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贵文言文翻译高二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6

1. 民为贵 全文翻译 急需 拜托帮忙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国家是为民众建立的,“君”的位置是为国家而设立的。这里,轻重主次的关系是很清楚的,国家政治,一切以民为本。要说真有什么“天子”,那么民众才是真正的“天子”。因为天的聪明,是通过民的聪明来表现的;天的视听,是借助民的视听来实现的。民众的意愿,天总是顺从的。可见民众才是“天”的代表,是真正的“天之骄子”。至于所谓“君”,则是民众抬举出来的,“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众有力量抬举出一个君,也有力量把君推翻。君位本是为天下民众设的,谁来做君完全应当由天下民众决定。这是古今天下通行的道理。无论这个“君”叫做国王,叫做皇帝,叫做总统,叫做主席,都概莫能外。只不过在古代,人们尚未能设计出一套有效而完善的民主制度来落实这个道理,使之成为可以操作的程序,以致于这个道理在很多时候不能马上兑现。但这并不说明这个道理本身不成立。实际上即使是在民主制度缺如的社会里,上述道理有时也会以各种形式自发地强行发生作用。只要看看历史上无数昏君、暴君最终被推翻,身败名裂的下场,就不难理解这一点。民的地位不仅在君之上,而且在国家(社稷)之上。因为国家的权力也是人民所赋予的,国家的利益应当是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表,所以从逻辑上来说,必须置民众的地位于国家之上。孟子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坚持这个原则,可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35313236以防止少数政客假借“国家”的名义,侵害民众的权力和利益。为“君”的如果真能认识到上述道理,就应当认真听取民众的意见,坦诚接受民众的监督,关心民生疾苦,与民同乐。

孟子说:理想的政治,应确立如下原则: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为贵”,是说人民的地位与权力,是至高无上,不可动摇的。一切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从根本来说,都是来自人民、治于人民、为了人民(from people, by people, for people)。

“社稷次之”,社稷在古代指土地神和谷神,山川大地,五谷物产,乃是养育人民,建立国家的物质基础,当然十分重要。后来社稷就成了国家的代名词。所以也可以说“社稷”就是国家。作为一个国家,当然要有制度,要有宪法。但制度也好、宪法也好,终究还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所以社稷的地位次于人民。

“君为轻”,是说相对于民与社稷来说,君的地位并不那么重要。君的地位与权力是民赋予的,没有民就没有君,君怎么可以与民相提并论呢?社稷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很难设想一个国家可以既没有山川大地,又没有五谷物产,也没有宪法制度。一个国家死掉个把国君,仍然不失为一个国家;若是没有了社稷,国家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国君的地位也不能跟社稷相提并论。

得到广大人民的任命,才有资格做天子;得到天子的任命,才可以做诸侯;得到诸侯的任命,才可以做大夫。可见一切政治权力,从根源上来说,都是来自于民众。

君主如果危害到社稷,危害到国家的利益,就应该将他罢免、撤换!

在古代,对于土地神和谷神,祭祀的物品没有欠缺,祭祀的时间也没有耽误,却仍然发生干旱水涝等自然灾害,就说明这个土地神或谷神不灵了。那就应当砸了它们的庙,毁了它们的神像和灵位,重新改造、撤换。

同理,如果某种思想、某种主义、某种理论、某种制度,用来治理国家,认真实行之后并不见效,那也要对它进行修正、改造乃至撤换。

2. 翻译文言文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

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减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 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梁惠王说:“不行。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

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

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

鸡、猪、狗的畜养,不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耽误它的生产季节,几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

“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

’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 重点词语: (1)通假字 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

句意是: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句意是:不要期望百姓比邻国的多。)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句意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东西顶着东西了。

) 涂有饿殍(涂,同“途”,道路。句意是:路上有饿死的人。)

(2)古今异义词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

句意是:我对国家。) 河内凶(河,黄河。

今泛指河流。句意是:河内遇到饥荒。)

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 今常用于对方“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

