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教学目标更有效:增强教学目标设计的系统性和可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如何改进教学设计,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的核心因素,是学习动力的源泉,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和学好数学的保证。它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要条件。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我们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设置问题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较长的对话或叙述性较强的文章中,先让学生合上书,老师运用body language(抑扬顿挫的声音,丰富的面部表情,配上适度的动作、手势)先简单介绍一下教学内容,然后根据讲授的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让学生带着问题收看录像或听课文录音,这成疑会引起学生极浓那兴趣,从而调动各种感官共同参与教学活动。设计教案时,教师必须周密考虑讨论什么,其议题须与即将学习的课文所涉及的内容紧密联系。设问式导入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如果所设疑问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就能使学生围绕所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教学就能顺利进行,课堂效率就能得到提高。
二、教学设计中运用各种导入法激发学生兴趣
1.标题导入法  教师自拟学生感兴趣的标题,让学生围绕这个标题说几句话,也可以与同桌进行讨论。此方法基本上可以把时间全部交给了学生,真正体现了新课堂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这一理念。
2、故事导入法  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爱听、爱读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化学生的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建立在积极活跃的基础上,这样可以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3、表演导入法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一边介绍,一边表演,通过老师的形体语言帮助学生领悟新授内容。当然,表演当中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这样他们会更加情绪高涨。
4、游戏导入法  这种方法充分利用学生好胜、荣誉感强的特点,上课开始时,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做游戏,再导入对新知识的学习。如在学习fast/slow这对反义词时,先让学生玩一个“Vocabulary Power”这个游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看看哪个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讲出最多以往学过的反义词,如:big/small;tall/short;fat/thin等。这样既让学生温习了旧单词,又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从而为讲授新的反义词奠定了基础。做游戏是课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方法,最受学生的欢迎,如何使学在做游戏的同时学到知识,在乐中学是我们大家都特别关注的。
5、英文、歌曲导入法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听力课,在前面的几分钟放悦耳的英文歌曲,让学生感受一下与中文歌曲截然不同的音乐。有的学生跃跃欲试,很希望自己能唱上一曲。这样就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好英语的欲望,更重要的是它放松了学生的身心,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了释放,让学生的心飞起来,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6、电影、电视导入法此方法较其它方法有直观性和生动性,更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上课前,教师可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奥运会的实况录像,同时配以奥运会的主题歌曲,把学生带入奥运会现场,为课文教学作好良好的铺垫。
还有我们最常使用的直物导入和图片导入法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导入引用的好能够引领学生去认识、去感受、去体验、去品味;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去询问、去发现、去欣赏。我们想要的就是让学生去询问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发现真理、发现自己(能力和才华);让学生去欣赏知识的奥妙、知识的奇妙、知识的美妙。只有通过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让学生知识更丰富,学习更聪明、人格更高尚。教师才能在学生成长的同时,自己也得到成长。
三、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具体来说,教学的有效性包含三种含义:速度,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结果,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或取得的成绩;体验,所伴随或生发的心理感受。
通俗地说,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
四、教学有效性的理论依据
有效教学理论。该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①“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②“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③“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④“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
教学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认为: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方式,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等等。要达到最优化的关键:一是分析教材中主要的和本质的东西,确保学生能掌握这些内容;二是选择能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方式,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在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潜力,只要给以适当的外部条件,就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一理论认为人在各个方面只有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理论揭示了学生在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学习中具有一定的潜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一阐述为本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及教学模式提供了实质性理论支撑。
"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在说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他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为此,就要确定儿童的发展水平。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即儿童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这一思想对正确理解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五、研究教学有效性的背景与意义
