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以来中日学习西方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态度不同的原因、导致的结果以及对今天改革的启示?求详细,谢谢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6
中日学习西方的态度为什么不同?

中国作为一个有5000年历史的文化古国对待变革一直是持一种谨慎态度的,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轻易变革的,毕竟传统根基极深,若想变革必定是困难重重,阻力空前,因此历代的统治者都很谨慎小心的看待变革这件事,正如现在的渐进式改革一样,何况是在学习西方这一关系到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上呢,而日本则很特殊,日本文明本身就是一种舶来文明,正如郭沫若曾经说过,把日本文明中西方的,中华的痕迹全去掉,那么日本人与东南亚的土著岛民没什么区别,也正因为此,日本在对待变革的问题上要轻松得多,毕竟没有厚重的历史包袱,轻装跑步自然轻松,只要能使自己国家富强的策略,纵使再大的变革也能够接受,甚至有些毫无原则,所以其在学习西方问题上也就积极得多,而且堪称是全盘西化的代表。

日本学西方是全方位的,中国学西方几乎学的是西方士大夫以上阶层,对西方下层是不去深刻了解的,一直到今天,对西方世界的认识都是模糊地,看看本地的媒体就知道我们对西方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多么的没有量化。日本把西方当老师学,且深谙弟子不必不如师的道理,中国把西方当神圣或妖怪去学,不是顶礼膜拜失去自我不敢超越,就是大家批评洗澡水孩子一起倒。

这个得从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讲起,

一、相同点

1. 背景相同。两者都是在19世纪中期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开始向西方学习。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西方列强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了亚洲地区。经过1840、1856年两次鸦片战争和1853年美国军舰闯入日本浦贺港事件后,中日两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相继被打开,面临日趋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太平天国运动、捻军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阶级矛盾尖锐,清王朝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日本农民日益贫困,新兴地主阶级出现,中下级武士因经济地位下降对现实非常不满,使幕府统治危机加剧。

2. 目的相同。两者都是要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亡,巩固统治。中国洋务运动以“自强”和“求富”为旗号;日本明治维新以巩固天皇政权,殖产兴业,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

3. 内容相同。两者都从西方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化企业、新式军队,进行了教育改革。

二、不同点

l. 领导力量不同。中国洋务运动的领导力量主要是地方掌握实权的总督和巡抚。掌握中央实权的慈禧太后在支持顽固派、洋务派之间,犹豫徘徊,致使洋务运动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日本明治维新的领导力量是日益资产阶级化的中下级武士,推翻了幕府统治后,由明治天皇掌权,二者形成合力,进行大刀阔斧、全方位的改革。

2. 具体措施不同。(1)政治方面:中国洋务运动毫无建树,根本没有触动封建专制制度。日本则改革落后制度,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建立新的体制。(2)经济方面:中国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军事、民用企业,军事工业均为官办,民用企业有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三种。官办企业生产不计成本,不考虑经济效益、管理机构为封建衙门式管理。大权操在封建官僚手里,贪污腐败现象十分严重,企业缺乏活力与动力;民用企业则垄断了某些行业,且对民间私人办厂实行严格限制,导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无从发展。日本则进行大力改革,政府投资兴办一些近代工业,作为示范,同时鼓励私人资本主义发展。(3)文教方面:中国只办了三十多所培养翻译、军事、科技人才的新式学校,选送了几批出国留学生,原有的教育体制、八股取士制度未有丝毫的触动。日本则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建立全民义务教育制度,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

3. 阻力不同。洋务运动外受西方列强,内受封建顽固势力的严重阻挠;日本幕府体制专制色彩较轻,倒幕运动的胜利扫除了改革障碍。

4. 实施条件不同。中国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尚未形成;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获得发展,资产阶级已经形成。

5. 结果不同。中国洋务运动实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最后失败;日本明治维新不仅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而且更重视西方国家先进的政治文明制度,最终成功,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近代亚洲唯一的强国。

