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桑旧事:十四,种青麻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0
一、麻业与麻事

关中地区,很少种麻类作物,沣河流域上游更少。但我的记忆里还是种过;当地人叫作青麻。

青麻,也称苎麻或苘麻,是生长于温带最普通、最普遍的一种麻类作物;亚麻的种植条件较高,温带并不多见;剑麻出产于热带。

青麻种植历史很早,至少当在西周后期。古中国人民种麻,取其纤维纺绩、拧绳,是解决衣料问题的主要途径。

麻丝拧成的绳索,一部分用以制作鞋帽:比如古代早期的麻鞋和头绳;另一部分用于生产活动:比如建筑、舟辑的牵引和捆绑所使用的绳索。

诗经有云:不绩其麻,市也婆娑。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一个美丽的农村姑娘,放下她手中纺织麻线的活计,跑到集市上赶集,看热闹去跳舞。该诗可见,麻布纺织,是先秦时代百姓的家务劳动。

古代诗书上,之所以把百姓称为麻衣或布衣,就是因其穿着的特征。底层的劳动百姓,只能穿便宜的麻布衣物、或棉花制作的布衣;而上层的达官贵人和巨商大贾,穿的则是绫罗绸缎;他们都不是养蚕人。

特注: 穿麻衣的底层百姓,地位低下。由此意义衍化,魏晋隋唐时代求仕的学人,之所以也穿麻衣,是表达谦逊之意。同时,麻衣又演变为丧服,是表示对死者的尊重。

沣河流域上游,我们小时候见过的青麻地和苇子地,都不甚大、不太多;最多就是五六亩或七八亩的样子。苇子,是用来编席和制作席包的草类作物;席包是用苇子编织的圆柱型农具,用来存放粮食。

二、种麻,沤麻

青麻是普遍、普通的麻类作物。除青藏高原外,各地都有载种。河岸和路边野生青麻比较低矮,约一米左右高。人工培植栽种的青麻长得高大,约有两米多高。

青麻种植的土地质量不限,工艺没有太高要求。约清明前后,开始翻地、播种,然后要提苗、定苗;下来无非是除草、灌溉、防虫、上肥的平常农事。

约两个月后,青麻长高、长大、开花;麻株的顶端,会分岔、结出几个半球形果实。每个果实由许多扁瓣组成;每瓣的顶外,长一根果刺,均匀分布在果实的外端;瓣膜中,夹有若干青麻籽。

青麻籽,比芝麻粒略大两三倍的样子,未成熟前为白色,成熟后为紫黑色。即将成熟的、白色的青麻籽,就可以吃;当地人称:青麻骨朵儿。但种植的青麻,不允许吃青麻骨朵儿;到时候,队里会派专人看守。

七月末大暑前后,青麻成熟可以收割。当地人把收麻称作:砍麻或杀麻。砍麻是专用的镰刀,叫麻镰。刀身窄长,尖头稍弯。青麻砍倒,顺便砍掉梢头的果实。然后把麻株打捆儿,再进行下一道工序:沤麻。

生产队时代,都有沤绿肥的大茅坑;也可以用来沤麻。队里的年轻人,把地中的麻捆拉到沤肥池边,一颠一倒放下去,一层层摞起;沤肥池的水都溢了出来。

池子快放满时,用饲养室的门板、长木板,生产队的耱等农具压住麻捆;在这些木器上面,还压着小碌碡及大石块,以便让麻捆充分浸入水中。

沤麻有三大功用: 首先,水中繁殖的细菌,可以使麻皮与麻株分离;所以,沤麻的过程,也称为脱胶。

其次,天气炎热,强烈的发酵作用,使麻的表皮彻底腐解;将麻纤维分离出来。再次,沤麻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纤维进行漂洗,从而获得松软的麻丝纤维。

沤麻要赶在夏末大暑前后完成,时间为两三天。不然,时令交秋之际,水中的凉气,不利于细菌繁殖,继而会影响麻丝纤维的质量。

三、拧绳子,织麻包

沤熟的麻皮,基本会从麻株上自然脱落;再经过手工剥离,就能得到麻丝。这个工序,叫剥麻。但初步剥下的麻丝,还比较宽,纤维粘连在一起。因此,下一道工序是:划麻。

划麻的时候,两个人拽住麻皮的两头,按纤维的纹路,撕成细丝。生产队时代,剥下的麻皮,按斤量分给各户,划麻,由各户抽空在自己家里进行。剥麻余下的麻头和下脚料,收集起来卖给造纸厂。剩下的麻杆,分给各户烧柴。

麻杆梢头砍下的青麻骨朵儿,晒干后能得到紫黑色的青麻籽,可以用来榨油。

菜油在北方农村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当地人一直吃棉花籽油。因为种植青麻不是很多,青麻籽油很少吃,已经忘了滋味;但确定还是吃过。

划好了的麻丝,再用绳车拧绳。

绳车,是可以转动的手工拧绳农具,有手摇式和脚踩式两种。我小时候见过手摇式的小绳车,就像现在小竹扇一样大小,大致轮廓形状,基本也就是那个样子。

手摇式小绳车,精致的木制手柄上,紧箍着一根约二十公分长、筷子一样粗的小铁棍儿;这支小铁棍儿,就是绳车的车轴。

小铁轴上,套着一个约等于扁梯形的、可以转动的活动小木框;小木框是小绳车的车架;大致形状,约等于扁写的梯形“目”字。

如下图:这是一把铁制小绳车;但我记忆中的木制小绳车,比这个精致。

想知道木制手摇小绳车是什么样子,发挥您的想象。十分抱歉:我有限的笔力,无法准确描绘中国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只好这么简单的比喻、勾勒。在此首先要感谢他们。

