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谏弭谤中邵公的形象

来源: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22

召公谏厉王弭谤召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邵公谏厉王弭谤中的召公是忠心耿耿敢于直言进谏的臣子。

阅读《邵公谏弭谤》简析邵公的形象
答:邵公洞察民情,视如观火,苦心劝谏,恳切扼要厉王强禁舆论,采用“监谤”和“杀之”的残忍手段来消除谤言,从而引出召公的劝谏。召公全部谏词的中心论点是:“民言胡可壅?”“为民者宣之使言”。为什么民言不可“壅”而必须“宣”?这是谏词要加以论述的。召公以治水设喻的方式,连用两个比喻来阐述这一道理。首先...

召公谏厉王弭谤注释
答:召公,一名邵,他向厉王提出建议,如何消除公众的指责和批评。弭谤,意指消除不实的指责。巫师,古代负责与神灵沟通的职业,当时的人们不敢直接表达不满,只能通过这些渠道暗示。召公强调,治理国家如同治水,应当疏通而非堵塞。川壅而溃,比喻如果堵塞不满的渠道,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治国者应鼓励...

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的注释译文
答:(1)厉王:周夷王之子,名胡,前878至前842在位,共三十七年。(2)国人:居住在国都里的人,这里指平民百姓。(3)邵公:名虎,周王朝卿士,谥穆公。邵,一作召。(4)命:指周厉王苛虐的政令。(5)卫巫:卫国的巫者。巫,以装神弄鬼为职业的人。(6)谤者:批评国王的人(7)弭(m...

召公谏厉王弭谤 得到什么启示
答: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多考虑对方的感受。2、《召公谏厉王弭谤》选自《国语》上篇。故篇名亦作《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题中,召公亦作邵公。《左传》称厉王为"王心戾虐,万民弗忍"。自然引起像召公这样有识之士的忧虑,便介绍了其被逐的过程,文章简洁分明,逻辑清晰,是《国语》名篇。

在《召公谏厉王弭谤》一文中,召公为什么认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答:以递进的方式指出堵口的悖谬和后果.基本介绍:《召公谏厉王弭谤》选自《国语》上篇。故篇名亦作《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题中,召公亦作邵公。《左传》称厉王为"王心戾虐,万民弗忍"。自然引起像召公这样有识之士的忧虑,便介绍了其被逐的过程,文章简洁分明,逻辑清晰,是《国语》名篇。

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的作品鉴赏
答:召公亦作邵公。周厉王执政时,由于残暴无道,遭到人们的谴责,然而他非但不思改弦易辙,反而采取高压手段堵塞舆论的批评。结果,人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举起反叛的旗帜,把他从国君的宝座上拉了下来。它告诉人们一条真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即是说,如果统治者滥施暴政,且又堵塞言路,终将自...

召公谏厉王止谤中人物形象分析
答:召公进谏的一段话恳切扼要,并不像《左传》中的外交辞令或《战国策》中的游说之词那样变化驰骋,纵横捭阖。他只是要把阐述的意见老老实实、有条有理地讲了出来,这同样也起到应有的感人作用。周厉王暴虐无道,没有接受召公的劝谏,所以遭到可耻的下场;但作者记载这段历史,却是为了警告后来的统治阶级(特别是最高统治...

召公谏厉王弭谤题目的含义
答:题目含义:召公:又称邵公,名虎,谥号穆公,周厉王的卿士;厉王:周厉王,名胡,夷王的儿子,在位于公元前878年至公元前841年;弭:停止;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弭谤,即召公对周厉王禁止议论朝政过失的谏言;选自《国语》,主要记载周厉王实行暴政、不听劝谏、终被放逐的过程,暗示百姓的力量不...

召公谏厉王弭谤 得到什么启示
答:召公谏厉王弭谤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

网友看法:

车将17614751960: 厉王虐,国人谤王........这篇文言文题目是什么? -
英山县西侵:: 《邵公谏厉王弭谤》

车将17614751960: 邵公谏弭谤~文言高手速来. -
英山县西侵:: 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我觉得可以翻译成:百姓有嘴巴,就好像大地有山川河流一样,财富物资从大地(或者山川河流)产出.关键是对代词“是”的理解. 个人理解,希望...

车将17614751960: 邵公谏厉王弭谤这篇文章中 运用了哪些论据? - 作业帮
英山县西侵::[答案] 首先,以治水为喻,说明“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提出“为民者宣之使言”的主张. 其次,紧扣“宣”字,用排比句式,... 连用两个强有力的反诘句,从反面加强自己的议论.一方面对“壅”,即指周王的“障”和“弭谤”加以驳斥,一方面对周王...

车将17614751960: 下哪一个典故属于先秦君子私忠精神的表现 -
英山县西侵:: 以下哪一个典故属于先秦君子私忠精神的表现:(C) A. 赵孟临患不忘国 B. 子产直谏 C. 委质而策死 D. 邵公谏厉王弭谤 关于“委质而策死”的典故属于先秦君子私忠精神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