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轶事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2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以下收藏了王安石的几则小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1、"害"爹挨雨淋

  王安石从小聪明伶俐,邻居们都夸他心眼多,脑瓜灵。他爹听了,自然喜上眉梢,甜进心里。

  有一年秋天,正下着毛毛细雨,他爹穿着单衣,坐在屋里,于是把王安石叫到跟前说:“安石啊,大家都说你聪明,我不信。如果我坐在屋里,你能叫得我站到院子里去挨雨淋,才算你真聪明。”王安石知道父亲在考自己,就笑着说:“爹,落雨天当然是坐在屋里,我怎么能叫你站到院子里去淋雨呢?”他爹说:“哪你不算聪明。”王安石接着说:“爹,你要是站到院子里,我就能把你请到屋里来,你信不信?”他爹连声说着“不信”,就走到院子里去了。

  王安石在屋里来回走着,就是不喊爹进屋来,让他爹挨淋雨。他爹等了好久好久,实在不耐烦了,催问他为什么还不开始?王安石说:“爹,这不是‘叫你站到院子里挨雨淋’了吗?”他爹这才恍然大悟,笑着说:“还真有两下子。”王安石说:“爹,快回屋里来,要不淋雨受凉会生病的。”他爹立即回来了,王安石又说:“爹,又‘把你请到屋里来’了。”说完,两人都哈哈大笑。

   2、对联成婿

  王安石年轻时赴京赶考,半路上遇见一富户人家在对诗选婿,难住了许多人。他细一打听,这上联是小姐出的:天连碧树春滋雨,雨滋春树碧连天。”求对下联。王安石略一思索,对出“地满红香花连风,风连花香红满地。”众人齐声称好。于是,王安石约定科考后完婚。

  巧的是,考场上收毕试卷,主考官又另出一题:“地满红香花连风,风连花香红满地。”求对上联。王安石灵机一动,对道:“天连碧树春滋雨,雨滋春树碧连天。”主考官闻言大喜,十分赞赏。

  不久,王安石与小姐举行婚礼,正进行时,传来王安石高中状元的消息。正是喜上加喜,王安石非常兴奋,亲自下厨房烹饪菜肴,招待贺喜的四亲八邻。其中的一道“喜喜字肉”的菜别具特色,不但味道好,而且每块肉上都刻着个喜喜字。众人越吃越爱吃,边吃边夸新郎精湛的烹饪技艺。

   3、智胜厨师

  王安石小时候,住在临川城内的盐埠岭,离他家不远的街口有一家面馆。王安石每天上学都要从这家面馆门前经过,并经常在这里吃早点,久而久之,和面馆的老板伙计都相识了。

  有一天,王安石又到这家面馆吃面。进门后,拣了个座位坐下,老板、伙计有心考考他,故意不给他端面。王安石等了好久,看见后进门的人都吃上了面,便问跑堂的伙计:“师傅,我的面做好了么?”伙计答道:“就来。”不大一会儿,只见跑堂的伙计手中拿着一双筷子交给王安石道:“伢仔,你的那碗面做好了,大师傅说要自己去端。”王安石也不计效,径直来到厨房,只见灶墩上放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肉丝面,滚烫的面汤快要溢流碗外,大师傅笑眯眯地对王安石说:“伢仔,这碗面是我特意为你做的,味道格外好,肉也特别多,你能把它端到堂前去,不泼了一滴汤,算你白吃,不要钱。”王安石问:“此话当真?”大师傅说:“偌大的一个面馆,还出不起一碗面么?”好一个王安石,主意还真不少,只见他用筷子轻轻地往碗里一伸,把面条挑了起来,碗内自然只剩一半碗汤了。就这样,王安石左手端起汤碗,右手拿着筷子挑起面,顺顺当当地把一碗满满的热面条端到店堂前,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面馆里的人都翘起大拇指称赞道:王安石真神童啊!

  4、寻求生花笔

  江西抚州的王安石少有大志,负籍远游,曾挑着书箱行李,从家乡临川,来到宜黄鹿岗芗林书院求学。在名师杜子野先生指导下,他勤奋苦读,每至深夜。

  一日,王安石翻阅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得知李白梦见自己所用的`笔头上长了一朵美丽的花,因此,才思横溢,后来名闻天下。于是他拿着书问杜子野先生:

  “先生,人世间难道真会有生花笔吗?”

