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名历史人物故事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5-31
曹 操

(155-220)

曹操,即魏武帝。

字孟德。

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

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年二十,举孝廉,为郎,历任洛阳北部尉、济南相等职。

曹操。

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步扩充了自己的军事力量。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曹占据兖州,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

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

后用其名以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破元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208年),进位为丞相,率军二十余万南下,展开了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被孙权和刘备联军击败。

建安二十一年

年)封魏王。

死后,其子曹丕称帝,追尊为魏武帝。

曹操生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

,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俗门

弟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

在所统治的地区内,社会经

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他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法接要》等书。

曹操不仅在政

治、经济、军事上表现了杰出的才能,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

曹操的和他的儿子

曹丕、曹植都是当时文坛上的领袖人物。

在他们提倡、带动之下,这个时期的创作成

为我国文学史上光采夺目的一章——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建安文学”。

曹操的诗今存

二十余首,较完整的散文四十多篇。

他的诗都是采用乐府古题,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

优良传统,又有所创造,对五言诗的发展,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蒿里行》、《观沧

海》等篇,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向为后人传颂。

散文亦清峻整洁。

他善于以质朴刚

健的语言直抒胸臆,无典雅浮华之弊。

鲁迅称他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散文代表作

有《让县自明本志令》等。

遗著《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辑本。

--------------------------------------------------------------------------------

毕 升

毕升(?-约1051)北宋发明家。

徽州(今安徽歙县)人。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

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现在的木板水印画仍用此法,统称为“刻版印刷术”。

刻版印刷术的前身是公元前流行的印章捺印和五世纪出现的拓印碑石等方法。

造纸和制墨等生产技术出现以后,逐渐发明了刻板印刷术。

到了唐代,刻板印刷在我国已非常盛行,并先后传至朝鲜、日本、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影响到非州和欧州。

公元十一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印刷术出现了许多重大的改革和发明。

宋代庆历(公元1041年)间,毕升首创泥活字版,使书籍印刷更为方便。

据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毕升发明在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为烧硬后,便成活字。

排版前,先在置有铁框的铁框的铁板上敷一层搀和纸灰的松脂蜡,活字依次排在上面,加热,使蜡稍溶化,以平板压平字面,泥字即因着在铁板上,可以象雕板一样印刷。

此外,他还研究过木活字排版。

活字可以多次使用,比整版雕刻经济方便。

--------------------------------------------------------------------------------

管 仲

[管仲]诸葛亮隐居在南阳隆中的时候,经常自比管乐。

“管”是管仲,齐国名相;“乐”是乐毅,燕国名将。

他们都辅佐国君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管仲(?—公元前 *** 五年),名夷吾,字仲,谥敬,亦称敬仲安徽颖上人,是春秋初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

他辅佐齐国齐桓公(小白),对内政外交政策进行全面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针策略。

他合理征收赋税,减轻农民负担,以达到“民富”“民安”;改进国家管理体制,发展民间武装力量,并统一军政的领导;运用国家力量发展盐铁事业,增加财政收入;采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采取外交的主动权。

他秉政三年,齐国大治,成为“五霸之首”。

管仲所以有所作为,除了自身的才干外,同鲍叔牙能够知人并无私地举贤荐能有关。

管仲与鲍叔牙年轻时就是诤友。

两人共同经商,分配盈利时,管仲私自多拿了一倍于鲍叔牙的财物。

别人不平,鲍说,这不是他贪财,是因为他家里贫穷。

两人一起领兵打仗,鲍身先士卒,亲冒矢石,管却冲锋在后,退却在前。

别人议论,鲍说,这不是他怕死,是因为他家里有老母。

鲍叔牙这种宽以待人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管仲,他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