1、课改以来数学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1).三维目标的割裂:其一,“游离”于知识、技能之外的过程、方法,为活动而活动。其二,“贴标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三,只关注知识的授受和技能的训练。(2).教学内容的泛化:学科味不浓,教材受到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充分被挖掘出来。(3).教学活动的外化: “自主”变成“自流”;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探究有形无实。 (4).教学层次的低下: 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离不开教,学生虽然获得了知识,但学习能力并没有真正的提升,所以,教学层次也就始终上不去。( 5).预设生成的冲突:一是出现不负责任的没有预设的课堂,二是出现没有生成的不精彩的课堂。
2、理想的数学教学不把考试作为唯一的追求,但又能够经得住应有的考试。即不为分数却能赢得分数。实现“教得有效、考得满意、学得快乐。”
3、课堂教学六个层面:魅力课堂——优质课堂——高效课堂——有效教学——低效课堂——无效课堂——负效课堂。
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要牢固确立三维目标的意识,为每一节课制定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并准确地加以描述,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这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二要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精选教学内容,突出学科特色,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每一节课都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学科感悟。三要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认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既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四要在最近发展区上做文章、下功夫,要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以及学习责任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不断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平,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五要把生成和预设和谐统一起来,既要注重高水平的预设,又要注重动态的生成,从而既提升知识教学的效率,又提升能力培养的效果。
七、克服低效、无效与负效
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
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学科感悟。
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不断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平,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注重高水平的预设又要注重动态的生成

一、教学目标设计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时教师在考虑双基的基础上,应从“学会学习”这个命题出发,具体地建立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心理素质在内的目标体系。在制定前教师应通读教材、把握课标、认真研读最近的考试说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科学、合理的规划本堂课的结构,设计有层次、有梯度、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注重目标之间的相互融合和渗透。确定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时,一定要全面考虑三个领域,不可有所偏废,而在具体的每节课中,教学目标又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2.全面性和统一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目标设计的是否全面,是否和谐统一。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突破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是否适当的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设计教学目标时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清楚,注意相互融合和渗透,各个目标间千万不可孤立、支离破碎,否则会影响我们教学目标的实施和教学效果。
3.针对性原则
限于高中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年龄特征和思维习惯,常把问题简单化和绝对化,而且注意力不能长久。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一定根据以上特点,要充分考虑到哪些知识点要做重点予以突出,又有哪些知识点要作为难点予以突破,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
忌:过多的拓展,过深的挖掘,容易增加学生负担,带来负面影响。
4.多元化原则
让生物教学以提高公民素质、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总体目标而运作,而不偏离这一总体目标。针对生物学科实验多,学生活动多,联系实际多,学习难度大的特点,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追求认知目标和非认知目标的全面和谐的统一,否则在教育观念上就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5.互动性原则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依据客观因素给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定位,关键在于将相互关系变成互动关系。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知识目标的达成,教师在许多方面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如:敢想敢干、认真严谨的研究精神;积极进取、乐观宽容的人生态度等等。学生对班级、学科及教师都能保持积极的态度,相互间的气氛活跃而融洽,更能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学生也更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并形成更熟练的社会技能。
二、教学目标设计要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标准》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所以新课程设计教学目标必须从学生发展出发。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教学目标的确立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其次,它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终要求。
第三,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而不及的。
第四,它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引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第五,设计教学目标应该考虑三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要体现新课程中的以下四个转变关系,以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为最终目标。
1.新课程的教学方式将由过去的重知识的传授向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转变。