启示

它对于当今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也有着借鉴意义。
其一,政治体制改革对经济发展有制约作用。现代化的各层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没有政治现代化做保证,单纯技术层面的现代化终归要失败。洋务派急功近利,着急于经济现代化,而对自己有一定认识的政治现代化,缺乏实质性的举措,经济现代化与政治现代化没有同步进行,从而丧失了机遇。所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入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其二,认识推进政治现代化任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政治改革是一次利益的重新再分配,牵一发而动全身,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甚至流血冲突。洋务派护“中体”而采“西学”,仅仅是器物层面的变动,就遭到强烈反对,使洋务改革举步维艰。邓小平指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也是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做出的重要决策”。所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下积极稳妥地进行,妥善处理各种关系,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又要保持稳定,维护大局。

  • 1840年以来中日学习西方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态度不同的原因、导致的结果以...
    答:5. 结果不同。中国洋务运动实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最后失败;日本明治维新不仅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而且更重视西方国家先进的政治文明制度,最终成功,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近代亚洲唯一的强国。启示 它对于当今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也有着借鉴意义。其一,政治体制改革对经济...
  • 概述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
    答:早在19世纪六七年代,早期维新派就提出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和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成为19世纪末康、梁倡导维新变法运动的先导。康、梁把向西方学习的目标从经济领域深入到政治制度,把谋求政治体制的变革放在首位,提出了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主张,但在封建顽固派的镇压下,变法运动夭折。随后的孙中山领导...
  • 比较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的明治维新,有何异同点...
    答:文化、教育方面:日本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建立全民义务教育制度,不顾农民的激烈反对,以处罚为手段,强迫家长送年满6周岁的子女上学,奠定了日本近代化成功的基础。 中国则仅办了三十多所培养翻译、军事、科技人才的新式学校。选送了几批出国留学...
  • 1840的到1949年,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答: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政治:进行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在理论上还不成熟,更未付之于实践,实际影响不大。但为康梁维新思想奠定基础。2.康、梁维新派 为什么要学 怎么学 学什么 结果 背景: 19世纪90年代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 中国向西方学习与现代化实现
    答:所以一场学习西方文化、提倡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开展开来。他们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这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这股潮流冲决了禁锢人们思想的闸门,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
  • 鸦片战争后甲午中日战争后向西方学习不同
    答:1840年的鸦片战争给中国造成了白银大量外流,银贵钱贱的社会现象,百姓生活难以维持.资本主义的进入,使中国原来的自然经济受到破坏,中国百姓成了外国侵入者的廉价;劳动力.原来的西方列强,特别是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急需要开拓市场,发展经济,跑道了中国.中国政府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导致英国发动1840年的...
  • 1840∼1919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史轨迹
    答:1840—1919年,这个时期发生了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有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向西方的学习。从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为第一阶段,主要学习以西方“坚船利炮”为核心的西方科学技术,为物质层面的学习;第二阶段是甲午战争结束到辛亥...
  • 简述自1840~1919年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层次 阶段 主要内容和结局_百度知 ...
    答:阶段特征:地主阶级洋务派担负起近代化任务的主角;领域主要在经济领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19年),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展开。阶段特征: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中坚力量是资产阶级;最突出的领域是在政治领域...
  • 近代以来中国主要学习了西方哪些内容
    答: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表明其并不成功;第二阶段:制度层次。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戊戍六君子”血溅菜市口昭示,学习西方制度文化首先要推翻清政府。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推行民主共和制,被袁世凯窃取果实。第三阶段:文化层次。主张把“德先生”和“赛先生”请进来,开始了“...
  • 中日近代化结果不同的原因?
    答:二是对西方的了解和对西学的态度上:维新领导人熟悉西方并积极主张学习西方,慈禧集团对西方几乎无知并竭力反对西学(关于此点,第四部分还将论及)。由这样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物领导的法制改革,其结果自然会大相径庭。二、稳定的权力体制和统治阶级内部结构事实说明,清末法制改革失败的最直接的原因是没有清除改革的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