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昆院士将“勤奋、报国”作为人生秘诀,他收获了什么?人生价值该如何评价?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3
如何学习哲学?

如何学习哲学

学习哲学,要学习什么才能真正学到哲学?不同的学习方法,直接同前面所说的“哲学何所是”、“哲学何所用”的不同理解相关。

哲学不是科学,因此哲学也不具有科学的用途。科学是知识,因而具有普遍必然性。牛顿发现的力学定律,你掌握了,你就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而哲学不是知识,因而哲学不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哲学不具有普遍必然性,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东西我可以拿来就用,但哲学家的思想如果不化为我自己的思想,或者我的思想如果不能达到哲学的水平,哲学对我就毫无意义。也就是说,没有普遍的哲学,只有个人的个性化哲学,例如,只有黑格尔哲学、马克思哲学、海德格尔哲学……。因为哲学是“思想”,哲学活动是思想的活动,哲学思维的能力就是思想“能力”,而且是个人的思想。所以,如果我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思想的能力,即使我背下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于时间》,也不等于我有了自己的哲学,因为它是属于海德格尔的哲学,而不是我的哲学。《存在与时间》对于海德格尔来说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其思想是伟大的哲学思想,但它不是我的东西,不是我的哲学,不是我的思想:因为我不能用它解决实际问题(不是知识);又因为我没有思想和思想能力,所以它对于我只是一些哲学的词句。所以即使我背下了无数伟大哲学家的原著,我可能还是哲学的门外汉——如果我只是背诵而不会思想,或者没有我自己的思想的话。只有我自己的思想才是我的哲学。

学习哲学如果只是会收集、解释、概括、描述别人的观点,那么,你学习的东西还有什么用途?例如,如果有人说:“人最终都得死,谁也不例外。因此,活着真没有意思!”会说这句话并不能说明这个人有什么伟大的思想,因为这是大多数的想法,是得到公认的常识。但是,当有人对你说:“如果你永远不死,长生不老,那活着会更没有意思”时,你会感到为之一振。因为这个人说出了一个与别人不同的思想,真正是他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哲学。所以把别人的话背得多熟练,也不等于你有思想。因为你背出的是别人的思想。正是在这一根本问题上,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特别是那些刚刚看了几本书就以为自己成了哲学家的年轻博士们)都在把别人的哲学思想当作自己的哲学激动地讲授着,而不想去创新。正因为如此,在文科,没有学问的人也可以装得很有学问:只要他收集到了足够的资料,并把这些资料讲出来,就可以给人以有学问的假象,好像他讲的这些别人的东西都是他自己的思想。我们文科不仅学生容易“混”(只要收集了足够的资料,并把这些资料按照一定顺序重新组合排列,就“编出”了学位论文。),而且文科教师也容易混,全国哲学界就有好多这样的“混子”。

只有真正了解了哲学的本质特征和哲学的独特用途,我们才能知道学习哲学的独特的方法。哲学不是科学,不是知识,因此不能采取学习科学的方法学习哲学。学习知识,我们是把知识本身作为天然正确的东西加以接受。而学习哲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反思。反思是对已经有的思想的再思想。为什么不是把所读的书直接当作正确的东西予以接受,而是需要“再思考”?因为你读的书中的思想,不是天然地就是真理。书中的思想只是作者本人的思想,不是普遍真理。哲学没有普遍的、在任何时候都正确的一般原理。


一、学习哲学的两大“功夫”

中国人把中国武林侠客的武艺叫“功夫”。学习哲学也需要这样的“功夫”。读书与思考是学习哲学的两大必备的功夫。

一读书

1、读什么书

A经典哲学原著

读书主要是指读哲学经典原著。没有离开历史上那些具体的哲学家个人哲学的一般哲学,也没有离开那些独具个性的哲学观念的一般哲学原理(学习科学,我们可以不读原著,因为科学有一般原理,如经济学原理、法学原理、社会学原理等,但不存在一般哲学原理)。因此,哲学不应该有教科书。靠读“教科书”和那些二手材料学习哲学,是学不到真正的哲学的。介绍性的二手材料只能是“说明书”,或者“地图”,它只能帮助初学者去找原著,而不可能代替你读原著。从理论上说,要真正学哲学,并要有所成就,你就应该读哲学史上的那些有价值的“所有哲学原著”。因为哲学是有个性的,是不能替代的。因此,读后来哲学家的著作代替不了读先前哲学家的著作;古代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或柏拉图)的著作同海德格尔的著作具有同样的学习价值。我们必须在学习哲学的问题上摆脱科学进化论的思维模式,认为既然后来的哲学已经否定了先前哲学,就可以不用读先前的哲学著作了。哲学不是科学,也不是知识。(如果是知识,那么,既然是已经被否定的知识,就用不着学习了。)在哲学史上被后来否定的东西,仍然是具有学习价值的。因为哲学不是知识,没有对错问题。哲学是观念、思想。所以学习哲学就是学习哲学史。但不是学习哲学史的教材,而是学习哲学史上的原著(当然,哲学史教材也可以作为说明书和地图使用)。