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以学生发展出发设计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强调“导学”二字,要引领学生“学”,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学”重在掌握方法。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是一种创新性学习。
3.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实施新课程,在以学生发展为原则的总目标下的教学目标设计,要注意体现发展学生的个性。没有了个性,也就没有了发散思维,没有了发散思维,也就没有了创新。
4.由重关注学科向重关注人转变。
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实施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出发点即由此学科本位转向的人的发展为本位,我们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计
在《课程标准》中,依据对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依据学生的需要(包括探究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承担责任的需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确立了三个目标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使课程目标更加明确,而且在每个维度中有增添了更加具体、更加适应生活和社会所需的内容。同时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方法,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生的多种情感,形成有意义的价值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课程标准》中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来阐述的:
1.关于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关于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对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进行了具体化,同时提出要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关于关心社会。
不仅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而且还要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同时特别提出要让学生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4.关于关心自然。
对于关心自然有了更为具体的目标要求即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5.关于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在此目标中强调合作、实践、思考、严谨和实事求是。
四、教学目标的合理表述
教学目标设计不仅要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更应清晰、准确、科学地表述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能对教学活动起到指引的作用,使教学中的师生活动有明确的共同指向,从而有效避免教学中的盲目性。
一个规范的教学目标一般包括以下四个基本要素:
(1)主体:阐明教学对象;
(2)行为结果: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或者有什么心理感受或体验;
(3)行为条件: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4)行为标准: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
按照教学目标的四个基本要素,以及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表述教学目标时必须考虑以下三点:
首先,教学目标的主体应为学生而不是教师,新课程标准中每一句话的主语位置,都可以加入“学生”两个字,它即反映出教学应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样的教育理念也要求教学时的设计应更加关注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及将要获得的发展,按照这一要求,教学目标可表述为:“初步学会”、“能解释”、“认识”、“能体验到”、等等。而不宜使用“培养学生的”“激发学生的”等句式。
其次,设计教学目标时能用词准确,恰当的动词表述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要求及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后,学生的行为变化。下面就如何准确表述从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1、认知性目标的水平从高到低可划分为了解、理解和应用三级水平
了解:包括再认和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所用的行为动词主要有:知道、记住、认识、了解、说出、列举、描述、找到等。
理解:包括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区分和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所用的行为动词主要有:看懂、辨认、识别、区分、能表示、比较、理解、解释、说明、判断、预期、分类、归纳、概括等。
应用:包括在新的情景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所用的行为动词主要有:评价、使用、解决、检验、证明、推广、设计等。
2、描述技能性目标的词语有初步学习和学会:
初步学习:能通过模仿完成分步的活动,能独立完成分步的活动,能通过模仿连贯地完成简单的的活动,能通过模仿连贯地完成比较复杂的活动。
学会:能独立地连贯地完成简单的活动,能独立地完成比较复杂的活动。
3、描述经历性目标的词语:学习、观察、认识、进行、参加、尝试、调查。
4、描述表现性目标的词语有:有兴趣、注意、关心、重视、认可、同意、欣赏、称赞、接受、喜欢、热爱、采纳、支持、拥护、遵守、尊重、爱护、珍惜、追求、拒绝、反对、厌恶、蔑视、抵制。
5、描述体验性目标的词语:体验、感受、意识、体会、初步形成、养成、具有、建立、树立、确立、坚持、保持、发展、增强等。
体验:指学生在参与科学学习与探究活动中获得情绪感受,并融入自身的经验之中。它强调学生亲 历过程,伴有情绪反应,并对原有经验发生影响。
意识:指学生知道某一概念及其价值,并把它纳入判别标准,用于指挥或规范自己的行为。
条件的陈述包括以下因素:环境因素(如地点等);人的因素(是个人独立完成、小组集体完成,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等);设备因素(所用到的工具、设备、器材等);信息因素(所用到的图表、资料、书籍、数据、网络等);明确性因素(需要提供什么刺激或条件来引起行为的发生)。
总之,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目标必将使学生的收获更丰富,学生将动用更多感官思考更多问题,将有更多的机会沉浸于令人着迷的实验中,使学生单调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为学生的学习注入不竭的动力。

一、教学目标设计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时教师在考虑双基的基础上,应从“学会学习”这个命题出发,具体地建立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心理素质在内的目标体系。在制定前教师应通读教材、把握课标、认真研读最近的考试说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科学、合理的规划本堂课的结构,设计有层次、有梯度、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注重目标之间的相互融合和渗透。确定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时,一定要全面考虑三个领域,不可有所偏废,而在具体的每节课中,教学目标又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2.全面性和统一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目标设计的是否全面,是否和谐统一。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突破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是否适当的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设计教学目标时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清楚,注意相互融合和渗透,各个目标间千万不可孤立、支离破碎,否则会影响我们教学目标的实施和教学效果。
