忙问褚遂良是怎么看出来的。褚遂良便要唐太宗把这卷书法拿起来,透过阳光看。褚遂良则用手指着「小」字和「波」字,对着唐太宗说:「这个小字的点和波字的捺中,有一层比外层更黑的墨痕。王羲之的书法笔走龙蛇,超妙入神,不应该有这样的败笔。」唐太宗听了,打从心眼里佩服褚遂良的眼力。

此后,唐太宗征集到王羲之的墨迹,每逢真假难辨之时,总要请褚遂良帮他鉴定。后来,还奉命将这些珍贵的书法编定目录,珍藏于宫廷内府。

他的传世书迹有楷书《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伊阙佛龛》。

《孟法师碑》,全称《唐京师至德观主孟法师碑》:楷书,书体熔合欧、虞为一体,遒丽似虞,端庄似欧。既有虞世南书法典雅宽舒的结体,又有欧阳询书法刚健险劲的运笔。字形更为方正端丽,行笔过度富于顿挫起伏变化。有些字又具有隶书笔意,古雅凝重,是褚氏中年书法的代表作。唐贞观十六年(642年)立。

《慈恩寺圣教序》,也称《雁塔圣教序》:楷书,是褚遂良的代表作,书后六年即去世,也可说是晚年留下的杰作,字体瘦劲,极富丰神。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立两块石刻均在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前石刻《圣教序》,后石刻《圣教记》。
5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已佚。

【主要词作】

苏幕遮(燎沉香) 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
兰陵王·柳 少年游(并刀如水)

  孙 权 (1 8 2 — 2 5 2 年)
  吴郡富春人(今杭州市富阳县)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在位二十二年,江东六郡得以有相对安定的局面,人民得以休养生息。他重视农业、设立农官、奖励农事,兴修水利,还在山越地区建置郡县,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他派遣大将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渡海开发台湾,开拓了大陆与海岛的联系。
  东汉末,孙权继兄孙策据有江东六郡。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上表请封孙权为讨虏将军、会稽太守,他屯守江浙一带,并以此为根据地逐步收罗人才,发展势力。建安十三年(208年)和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建安十九年,刘备定蜀,孙权西联蜀汉,北抗曹魏,成三分天下的局面。建安二十四年,孙权败关羽,袭荆州人,任骠骑将军、荆州牧,封南昌侯。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曹丕自立为帝,派使者安抚孙权,封他为吴王。黄武元年(222年)吴蜀彝陵之战,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称帝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以后和蜀魏时和、时战。在位期间,曾四改年号,称黄龙、嘉乐、赤乌、太元,七十一岁去世,谥为吴大帝。
  富阳县城南四十里的龙门古镇,为孙权的后裔聚居繁衍之地。现在全镇一千六百多户,孙姓占90%以上,从孙氏第十九世宋奉议大夫孙仁匡一支迁居龙门后立的《孙氏家谱》推算,到1939年,孙权的后代正好是六十五世。
  白居易(772-846)
  字乐天,晚年号香 山 居士,他酷爱茶叶,曾自称是个“别茶人”。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诗风深入浅出,平易通俗,作品流传广泛。长庆二年(822年)为杭州刺使,任内曾开发、建设西湖。此词回忆了当年的生活,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丽风光。
  忆江南
  白居易(772-846)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不忆江南?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毕升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北宋时杭州人毕升首创的活字印刷,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毕升是一名普通劳动者,他的生卒年月无正史记载可查,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提到:“庆历中(1041一1051年)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等文字。
  毕升是北宋时杭州著名印刷匠,他用了八、九年时间,创制了一套胶泥活字,发明了活字印刷。活字是选用细腻的胶泥,制成一个个小型方块,每块上面刻上一个阳文反手宇,而后用火烧硬。每个字印按用的多寡制备,多的达二十多个,以备同一字印在一个印版中多次重复使用。为便于拣字排版,活宇印按照字的韵目分别放在木格子里。然后是制版,按所印文字的字句段落,将字印放在盛有作为粘合剂的松香、蜡和纸灰的铁板上,四周围上铁框,放到火上加热,使粘合剂熔化,待粘合剂稍为冷却而仍有可塑性时,用一平板在字面上加压使之平准。当粘合剂完全冷却固结后,即可付印。最后是拆版,印完后,把印版拿到火上烘烤,粘合剂重又熔化,用手拂扫活字,活字便掉下,可再供排版使用。他还在此基础上研究过木活字排版。还采用两块铁板互换,一版印刷,另一版排版,印刷效率大为提高。毕升的活字印刷,包括了造活字、排版和拆版一整套完备的过程,其原理和今天铅字排印基本相同,每个生产环节,都含有科学规律。 (右图为毕升墓碑)