当然,我说哲学史上古代原著具有同样的学习价值,并不意味着我们每一个学习哲学的人读书都必须从古代最早的著作一本一本地依次读。但是,具有代表性的各个时代的哲学著作,应该都要看一看。如古代的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近代的康德和黑格尔,现代的胡塞尔和海德格尔,每一个人的著作最少也要读懂一两本。

B参考文献

除了读原著之外,还需要读一些辅助文献,如研究本书的著作、论文等。但这些二手材料只是学习哲学的辅助文献。它们是为读经典原著服务的。只靠读二手材料是学不了哲学、也进不了哲学的大门的。这些二手材料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它们有助于初学者对原著的理解。当我们初学者还不具备读原著所需要的知识、思维方法时,我们可以借助于先行者的理解帮助我们理解原著。这些辅助文献是我们读原著的“索引”、“路灯”、“地图”、“拐杖”、“说明书”,它们起的是“导读”的作用。但是,他们只能是读原著的参考,是为读原著服务的,它们决不能代替读原著。

2、钻进去与跳出来

⑴钻进去读

读书首先是要钻进去。钻进去就是钻到书里面去。对于初学哲学来说,这是最困难的。在博士研究生中,能够有1/3的人真正钻进去就不错了。有些人到博士毕业,甚至连一本经典原著都没有读过。读不进去,是大多数初学者共同面对的难题。读不进经典原著,说明还没有进入哲学的大门。仅仅靠读一点通俗读物,或看哲学教科书,顶多知道一些哲学词句,是不可能真正进入哲学的大门的。检验你是否钻进去了的标准,就是看你是否对书产生了兴趣,是否把主要兴趣都放到书上了。如果你读哲学原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放不下了,你的(男)女朋友找你去外边玩,你都感到心烦,非得把书读完不可,这时你就钻进去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反之,翻开书就心烦、头痛,看的是书,想的是自己的(男)女朋友,总想找一个中断读书的借口一走了之,有一点无关痛痒的小事就成为不读书的借口,那么你肯定没有钻进去。

钻进去,就是要原原本本地解读文本的思想内容,尽量做到不曲解文本内容。这当然很难做到。这是因为,对文本做随意的不负责任的解释是容易的。在这种解读中,主观倾向性起着决定作用。但是排除主观猜测,使解读符合文本的原意则需要掌握文本涉及到的所有东西。排除主观倾向性是原原本本地解读文本的关键。

理解文本,首先必须具备理解这个问题的必要的知识。每一个哲学家说的话,其含义都包含着这位哲学家所具有的全部知识、文化背景,甚至包含着他个人的生活经历等非常个性化的背景。我们只有清楚地了解了这些东西,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文本的真正含义。你要真正了解一个哲学家的思想,你就必须具备这个哲学家所具备的全部知识基础,并且真正了解哲学家的生活体验,你才会对他有同样的理解。这是任何人都做不到的。因此任何人都不可能对文本做出原原本本的“完全理解”,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作者的原意。你不具备海德格尔的全部哲学知识基础,不了解得国的文化、以及当时德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情况,不了解海德格尔本人的生活经历,不了解德国的语言、思维及其特征,你就不敢妄言真正理解了海德格尔的著作。对一本书,在字面上知道了是什么意思,这还只是停留在语言的理解层次上,并不等于你理解了这本书的思想。对于同一本书或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的理解可能完全不同,也存在着理解得深浅的问题。为什么?这就与读者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等前提条件有关。我们很难设想,一个完全没有读过哲学书籍、没有哲学思维的人能够理解哲学家的著作。你用市场上小商贩的思维去解读《存在与时间》,你是没有办法理解的。因此经常有这种情况:我们的学生在读硕士时看一本书,觉得已经懂了,到读博士时,才发现原来根本没有读懂。为什么?因为他在读博士时具有了必原来丰富的知识背景,并且哲学思维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因而对原来读过的书的理解也深入了。只有在这时,你才能发现自己原来对书理解的幼稚与偏颇。相反,如果过了十年,你仍然觉得自己在十年前就已经读懂了该书,这只能说明你这十年没有什么进步。黑格尔说过,一句格言,从一个年轻人嘴里说出,同从一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嘴里说出,具有不同的含义。所以,不要认为会说几个哲学概念就真正懂得哲学了。八哥也能说哲学概念,如果你教它的话,但八哥不可能理解他所说的意思。

读书首先是怎么理解“文本的本来含义”。应该尽量排除自己对原著的曲解,使自己的理解符合原著的本来含义。这是你进一步进行哲学思考的前提。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对文本的反思和批判。哲学不是科学,不是知识,因此不能采取学习科学的方法学习哲学。学习知识,我们是把知识本身作为天然正确的东西加以接受。而学习哲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反思。反思是对已经有的思想的再思想。为什么不是把所读的书直接当作正确的东西予以接受,而是需要“再思考”?因为你读的书中的思想,不是天然地就是真理。书中的思想只是文本作者本人的思想,不是普遍真理。哲学没有普遍的、在任何时候都正确的一般原理。

