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办法(2010修正)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办法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产品生产、销售活动。
  本办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建设工程不适用本办法规定;但是,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属于前款规定的产品范围的,适用本办法规定。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产品质量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引导、督促生产者、销售者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第四条 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产品质量监督工作。
  法律、行政法规对产品质量的监督部门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开展带有排序、评比、推荐性质的产品质量信息。发布等影响公平竞争的活动。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鼓励企业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开展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对产品质量管理先进、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或者国内先进水平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检举产品质量问题。
  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有关部门接到检举后应当及时处理,为检举人保密,并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给予奖励。第二章 产品质量监督第八条 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以监督抽查为主,根据需要进行专项检查、定期检查、跟踪检查和日常检查。第九条 全省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由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方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统一部署实施。
  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实际,组织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第十条 产品质量监督等部门对同一生产者、销售者的同一种产品,在同一检查周期内已经抽查的,一般不得重复抽查。
  被检查者应当配合产品质量监督等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抽查工作。第十一条 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人员在监督检查时必须出具有效的执法证件,使用统一的执法文书和省财政部门印制的罚没票据。需要抽取样品的,应当填写抽样单,并按照国家或者省规定的抽样标准确定抽样数量。
  被抽取的样品除合理损耗和国家另有规定外,检查者应当在检验工作结束后十五日内,将样品退还被检查者;非合理损耗的,检查者应当予以赔偿。第十二条 检查产品质量应当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经备案的企业标准、合同约定的技术指标以及产品包装、说明、广告、实物样品标明的指标。未注明或者不提供产品采用的标准的,按照国家和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制定或者批准的产品质量评价规则判定。第十三条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应当对其检验结果负责,公正地出具产品质量检验结果,不得泄露被检查者提供的保密技术资料。第十四条 被检查者对产品质量的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实施监督抽查的部门或者其上级部门申请复检,由受理复检的部门作出复检结论。
  复检费由申请人预付,责任方承担。第十五条 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定期在《青海日报》等媒体上发布其抽查的产品的质量状况公告。第十六条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得向被检查者收取费用。监督抽查所需的检验费用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列支。第十七条 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及有关部门对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应当在收到投诉的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受理的决定,并告知投诉者。第十八条 涉嫌产品质量违法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接受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有关部门的检查和调查,提供有关的实物和资料。
  涉嫌质量违法被查封、扣押的产品,其生产者、销售者不得擅自启封、转移、隐匿、损毁、经检验、鉴定符合产品质量要求或者产品生产者、销售者能够证明其产品质量不属于质量违法的,应当立即解除查封、扣押。第十九条 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对查封、扣押的产品必须妥善保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实施查封、扣押的部门可以决定先行处理,并报上一级部门备案:
  (一)易腐烂、变质的;
  (二)已经或者即将超过保质(保存)期、安全期或者失效日期的;
  (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放射性污染必须及时处理的。
  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先行处理错误,给生产者、销售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产品生产、销售活动。
  本办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建设工程不适用本办法规定;但是,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属于前款规定的产品范围的,适用本办法规定。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产品质量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引导、督促生产者、销售者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第四条 县级以上市场监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产品质量监督工作。
  法律、行政法规对产品质量的监督部门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开展带有排序、评比、推荐性质的产品质量信息发布等影响公平竞争的活动。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鼓励企业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开展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对产品质量管理先进、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或者国内先进水平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检举产品质量问题。
  市场监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接到检举后应当及时处理,为检举人保密,并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给予奖励。第二章 产品质量监督第八条 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以监督抽查为主,根据需要进行专项检查、定期检查、跟踪检查和日常检查。第九条 全省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由省市场监管部门制定抽查计划,报市场监管总局备案后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市场监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实际,组织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第十条 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同一生产者、销售者的同一种产品,在同一检查周期内已经抽查的,一般不得重复抽查。
  被检查者应当配合产品市场监管等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抽查工作。第十一条 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人员在监督检查时必须出具有效的执法证件,使用统一的执法文书和省财政部门印制的罚没票据。需要抽取样品的,应当填写抽样单,并按照国家或者省规定的抽样标准确定抽样数量。
  被抽取的样品除合理损耗和国家另有规定外,检查者应当在检验工作结束后十五日内,将样品退还被检查者;非合理损耗的,检查者应当予以赔偿。第十二条 检查产品质量应当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经备案的企业标准、合同约定的技术指标以及产品包装、说明、广告、实物样品标明的指标。未注明或者不提供产品采用的标准的,按照国家和省市场监管部门制定或者批准的产品质量评价规则判定。第十三条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应当对其检验结果负责,公正地出具产品质量检验结果,不得泄露被检查者提供的保密技术资料。第十四条 被检查者对产品质量的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实施监督抽查的部门或者其上级部门申请复检,由受理复检的部门作出复检结论。
  复检费由申请人预付,责任方承担。第十五条 省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定期在《青海日报》等媒体上发布其抽查的产品的质量状况公告。第十六条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得向被检查者收取费用。监督抽查所需的检验费用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列支。第十七条 市场监管部门对收到的产品质量投诉举报,应当依法按照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的相关规定处理。第十八条 涉嫌产品质量违法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接受市场监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的检查和调查,提供有关的实物和资料。
  涉嫌质量违法被查封、扣押的产品,其生产者、销售者不得擅自启封、转移、隐匿、损毁。经检验、鉴定符合产品质量要求或者产品生产者、销售者能够证明其产品质量不属于质量违法的,应当立即解除查封、扣押。第十九条 市场监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对查封、扣押的产品必须妥善保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实施查封、扣押的部门可以决定先行处理:
  (一)易腐烂、变质的;
  (二)已经或者即将超过保质(保存)期、安全期或者失效日期的;
  (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放射性污染必须及时处理的。
  市场监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先行处理错误,给生产者、销售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第二十条 产品质量违法行为经查证核实后,实施查处的市场监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应当责令违法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违法生产者或者销售者逃匿的,有关部门应当发布公告,责令其到指定地点接受处理。逾期不到的,其违法产品予以没收,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产品生产、销售活动。
