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庐山记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1

《游庐山记》文言文翻译及原文如下:

1、翻译:

庐山位于浔阳、彭蠡的交汇处,三面环水。凡是大的山得到水衬托,能抵挡住它的气势以冲刷洗涤,就显灵性;而江湖的水,吞吐平旷,与海水不同。所以沿海诸山多壮丽沉郁,而庐山有娱乐逸出的景观。

嘉庆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我因为事情在宫亭断绝,停泊在左蠡。庚辰,停靠在星子县,于是前往游览。当天前往白鹿洞远望五老峰,经过小三峡,驻足独对亭,打开锁停留在文会堂。有一棵桃树,正在开花。右边有一棵芭蕉树,叶子正在茁壮成长。月亮出来后,沿着贯道溪,经过钓台石、眠鹿场,右转到达后山,松杉千万棵连成一列,横在五老峰的山脚。

辛巳,由三峡涧往上登欢喜亭。欢喜亭已毁坏,道路很危险。寻求李氏山房遗址没有找到。登上含鄱岭,大风在岭后呼啸着,由隧道吹来的风,往上攀登太乙峰。往东南方向看南昌城,往北看彭泽县,都被湖隔开了,湖光湛蓝。

不久,地面像卷席渐渐隐藏起来;再过不久,湖到了中间;再过不久,湖?而山脚都隐藏了。才知道云彩遮蔽了山峰,从远处开始接近。因此,四面的山峰都蓬松松的,而大云彩千万成阵,从山后升起,相互驰逐布满空中,势必下大雨。

于是不去五老峰了,而下山窥视玉渊潭,在栖贤寺休息。回头望五老峰,乃夕日穿破云层,气势相倚背靠负,返回后在文会堂住宿过夜。

壬午,路经万杉寺,在三分池饮水。不到秀峰寺里所,就看到瀑布悬挂在天空中。到了寺门之后,于是往西看青玉峡,详细观看香炉峰,在龙井洗手,探求太白读书堂没有找到,返回后在秀峰寺住宿过夜。

癸未,前往观望云景环绕白鹤观而回旋到寺庙前,观看右军墨池。往西走寻栗里卧醉石;石大于屋,当涧水路途中。访简寂观没有前往而回,返回后在秀峰寺住宿过夜时遇到一位微头陀。

甲申日,吴兰雪带着廖雪鹭、小和尚朗圆来了,笑着推门而入,于是共同登上黄岩。侧着脚越过文殊台,俯身欣赏瀑布下注的各种变化。轻轻敲击黄岩寺的大门,踏上乱石,寻觅瀑布的源头,逆流而上到汉阳峰,路断了只好停止。

又返回来在秀峰寺过夜。吴兰雪前往瞻云峰,一个微头陀前往九江。这天夜里下了大雨,一连下了五天的大雨。

乙酉日,早晨起来观看瀑布比没有下大雨时增倍。出山五里左右,到达神林浦,看瀑布更加明亮了。山色沉沉苍酽一色,岩谷像削平了一样。不久,香炉峰下,一缕白云冉冉升起,于是团团相衔而出;又过不久,满山都是团团的白云;又过不久,就相互合成一体了。山的半腰都被遮蔽了,而上下仍然苍酽一色平直如削平,这一景色生平还未曾见过。

云,是水的征兆,是山的灵魂的倾泄。我因此次游览所经历的情形,都作了类似的记录。而唯独对于云的诡变记录了下来,因为它足以使人娱乐和放松情性,留赠给今后喜欢游山玩水的人。

2、原文:

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故并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

嘉庆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绝宫亭,泊左蠡。庚辰,舣星子,因往游焉。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过小三峡,驻独对亭,振钥顿文会堂。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叶方茁。月出后,循贯道溪,历钓台石、眠鹿场,右转达后山,松杉千万为一桁,横五老峰之麓焉。

辛巳,由三峡涧陟欢喜亭。亭废,道险甚。求李氏山房遗址不可得。登含鄱岭,大风啸于岭背,由隧来风,上攀太乙峰。东南望南昌城,迤北望彭泽,皆隔湖,湖光湛湛然。

顷之,地如卷席渐隐;复顷之,至湖之中;复顷之,至湖壖;而山足皆隐矣。始知云之障,自远至也。于是四山皆蓬蓬然,而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布空中,势且雨。遂不至五老峰,而下窥玉渊潭,憩栖贤寺。回望五老峰,乃夕日穿漏,势相倚负,返宿于文会堂。

壬午,道万杉寺,饮三分池。未抵秀峰寺里所,即见瀑布在天中。既及门,因西瞻青玉峡,详睇香炉峰,盥于龙井,求太白读书堂不可得,返宿秀峰寺。

癸未,往瞻云,迂道绕白鹤观,旋至寺,观右军墨池。西行寻栗里卧醉石;石大于屋,当涧水途中。访简寂观,未往,返宿秀峰寺,遇一微头陀。

甲申,吴兰雪携廖雪鹭、沙弥朗圆来,大笑排闼而入,遂同上黄岩。侧足逾文殊台,俯玩瀑布下注尽其变。叩黄岩寺,跐乱石,寻瀑布源,溯汉阳峰,径绝而止。复返宿秀峰寺。兰雪往瞻云,一微头陀往九江。是夜大雨,在山中五日矣。