读哲学的书,重要的不是知道了他的结论,而是要了解书中得出结论的过程、逻辑和方法。读书(听棵)重要的不是要知道他说了什么,而是通过书中所说的东西,能够“思”出他没有说出的东西。这没有说出的就是他的思考的逻辑、解释原则、思维方式等。而正是他思考的逻辑、解释原则和思维方式,才是对我们学习哲学和哲学思维最有用的东西,而书的结论的用途则是微乎其微的。这正是哲学同科学的区别。学习科学主要是掌握其结论,而学习哲学则主要不是其结论,而是它的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是了解作者的解释原则、思维过程以及作者所使用的方法。这才是我们要得到的东西,因为我们学习哲学就是获得这些东西,以使自己具有哲学思维的能力。这个能力是不能通过记住结论就能学会的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第一,a理解文本首先把文本放在它产生的社会历史时代去考察。因为任何哲学思想都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都是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对那个时代的人类生存问题的思考。同是一句话,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人说出来可能就具有不同的含义。b同样,也必须联系它所在时代的理论背景来理解。c还有,要知道在这种理论形成以前,作为这种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的情况。文本的话总是有其思想来源,并针对当时的某些观点的,。对这些不了解,你就不可能真正理解文本的真正含义。

第二,理解文本还必须注意分析书中的每一个论断的具体含义。凡论断都在在某种意义上下是论断,任何一个论断都不具有普遍的、在任何意义上都适用的绝对性质。通常我们说真理都是具体的,就是说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是对的。书中的论断也都只有在它所具有的特定含义上才是对的。如果我们不去分析论断的确切含义,把它当成是在任何地方都适用的绝对的东西,就会发生理解上的错误。

第三,注意解决哲学知识基础不足的问题,为读懂哲学著作创造条件思想条件。

在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人们忙忙碌碌地记笔记,搜集资料、买书……,然后储存起来“以备后用”。就像蚂蚁忙碌着收集食物准备越冬一样。他们不仅不思考,甚至书也不看,以为只要有了这些资料,就算学到了哲学,以为只要有了这些材料,以后写论文就没有问题了。

其实,如果你现在不去读书思考,你收集的这些资料对于你提高哲学素养和思维能力是毫无用途的废物!因为你的哲学素养没有得到提高,那么,你以后如果读书,就仍然是在原有的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下去读书,你对书的理解就不会有所前进。

因此,我们在学习中必须一步一步地完成每个阶段的学习任务,认真理解每堂课教师讲的内容,不能把现在的学习任务留待将来去解决。听完课后,就应该按照学习的要求去读该课应该读的那些书,以便充分理解教师讲的内容。因为你以后的读书能力,是通过现在的学习获得的。现在的读书成果,对你以后的学习是前提。你现在没有好好学习,就丧失了以后学习的条件。

读书首先有在理解上下功夫。但我们的很多学生恰恰是忽视了这个环节。本科生的学习就是把哲学当知识,大多数人根本没有读原著。他们只是上课记笔记,到考试前,把笔记分解成若干题目,按照问题做答案,然后背下来等到考试时再搬到试卷上。学生的头脑只是起到了一个“中转站”的作用。考试完毕,就什么都忘掉了。这种学习方法怎么能够学到哲学?

⑵站在书上读

这似乎同上面讲的“理解文本的本来含义”是相互冲突的。其实,这两个方面都是需要的。学习哲学,读书,最终是要形成我们自己的哲学观点和哲学思维能力。因此,学习和读书就必须有反思和批判意识,在对原著观点的本来意义理解的基础上,要对原著的观点进行反思。否则,就不能通过读书形成我们自己的观点。如果把原著当作绝对真理去信仰,那是是宗教态度而不是哲学态度。这样读书也根本不能形成有别于原著的新的观点。宗教的教义不用反思,也不能批判;科学知识也不能反思和批判。而哲学的本性就是对原有的思想不断地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以形成新的思想。

“理解文本的本来含义”是读书的第一步,它也是对文本思想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前提。但不能总是停留在第一步。当我们了解了文本的本来含义之后,就应该从书中“跳出来”。

“跳出来”的含义,首先是指:不要陷入文本的细节中不能自拔。如果陷入对细小论断的解释中,我们就无法在总体上把握文本的总体思想。这就如“近视眼”,看得清眼前的芝麻,却看不清远处的西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因此,我们在读文本的每一个细节时,都应该把其中的某一个观点、一个论断、一句话放到全书的总体中去理解和把握。文本的作者在书中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观点,都是从作者的总体思考中得出的,都离不开和总体的联系。因此我们在读书时,也必须在总体中把握文本的局部观点,才能真正理解文本的本来的思想。这就是说,我们在读书时,要跳出书的细节,在总体上把握细节。当我们“钻进去”后,还必须能够跳出来“站在书上”去读。