3.针对性原则
限于高中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年龄特征和思维习惯,常把问题简单化和绝对化,而且注意力不能长久。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一定根据以上特点,要充分考虑到哪些知识点要做重点予以突出,又有哪些知识点要作为难点予以突破,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
忌:过多的拓展,过深的挖掘,容易增加学生负担,带来负面影响。
4.多元化原则
让生物教学以提高公民素质、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总体目标而运作,而不偏离这一总体目标。针对生物学科实验多,学生活动多,联系实际多,学习难度大的特点,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追求认知目标和非认知目标的全面和谐的统一,否则在教育观念上就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5.互动性原则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依据客观因素给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定位,关键在于将相互关系变成互动关系。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知识目标的达成,教师在许多方面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如:敢想敢干、认真严谨的研究精神;积极进取、乐观宽容的人生态度等等。学生对班级、学科及教师都能保持积极的态度,相互间的气氛活跃而融洽,更能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学生也更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并形成更熟练的社会技能。
二、教学目标设计要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标准》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所以新课程设计教学目标必须从学生发展出发。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教学目标的确立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其次,它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终要求。
第三,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而不及的。
第四,它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引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第五,设计教学目标应该考虑三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要体现新课程中的以下四个转变关系,以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为最终目标。
1.新课程的教学方式将由过去的重知识的传授向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转变。
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以学生发展出发设计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强调“导学”二字,要引领学生“学”,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学”重在掌握方法。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是一种创新性学习。
3.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实施新课程,在以学生发展为原则的总目标下的教学目标设计,要注意体现发展学生的个性。没有了个性,也就没有了发散思维,没有了发散思维,也就没有了创新。
4.由重关注学科向重关注人转变。
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实施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出发点即由此学科本位转向的人的发展为本位,我们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计
在《课程标准》中,依据对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依据学生的需要(包括探究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承担责任的需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确立了三个目标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使课程目标更加明确,而且在每个维度中有增添了更加具体、更加适应生活和社会所需的内容。同时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方法,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生的多种情感,形成有意义的价值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课程标准》中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来阐述的:
1.关于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关于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对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进行了具体化,同时提出要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关于关心社会。
不仅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而且还要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同时特别提出要让学生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4.关于关心自然。
对于关心自然有了更为具体的目标要求即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5.关于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在此目标中强调合作、实践、思考、严谨和实事求是。
四、教学目标的合理表述
教学目标设计不仅要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更应清晰、准确、科学地表述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能对教学活动起到指引的作用,使教学中的师生活动有明确的共同指向,从而有效避免教学中的盲目性。
一个规范的教学目标一般包括以下四个基本要素:
(1)主体:阐明教学对象;
(2)行为结果: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或者有什么心理感受或体验;
(3)行为条件: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4)行为标准: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
按照教学目标的四个基本要素,以及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表述教学目标时必须考虑以下三点:
首先,教学目标的主体应为学生而不是教师,新课程标准中每一句话的主语位置,都可以加入“学生”两个字,它即反映出教学应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样的教育理念也要求教学时的设计应更加关注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及将要获得的发展,按照这一要求,教学目标可表述为:“初步学会”、“能解释”、“认识”、“能体验到”、等等。而不宜使用“培养学生的”“激发学生的”等句式。
其次,设计教学目标时能用词准确,恰当的动词表述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要求及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后,学生的行为变化。下面就如何准确表述从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1、认知性目标的水平从高到低可划分为了解、理解和应用三级水平