  沈 括(1033 — 1097)

  北宋钱塘人沈括,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多才多艺的大学者,十一世纪第一流的科学家。

  青少年时随父沈周先后到过润州、泉州、开封、江宁等地,增长了不少书本外的知识,为他以后做学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沈括自幼好学不倦,对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药、水利、军事、文学、音乐各个方面部有兴趣,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东京(开封)任过昭文馆编校、司天监等职,使他有机会阅读了大量丰富的皇家藏书。他晚年提出的用太阳历,即“十二气历”的主张,使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太阳历和农历结合的人。他对传统历法的缺点作了科学分析,说传统历法用闰月的方法来调整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周期,是费力又不解决问题。他为此主张采取太阳历,按十二节气把一年分成十二个月。1930年,英国气象局局长肖伯纳也曾提出了与沈括相同的理论,但比沈括晚九百多年。

  1070年(熙宁三年),沈括积极参加了王安石变法,成为王安石主要助手之一,担任过“权三司使”(主管财政经济),“兼判军器监”等职。

  1090年(元佑五年)沈括五十八岁,住在润州梦溪园(今江苏镇江东门外),撰成《梦溪笔谈》,这部巨著是他一生所学和实践的结晶。全书共三十卷,分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等十七目、六百零九条。其中涉及到科学技术的条目就有二百多条,如铜壶滴漏的讨论、凹面镜的解释、透光镜的探讨、立体地形模型的制造、指南针使用方法的经验、地磁偏角的发现等等。全书广博的内容,独特的创见,被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座标”。

  沈括一生中曾有两次较长时间居住在杭州,并曾到浙江察访和在秀州(今嘉兴)任职。一次是他十九岁随父返归故里,父病亡,他将父亲安葬于钱塘龙居里,直至二十二岁父丧终才离去。第二次是三十六岁时护送母亲灵柩回杭,葬于龙居里,三十九岁才返京复职。沈括四十一岁时,奉命来浙江治理水利,察访两浙,向朝廷建议兴筑温、台、明等州以东的堤堰,增辟耕地。他在考察雁荡山时,对形成雁荡山奇妙群峰的原因,首次作了科学的解释。沈括对故乡杭州寄满深深眷恋之情,在《梦溪笔谈》中,对杭州的人物事迹、科技成果、政策得失等等,都悉心记载。沈括六十五岁病故于梦溪园,临终时嘱咐后人将遗体归葬故乡杭州。今杭州市区后市街附近的沈公井巷是他的旧居。墓在距杭州市不远的安溪乡。

  岳 飞 (1103 — 1142)

  岳飞尽了毕生的力量,抵抗外敌,卫国护皇。他的勇敢与机智,为他取得了多次的胜利和荣耀。可是,岳飞在军事上的成就以及他在民间的广受爱戴,却引起了皇帝的妒忌和不安。后来,这位英勇爱国的将军,终于被被赵构、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于杭州大理寺风波亭。

  岳飞于公元1103年生于现今的河南省。据说在岳飞诞生时,一只大鹏从岳家屋顶上飞过。岳飞的父亲认为这是一种吉祥的征兆,就给他取名“飞”,字“鹏举”,希望他将来鹏程万里,前途无量。