“站在书上”,才能够使我们对书的总体一览无余,从总体上把握书的每一个细节。

⑶跳出来批判地读

这已经是进入了读书的比较高级的阶段。这是进入了反思的阶段,也是开始形成自己思想的阶段。

但是,要批判地读书,首先必须对原著的本意有准确的理解。因此,准确读理解原著的本来含义,是批判的前提。有些人在读别人的著作时,根本没有认真地读懂别人的著作,就对别人的观点大加批判。而他所批判的东西根本不是被批判者的本来观点。这就不是做学问的严肃态度。在关于某些观点的商榷文章中,我们经常看到这种现象。特别是我们经常看到那些连马克思的书都没有看过,仅仅凭借一点二手材料就人云亦云地对马克思说三道四的现象。

读书是读者与书的作者的对话,用你自己的思想同书中的思想之间进行的对话。在对话中,你的精神境界和思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相反,如果只是接收,你接收过来的就是毫无用途的东西。

哲学的本性是批判、创新。哲学是个性化的学问。已经有的思想固然是伟大的。但随着时代的前进,旧的思想总会过时。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只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才是有用的。哲学作为“思想”不是知识。思想的意义在于更新。如果你没有自己的新思想,总是重复别人的思想,那么,你在哲学研究这个方面就毫无价值。思想领域的工作的意义就在于你有新的不同于他人的思想。因此,如果没有创新,哲学的研究就毫无意义。

哲学家福科在《性史》一书中曾经这样说:

“哲学……要不是努力弄清如何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才能以不同的方式思维,而是去为早已知道的东西寻找理由,那么,它的意义何在?大多数人在还没有对这个世界思考之前就已经熟悉和习惯了这个世界。认为世界本来就应当如此。我们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把忙于谋生当成了人生的意义。哲学家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从不习惯于这个世界,他们要问为什么,他们一生都像儿童一样敏感,没有让琐碎的生活磨掉好奇心。有人说,哲学家是把童心保持了一生的人。”“审慎而批判地反思大多数人视为理所当然的东西,这是哲学的主要任务,正是这一任务,使得哲学探索成为一项有价值的活动。”

如何做到批判地读书,其前提条件是要有自己的新的“哲学立场”。如果说要理解文本的本来含义,就必须超越一切主观立场的话,那么,要反思文本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新的“哲学立场”了。哲学立场,就是哲学解释原则。哲学的对个别问题的观点都是从属于总体的解释原则的。解释原则包括思维逻辑、价值观、新视角等。各个历史时代的那些代表时代的哲学家都自己独特的解释原则,即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哲学立场。只有具有自己的独特的解释原则,才会有自己的独特的哲学。过去的哲学著作和哲学家的观点都是在旧的解释原则的支配下形成的。如果不超越旧的解释原则,从根本上说就不会有哲学创新。

新的哲学解释原则的形成,依靠的是对时代的人类生存问题的感悟。这一点不容易做到,需要一定的哲学的悟性。

如果你把哲学作为知识来讲,你就必须尽量消除主观立场,即不能有什么解释原则。只有消除了主观立场,才能做到对知识的客观“叙述”。我们的很多博士论文其谈够不上哲学论文,只不过是对已经有的旧哲学观点的综合、分类的客观描述而已。对知识的客观描述不容许有自己的“解释原则”,客观描述是要求无立场的描述。如果有自己的解释原则,那么就不可能纯粹客观地进行描述了。但哲学不是知识,哲学研究不要求对旧哲学观点的客观描述,而是要求在新解释原则的统摄下反思旧观念,创立新的观念。这是依据哲学与科学的不同得出的结论。

没有新的解释原则,就谈不上创新。

二思考

1、思出“其所以然”

思考应该是哲学学习的又一必备功夫。哲学不同于科学。科学通过实验得到验证的结论就是有用的。而哲学是思想。思想只有通过思考才会获得。科学知识的结论就是有用的。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知道其中的原理。但哲学就不同了。哲学是个性化的。你在读书时记住的结论是别人的哲学而不是你的哲学。我们要有自己的哲学,就主要不是记住别人的结论,而是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思想以及自己思想的能力。这只有通过对别人的思想进行重新思想。所谓“理解”,不是“记忆”,而是要弄懂其中包含的“道”和“理”。而道和理是只有通过对所读之书中的结论重新进行思考才能获得。

因此,学习哲学,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知其然”容易,作为结论,书已经告诉了你“其然”是什么(结论),而“所以然”就得靠你通过思考去寻找了。所以,学习哲学,读书如果离开思考,就等于没有读。如果只是记住了书中的词句,而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等于没有学习到哲学。

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哲学不是科学,不是知识。如果是科学知识,那么,你收集的、你记住的,就属于你的了,你可以用它们去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哲学、思想就不同了。你记住的思想再多,也不是你的,而是别人的。你等于什么也没有。

