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十大考古发现的河南洛阳北宋衙署庭园遗址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01
去洛阳旅游时看到的关于考古的

记者从洛阳市文物局了解到,在未来3年至5年内,洛阳市将在市区南起凯旋路、北至唐宫路,西起定鼎路、东至市印刷厂东围墙的区域内,新建一个占地400多亩的隋唐洛阳城宫城区遗址公园,用以展示隋唐洛阳城宫城区昔日的辉煌面貌。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陆续在隋唐洛阳城宫城区发现了应天门、明堂、天堂和几个大型宫殿夯土台基。
你说的是定鼎路与凯旋路的交叉口的应天门遗址。

这个是郑州市的世纪欢乐园里面的阿拉伯古堡。不是洛阳的景区。
郑州世纪欢乐园位于郑州市东南107国道与陇海铁路的交会点是集火车文化、科普教育、休闲娱乐、餐馆服务大型综合游乐园,设立机车模型展示厅给人们提供一个了解铁路和火车发展史、普及铁路知识的场所。 世纪欢乐园摩天轮是目前为止亚洲最高的摩天轮,吊舱有56个,重达数千吨。在被郑州市列入夜景照明工程后,近日,郑州市市政部门投资600多万元对其进行了精心设计,在该摩天轮上安装了装饰灯。该灯由2000多根彩色灯管围绕直径90 多米的摩天轮组成,中间的六根菱形支柱也被变幻的灯管装饰,无论是从高度还是灯管的长度,该灯都堪称“亚洲第一灯”。
门票120元,通票。过山车等等全免费。

如果你要到洛阳玩给你推荐几个洛阳的经典景点。
推荐景点: 汉光武帝陵 关林 龙门石窟 白云山 小浪底
[东线] 白马寺
[西线] 万山湖 千唐志斋博物馆
[南线] 白云山 鸡冠洞
[北线] 汉光武帝陵 小浪底
[市区] 关林 龙门石窟 门票80元 咨询电话:0379-65981299 乘车路线:洛阳火车站乘81路

龙门石窟于2000年11月30日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5公里处,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这里香山(东)与龙门山(西)对峙,伊水于山间北流,远望犹如一座天然门厥,史称“伊厥”。 隋朝建都洛阳后,因宫城门面对“伊厥”而始称“龙门”。龙门石窟就密布在伊水两岸长达1公里的两山崖壁上。据龙门石窟研究院统计:龙门石窟现存2100多个窟中,有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佛塔40余座,造像10万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龙门石窟同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具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其佛像雕刻群体美轮美奂,巧夺天工,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精湛的技艺。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公元495年),嗣后历经西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的营造,从而在这里形成了南北长达一公里、具有两千余座窟龛和十万余尊造像的石窟遗存。在这历时500余年的营造过程中,包含着北魏和盛唐这两个造像的高潮阶段。至今,保存在伊阙两山的这些数以千计的像龛,绝大多数都是这两个时期所营造的。其中北魏石窟占30%,唐代约占60%,其他时期窟龛约占10%。北魏时期的大型洞窟,主要有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火烧洞、魏字洞、石窟寺及普泰洞、路洞等等。而唐代的主要洞窟有奉先寺、宾阳南洞、宾阳北洞、潜溪寺、敬善寺、万佛洞、双窑、惠简洞、擂鼓台三洞、高平郡王洞、看经寺、唐字洞、极南洞、净土堂和麻崖三佛龛等等。 在北魏时期雕凿的众多洞窟中,以古阳洞、宾阳中洞和莲花洞、石窟寺等最有代表价值。古阳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的一个窟,公元495年魏宗室丘慧成开始在龙门山开凿古阳洞,经50多年的营造,集中了北魏迁都洛阳初期的一批皇室贵族和宫廷大臣的造像,大佛姿态也由云岗石窟的雄健可畏转变为龙门石窟的温和可亲。这些石刻作品代表着石窟艺术流入洛阳以后最早出现的一种犍陀罗佛教美术风格,因此,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域外文明交汇融合的珍贵记录。除此以外,这里还有丰富的造像题记,为人称道的“龙门二十品”,有十九品都集中在这里。宾阳洞于公元500年魏宣武帝时开始开凿,前后用了24年才完成,是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洞内有11尊大佛像。主像释迦牟尼像,高鼻大眼、体态端祥,是北魏中期石雕艺术的杰作。这些石窟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举国佞佛的历史情态。

