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古代的学制》赏析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6

古代的学制

【点睛之笔】

古代各类学校的学制并没有一定之规,历代也不尽相同。

【经典解读】

《礼记·学记》中记载了西周时官学的学制为:“比年入学,中年考核。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意思是说:“每年有一次入学的机会,隔年考核一次。一年考察辨明志向,三年考察是否专心和亲近同学,五年考察是否博学和尊敬师长,七年考察是否有独立见解和择友能力,这些标准都达到了,就是小成;如果九年触类旁通,遇事能明辨不疑且不违背师训,就是大成。”从中可以看出那时的官学至少要学习九年。

两汉太学在学习年限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考试却是非常严格的。西汉时每年考试一次,方式是“设科射策”,与今天的抽签答问相似,分甲、乙两科,以区别程度高低。考试中如发现该学生属于下材或有一种经书没有读通,就勒令退学。东汉中期改为每两年考试一次,通过者就授予官职,未通过者则要继续学习。

隋唐官学对招收的学员有明确规定,儒学招收14岁到18岁的官员子弟,学习的期限为九年,而律学的为18岁到25岁,学习的期限为六年。考试分“旬考”、“岁考”、“毕业考”三种,旬考内容为十日之内所学课程,不及格者要受处罚,岁考内容为一年之内所学课程,不及格者留级。毕业考及格则取得科举资格,九年学而无成者则要被勒令退学。

宋元时期在学习制度上与之前有所不同,较为突出的是北宋王安石在太学实行的“三舍法”,即将生员分为三个等级,外舍、内舍、上舍。生员必须依照学业程度,通过考核,依次升舍。平时有品行(“行”)和学业(“艺”)的考察记录,每月由任课教师举行“私试”,每年由学校举行“公试”,合格者就可依次升舍。

元代又将学生分成三等六斋,通过考核积分逐级升斋。明代继续沿用了元代的积分制,入国子监读书的学生必须先进低级班,一年半以后,文理通者升中级班;再过一年半,“经史兼通,文理俱优”者升入高级班;而后采用“积分制”,按月考试,一年积满8分为及格,这样就可以待补为官,不及格者仍坐监肄业。清代以后,积分制只剩一个空名,入监读书只是熬年头罢了。



  • 国学《古代的学制》赏析
    答:古代各类学校的学制并没有一定之规,历代也不尽相同。【经典解读】《礼记·学记》中记载了西周时官学的学制为:“比年入学,中年考核。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意思是说:“每年有一次入学的机会,隔...
  • 国学闲谈之古代的学分制
    答: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设立太学,可谓中国古代学制的一项重要进步。太学并无明确的学习年限规定,但考试十分严格,西汉时每年考核一次,方式是“设科射策”,相当于今天的抽签问答。东汉中期改为每两年考核一次,通过者授予官职,否则留下继续学习。隋唐时期的官学开始对学生年龄和学习年限作出明确规定...
  • 古代学校都有哪些职位,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
    答:于以上可知,宋代地方官学行政体制的形成,是由地方的一般行政长官兼任,慢慢转型为专人主持学政,虽然学制上有县学生岁升州学的体制,但是行政上县学与州学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两者是分别由提举学事司管理,但是州级的一般行政长官如知州、通判可以用一般的行政体系,指挥县级的行政达到间接参与县学的学事。这是非常有趣...
  • 中国从古至今的教育制度的变化???
    答: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中,创立了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教育。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的经验是丰富的,在教育方针学制、课程和教育方法上都有很多创造,需要认真地研究和总结。今后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发展趋势是:①加强断代史...
  • 请问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谢谢
    答:严修借鉴日本经验,立学制,建学校,编教科书,定教育方针,为我国近代教育开山。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几番请其襄助国事,尤以教育部长一职相请,以取代蔡元培,为严修婉拒。五四运动起,北洋政府欲以他取代蔡氏任北大校长,又拒。 严家南北两支,北支在京东行盐,南支在宁波、上海开钱庄。严家钱庄崩溃后,波及盐业,严修...
  • 中国古代大学是怎样上课的?
    答:在我国古代,“大学”一般写作“太学”,又称上庠、东序、右学、东胶,是王公贵族子弟学习的地方。在《礼记·大学》是主要的教育指导书,依据孔、孟的“仁政”思想编写而成,涵盖了儒家思想等内容。根据《礼记》,古人对大学的理解有两种:第一种是与小学相对的学制。朱子指出,古代的小学主要教授的...
  • 中国古代的教育模式是什么?
    答:国学为中央直属学校,乡学是地方学校。春秋战国时代,官学逐渐为私学替代,出现新兴阶层“士”,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提倡“以吏为师,以法为学”。西汉私学重新恢复发展,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建太学,置《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为教官,招收博士弟子...
  • 国学经典名句及解释
    答:国学的解释(1).古代指 国家 设立的学校。 《周礼·春官·乐师》 :“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 《宋书·臧焘徐广傅隆传赞》 :“ 高祖 受命,议创国学。” 唐 韩愈 《窦公墓 志铭 》 :“ 教诲 於国学也,严以有礼,扶善遏过。”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庄劚松》 :“ 吉州 ...
  • 简单说说唐代官学办学的情况
    答:玄宗曾亲自注《道德经》,并令每家收藏老子书1本,贡举人加试老子策,同时在两京设立崇玄学,专门研习《老子》、《文子》、《列子》等道家经典,习成后每年送到中央政府参加道科举的考试,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对老庄哲学的研究,为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材料和思维方法。二、唐代的学制系统及其管理体制唐代的官学...
  • 古代私塾除了教四书五经,还教别的吗?
    答:《学记》追述西周的学制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当时,学在官府,官师合一,塾的主持人是年老告归的官员,负责在地方推行教化。最早关于塾的记载不是出自《尚书》,而是出自商代甲骨文。据裘锡圭先生考证,在殷墟出土的卜辞中,有多处提到了塾。塾在卜辞中作“孰”,两个字旁为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