后来,鲍克服重重困难,把管仲引荐给齐桓公,筑坛拜相,自己却甘愿位居其下。

司马迁感慨地说:天下人不推重管仲之贤,而推重鲍叔能知人。

管仲所以有所作为,又同齐桓公的豁达大度,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紧密联系的。

管仲原来辅佐小白的哥哥子纠。

纠、白争位时,管仲曾射了小白一箭,小白诈死始得脱。

后来子纠死后,小白为齐国之主,他尊贤礼士,不计旧怨,接受鲍叔牙的推荐,毅然授相与管仲。

当齐桓公亲自到郊外迎接管仲,二人同车入城时,“百姓观者如堵,无不骇然”。

后来有人进谗言,中伤管仲,齐桓公不信,加以驳斥。

并对管仲更加信任,尊为“仲父”,明确“国有大政先告仲父,次及寡人,有所施行,一凭仲父裁决”。

这样,使得管仲能够施展他的聪明才华,作出一番事业。

--------------------------------------------------------------------------------

庄 子

著名哲学家,名周,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

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

家贫,曾借粟于监河候(官名),但拒绝了楚周王的厚币礼聘。

他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子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辨证法因素。

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

他看到一切事物都处在“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中,却忽视了事物质的稳定性和差别性,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

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

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

《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

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文章汪洋恣肆,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象丰富。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

鲁迅先生曾说他的作品“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庄子的著作历来注解极多,今通行本有清末王先谦《庄子集解》、郭庆藩《庄子集释》等。

转载《史记》第63卷。

--------------------------------------------------------------------------------

张 良

汉初大臣。

字子房,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人。

祖父与父相继为韩昭侯、宣惠王等五世之相。

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交节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阻击秦始皇未中。

后更姓名,亡匿下邳(今江苏睢宁北)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

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不久游说项梁立韩贵族成为韩王,良任韩司徒。

后韩王成为项羽所杀,复归刘邦,为其重要谋士。

楚汉战争期间,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都为刘邦所采纳。

汉朝建立,封留侯。

刘邦曾夸赞也“运筹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传见《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

--------------------------------------------------------------------------------

桓 谭

桓谭(前?-公元56)东汉哲学家、经济家。

字君山,沛国相(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人。

爱好音律,善鼓琴,博学多通,遍习五经,喜非毁俗儒。

哀帝、平帝间,位不过郎。

王莽时任掌乐大夫。

刘玄即位,诏拜太中大夫。

光武帝时,任议郎给事中。

因坚决反对谶纬神学,“极言谶之非经”,被光武帝目为“非圣无法”,险遭处斩。

后被贬,出任六安郡丞,道中病卒。

他把烛干比作人的形体,把烛火的精神,提出“以烛火喻形神”的有名论点,断言精神不能离开人的形体而独立存在,正如烛光之不能脱离烛体而存在一样。

王充称道他的著作是“讼世间事,辨昭然否,虚妄之言,伪饰之辞,莫不证定”。

(《论衡·超奇》)对后来无神论思想发展有所影响。

著作有《新论》二十九篇,早佚 。

现传《新论·形神》一篇,收入《弘明集》内。

《新论》以清严可均辑本较好(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另有赋、诔、书、奏凡二十六篇,今存《仙赋》、《陈时政疏》、《抑谶重赏疏》等文(见《艺文类聚》及本传)。

《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五卷,已佚。

传见《后汉书·桓谭传》。

--------------------------------------------------------------------------------

华 佗

华佗,字元化,东汉末医学家。

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

华佗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著,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

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

据《后汉书·华佗传》记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

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

”华佗对“肠胃积聚”等病创用麻沸散,给患者麻醉后施行腹部手术,这是世界医学史上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的最早记载,它比西方早一千六百多年。

华佗很重视疾病的预防,强调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以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

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

”他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和姿态,创造了一种“五禽之戏”如果身体感到不舒服时,作一套禽戏,出了汗,就会感到身体轻爽。

他的弟子吴普坚持做“五禽之戏”,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操长期头疼,曾经多次被华佗医好,由于积病已深,很难根治。

