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课是否“浓得化不开”?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9
昨天晚上,我在公众号上准备推送一篇名为《浓得化不开》的散文多文本阅读教学设计。然而,无论是学校的电脑还是家里的电脑,都表现得不尽如人意,一直在界面上打转,从晚上8点多一直到将近11点,我才终于成功推送出去。我在朋友圈里半开玩笑地说:“电脑如此不给力,是不是我的感情也‘浓得化不开’?”
没想到,几分钟之后,徐杰老师回复了我:“你一堂课上堆了那么多东西,当然‘浓得化不开’了。”我感到又惊又喜。徐杰老师是精致语文的首创者,在执教名著导阅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他能够抽出时间来看我的教学设计,并给我提出问题,让我激动不已。我立刻回复:“谢谢徐老师指教!倍感荣幸!”徐老师又回复说:“大约,现在红瑞很难听到逆耳之言了。”徐老师的评价直接又深刻,让我感到既羞愧又反思。我想,现在的语文课堂是否存在许多“浓得化不开”的现象,需要我们教师努力去纠正。
一、课堂内容贪多求全,挤压学习空间。
许多老师在设计课堂内容时,常常过于繁杂,追求“高大全”式的课堂,希望面面俱到。这样一来,留给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自然就有限了。教师追求的是完成教学任务,而学生学得怎么样,效果如何,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
以我的多文本阅读课为例,我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理解回忆性散文中作者的情感。我提供了三个阅读抓手:抓典型事件,悟深沉情感;抓评价性语言,悟深挚情感;把握双重视角,品丰富情感。为了把这三种方法都教给学生,我试图将它们融合在一节多文本阅读课中。实际上,我之前也想过只专注于其中的一个方法,比如“把握散文双重视角”,或许已经足够讲一节课,让学生真正学懂学透。但为了贪多,我想把这三种方法都教给学生,结果课堂容量增加了,密度加大,节奏也必须加快,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时间变得非常紧张。在设计课堂时,我们总是担心内容太单薄,教给学生的内容不够丰富,因此不断叠加,结果就是课堂内容冗杂,出现“堆”的现象,教的东西很多,导致学生“消化不良”。我们需要在教学设计时,大胆地简化内容,保留主问题。尤其在备课时,要有学生立场,把握学情,向课堂问效,不能想当然。
二、课件内容繁复多样,学生应接不暇。
对于PPT辅助教学的“辅助”二字,许多老师理解得不够到位。一是PPT太多,导致课堂变成了PPT的展示。一堂语文课有40多张PPT,这意味着平均不到一分钟就要展示一张PPT。整节课就是教师放PPT,学生观看PPT的过程,整个课堂被PPT所绑架。我曾经和老师们讨论过,一节课的PPT最多不能超过20张,最好是越少越好。肖培东老师在执教《老山界》时,整堂课只用了一张PPT,就是红军战士“星夜爬山”的那张插图,课堂上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朗读理解,思考分析。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一定的强化和提升。二是PPT的内容就是答案的展示。PPT设置成动画,先出示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出示正确答案,让学生朗读并批注在书上,考试前复习背诵答案,考试时套答案作答。遇到学习文言文,学生书上的批注密密麻麻,学生的小手一节课也是累得抬不起来。这种“死教”,学生“死学”的现象并不罕见。《课标》中提到,欣赏文学作品,应该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然而,我们的教学却不敢越雷池一步,因为我们被标准答案“绑架”了,一旦学生的理解偏离了标准答案,考试自然是不得分的。因此,很多老师想出了游走在标准答案和个性体验的中间地带,可以说说自己的情感体验,但最终还是要背标准答案的,这种现象在执教古诗文时尤为常见。所以,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仍然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在课堂上一点一滴,持之以恒地去培养。
三、课堂模式固化,缺少灵动张力。
对于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来说,学习一些规范的课堂模式是有必要的,因为他们往往缺乏章法。然而,对于成熟教师来说,常年累月地固守一种模式,未免太过呆板,这样会导致课堂缺少个性特色,缺少思维的张力和灵动的态势,成为千课一面的呆板模样。如果你去听文言文,你几乎可以预测到教师会怎样一步步执教,大体上是“朗读——翻译——赏析——小结”几个环节;如果是小说,一般是“理情节——析人物——悟主题——研写法”;记叙文就是“整体感知——合作交流——精讲点拨——总结归纳”;说明文就是“抓特征——明方法——理顺序——品语言”。为什么教师坚守着自己的教学模式,而不愿意改变?首先,这样备课省时省力。教师不需要对文本再深入研究,用这样的套路把课文往里面一套,一节课的教学框架就出来了,尤其对于经验丰富的老师来说,在备课上花费的时间少之又少。其次,打破固有模式很难。当一个教师的课堂模式固化之后,让他打破自己是很难的,这需要教师在文本研读、教学艺术、教学理论方面深深扎根,苦练本领,才能摆脱框架的束缚,达到课堂教学的更高境界,这需要突破瓶颈。徐杰老师为了一节精彩的教学设计,竟然折磨了他一年多,可见背后所下的功夫之深。要想像黄厚江、肖培东老师那样课堂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一定是教师自身在不断打破局限,在课堂教学上不断自我提升。
我们的教学不能形成量的“堆叠”,要深探其中内在逻辑,需要“课堂瘦身”,设计出让学生“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主问题,点燃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一步步抵达文本深处。我们的课堂不应该是“浓得化不开”,而应该是“学至更深处”。

  • 你的课是否“浓得化不开”?
