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身患恶疾,嫁给汉奸,惨死家中,一生悲凉?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02
7岁父母离婚,被继母毒打,被生父锁在储藏室。

身患恶疾,不被医治,十几岁濒死之际逃出家中。

卖字求生,赴港读书,24岁嫁给汉奸,36岁改嫁,75岁死在异乡。

这是张爱玲的故事,有人讲她死后一周才被发现,凄凄惨惨戚戚。

可纵观她的经历,要选择过什么样的人生,张爱玲始终有自己的主见。

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能够付得起这份代价。

这一生,她清醒而自知。

1

少年离家,此生不复相见

张爱玲是真正的世家子弟,祖父是清末名臣张佩纶,外祖是李鸿章。

到她父亲这一辈子落魄了很多,仍有大把钱财可供挥霍。

张爱玲小时候有幸福过一段日子,住在花园洋房,出入皆有司机。

后来母亲受到了西方教育思想的启蒙,逐渐下决心要过新式生活。

三次离家后,签署了离婚协议,留下两个孩子和烟鬼丈夫一起生活。

父亲对他们没有多少疼爱,在张爱玲和继母的冲突后,直接把她关进杂物间,生病也不许有人来治疗。

当希望随着生机一点点消失在阴暗的房间里,她对这个家越来越失望。

逃出去的张爱玲,不得已向母亲和姑姑求助。

长辈给予她最大的帮助,就是让她上学。

读书的日子里,她意识到,要依靠自己,去努力生活。

姑姑给她提供了独立女性的范本。

张爱玲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开始一边读书,一边兼职写作、翻译,来赚取生活费。

等她开始有收入的时候,也有了面对生活的勇气。

小时候别无选择,始终在求生的边缘上。现在自己赚钱,便是紧紧握住了命运。

童年的阴影从来没有在她内心消散过。她只想逃离这个家,越远越好。

只要看到父母,当年种种便浮上心头。

母亲临死前想见她一面,她只寄回一张百元美钞,附信说能给的只有这些。

童年的创伤已经默默的跟随了她一生,再见只能揭起疮疤,鲜血淋淋,全是难堪。

张爱玲少年离家后,便是选择了和这个家再无瓜葛的生活。

既然在家的日子苦不堪言,那么从此恩义相断。

左三是8岁的张爱玲

2

中年爱情,飞蛾扑火

张爱玲比任何人都清楚爱情,但看到希望的光亮,也没忍住飞蛾扑火一场。

受家庭的影响,对爱情、对人,从骨子里透露着深深的不信任。

可她还是期待,有人能够来爱自己,有人能够愿意和自己在一起。

闯入她生命的男人叫胡兰成,写一句

“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便让张爱玲信任交付,搭上了最好的年华。

她清楚胡兰成的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也知道他在汪伪政府宣传部次长的汉奸行径,可她只想要爱情。

张爱玲不顾一切的冲上去,漠视了胡兰成已有妻妾的事实,甚至还能和胡兰成另娶的太太共居一室。

浪漫过后,只留下胡兰成对她的绝情生厌。

对胡兰成的爱,应了那句

“见了他,

她变得很低很低,

低到尘埃里,

但她心里是喜欢的,

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胡兰成仰仗三分才华,风流成性。分手后,时不时写信要钱。

最后一次,张爱玲从美国寄回分手信和30w的支票,让胡兰成不必再回。

她终于认清,当年的誓言永远不可能被实现。

用支票划下句点,算是给自己的交代。

第二段婚姻和赖雅在一起,安稳了十年。

比张爱玲大30岁的赖雅,过了最辉煌的时候,剩下卓越的见识和慷慨的激情。

和胡兰成相比,赖雅的爱,更稳妥一些。

婚后没多久,赖雅就中风了。张爱玲只能减少自己的工作量,增加照顾他的时间,过的很艰难。

她可以离开赖雅独自生活,也可以把赖雅交给他的女儿,但是张爱玲选择了始终陪伴。

异国他乡有赖雅陪伴的十年,张爱玲尽管辛苦,也算平静幸福。

去学校教书,写文章,做翻译,住集中营。

张爱玲在年轻时用心爱一个人,在年长时用陪伴守护一个人。

她知道男人凉薄的本色,却选择相信,哪怕是用一笔笔汇款堆出来的空中楼阁;哪怕风烛残年给出的陪伴安慰。

她选择了自己的爱人,也选择了去爱的方式。

热烈的拥有过,不曾愧对自己。

3

时间不够用,还有很多事要做

张爱玲晚年独自一个人生活,最常和外界的交往朋友,是给她找房子的人。

她常觉得自己住的地方有跳蚤,经常换公寓住。

深居简出,最亲近的好友,也不知道她的地址。

她说过人生三大憾事

一恨鲥鱼多刺,

二恨海棠无香,

三恨红楼梦未完。

这一生她都很喜欢读《红楼梦》,晚年就把时间放在了对它的钻研当中。

在与友人的往来信件中,常常讲,时间总是不够用,还有很多没有做完的事情。

这一生,终于有机会让她独自一个人,做一些自己想做又没做的事情。

既不需要为口粮写稿子,也不需要为爱人筹措治疗费,她选择了更忠于自己的方式生活。

吃的常常很简单,通常是牛奶和面包。

住的地方既没有灶台,也没有桌椅,经常就是趴在搭起来的纸板上写作。

离世之前,写好遗书,整理好书稿。

安安静静的等待大限将至,仿佛早有预兆。

张爱玲这一生,写尽了繁华与爱恨,对男女之事洞若观火,对人情练达心思澄明。

幼年时悲凉的底色写在了她的骨子里,让她时刻都清醒,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

这一生要自由的时候,

她选择离开家里。

这一生要爱情的时候,

她选择嫁给胡兰成。

这一生要理想的时候,

她选择钻研《红楼梦》。

哪怕离世只有孤身一人,那也是张爱玲自己从前就选好的路。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长满了虱子。

