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数学概率教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概率,又称或然率、机会率、机率(几率)或可能性,是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在初中考试中必然会出现的一道考题,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初中九年级数学概率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九年级数学概率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

  (2)正确理解事件A出现的频率的意义;

  (3)正确理解概率的概念和意义,明确事件A发生的频率fn(A)与事件A发生的概率P(A)的区别与联系.

  九年级数学概率教案(过程与方法)

  (1)发现法教学,通过在抛硬币、抛骰子的试验中获取数据,归纳总结试验结果,发现规律,真正做到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提高;

  (2)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掷币”,“游戏的公平性”,、“彩票中奖”等问题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理解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和亲身试验来理解知识,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2)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到简单的概率问题,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并不感到陌生,关键是引导学生对概率的定义、以及与频率的区别与联系这个重点,用概率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个难点的掌握和突破,以及如何有具体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概念。

  九年级数学概率教案(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事件的分类;概率的定义以及和频率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随机事件发生的统计规律性理解.

  九年级数学概率教案(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

  1、利用数学故事“一个数学家=10个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概率在身边真实有用,引起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2、利用日常生活丰富的实例:例如,你明天什么时间起床?7:20在某公共汽车站候车的人有多少?12:10在学校食堂用餐的人数有多少?你购买本期福利彩票是否能中奖?等等。这些问题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偶然的,很难给予准确无误的回答。

  活动2【讲授】(二)、探究新知

  1、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探究1:考察下列事件,这些事件发生与否,各有什么特点呢?

  (1)地球不停地转动;

  (2)木柴燃烧,产生能量;

  (3)在常温下,石头风化;

  (4)某人射击一次,中靶;

  (5)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

  (6)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时,雪融化.

  探究2:结合上述事件给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与随机事件的一般含义(学生给出、纠正,教师点拨、调控).

  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必然事件; 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不可能事件; 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随机事件.

  探究3:你能列举更多现实生活中的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实例吗?

  (充分让学生发表意见,让更多的学生有展示机会)

  2、事件A发生的频率与概率

  物体的大小常用质量、体积等来度量,学习水平的高低常用考试分数来衡量.对于随机事件,它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我们也希望用一个数量来反映――概率.

  探究1:这样的游戏公平吗?(见课件),引导学生比较事件A和事件B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探究2:抛掷硬币实验观察它落地时哪一个面朝上.

  (1)让学生分小组实验、统计,各小组汇报结果,不同组结果不致的原因分析等;

  (2)电脑模拟实验;

  (3)历史上五位数学家作过的抛掷硬币的大量重复实验结果.

  频数与频率:在相同的条件S下重复n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是否出现,称n次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次数nA为事件A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出现的比例fn(A)=nA/n为事件A出现的频率。

  探究3:上述试验表明,随机事件A在每次试验中是否发生是不能预知的,但是在大量复试验后,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个规律性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事件A发生的频率较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

  概率:既然随机事件A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发生的频率fn(A)趋于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那我们就可以用这个常数来度量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发生的概率,记作P(A).

  探究4:在上述抛掷硬币的试验中,正面向上发生的概率是多少?在上述油菜籽发芽的试验中,油菜籽发芽的概率是多少?

  探究5:在实际问题中,随机事件A发生的概率往往是未知的(如在一定条件下射击命中目标的概率),你如何得到事件A发生的概率?

  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得到事件A发生的频率的稳定值,即概率.

  探究6:在相同条件下,事件A在先后两次试验中发生的频率fn(A)是否一定相等?事件A在先后两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P(A)是否一定相等?

  频率具有随机性,做同样次数的重复试验,事件A发生的频率可能不相同;概率是一个确定的数,是客观存在的,与每次试验无关.

  探究7: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分别为多少?频率、概率的取值范围分别是什么?

  探究8:你能说出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吗?

  (1) 频率本身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做同样次数的重复试验得到事件的频率会不同;

  (2) 概率是一个确定的数,与每次试验无关。是用来度量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

  (3) 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会越来越接近概率。

  3. 知识应用:学生练习为主,老师点拨评价 (见课件)

  活动3【活动】(三)、总结提高

  知识: 1、随机事件,必定事件,不可能事件等概念;

  2、频率与概率的定义,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方法:观察、实验,归纳出一般结论,解析生活中的现象.

  活动4【练习】(四)、自我评价

  随堂练习(见课件)

  3.1.1 随机事件的概率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3.1.1 随机事件的概率



  • 初中九年级数学概率教案
    答:九年级数学概率教案(过程与方法)(1)发现法教学,通过在抛硬币、抛骰子的试验中获取数据,归纳总结试验结果,发现规律,真正做到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提高;(2)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掷币”,“游戏的公平性”,、“彩票中奖”等问题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课后反思
    答: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课后反思(一) 外出学习之后,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本周我校开展了全面的公开课试讲活动。 首先说一下我自己准备的这节课。本节课是一节新授课,需要渗透的是“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学案上的题目都是我自己多方面精选出来的,难度偏低,主要还是为学生的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考虑。因式...
  • 湘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通用范文
    答:湘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通用范文(一) 一、指导思想 坚持贯彻教育方针,继续深入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立足中考,把握新课程改革下的中考命题方向,以课堂教学为中心,针对近年来中考命题的变化和趋势进行研究,积极探索高效的复习途径,夯实学生数学基础,提高学生做题解题的能力,和解答的准确性,以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数学成...
  • 通用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答:10、九年级时间非常紧张,既要完成新课的教学任务,有要考虑到在九年级下册时对初中阶段整个教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所以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一定要注意时间的安排。 通用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三) 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联系百分数的意义,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 3...
  • 九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
    答: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九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篇1) 本学期担任初三的数学教学工作,工作中有得也有失,现反思如下: 一、教育教学中的得: 1、能制定正确教学目标: 平时教学中,不仅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更注重多数学生的学习基础、水平来制定教学目标。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我把平时的...
  • 求概率的常见方法有哪些,初中数学的
    答:一、列表法求概率 1、列表法 用列出表格的方法来分析和求解某些事件的概率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2、列表法的应用场合 当一次试验要设计两个因素, 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列表法。二、树状图法求概率 1、树状图法 就是通过列树状图列出某事件的所有...
  • 九年级数学(有关概率问题)
    答:有如下情况:1、男男2、女女3、男女4、女男 所以,两男同桌的概率是0.25(即:1/4) 回答完毕
  • 初中数学概率问题求教!
    答:答:1/3。解:【分析】:关键词:黑白两双、相同号码、一只一只、随意、两只、成双。不妨将黑白4只袜子分别记为A、a、B、b ,依题意可知:拿出袜子不分先后,故共有4×3/2=6种取法 拿出成双袜子,共有2种取法。∴拿出的袜子恰好成双的概率是2/6=1/3 ....
  •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3篇
    答:【篇一】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学任务非常艰巨。因此,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紧扣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努力把本学期的任务圆满完成。九年级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