思考不仅包括读书过程中的思考,而且还包括读书之外(之后)的思考。中国传统文化把思考叫作“冥想”。读书与思考的时间比例,硕士研究生应该起码是四必比一,即看四个小时的书,起码应该有一个小时的读书之外的单独的思考时间。你可以躺在床上闭目冥想,或者独自一个人道外边散步,一边散步,一边思考哲学问题。博士研究生起码应该是三比一;毕业后,初搞哲学研究的起码应该是二比一,而进入比较高级研究的起码是一比一,甚至需要更多的思考时间而更少的读书时间。你的成果不是从书中抄来的,而是你“想”出来的。而不思考,只知道收集材料,你的论文就只能是抄别人的,因为你没有自己的思想。

2、思出自己的新思想

读哲学的书的过程,不是如地主敛财的过程那样,把它接受过来(背下来),在头脑中储存下来就算得到了。读哲学书的过程是一个理解书的过程,并通过对书的理解,“思”出或“悟”出自己的思想的过程。



二、如何提高“读书”与“思考”的能力

一般说来人们是把学哲学看作是写哲学论文的前提。这当然是对的。不学习,自然不能写哲学论文。但是,人们却没有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即写也是学的前提和条件。没有“写”,也不能学好哲学。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只有通过“写”,才能把问题明确起来并逼迫你对问题进行思考。写论文,给学习者提出了思考的问题。而在此以前,学习者对某一个方面的哲学理论要回答的问题并不明确。要写,就逼迫学习者必须弄清要研究的专题包括哪些问题、必须回答哪些问题。问题清楚了,就使学习者能够围绕着这些问题去看有关方面的书,并把这些问题思考清楚。这样,既使得读书有了问题可循,因而就一方面使读书避免了死记硬背结论的现象,加深了对书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通过带着问题读书,对书中讲的哲学问题的理解也加深了。

一培养“问题意识”

为什么只有明确问题才能使理解深入并使我们进入真正的哲学研究?这还是由于哲学同科学知识不同。哲学离不开问题。哲学不是去迎接挑战,而是主动去挑战,是理性主动的去挑战一切已经存在的不完满的思想。哲学就是把思想中本来很稳定坚实的东西都变成了问题,哲学就是提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哲学都是“怀疑主义”。理性的本质是自由。它不会满足现有的一切思想。总是认为它不完满不完善。哲学的探索总是以绝对完满的思想为目标。但是,我们也必须明白,实际上哪个时代的哪个哲学家的思想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完满的境地,因而他们所追求的“绝对的”、“永恒的”东西都不可能是永恒的、绝对完满的,因而后来的哲学家才会继续追问,并反思和否定前人的结论,以一种新的“绝对的”、“永恒的”价值指向否定前人追求的价值指向。

因此,学习哲学必须具有问题意识。哲学就是提出新的问题并做出回答,或对已经提出的老问题做出新的回答。总之哲学就是回答问题。

可见,哲学与“问题”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没有问题就没有哲学。因此,对于学习哲学来说,就必须时刻把问题放在心中,反思旧思想,给旧思想提出问题,并从对生存中出现的新的现实问题中发现新的哲学问题。


二学习态度:必须超越利欲追求

哲学作为人文精神,不为人们提供科学知识。因此,企图通过哲学获得物质财富的想法是根本行不通的。对于人们的这种图谋来说,哲学是无用的。


哲学是人文精神。他追求的是崇高和美好的精神境界。抱着功利主义的利欲熏心的态度学习哲学,只能是对哲学的糟蹋和侮辱。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世界观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的思维与存在的根本关系的认识,方法论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法论是世界观的功能,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对称关系是宇宙的最深层本质,对称规律是社会的最根本规律,对称原理是科学的最基本原理,主体与客体(包括思维与存在)的对称关系是人与自然的最根本关系,所以哲学严格来讲就是对称哲学。

扩展资料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总是:从感知具体到理知抽象、再合而理知抽象性的具体。“理知抽象性的具体”就是通常所说的“智慧”或“哲知”。进一步地各种哲知形成了理论系统就产生了“哲学”或称“智慧之学”。用范畴式表达这一过程就是:哲知{感知/理知},体系{个体/关系};哲学{哲知/体系}。
哲学分支有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逻辑学、科学技术哲学等。 其按其词源有“追寻智慧”的意思。哲学是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它研究宇宙的性质、宇宙内万事万物演化的总规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
哲学就是元知识、元理学,即所谓大道至简。哲学任务就是对现实世界进行元理层面的把握,把多综合为一或把一区分为多,一和多都是元理。元理也要清晰表达、系统构造,这样的元理系统才适用于阐释世界或指导实践。哲学是元理,科学是原理、方法、事实,元理与原理划分并非绝对,实用依据可以是:元理是需要时刻记着即时可用的元初理论,原理是可以查工具书利用的基础理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哲学

“钢铁院士”的一生奉献

在老一辈科学工作者的心目中,把自己学习专研的全部成就奉献给国家,能为国家改变落后面貌献一己之力就是“不枉此生”。用崔昆院士自己的话说,“我这一辈子,不谦虚地说4个字就概括了——勤奋、报国!”