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山沈沈苍酽一色,岩谷如削平。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起,遂团团相衔出;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复顷之,则相与为一。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生平所未睹也。

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诒后之好事者焉。

《游庐山记》文言文鉴赏:

1、简洁与生动:恽敬的文字非常简洁,但却充满了生动的意象。他运用了恰当的形容词和动词,使得景色和情感都跃然纸上。例如,悬崖峭壁,丛木榛芜,短短八个字,便描绘出庐山险峻的山势和茂密的森林。

2、细节描绘:在描写庐山的景色时,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绘,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庐山的魅力。例如,水石相薄,凛然而寒,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庐山溪流的清澈和寒意,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3、情感表达:在游历的过程中,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变化,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他的内心世界。例如,攀援而登,箕踞松巅,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作者爬上山顶后的轻松和满足。

4、记叙方式:在整篇文言文中,作者采用了顺叙的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整个游历的过程。同时,作者也运用了插叙的方式,对自己的内心感受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5、语言风格:恽敬的语言风格简洁明快,流畅自然,没有过多的修辞手法和华丽辞藻,但却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种朴素而真挚的语言风格,使得整篇文言文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可读性。



  • 求徐霞客游庐山记第二十一日的翻译
    答:顷刻间,山谷风起,不胜其寒。徐霞客返回归路,至绿水潭避风。僧人将他引入一石洞中避风,告诉他这也是竹影寺三扇门之一。洞中有十字路,南北通岭,洞穴幽深,似乎没有底。现在的三叠泉一带没有发现石洞,徐霞客留下的《游庐山日记》说明372年前三叠泉附近有石洞,洞延数里,洞洞相通。参考资料:htt...
  • 徐宏祖<游庐山记>翻译,快快快啊
    答:原文: 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故并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 嘉庆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绝宫亭,泊左蠡。庚辰,�星子,因往游焉。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过小三峡,驻独对亭,振钥顿文会堂。有桃一株,方花,右...
  • 游庐山记乙酉晓望瀑布翻译
    答:《游庐山记》乙酉,晓望瀑布的翻译是:十八日,早晨望瀑布。出自恽敬《游庐山记》:“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山沈沈苍酽一色,岩谷如削平。”首段概述庐山地理位置及异于它处山水的特征:“有娱逸之观”。这是因为庐山处“浔阳彭蠡之会”,三画环水,江湖之...
  • 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翻译
    答: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翻译:所以我对于这次游览所经过的地方,都只大体上记述一下。该句出自《游庐山记》,是一片收录于《四部备要》本《大云山房文稿》的散文。《游庐山记》是清代文学家恽敬创作的一篇游记散文。这篇游记首先指出庐山三面环长江大湖的形胜特点,“有娱逸之观”。然后在六天记游...
  • 游庐山记翻译乙酉篇
    答:游庐山记乙酉,晓望瀑布的翻译是十八日,早晨望瀑布出自恽敬游庐山记“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山沈沈苍酽一色,岩谷如削平”首段概述庐山地理位置及异于它处山水。翻译从白鹿洞往西到栗里,都在庐山的南面听说它的北面更加宽旷神秘,没有去过四月庚申日,我因为有...
  • 求语文文言文翻译高手~~急需译文
    答:山川有灵,因缘际会入了李太白的梦里,李太白做了一场梦写下了一首诗,写下来一首诗天姥山于是就和天台山争第一第二。唉呀!这到底是因为山还是因为人呀?凑合看吧。供奉指的是李白。因为李白曾经被封为“供奉翰林”。这段话大概意思就是作者因为李白的诗慕名而来看天姥山,但是真实的天姥山实在不咋...
  • 文言文游庐山日记
    答:庐山真是太美了,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环境幽雅,真不愧人间的仙境。 通过这次旅游,让我开阔了视野,也增长了不少知识。 2. 求文言文《游庐山记》的翻译 译文 庐山处于浔阳江和鄱阳湖交会的地方,围绕着它的三面都是水。凡是大山得到水的衬托,能抵得住它的气势,让它涌荡腾跃,就称得上灵气所钟。而江和湖的水,...
  • 徐霞客文言文
    答:2. 游庐山记(徐霞客) 原文及翻译 原文: 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 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 故并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 嘉庆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绝宫亭,泊左蠡。 庚辰, 星子,因往游焉。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过小三峡,驻独对...
  • 《诗词曲赋文·庐山记》原文与赏析
    答:《诗词曲赋文·庐山记》原文与赏析《诗词曲赋文·庐山记》原文与赏析 慧远 山在江州浔阳南,南滨宫亭,北对九江。九江之南为小江,山去小江三十里余;左挟彭蠡,右傍通州,引三江之流而据其会。《山海经》云:“
  • 李白《秋于敬亭送从侄专游庐山序》原文|翻译|赏析
    答:”原来香炉峰上还有这两处佳胜,晋释慧远在《游庐山记》中就说过,方湖、石井中还有“赤鳞涌出,野人不能叙,直叹其奇而已”。这两处胜景连当地的居民都说不清楚,可见其奇幻了。慧远未能往游,李白也未能往观,这奇境中的奇境大概在等待少年李专去发现了。李白亲历的胜景已够李专称奇叹赏,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