是故,张爱玲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之路。

她得到了,她想要的。

  • 张爱玲:身患恶疾,嫁给汉奸,惨死家中,一生悲凉?
    答:婚后没多久,赖雅就中风了。张爱玲只能减少自己的工作量,增加照顾他的时间,过的很艰难。她可以离开赖雅独自生活,也可以把赖雅交给他的女儿,但是张爱玲选择了始终陪伴。异国他乡有赖雅陪伴的十年,张爱玲尽管辛苦,也算平静幸福。去学校教书,写文章,做翻译,住集中营。张爱玲在年轻时用心爱一个人,...
  • 民国才女喜欢汉奸是谁
    答:惊艳民国的才女张爱玲,爱上了花心的大汉奸,最后嫁给美国糟老头, 死后7天才被人所知!在民国这个特别的时代背景下,诞生了很多优秀的人物,他们要不然是文人墨客要不然就是英雄儿女。因此,富有传奇色彩的女性也不在少数,像是林徽因,陆小曼,阮玲玉等等。而张爱玲这个女人她的命运应该用多舛来形容,虽然出...
  • 张爱玲的身世?
    答:张爱玲的一生充满了悲剧,从出生的旧家,恋爱与婚姻,直到孤寂的离开她所爱的上海,以至1995年离开这个人世。张爱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
  • 张爱玲家的三个女人:一个客死他乡,一个独守空房,一个孤独终老
    答:说到张爱玲,不得不提到她爱过的那个叫胡兰成的男人。 如果不是遇到他,张爱玲的人生肯定会改写,至少比现在的结局要好。 1944年张爱玲不顾姑姑的劝阻,毅然决然地嫁给了有着文化“汉奸”之名的胡兰成。24岁,如花的年纪,本以为胡兰成是张爱玲的救命稻草,带她逃出命运的乌龙,过上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日子。 可是刚结婚三个...
  • 民国才女张爱玲,为何会爱上汉奸胡兰成?
    答:原因之一:是张爱玲缺少父爱,张爱玲虽出身高贵,但是他的父亲从来没有管过她。所以面对成熟有魅力,并且比她大14岁的男人,她沦陷了。她很渴望有一个安稳的家,或许那时候的胡兰成估计给过她承诺。原因之二:胡兰成也是个作家,两个人有共同的爱好。我们现在都说两个人要长期在一起,对方一定要有吸引...
  • 飞蛾扑火的爱情故事
    答:有篇文章说过,张爱玲曾经回忆自己的婚姻,也是满腔后悔,一是嫁给一个风流成性的胡兰成。二是嫁给又老有病的赖雅。她可气的地方在于赖雅没有和她说他有中风,这是不是就是一种变相的隐瞒和欺骗?其实胡兰成和赖雅都是一个类型的男人,他们比较自私只顾及自己的自由生活,从来没有想过婚姻应该负责什么...
  • 张爱玲凄惨晚年:3年搬家180次,身上爬满跳蚤,死时无衣物遮身
    答:日本投降 之后,大汉奸 胡兰成 离开上海, 隐姓埋名 逃亡别处。 风流成性 的胡兰成,在 逃亡生活中 也没消停,他瞒着张爱玲与 多个女人同居厮混 了,而张爱玲还一直 在胡兰成的欺骗下 傻傻的 给他寄生活费 ,供他 与别的女人享乐。 张爱玲 知道之后 ,伤透了心 ,最后终于下定决心 与胡兰成正式分了手 ,这段感情 ...
  • 性格高傲却穷困潦倒,张爱玲的一生到底有多传奇?
    答:坏事接二连三,后来赖雅患上了重病,花光了两个人全部积蓄后于1967年10月去世,只剩下张爱玲独自生活。这更让她认定自己是个弃儿。从此她的内心开始变的冰冷,不管是对朋友还是亲人,就连她的作品都能从中看出些冰冷的气息。所以晚年的她孤僻,独居。就连她去世都是孤独的,死后7天才被人发现。她...
  • 讲述张爱玲的出身及其传奇的一生。
    答:张爱玲的出身和生平:张爱玲1920年九月三十日出生上海麦根路,取名张瑛原籍河北丰润,她是清末洋务派名臣李鸿章的曾外孙女。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类型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1942年夏...
  • 张爱玲“嫁给初恋”的姑姑张茂渊,她的情史不止李开弟一人
    答:她说:“乱世的人,得过且过,没有真的家。然而我对于我姑姑的家却有一种天长地久的感觉。”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姑姑的守护,张爱玲对亲情会更加绝望。 2张茂渊的情史 张茂渊78岁才结婚。“独自等待52年,78岁嫁给初恋李开弟”“民国剩女”,是很多人给张茂渊的凄美人设,但是实情是这样的吗?在她去世后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