了解:包括再认和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所用的行为动词主要有:知道、记住、认识、了解、说出、列举、描述、找到等。
理解:包括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区分和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所用的行为动词主要有:看懂、辨认、识别、区分、能表示、比较、理解、解释、说明、判断、预期、分类、归纳、概括等。
应用:包括在新的情景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所用的行为动词主要有:评价、使用、解决、检验、证明、推广、设计等。
2、描述技能性目标的词语有初步学习和学会:
初步学习:能通过模仿完成分步的活动,能独立完成分步的活动,能通过模仿连贯地完成简单的的活动,能通过模仿连贯地完成比较复杂的活动。
学会:能独立地连贯地完成简单的活动,能独立地完成比较复杂的活动。
3、描述经历性目标的词语:学习、观察、认识、进行、参加、尝试、调查。
4、描述表现性目标的词语有:有兴趣、注意、关心、重视、认可、同意、欣赏、称赞、接受、喜欢、热爱、采纳、支持、拥护、遵守、尊重、爱护、珍惜、追求、拒绝、反对、厌恶、蔑视、抵制。
5、描述体验性目标的词语:体验、感受、意识、体会、初步形成、养成、具有、建立、树立、确立、坚持、保持、发展、增强等。
体验:指学生在参与科学学习与探究活动中获得情绪感受,并融入自身的经验之中。它强调学生亲 历过程,伴有情绪反应,并对原有经验发生影响。
意识:指学生知道某一概念及其价值,并把它纳入判别标准,用于指挥或规范自己的行为。
条件的陈述包括以下因素:环境因素(如地点等);人的因素(是个人独立完成、小组集体完成,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等);设备因素(所用到的工具、设备、器材等);信息因素(所用到的图表、资料、书籍、数据、网络等);明确性因素(需要提供什么刺激或条件来引起行为的发生)。
总之,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目标必将使学生的收获更丰富,学生将动用更多感官思考更多问题,将有更多的机会沉浸于令人着迷的实验中,使学生单调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为学生的学习注入不竭的动力。

97、教学目标的系统性层次性、可行性等



  • 如何让教学目标更有效:增强教学目标设计的系统性和可
    答:首先,教学目标的主体应为学生而不是教师,新课程标准中每一句话的主语位置,都可以加入“学生”两个字,它即反映出教学应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样的教育理念也要求教学时的设计应更加关注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及将要获得的发展,按照这一要求,教学目标可表述为:“初步学会”、“能解释”、“认...
  •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答:明确教学目标:在课前准备好教学目标,这应包括具体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以及这些知识和技能如何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同时,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可衡量性,以便于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激活课前知识:在课程开始时,激活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帮助他们联系到新的知识点上。比如,可以询问他们对某个主题的先前的...
  •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答:1、理清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确保学生知道他们要学什么、为什么要学。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目标,确保逐步达成。2、针对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先前知识水平和学习风格,并灵活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不同难度和类型的练习,以满足不同层次和能力的学生。3、互动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和合作学习。组织...
  •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
    答:1. 知识目标学习单词:Section A— space museum, amusement park,
  • 如何有效的实施教学目标
    答:有效落实课堂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育教学的方向和目的,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一、教学目标的科学确立是成功教学的前提;目标是灵魂,制定目标类似旅游地点定位,定位得准就;还要兼顾到以后的人生需求,“怎样摘到更好的果子”;教学目标的设计紧紧围绕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和课;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计划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学目标
    答:初此以外,教师更要思考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实践活动,学生会形成什么样的健康情感;会增强什么样的良好态度;会产生什么样的正确价值观。如此三维全面有机结合,才能构成一节课完整的教学目标。另外,三维目标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融为一体的一个整体。三者是在同一过程中同时实现的,正所谓认知和情感相伴相生...
  • 小学数学课如何落实好教学目标
    答:(一)出示目标。 出示目标是目标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亮标方法,能正确进行学习导向,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向既定目标挺进。亮目标可采用以下方法:1. 直接了当 通过教师简单的谈话直接了当地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人人明白本堂课要学什么,达到什么要求。2....
  • 如何改进教学设计,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答: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要求是准确和明确;其次,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在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同时,不能忽视知识教学,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正确方向,使教学有了现实的可操作性和评价性,才能切实保证知识教学的有效性,也才更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三、激发学习动机,...
  • 怎样优化课堂教学目标
    答:总之,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应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主动地学习而不应是以分数的目标的被动学习。另外,目标的制定一定要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避免大而空。优化创新教学内容,实现教学效果整体化。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创新,也是对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回应,它触及到了课堂...
  •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王敏勤
    答:搞好组织教学的根本在于教师的热情、亲切合富有吸引力的教学艺术。并且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发展为主旨,教材为主源的教学原则,我认为教师必须做好以下三点: 2.精心设计每一节教案 教师在弄清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后, 抓住这节课的重点、难点、设计出有效教学方法,有趣味性,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