曹操怕旧病复发,强留华佗做他的侍医。

华佗后因不从曹操征召,遂为所杀。

临死前,华佗把已整理出来的一部医学书稿交给狱吏,并告诉他:“此可以活人。

”但是狱吏怕受到牵累,不敢接受。

华佗在极度悲愤中把它烧了。

现存《中藏经》,是后人托名之作。

传见《后汉书·方技传》、《三国志·魏书·方技传》 。

--------------------------------------------------------------------------------

范 增

项羽谋士。

居巢(今安徽巢湖)人。

秦末农民战争时,劝项梁立楚王族后裔为楚怀王。

秦军围巨鹿,楚怀王派宋义、项羽等救赵,以他为末将。

后属项羽,为其主要谋士,被尊为亚父。

他屡劝项羽杀刘邦,项羽不听。

鸿门宴上,范增举所佩之玉三次,希望项羽下决心杀掉刘邦,项羽默然不应。

后项羽中刘邦反间计,削其权力,范增忿而里去,途中病死。

传俯《汉书·陈胜项籍传》、《史记·项羽本纪》。

这网址里有上百个

://cyc/encyclopedia/history/person/bookman/index.

  •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答:中国历史名人故事大全 俗话说,阅读古代名人故事,其实就是学习名人的精神,下面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中国历史名人故事大全,供大家参考。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大全一 张仲景,名机,男,汉族,约公元150年生,河南南阳人,东汉朝代的孝廉学历,汉灵帝时曾任正地市级的长沙太守。 医圣张仲景被后世誉为“医圣”,他医术高超,利用勤学苦...
  • 20名历史人物故事
    答:后用其名以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破元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208年),进位为丞相,率军二十余万南下,展开了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被孙权和刘备联军击败。 建安二十一年 年)封魏王。 死后,其子曹丕称帝,追尊为魏武帝。 曹操生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 ,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
  •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
    答:据我所知,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孕育出了许多杰出的人物。这些人物不仅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他们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珍贵遗产。以下只是部分历史人物故事:1、岳飞:岳飞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军事将领,他领导着岳家军,对抗金国入侵。他以勇敢善战著称,并带领部队在多次战役中取得了胜利。他的忠诚、...
  • 《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及事迹 最少二十个人物 事迹简要概括_百度...
    答:《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人物及性格特征:曹操:自幼放荡不羁,但很有才华,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许劭评论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雄”。诸葛...
  • 中国厉史人物故事
    答:中国历史人物故事:诸葛亮草船借箭、岳飞精忠报国、李白诗中仙、郑和七下西洋、孔子周游列国。1、诸葛亮草船借箭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以智慧和机智著称。在一次战役中,蜀军缺乏箭矢,诸葛亮便利用连日的东风和浓雾天气,派出草船数十只,前往敌军水营附近进行所谓的“借箭”。敌军见到浓雾中...
  • 关于祖国名人的历史故事大约要250个字。
    答: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囊萤照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从我们要给大家讲的这个有趣的故事,你一定会明白。8、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
  • 古代杰出人物的故事
    答:中国古代著名历史人物的故事2:五丈原 五丈原位于宝鸡市岐山县境内,东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宝鸡56公里,北距岐山县城25公里。高20余米,面积约12平方公里,五丈原南依棋盘山,北临渭河,东西两面为河流冲的深沟,形势险要。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五丈原与司马懿对阵,后因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五丈原由此闻名于世。是三国时...
  • 关于历史人物的故事
    答:《历史人物的故事》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QN_INgjYHV9qbJjYpnDLAA 提取码: dauy 历史人物,它指在历史发展中起过重要影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足迹,在历史上有明确的记载,并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人物,评价历史人物对于研究人类历史的演进具有...
  • 历史名人的故事
    答:1、程门立雪 游恭,五代时人,学问广博,文章很好。游酢是宋代的学者,典故“程门立雪”讲的就是他尊敬老师的故事。2、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
  •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主要内容概括20字以内?
    答:1、《祖逖闻鸡起舞》东晋时期的名将——祖逖,年青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2、《陈平忍辱苦读》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