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修一生物重要知识点总结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02

  选修一生物必备知识点

  传统发酵技术

  1.果酒制作:

  1)原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反应式: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2)菌种来源: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或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3)条件:18-25℃,密封,每隔一段时间放气(CO2)

  4)检测: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

  2、果醋制作:

  1)原理:醋酸菌的有氧呼吸。

  O2,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

  O2充足,缺少糖源时,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变为醋酸。

  C2H5OH+O2CH3COOH+H2O

  2)条件:30-35℃,适时通入无菌空气。

  3、腐乳制作:

  1)菌种: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主要是毛霉(都是真菌)。

  2)原理: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aa ;脂肪酶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条件:15-18℃,保持一定的湿度。

  4)菌种来源:空气中的毛霉孢子或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

  5)加盐腌制时要逐层加盐,随层数加高而增加盐量,盐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4、泡菜制作:

  1)原理: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 2C3H6O3+能量

  2)制作过程:①将清水与盐按质量比4:1配制成盐水,将盐水煮沸冷却。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②将新鲜蔬菜放入盐水中后,盖好坛盖。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以保证乳酸菌发酵的无氧环境。

  3)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①方法:比色法;

  ②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 目的基因是指: 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

  2. 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和化学合成法。

  3. 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PCR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2)目的: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

  (3)原理:DNA双链复制

  (4)过程:

  第一步:加热至90~95℃DNA解链为单链;

  第二步:冷却到55~60℃,引物与两条单链DNA结合;

  第三步: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进行互补链的合成。

  (5)特点:指数(2n)形式扩增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

  1. 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2. 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1)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获得所需的蛋白质。

  (2)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 ,位于基因的尾端。

  (3)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常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素基因。

  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1. 转化的概念:是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

  2. 常用的转化方法: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其次还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

  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受精卵。

  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 ,最常用的原核细胞是大肠杆菌 ,其转化方法是:

  先用Ca2+处理细胞,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 ,再将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

  3. 重组细胞导入受体细胞后,筛选含有基因表达载体受体细胞的依据是标记基因是否表达。

  第四步: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1. 首先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DNA分子杂交(DNA-DNA)技术。

  2. 其次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方法是采用分子杂交(DNA-RNA)技术。

  3. 最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方法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4. 有时还需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如生物抗虫或抗病的鉴定等。

  高中生物必修一基础知识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知识梳理: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 统一性: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差异性:元素含量有差异

  2、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20多种)

  大量元素: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Zn 、Mo、Cu、B、Fe、Mn(口诀:新木桶碰铁门)

  主要元素:C、H、O、N、P、S

  含量最高的四种元素:C、H、O、N(基本元素)

  最基本元素:C(干重下含量最高)

  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O(鲜重下含量最多的是水)

  数量最多的元素:H

  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鲜重下含量最多),无机盐

  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核酸

  4、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以被苏丹红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红Ⅳ染液染成红色)。淀粉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中含量最多的。

  元素组成:C H O N(有的含N P S Fe等)

  基本单位:氨基酸

  一、氨基酸及其种类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或单体)。

  种类:约20种

  通式:

  有8种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婴儿有9种),必须从外界环境中直接获取,叫必需氨基酸。另外12种氨基酸是人体能够合成的,叫非必需氨基酸。

  结构要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的种类由R基(侧链基团)决定。

  二、蛋白质的结构

  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的方式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做肽键。有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

  肽链能盘曲、折叠、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三、蛋白质的功能

  1.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肌肉毛发)

  2. 催化细胞内的生理生化反应)

  3. 运输载体(血红蛋白)

  4. 传递信息,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胰岛素)

  5. 免疫功能( 抗体)

  四、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导致蛋白质结构多样性。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导致蛋白质的功能的多样性。

  规律方法

  1、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

  根据R基的不同分为不同的氨基酸。

  氨基酸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NH2和一个-COOH位于同一个C原子上,由此可以判断是否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2、公式:肽键数=失去H2O数=aa数-肽链数(不包括环状)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m条多肽链时,共脱去(n-m)个水分子,形成(n-m)个肽键。

  至少存在m个-NH2和m个-COOH,具体还要加上R基上的氨(羧)基数。

  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nx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18(n-m)

  3、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



  • 生物选修一的知识点有哪些?
    答:4.遗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的表达)5.生物的变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6.遗传与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育种和基因工程)7.生物进化理论简介。三、稳态与环境 1.多细胞生物体内环境的稳态及维持(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调节)2.生态系统的稳态(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环境保护)选修一、二、...
  • 高考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答:1、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思路是选用一定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分离具有不同物理或化学性质的生物大分子。 2、DNA溶解性: ①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在0.14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小。 ②DNA不溶于酒精。 3、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因为酶有专一性,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但对DNA没有影响。
  • 高中选修一生物重要知识点总结
    答:1. 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2. 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1)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获得所需的蛋白质。 (2)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
  • 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记知识点
    答:高三生物选修一必记知识点2 一、基本概念 1.交配类:自交、杂交、测交、正交、反交、自花或异花传粉、闭花受粉 杂交: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个体间的相互交配,一般用×表示。 自交:指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个体间的相互交配,一般用表示。自交是获得纯种系的有效 方法 ,也是鉴别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常用方法之一,尤其是植物...
  •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答: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其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2、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3、水在细胞中存在形式:自由水、结合水。4、细胞中含有最多的化合物:水。5 、核酸种类:DNA和RNA;基本组成元素:C、H、O、N、P。6、DNA的基本组成...
  • 高中生物选修1知识总结
    答: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为细胞所特有差异性: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又大不相同2、组成细胞的元素大量元素: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Fe Mn B Zn Cu Mo(铁门碰醒铜母)最基本元素:C 基本元素:CHON 主要...
  • 高中生物选修一重点知识汇总,选修知识一网打尽
    答:一、发酵与微生物技术 探索传统美食背后的科学,发酵工艺是高中生物选修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果酒的酵母菌无氧呼吸(18-25℃密封,用重铬酸钾检测)到果醋的醋酸菌有氧呼吸(30-35℃通气),再到腐乳的毛霉真菌在适宜湿度(15-18℃)下的发酵,以及泡菜的乳酸菌在无氧环境下通过比色法检测的发酵过程,每...
  • 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答: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腐乳的制作 1、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营腐生生活。 2、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
  • 帮忙总结一下高中生物选修1的概念
    答:高一生物必修(1)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相关概念、细 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
  • 高考生物选修一知识归纳总结
    答:对于高科理科生而言,应该如何去备战高考生物呢?高考生物考察的范围是比较广的,所以我们除了要复习必修课本的内容,选修一的知识点也要深入了解。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生物必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目录 高考生物选修一知识 选修一生物知识 高考生物知识重点 高考生物选修一知识 传统发酵技术 1.果酒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