人物名片:

崔昆,1925年生于山东济南,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著名金属材料专家,创造性地研究并开发了一系列高性能新型模具钢,撰写完成我国首部全面系统介绍特殊钢的百科全书,晚年捐出全部积蓄设立助学基金。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即。

前些日子,定时收看央视播出的十集电视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成为崔昆院士每天的头等大事,每看完一集他都要写一篇观后感。尽管已是耄耋之年,老人依然精神矍铄,身子骨结实硬朗,集邮、打太极拳、参加合唱团,闲暇之余与一帮老朋友跳交谊舞……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经历过贫穷落后、百废待兴,更能体会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苦难中成长起来,报效祖国自然而然地成了我的信仰。”和金属材料打了一辈子交道,崔昆也似乎经过了千锤百炼,他就像是一块钢,用60年党龄、70年教龄、90岁高龄,诠释了一位知识分子热忱报国、忠诚爱党的赤子情怀以及无私奉献的拳拳公益之心。

矢志报国投身钢铁

10月,喻家山下树木掩映的华中科技大学院士楼分外静谧。崔昆的家在二楼,客厅里是一套略显陈旧的沙发、一台国产海信牌电视机。墙角立着一个小陈设柜,里面摆放着各种奖杯和获奖证书。92岁的他早早坐到书桌旁,为再版自己的专著忙碌着。

我国工业生产急需高性能新型模具钢,却无力自主生产,进口价格是普通钢的10倍以上。“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模具钢种!”心急如焚的崔昆和同事们加紧建设实验室,买不到仪器设备,就自己动手做。

那时候没有温控自动化技术,他们只能用最“土”的办法控温———眼睛紧紧盯着温度显示仪,往往一盯就是一个通宵。

“就用眼睛来观察,如果温度高一点,就停一停,温度低一点就把闸合上去。”崔昆说,那时大家常常通宵守在1200多摄氏度的盐浴炉旁,手指按着控温开关,眼睛紧盯着仪表数字,丝毫不敢懈怠。熬夜之后,白天还要照常上课。崔昆笑言,多年“白加黑”让他锻炼出一种能力,只要有空就能睡着,根本没有失眠的困扰。

最终,崔昆带领同事建成了装备完整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实验室,新模具钢制成的模具打破了国外垄断。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原副书记梅世炎回忆说,按当时的产值计算,崔昆的研究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过两亿元,“这可是个了不起的数字”。

生活简朴慷慨为人

人人都说崔昆在治学上是钢铁雄心,在处世上充满着大爱柔情。让华中科技大学的师生们感动的是,这位一件衬衣可以穿30多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对家庭困难的学生超乎寻常的慷慨大方。

2013年,崔昆和夫人朱慧楠决定将全部积蓄捐给学校基金会,成立“勤奋励志助学金”,每年资助45名本科生,每人8000元。一次性拿不出那么多钱,崔老便做了一个5年计划,从那时起至今年,他们共捐资420万元,只留下部分工资用做生活费。这笔钱,预计可资助贫困学生500多人次。

“2013年11月29日,24万元;2014年8月28日,24万元;2015年8月27日,124万元;2016年8月29日124万元。余下的今年8月底补齐。”时任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发展基金管理处处长杨筱亮出了崔昆设立助学金后的转账记录:“崔院士手头一下子也没那么多钱,他都是陆续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凑齐的,其中还包括房产。”

去年6月,崔昆夫妇还向学校捐赠了一辆价值20万元的崭新轿车。谈及此事,老人笑着说:“学校为了方便老同志,此前专门设立了应急服务专车。我看这个措施很受老同志们欢迎,所以就再尽一点绵薄之力。”

材料学院退休教师张杰与崔昆共事20多年,清楚地记着他自掏腰包为困难家庭老师设立的互助基金,“这笔钱当时解决了很多老师的燃眉之急。要是没有这笔钱,一些老师家里可能就揭不开锅了。”

上世纪80年代,崔昆的科研项目获得国家奖励,他按贡献大小把奖金分给每个参与的同事,自己的那一份则留下来作为互助金,给家庭有困难的同事进行周转,等缓过劲了再还回去。一直到90年代末大家收入普遍提高,这个互助基金才取消。

“我年轻求学时恰逢战乱年代,饱尝贫困滋味。现在自己年岁大了,用不了多少钱,可是学校里的不少寒门子弟,连每月的生活费都支付不起。”谈到设立“勤奋励志助学金”的初衷,崔老说自己是受到了著名作家杨绛的启示。2001年,杨绛女士将她与先生钱钟书的全部稿费及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奖学金,以帮助、鼓励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大学生努力学习、成才报国。

今年3月,在崔昆院士先进事迹座谈会上,校党委书记路钢如此评价这位令他敬佩的学者:“单看崔老做的每一件事,我们每个人努努力或许可以做到,但他这样做了六七十年,将平凡做到了极致,就成为了一个伟大的人!”