    答:我们的课堂不应该是“浓得化不开”,而应该是“学至更深处”。
  • 这一段歌词出自那首歌
    答:歌名:多一天,爱一点 作词:柯呈雄 作曲:谢国维 编曲:吕绍淳 演唱:R&B 我早就有预感 爱会走过来 看你在微风中 笑的多愉快 空气中都是爱 直到月儿弯弯 在我们说声GoodBye时候 浓的化不开 再一天 就想念 好想抓住这感觉 抱着你的瞬间 彷佛幸福会永远 多一天 爱一点 我会用力呵护着我们的誓...
  • 徐志摩 《浓的化不开》 有这首诗么
    答:要红,要热,要烈,就得浓,浓得化不开,树胶似的才有意思,“我的心像芭蕉的心,红……”不成!“紧紧的卷着,我的红浓的芭蕉的心……”更不成。趁早别再诌什么诗了。自然的变化,只要你有眼,随时随地都是绝妙的诗。完全天生的。白做就不成。看这骤雨,这万千雨点奔腾的气势,这迷蒙,这...
  • 说她浓,可以浓得化不开。说她淡,可以淡得不知不觉这句话什么意思?
    答:这是说两个人的关系,可浓可淡,收放自如。浓得化不开,和淡得不知不觉,这是她对关系的自信。这样的两个极端,并不是谁都可以浓淡的,没有自信,就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不停的示好对方。
  • 浓得化不开 徐志摩
    答:满是浓得化不开的柔情 你最不应该的 就是让我感受到 我原以为不属于我的喜悦 让我贪心地想你 听完觉得很浪漫~这是徐志摩的诗吗?我看孙红雷拿本徐志摩的诗集在哪读,请问原句是什么~~Once 回答:3 人气:631 解决时间:2009-10-26 13:34 满意答案这不是徐志摩的诗,只是风格相同而已 ]是你不该让...
  • 《浓得化不开》读后感
    答:在他的散文中,弥漫着一种具有象征意味的神秘气息,他整段、整篇地运用比喻、拟人、变形等表现手法,使散文呈现出一种唯美的浪漫气质。《浓得化不开》是徐志摩散文中的一篇名作,后人常以此来概括徐志摩散文的总体风貌。红心蕉,多美的字面,红得浓得好。要红、要热、要烈,就得浓,浓得化不开!
  • 浓得化不开是什么意思
    答:问题五:同伴指的是什么 歌曲: 朋友的诗演唱: 信作词:中村中作曲:中村中专辑:《我就是我》发行时间:2007-09-07 歌词:云雾散开风的速度在等待 怕离开光的影子 浓得化不开故事结局已经布满了尘埃 不再打开所有关心被掩盖习惯选择孤单 还是害怕背叛为何人总是要留一些遗憾爱很简单 但心只能...
  • 浓得化不开徐志摩
    答:浓得化不开的徐志摩 在电影《窈窕绅士》中,孙红雷以徐志摩的方式诠释了一段深情。他那句“浓得化不开徐志摩”,不仅仅是台词,更是对徐志摩情感的生动写照。一、徐志摩的浓情与电影台词 当你说出“是你不该让我跟你吃冰激凌的时候,一颗心偷偷地为你悸动”,我们已经感受到了...
  • 有哪位亲读懂了徐志摩的浓得化不开这篇文章,请一定要指教指教我,比如写 ...
    答:要红,要热,要烈,就得浓,浓得化不开……这既是徐志摩对感情的炙热,也是徐志摩散文的特点。工作的压力是否让你觉得心情烦躁?奔波的生活是否让你感到筋疲力尽?人生的种种无奈是否让你的精神倍感空虚?阅读,只有散文才能予人平静和享受;只有经典才能洗去心灵的尘埃。就是现在,让我们沉静下来,一...
  • 歌词“找不到一个唱情歌的理由” 这是什么歌
    答:找不到一个唱情歌的理由 描绘不出一种形容的颜色 在我无框的记忆里 渲染了整片的黑与白 而你手中的烟 一阵阵又一阵阵地使我折叠好的心情 又再一次一件件被你翻起 被你翻起 就像纯咖啡中 浓得化不开的忧郁 就像电影散场的时候 刹那间遗忘的剧情 (music)改不掉依赖深夜的习惯 阻挡不了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