  岳飞的父亲是个农夫。岳飞未满月时,黄河泛滥,造成大水灾,使岳家生活更加贫困。因此,岳飞从八九岁起,就得开始在田间工作。

  岳家生活虽然困苦,但却影响不了岳飞对书本的喜爱。他白天在田间辛苦劳动,晚上就努力读书,一直读到深夜。他从小就对兵书有特别的喜爱。

  岳飞十一岁时,他的外祖父请来了一位著名的武功师傅,教他武功。岳飞也另拜师学射箭。箭术师傅非常器重岳飞,把自己心爱的两张弓赠送给他。

  依照当时的传统,岳飞十六岁时就结婚,次年生长子岳云。岳云后来长大成为一名勇将,跟随父亲在战场上打仗。

  岳云四岁那年,岳飞应政府的号召,加入军队抵抗来侵的金兵。据说,在他离家之前,他的母亲用针在他背上刺了“尽忠报国”四个字。

  公元1122年,岳飞从军不久,他的父亲就去世了。身为孝子,他依据传统回家守丧,到1124年才重返军队。

  在金兵的侵略底下,北宋朝廷不知所措,国家混乱不堪。1127年,北宋皇帝,皇父和家人都被金兵俘虏,并押送到中国北方的金人京城。

  皇帝虽然被捉,宋朝的爱国志士仍继续奋力抗敌。岳飞加入这些爱国志士的队伍,共同建立南宋,以宋高宗为皇帝。

  此后几年,岳飞以英勇战士和精明战略家的姿态出现,屡战屡胜,把金兵逐出宋朝国土,逼他们渡过长江。

  尽忠报国的岳飞要乘胜追击,把金兵赶回他们的老家去, 并且要拯救前任皇帝和他的家人回京。可是,他的好意却受到高宗皇帝的猜忌。

  原来高宗担心的是:他的哥哥(前任皇帝)获救后,自己可能失去皇位,所以拒绝了岳飞攻打金国的要求。他反而决定与屡次违反和平条约的金国讲和。

  岳飞广受人民的爱戴,也引起皇帝的不满。因此,高宗在1142年以岳飞企图谋反的罪名而赐他死罪,他的儿子岳云也受牵连而被处死。

  这位人格高尚的爱国志士岳飞含冤而死时,才39岁。他虽然出身于清寒的农家,后来却因为抵抗金兵,屡战屡胜而成为民族英雄。他的大半生都与家人分开,因为他认为保卫国家和保护皇帝,是他的职责。

  方腊(?一1121年)

  北宋末年浙江农民起义首领;又名方十三,睦州青溪(今杭州淳安)帮源洞人,雇工出身。

  北宋末年,浙江地区遭受“花石纲”的掠夺,逼得农民无法求生,方腊利用摩尼教的“二宗”(明、暗)、“三际”(过去、现在、未来)之说,组织群众,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宣和二年(1120年)秋天在帮源起义,反抗北宋王朝,自号圣公,年号永乐,先后占领青溪县城,攻下睦州,分兵出击杭州、歙州。教徒兰溪朱言、吴邦,歙县仇道人,仙居吕师囊,方岩山陈十四,苏州石生,归安陆行儿等纷起响应,人数扩大到几十万,连续攻下杭州、歙州等六州五十二县,东南震动。方腊计划划江而守,渐图进取,十年内推翻宋王朝。

  宋徽宗派童贯率军十五万镇压,起义军战斗失利。宣和三年夏,方腊率余部退守青溪帮源洞和梓桐洞,后被叛徒告密,宋军从小路攻入洞中,方腊受伤被俘,同年秋在东京(今河南开封)就义。余部在吕师囊等率领下,转战温州、台州,到宣和四年夏秋间失败。今淳安县有郭沫著题字的方腊洞,方腊塑像。杭州一带至今还流传着不少方腊起义的传说,留存着这些传说的遗迹,如方腊之妹方百花的点将台,方百花攻打杭城屯兵地等等。

  苏东坡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的这首诗,使西湖愈益形象鲜明,声名远播。

  苏轼是继白居易之后又一位在杭州文学发展史上留下不可磨灭影响的大诗人。他和白居易一样,是来杭州担任地方行政长官后才认识西湖的。他俩的出身、遭遇、思想、创作有许多共同点,就象苏轼自己说的那样:“出处依稀似乐天,敢将衰朽惜前贤。”苏轼曾于熙宁四年和元佑四年两次来杭州,第一次任通判(副知州),第二次任知州,先后达五年之久。他除了为抗州人民做了大量的好事之外,还深深地眷恋着“故乡无此好湖山”的杭州山水;并用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的诗歌,为西湖平添了几分美丽,几分光彩。这位既是诗人。又是画家的艺术大师,他的观察力是特别敏锐的。他的《饮湖上初睛后雨》一诗,把西湖写活了,一千年来成为描写西湖风景的绝唱。他的另一些描写西湖风景的小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有美堂暴雨》等,同样把一些日常生活常见的事物写得精辟入微,读来回味无穷,如“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浮云拨不开”,“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把西湖上的雷雨写得富有生活情趣。白居易对西湖的描写是一种平面形的介绍和铺叙,苏轼的西湖诗词则是一种立体的渲染、烘托和强化,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使西湖形象更丰满了。

  于 谦 ( 1 3 9 8 一 1 4 5 7 年)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这首诗是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自我写照。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出生于浙江钱塘县太平里(今杭州庆春门附近),后迁居词堂巷。

  明永乐十年(1412年),于谦十五岁,录取为钱塘县学生员(秀才)。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杭州参加“乡试”,中第六名举人;次年中进士,被任命为山西道监察御史。宣德二年(1427年),于谦奉命巡按江西,平反了数百件冤狱。以后十余年间,又以兵部右侍郎兼都御史的身份,巡抚山西、河南,深入民间察访,惩治贪官,严惩特殊贪暴分子;兴修水利,改良农事,创“平仓”、“义仓”储粮,以备荒年赈灾;设“惠民药局”,救治百姓疾病,百姓爱戴于谦,称他为“于青天”。