句意是,让我用打仗来作比喻。)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

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句意是:七十的人可以凭借它吃到肉。)

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 今常指一般的行走。

句意是,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或百步而后上(或,有的人,不定代词。

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句意是,有的人逃跑百步后停止下来。)

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

(3)一词多义 于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介词) 寡人之于国(对,介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在,介词) 王 然而不王者(为王,动词,读wàng) 梁惠王曰(君王,名词,读wáng) 以 请以战喻(让,介词) 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 以时入山林(按,介词) 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食 狗彘食人(吃,动词)食而不知检(食物,名词) 之 填然鼓之(没有意义的衬字) 王道之始也(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五亩之宅(“的”,助词。 ) 中之以孝悌之义(代词,代百姓。)

(4)词类活用 填然鼓之(鼓,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敲起鼓。

句意是:咚咚地敲着战鼓。) 树之以桑(树,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

种植。句意是: 句意是五十的人可以凭借它穿上丝织品的衣服。)

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句意是: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

然而不王者(王,名词受副词“不”的修饰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

3. 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全文翻译

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其为物轻微易臧,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亡饥寒之患。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那珠玉金银,饿了不能吃,冷了不能穿,但是众人以之为贵,(是)因为君主使用它的缘故。这些东西作为物品,轻小容易收藏,可以放在手掌里,可以走遍全国也没有挨饿受冻的忧患。这使臣子轻易地背离自己的国君,而百姓轻易地离开自己的乡土,盗贼受到鼓励,逃亡的人得到容易携带的轻便资产。粮食桑麻之类的农产品生长在地里,成长起来在于天时,积聚起来在于力气,不是一天可以完成的。几石的重物(古代量器,一石十斗,重一百二十斤),一般人不能担负起来,(因而)不被坏人看重(利:用作意动,看成有利),(但)一天得不到它,饥寒就产生了,因此英明的君主把五谷看得很贵重而把金玉看得很轻贱。



  • 文言文《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解释
    答: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 轻。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得到国 君欢心的做大夫。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国家,就改立国君。祭 品丰盛,祭品洁净,祭扫按时举行,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那就 改立土神谷神。”
  • 民为贵文言文翻译高二
    答:1. 民为贵 全文翻译 急需 拜托帮忙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国家是为民众建立的,“君”的位置是为国家而设立的。这里,轻重主次的关系是很清楚的,国家政治,一切以...
  • 孟子的文言文
    答:2、《民为贵》。民为贵,出自《孟子·尽心下》,指的是人民最为重要,国家其次,诸侯为轻薄。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得到诸侯欢心的做大夫。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
  • 文言文在线翻译器
    答:老泉说不是这样的,灭六国的人,六国的国君,我有认为不是这样的,灭六国的是六国的百姓啊。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见江山社稷的言论,从古时就有了,不是虚言啊。倘若六国的子民都将自己当做六国子民,则秦国就是得了大量,邯郸,也不能安然入睡啊(直译啦,自己体会~~)这是为什么?
  • 富含哲理的冷门文言文
    答: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7、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也 8、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即圣也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10、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
  • 孟子自责的全文翻译是什么?
    答:"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
  • 文言文民为贵中的成语?
    答:民贵君轻 【拼音】: mín guì jūn qīng 【解释】: 人民比君主更重要。这是民本思想。【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举例造句】: 他劝国王行仁政,王天下,虽然也包含着‘民贵君轻’、‘土芥寇仇’等危险思想…… ★范文澜《中国经学史的...
  •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这篇文言文的翻译
    答:1、(1)说:通“悦”,高兴.(2)使①:使命 (3)使②:出使 (4)然:对,正确.(译为“这样”也通)2、 (1)哪有舍弃根本而问末节的呢?(2)使者不说.译文:使者不高兴.(3)何以有君?译文:又怎么能有国君呢?(4)岁亦无恙耶?译文:年成还不错吧?(5)苟无岁,何以有民?译文...
  • 国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答: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出自明末顾炎武的《日知录》
  • 《富贵不能淫》全文翻译
    答: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