各户拧好麻绳,再交上去,由队里统一交给制作农具的工厂,换回纤绳子和麻包。当地农村生产用的纤绳,是用多股细麻绳拧成的粗麻绳。

麻包,也叫麻袋,是用来装粮食的口袋;有长条形和圆柱形。等后来有了化肥袋子装粮食,麻袋在农村很少使用。

一般的纤绳,直径一公分左右,用于家庭架子车的刹绳。再粗一点的纤绳,一般用来套牲口。自然还有更粗的,是用来套马车、刹马车用的刹绳。

远古的中国人,可能穿麻衣、穿麻鞋;而自从种植棉花以来,麻布和麻绳在生活上已无大用。但纯手工制作的纯布鞋,纳鞋底,还要用细麻绳。

当时的麻鞋,很少有人穿,我小时候穿过。麻鞋做的花里胡哨,鞋头上还攒个小红缨,是给小男孩当新鲜穿。等到纤维料子、运动鞋和皮鞋出现以后,这些纯麻质的东西已经很少见。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看香港电视剧和外国电影,见港人和外国人穿的衣服麻麻点点; 农村人都笑话说: 香港人和外国人,还是那么可怜,竟然还穿着用麻袋片做的衣服。

现在当然知道了,那是毛料西装;与古代中国人穿的麻衣,和后来用的麻绳、麻袋根本无关。

唐都浪子《草村产业纪事》之:桑麻棉

  • 农桑旧事:十四,种青麻
    答:一、麻业与麻事 关中地区,很少种麻类作物,沣河流域上游更少。但我的记忆里还是种过;当地人叫作青麻。青麻,也称苎麻或苘麻,是生长于温带最普通、最普遍的一种麻类作物;亚麻的种植条件较高,温带并不多见;剑麻出产于热带。青麻种植历史很早,至少当在西周后期。古中国人民种麻,取其纤维纺绩、...
  • 天龙八部青麻怎么种植
    答:大理公孙大叔(277,167)洛阳刘亦农(219,262)苏州 林和靖(64,200)楼兰 张亦耕(74,246)青麻是9级的种植 把你的种植技能提到9级就能种了 以下是1-10级 种植应该种的作物 和 适合种植的城市种植 种植等级 种植作物(粮食) 适合种植的城市 1 小麦 大理/洛阳/苏州 2 大米 大理...
  • 天龙八部青麻和彩棉都是去哪个城市种的?
    答:回答:苏州、太湖、束河、楼兰都可以
  • 四川青麻花椒带种的好还是不带种子的好?
    答:四川青麻花椒还是带种子的好。因为带种子的麻椒更新鲜,而且麻味也更足,在者从品质上来看,颗粒也特别的充实饱满,而且带种子的价格会更高。
  • 农桑旧事:附四,老风俗(上)
    答:古来的柴火,其实也是农桑大事。要把生米做成熟饭,必须砍柴烧锅。 清明节之所以禁火忌烧,就是在提醒人类:今春新生的草木才长起来,不要乱砍乱伐乱放火;起码要有计划地砍伐。否则,到了今年冬天,就没柴烧、没饭吃。 四、三月二十八风俗考辨 三月之末,还有三月二十八会。三月二十八,关中民间流行的风俗是:已婚妇女看...
  • 关于田园风光的古诗词,诗词啊。
    答:也傍桑阴学种瓜。过故人庄 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清平乐·村居作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
  • 农桑旧事:十五,种棉花
    答:二、种棉花 棉花生长期分五个阶段,分别是出苗期、苗期、花蕾期、结果期和吐絮期。 关中地区种植棉花,清明前后播种。手工种植时代,种棉花采用点种之法,每窝撒种三四粒;约十来天后,棉花籽出苗;进入苗期。 苗期的一个月多期间,开始要提苗、定苗;同时要进行浇水、松土、除草、防病虫害。 当棉株长出第一朵花...
  • 农桑旧事:十一,种小麦
    答:一、犁地、糟地与种麦 沣河流域上游的农户,割完稻子拉上场;等不到打稻子,就要立即犁地种麦,要赶在霜降之前种到地里;否则会影响产量。水田即便晾干,犁地翻起的土块也很大,必须先糟地。 糟地的这个糟字,实在找不着;不知是不是这么写。南方水田耕作,应该不存在这道工序。因为南方的水田犁过后,只需在水里...
  • 田园风光的诗?
    答:叔苴:收拾青麻。苴音居 荼:音涂,一种苦菜。樗:音初,臭椿树 穋:音路,晚种早熟的谷类 綯:音陶,绳子 凌阴:冰窖 兕觥:音四公,酒具 【赏析】: 《七月》叙述农人一年到头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反映了丰富的生产劳动的内容和浓郁的节气风俗,应该说是不可多得的生活风俗画。诗以时间顺序为主线索,按月描写,又兼...
  • 田园诗有哪些
    答:叔苴:收拾青麻。苴音居荼:音涂,一种苦菜。樗:音初,臭椿树穋:音路,晚种早熟的谷类綯:音陶,绳子凌阴:冰窖兕觥:音四公,酒具【赏析】:《七月》叙述农人一年到头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反映了丰富的生产劳动的内容和浓郁的节气风俗,应该说是不可多得的生活风俗画。诗以时间顺序为主线索,按月描写,又兼归类,纵横开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