  于谦居官清廉朴素,不馈赠权要,不拉拢私交。上京奏事,不带一物。有人对他说你即使不带金银,也该带些土产便中送点人情。于谦笑笑举起两袖说:“带有清风!”明正统十四年七月,瓦刺部酋长也先分兵四路大举进攻。英宗亲率大军迎战,于谦代理兵部事留京辅助监国郕王朱祁钰(英宗之弟)。8月15日英宗兵败于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五十万大军全部覆没,英宗被俘,消息传来,全国震动。皇太后命拥立郕王为景帝,于谦为兵部尚书,统帅全军。于谦针对瓦刺利用英宗作为要挟的阴谋,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口号,防守京城,抗击外敌。
  瓦刺败退后,在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将英宗送回。景泰八年,景帝患病不起,英宗乘机复辟,改年号为天顺,正月二十三日,英宗复辟后的第六天,于谦被诬定为“意欲

西湖成了古代名人公墓



  • 请列举杭州值得我们引以为豪的名人或名事!
    答:苏轼是继白居易之后又一位在杭州文学发展史上留下不可磨灭影响的大诗人。他和白居易一样,是来杭州担任地方行政长官后才认识西湖的。他俩的出身、遭遇、思想、创作有许多共同点,就象苏轼自己说的那样:“出处依稀似乐天,敢将衰朽惜前贤。”苏轼曾于熙宁四年和元佑四年两次来杭州,第一次任通判(副知州),第二次任知...
  • 请你列举事例说说自己家乡值得你引以为豪的人或事
    答:请举例,说说自己家乡值得你引以自豪的人或事 文坛巨匠茅盾、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国学大师王国维、新月派诗人徐志摩、漫画家丰子恺和张乐平、弘一法师李叔同、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著名作家余华、作家孔另镜等一大批名家大师。 此外还有文学名人:严忌、严助、朱买臣、丘为、刘禹锡、殷尧藩、陆贽、褚无量、文...
  • 名人努力梦想成功的故事
    答:不过,马云绝不是孤独者,因为他知道,那一刻,同样的仪式将在散落于杭州市的十余处居民住宅里同时进行。” 也因此,5月10日被阿里巴巴定为“阿里日”,回顾非典的磨难,感恩员工家属一并参与。马云也总不忘在每年给员工的春节邮件中提醒大家,“大年三十晚上,八点老习惯,我们对空敬酒感恩,祝福。” 八、被大象全面封杀...
  • 杭州景点推荐 杭州景点推荐知乎
    答:1、西湖。杭州西湖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成为闻名中外,她被世人赋予“人间天堂”的美誉。西湖拥有三面云山,一水抱城的自然风光,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山水秀色,点缀杭州. 西湖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是一个湖泊型的国...
  • 应氏始建六和塔名人故事
    答:应子根为缙云龙溪应氏后裔应守岩为杭州师范大学退休教授 青年时报采访应子根关于六和塔的论述: ;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23-05-10 展开全部 应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建筑师,他生活在唐朝时期,是当时著名的建筑师之一。据传说,应氏在唐玄宗时期在陕西省咸阳市的南郊...
  • 古代名人简介
    答:而这“东坡肉”也跟着沾光,名噪杭州,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了。 3,苏轼退房 苏轼晚年居于常州,他花掉了最后一点积蓄,买了一所房子,正准备择日迁入住,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一老妇哭得十分伤心。他问老妇哭什么,老妇说,她有一处房子,相传百年了,被不肖子孙所卖,因此痛心啼哭。细问之下,原来苏轼买的房子,就是老妇...
  • 列出你喜欢十位的古代英雄人物(名人)
    答: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8.欧阳修(1007-1072),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嘉佑五年(1060),拜枢密副使。次年任参知政事。以后,又相继任...
  • 名人事例
    答:2、马云 马云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但在创业历程中也是一个充满各种争议的创始人。支付宝事件 2011年,在股东反对、董事会未通过的情况下,马云做出“非常艰难但惟一负责任”的决定,单方面决定断掉支付宝与阿里巴巴集团之间的协议控制关系,以获取央行发放的支付牌照。此事件冲击巨大,媒体议论纷纷。业...
  • 寻找名人故事
    答:去。山努亚以为弟弟为离愁困扰,因而并没有多问。但终于有一天,山努亚忍不住了,问: “弟弟,你一天天面容憔悴,身体消瘦,到底是为什么呀?” “哥哥呀!我内心的痛苦是难以言传的。”萨曼对自己的遭遇守口缄默。 “好吧!我们一块儿去山里打猎去,也许能消愁解闷呢。” 萨曼不愿去,山努亚便独自率领人马到山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