  杜子野正色道:“当然有啊!事实上有的笔头会长花,有的笔头不会长,只是我们的肉眼难以分辨罢了。”

  王安石见杜子野先生如此认真,便道:“那么先生能给我一支生花笔吗?”

  于是,杜子野拿来一大捆毛笔,对王安石说:“这里九百九十九枝毛笔,其中有一枝是生花笔,究竟是哪一枝,连我也辨不清楚,还是你自己寻找吧。”

  王安石躬身俯首道:“学生眼浅,请先生指教。”

  杜子野摸着胡须,沉思片刻,严肃地说:“你只有用每枝笔去写文章,写秃一支再换一支,如此一直写下去,定能从中寻得生花笔。除此,没有别的办法了。”

  从此,王安石按照杜子野先生的教导,每日苦读诗书,勤练文章,足足写秃了五百枝毛笔。可是这些笔写出来的文章仍然一般,也就是说还没有从中找到“生花笔”。他有些泄气,于是又去问杜子野先生:

  “先生,我怎么还没有找到那枝生花的笔呢?”

  杜子野没有说什么,饱蘸墨汁,挥笔写了“锲而不舍”四个大字送给他。

  又过了好久,王安石把先生送给他的九百九十八枝毛笔都写秃了,仅剩一枝。一天深夜,他提起第九百九十九枝毛笔写了一篇《策论》,突然,他觉得文思潮涌,行笔如云,一篇颇有见地的《策论》一挥而就。他高兴得直跳了起来,大声喊:“找到了,我找到了生花笔了!”

  从此,王安石用这枝“生花笔”学习写字,接着乡试、会试连连及第。以后又用这枝笔写了许多改革时弊、安邦治国的好文章,被后人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 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轶事
    答:从此,王安石用这枝“生花笔”学习写字,接着乡试、会试连连及第。以后又用这枝笔写了许多改革时弊、安邦治国的好文章,被后人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 王安石的事迹
    答: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公子到了京城,就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第二天,萧氏子穿盛装前往,料想王安石一定会用盛宴招待他。过了中午,他觉得很饿,可是又不敢就这样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肴都没准备。萧公子心里觉得很奇怪,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
  • 王安石轶事因为嗜书如命竟然一年不洗澡
    答: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按理说这样地位的人应该是帅的,但历史上王安石是个邋遢的主儿。王安石的龌龊程度在中国古代政治家中是前所未有的。他不是两天不洗,而是一年不洗。衣服又酸又臭,人见到他往往是先闻闻,再看鼻子。苏洵曾形容他穿的是囚犯的衣服,吃的是...
  • 王安石的主要事迹
    答: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登杨镇榜...
  • 王安石逸事译文
    答:译文如下:王安石生性酷爱读书,即使是睡觉、吃饭也手里离不开书。他到常州时后,即使是对客人也没有一点笑容。有一天,府衙中举办宴会,当倡优表演戏剧时,王安石忽然大笑起来。人们觉得非常奇怪,于是要赏赐倡优。官员们便厚赏了当天表演的倡优,称赞他们说:“你们的才艺能使太守开颜,应该受到赏赐。”...
  • 谁知道王安石的故事。
    答:1、清廉朴素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公子到了京城,就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第二天,萧氏子穿盛装前往,料想王安石一定会用盛宴招待他。过了中午,他觉得很饿,可是又不敢就这样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肴都没准备。萧公子心里觉得很奇怪,喝了几杯酒,才上...
  • 王安石的历史故事
    答: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公子到了京城,就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第二天,萧氏子穿盛装前往,料想王安石一定会用盛宴招待他。过了中午,他觉得很饿,可是又不敢就这样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肴都没准备。萧公子心里觉得很奇怪,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
  • 急求王安石的故事,要真的。(不要简介)
    答:从此,王安石用这枝“生花笔”学习写字,接着乡试、会试连连及第。以后又用这枝笔写了许多改革时弊、安邦治国的好文章,被后人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少年王安石故事之二--智胜厨师 王安石小时候,住在临川城内的盐埠岭,离他家不远的街口有一家面馆。王安石每天上学都要从这家面馆门前经过,并经常...
  • 王安石的故事(历史)最好有10个
    答:从此,王安石用这枝“生花笔”学习写字,接着乡试、会试连连及第。以后又用这枝笔写了许多改革时弊、安邦治国的好文章,被后人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 少年王安石故事之二--智胜厨师 王安石小时候,住在临川城内的盐埠岭,离他家不远的街口有一家面馆。王安石每天上学都要从这家面馆门前经过,并经常在这里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