  本办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建设工程不适用本办法规定;但是,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属于前款规定的产品范围的,适用本办法规定。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产品质量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引导、督促生产者、销售者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第四条 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产品质量监督工作。
  法律、行政法规对产品质量的监督部门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开展带有排序、评比、推荐性质的产品质量信息发布等影响公平竞争的活动。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鼓励企业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开展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对产品质量管理先进、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或者国内先进水平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检举产品质量问题。
  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有关部门接到检举后应当及时处理,为检举人保密,并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给予奖励。第二章 产品质量监督第八条 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以监督抽查为主,根据需要进行专项检查、定期检查、跟踪检查和日常检查。第九条 全省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由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方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统一部署实施。
  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实际,组织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第十条 产品质量监督等部门对同一生产者、销售者的同一种产品,在同一检查周期内已经抽查的,一般不得重复抽查。
  被检查者应当配合产品质量监督等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抽查工作。第十一条 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人员在监督检查时必须出具有效的执法证件,使用统一的执法文书和省财政部门印制的罚没票据。需要抽取样品的,应当填写抽样单,并按照国家或者省规定的抽样标准确定抽样数量。
  被抽取的样品除合理损耗和国家另有规定外,检查者应当在检验工作结束后十五日内,将样品退还被检查者;非合理损耗的,检查者应当予以赔偿。第十二条 检查产品质量应当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经备案的企业标准、合同约定的技术指标以及产品包装、说明、广告、实物样品标明的指标。未注明或者不提供产品采用的标准的,按照国家和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制定或者批准的产品质量评价规则判定。第十三条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应当对其检验结果负责,公正地出具产品质量检验结果,不得泄露被检查者提供的保密技术资料。第十四条 被检查者对产品质量的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实施监督抽查的部门或者其上级部门申请复检,由受理复检的部门作出复检结论。
  复检费由申请人预付,责任方承担。第十五条 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定期在《青海日报》等媒体上发布其抽查的产品的质量状况公告。第十六条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得向被检查者收取费用。监督抽查所需的检验费用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列支。第十七条 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及有关部门对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应当在收到投诉的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受理的决定,并告知投诉者。第十八条 涉嫌产品质量违法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接受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有关部门的检查和调查,提供有关的实物和资料。
  涉嫌质量违法被查封、扣押的产品,其生产者、销售者不得擅自启封、转移、隐匿、损毁。经检验、鉴定符合产品质量要求或者产品生产者、销售者能够证明其产品质量不属于质量违法的,应当立即解除查封、扣押。第十九条 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对查封、扣押的产品必须妥善保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实施查封、扣押的部门可以决定先行处理,并报上一级部门备案:
  (一)易腐烂、变质的;
  (二)已经或者即将超过保质(保存)期、安全期或者失效日期的;
  (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放射性污染必须及时处理的。
  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先行处理错误,给生产者、销售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 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
    答:第一条 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消费者,是指以生活消费为目的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单位和个人。本办法所称经营者,是指为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服务者。第三条 本...
  • 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第四章 饮用水安全保障
    答:青海省在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县级以上政府承担起农村牧区和城镇供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职责,旨在提升城乡居民的饮水条件,逐步解决如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和污染水等问题,确保饮水安全。(第二十四条)为了确保水源质量,各级政府严格遵循《青海省水功能区划》...
  • 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第六章 经费保障
    答:在青海省,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是通过严格的法律措施来实施的,以确保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公平性。首先,第四十七条明确指出,各级政府必须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将其单独列支,且教育拨款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常规财政收入的增长。政府承诺逐步增加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以及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
  • 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第五章 教育教学
    答:青海省的义务教育实施办法着重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县级以上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需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改革考试制度,以确保教学质量的公正和科学性。(第四十条)学校和教师有责任遵循国家课程安排,注重课堂效率,避免过度课业负担,禁止在节假日组织学生补课,保障学生的学习权益...
  • 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基本信息
    答:青海省在1999年5月21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实施办法,这是由当时的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第8次会议上决定的。这个办法的出台,旨在加强本地区的空气质量保护,确保大气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2001年3月31日,青海省又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个办法进行了修正。这次修正可能是为了...
  • 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第三章 学 校
    答:青海省在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学校设置和管理。县级以上政府需根据地理环境、交通及居住分布等因素,合理规划学校布局,确保学校设置与城乡建设规划相协调,通过划拨建设用地保障学校设施的建设。学校设施必须符合国家抗震设防标准,包括寄宿制学校的宿舍、食堂和卫生室等配套设施。
  • 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基本信息
    答:以适应新的教育需求和法律规定。到了2009年9月24日,为了进一步强化义务教育的法制保障,青海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第11次会议上对《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进行了修订,以确保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 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办法(2016修正)
    答:第一条 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下简称政府采购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省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进行政府采购,适用政府采购法和本办法。本办法所称政府采购,是指本省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
  • 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办法(2001修正)
    答: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乡建设规划,根据地方财力逐年增加对...
  • 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办法
    答:第一条 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下简称政府采购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省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进行政府采购,适用政府采购法和本办法。本办法所称政府采购,是指本省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