一篇文章《我要那么多钱做什么》,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018年写的。确如推荐所说“细读顿觉其朴实无华,情深意切,谈人生,谈事业,谈荣誉、谈钱财,颇受启迪和教益。”

近日,又有《人民日报》刊文《95岁院士捐款超千万!开心给记者展示自己的购物车》,介绍华中科技大学退休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昆的事迹。

还有《百万奖金全捐!96岁院士:为什么这个奖要给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王振义院士将百万奖金全部捐赠。

袁隆平院士90岁、崔昆院士95岁、王振义院士96岁。子曰:见贤思齐焉。看了三位90后院士的故事,除了感动外,我们还该从他们身上学些什么呢。

有一个为祖国健康工作70年的好身体

在其他条件都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一个人的贡献大小,与他能做贡献的时间成正比。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消息,2020年6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18年的77.0岁提高到2019年的77.3岁。三位90后院士远超这个平均值。

袁隆平院士22岁时差一点进入国家游泳队;现在每天早晨都会起床活动筋骨,甩甩胳膊、晃晃腿来锻炼身体;每晚八点,会和固定的牌友做一小时的“脑力锻炼”—打麻将。

崔昆院士给自己定了一个25字箴言“良好的习惯、平稳的心态、和睦的家庭、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

王振义院士的健康秘诀是什么,我们还不太清楚,但可以想象到,他一定也有一套适合健康生活方式。保证他以拼命三郎的精神,在专业领域取得常人难以企及成绩的同时,也拥有超出常人的高寿。

我昨天,写过一篇文章《“过劳肥”的朋友请您珍重自己的身体》,建议这些朋友在工作上仍要坚持高标准,但身体上要向院士们看齐,保证自己能为祖国健康工作70年。

专业上精益求精,学习上永无止境,生活上朴实无华

有人说,一听到院士就能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学习的重要,时间的宝贵。

每一个院士都是自己所在领域的绝对权威,都在引领着本专业的前进方向。在专业学习和创新方面必然是精益求精、永无止境的。

80岁自学计算机打字和制图,90岁以后学习使用智能手机和网络购物,崔昆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终身学习”。王振义的长寿秘诀是:“为了过好‘老年关’,我60岁时学英语,70岁时学电脑……学习,是我延迟大脑退化、不得老年痴呆症的最好办法。”袁隆平院士比很多年轻人都要强很多,走在了终身学习的道路上,每一次亮相都带来了新的成就。

但他们在生活中却非常简朴,袁隆平院士永远都是田间老农的打扮,崔昆院士一件夹克穿了三十年,王振平院士一度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

今年上半年,由于特殊的原因,我们的生活简单了很多,心态也平淡了许多,再看这些院士的事迹也感觉亲近、亲切的许多。

我们常常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细算一下,我们往往因为生活不太简朴,时间往往分给手机聊天、碎片化阅读浏览、吃喝吹牛等太多的干扰项了。向院士们学习,按上半年的节奏和生活方式,重新规划一下我们的未来,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把生活过得朴实无华,相信幸福感也能提升不少。

心中有大爱,关注年轻人的成功成才

王振义院士说:“一个人唯一能留在世上的就是为人类做出的贡献”

袁隆平院士的梦想是:“杂交水稻在中国和世界的大地上播种和收获,创造着一个个神话般的奇迹。”

崔昆院士说:“勤奋和报国是我一生的四字秘诀。”“我只要我的东西能用,就比什么都快活,那是钱买不来的。”

9月6日上午,2020未来科学大奖的“生命科学奖”颁发给了张亭栋、王振义两位科学家,面对100万万奖金,王振义现场说在“麻烦帮我把奖金全都捐给扶贫基金会”。其实早在1994年,王振义获美国凯特林奖后,为了奖励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人员,特别是刻苦钻研的年轻人,王振义院士就特地拿出部分奖金在国内设立“白血病诱导分化疗法基金”,鼓励年轻人在这一领域多做研究,多做贡献。

崔昆院士同样如此,除此次向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资400万元,设立“新生助学金”外。2013年就在学校设立“勤奋励志助学金”,帮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至今已捐资600万元。两项合计1000万元。

2016年,袁隆平院士也向西南大学捐款设立“袁隆平奖助学金”,奖励农业学科相关的品学兼优的学生,鼓励学生“深入基层,扎根农田,为我国的农业事业做出贡献”。还向怀化职业技术学校、澧县弘毅学校分别捐款,设立“袁隆平奖教奖学金”和“袁隆平奖学金”。

120年前(1900),梁启超发表《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三位90后院士身上,可学的东西太多太多。他们身上都有一种无比宽广的人生境界,既是科技报国的典范,也是国之脊梁,更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向他们致敬,祝他们长寿安康。

我讲他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人民的认可,他一生没有白活,他的人生价值在于他把自己的青春把自己的生命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自己的祖国。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思想决定成败,良好思想能够带来积极回报,现实社会,利欲迷惑人心,如果清心寡欲,未免过于安于现状,悲观消极,但是野心勃勃,利欲熏心,勾心斗角,难免迷失自我,害己害人,导致恶性循环,因此,客观理性,审视心中所想,权衡利弊,规行矩步,紧言慎行,努力争取,浩然正气,才能结识良师益友,携手奋斗

我认为以微笑容忍为半径,那么画一个完美的圆儿,就是完美的人生,每个人的人生就是这样。

  • 崔昆院士将“勤奋、报国”作为人生秘诀,他收获了什么?人生价值该如何评 ...
    答:今年3月,在崔昆院士先进事迹座谈会上,校党委书记路钢如此评价这位令他敬佩的学者:“单看崔老做的每一件事,我们每个人努努力或许可以做到,但他这样做了六七十年,将平凡做到了极致,就成为了一个伟大的人!”
  • 崔崑是谁?
    答:确实,崔崑一生,便是勤奋向学、矢志报国的一生。崔崑年少时,家乡济南被日寇占领,燕京大学毕业的父亲毅然离开被日本人接管的洋行,携全家回到老家济宁,并鼓励儿子离开沦陷区,到大后方去继续读书。1944年,崔崑考入西迁四川乐山的武汉大学机械系,1948年留校任教,随后与钢铁结缘。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
  • 崔昆先生是谁?
    答:2018年10月7日,华中科技大学发布消息,9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昆,又拿出180万元,注入到他和夫人朱慧楠教授于2013年设立的“勤奋励志助学金”。“勤奋励志助学金”设立至今,崔昆院士和夫人共捐资600万元。崔昆先生的事例其实知道的人不是很多,先生一家都是低调的人,默默地做贡献。去年,我们将崔先生...
  • 95岁的崔昆院士捐款千万,他最初的捐款原因是什么?
    答:二、捐款的原因最初让崔昆夫妇下定决心捐款助学的原因是他们了解到学校里一些贫困学生的经济状况,而这些学生受到资助之后表示将来只要他们有条件也会做公益事业去帮助更多的人,这些学生反馈更让他们坚定了自己的做法。据统计,崔昆夫妇捐款总额超过了1000万元,在华中科技大学设立了“勤奋励志助学金&rdq...
  • 为什么95岁崔昆:不慕荣华,一件衬衫穿30年,却捐款千万助学?
    答:多么朴实无华的老人,社会培养了我,我就要回报社会、回报祖国。捐钱设立奖学金时,崔昆夫妇都住在校内院士楼,没买房子;家里的家具比较老旧,电视甚至还不是液晶的;二老平时都是自己在学校买菜做饭。当问及自己的人生感悟时,崔老说这一辈子,不谦虚地说4个字就概括了——勤奋、报国!&...
  • 华中科技大学有哪些比较厉害的人物?
    答:第一个是我们院的崔昆院士;崔昆院士真的是为材料和金属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和夫人的故事我们学生之间也一直流传着,崔昆院士自己生活并不富裕,但他和夫人自掏腰包建立了奖励家庭贫困学生和新生的奖学金基金却一直延续着,并且把财产也捐给了组织,我们都很尊敬并佩服崔院士。第二个是李娜。著名网球选手...
  • 华中科技大学有哪些厉害的人物?
    答:阿蔡团队做的光影黄鹤楼 被玩坏的黄鹤楼,阿蔡的酷炫灯光秀给黄鹤楼穿上了艳丽的新衣,除了象征着欧盟和中国的蓝色和红色,在江城的夜色下既有龙飞凤舞又有中外建筑,光影璀璨,亮眼夺目。武汉晚报/长江日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等媒体争相报道。光谷步行街多莫大教堂光影展 人类们,颤抖吧!
  • 崔昆是谁?
    答:2018年10月7日,华中科技大学发布消息,9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昆,又拿出180万元,注入到他和夫人朱慧楠教授于2013年设立的“勤奋励志助学金”。“勤奋励志助学金”设立至今,崔昆院士和夫人共捐资600万元。崔昆先生的事例其实知道的人不是很多,先生一家都是低调的人,默默地做贡献。去年,我们将崔先生...
  • 崔昆是谁?
    答:2018年10月7日,华中科技大学发布消息,9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昆,又拿出180万元,注入到他和夫人朱慧楠教授于2013年设立的“勤奋励志助学金”。“勤奋励志助学金”设立至今,崔昆院士和夫人共捐资600万元。崔昆先生的事例其实知道的人不是很多,先生一家都是低调的人,默默地做贡献。去年,我们将崔先生...
  • 崔昆是谁?
    答:2018年10月7日,华中科技大学发布消息,9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昆,又拿出180万元,注入到他和夫人朱慧楠教授于2013年设立的“勤奋励志助学金”。“勤奋励志助学金”设立至今,崔昆院士和夫人共捐资600万元。崔昆先生的事例其实知道的人不是很多,先生一家都是低调的人,默默地做贡献。去年,我们将崔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