唐代石窟中,武则天执政时期开凿的石窟占大多数,这与她长期身居洛阳有关。历时四年时间修建的奉先寺,其规模之大,在龙门石窟中堪称第一。唐代龙门石窟的重点洞窟中,以卢舍那像龛一组尺度宏伟的艺术群雕最为著名。卢舍那佛像总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为龙门石窟中的最大佛像。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头部稍低,姿态可人,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整个奉先寺的雕塑群是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卢舍那大佛侧旁还有其弟子阿难、迦叶、胁侍菩萨和力士、天王的雕像。这样的一组雕像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了一个艺术整体,完美地烘托了佛教气氛。 龙门石窟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它堪称为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龙门石窟艺术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特别是雕刻、绘画、书法、建筑、服饰、乐舞、图案纹样以及时代社会风尚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珍贵资料。


咨询电话:0379-65981299 乘车路线:洛阳火车站乘81路

时代:北宋
发掘地点: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中州路南侧
发掘单位:洛阳市文物工作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
简介:
衙署庭园遗址东西两侧是2条长廊,宽4.5米,长达50余米。两廊中部偏南,有一条连接二者的东西向花砖路。花砖路中部有一东西向门楼基址,门址北侧与一条南北向的夯土墙相接。夯土墙长38米,宽1.75米,将庭园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有一花榭,其基址长5.37米,宽4.4米。在花砖路南侧有一长方形蓄水池和两座并排的殿亭基址,其中一座长9.4米,宽7米,台基上并列着四排磉墩。衙署门址位于庭园以南40米处,由地袱石、门扉结构、车道和踏道组成。车道由两排平行的石条组成,石条的中线间距1.55米,即为当时车轨的宽度。该门址建于夯土之上,两侧设地袱石、门扉结构、车道和踏道组成。车道由两排平行的石条组成,石条的中线距离1.55米,即为当时车轴的宽度。该门址建于夯土之上,两侧设地袱石以立排柱,中有车道和踏道,横中部有严谨的门扉结构,应属于宋《营造法式》中所述的在地袱石之上立有排叉柱的“过梁式”木构门洞。北宋衙署庭园遗址,是目前我国古城中首次发现宋代园林,其保存情况之好、保存面积之大,前所未见,为研究宋代大型官府衙署的园林建筑布局的整体风貌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 1992年十大考古发现的河南洛阳北宋衙署庭园遗址
    答:时代:北宋发掘地点: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中州路南侧发掘单位:洛阳市文物工作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简介:衙署庭园遗址东西两侧是2条长廊,宽4.5米,长达50余米。两廊中部偏南,有一条连接二者的东西向花砖路。花砖路中部有一东西向门楼基址,门址北侧与一条南北向的夯土墙相接。夯土...
  • 1992年十大考古发现的介绍
    答:1992年,我国的十大考古发现是:湖北鸡公山遗址、内蒙古兴隆洼原始聚落遗址、湖南澧县城头山屈家岭文化古城址、江苏赵陵山良渚文化遗址、山西晋侯墓地的发现与研究、河南丹江口水库楚国贵族墓、安徽天长三角圩汉墓群、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 、内蒙古辽代耶律羽之墓、河南洛阳北宋衙署庭园遗址。
  • 洛阳博物馆的馆藏精品
    答:简介:母鼓方罍(léi),1963年,出土于洛阳北窑。母鼓方罍就是商代青铜器的典型代表。罍是一种酒器,流行于商周时期。5. 玉戈 时代:商代 规格:长48厘米 简介:1985年出土于洛宁县陈吴乡西寨子村的玉戈,长48厘米,锋呈斜三角形,主要流行于商周时期,其形状虽类似后来的匕首,却实为礼器。6....
  • 洛阳发现2600多年前戎人王级大墓,何谓戎人?他们是怎样的一支民族?
    答:在河南洛阳发现了2600多年前的戎人王级大墓,再次登上了热搜榜,让人们感叹道,不愧是中原地区,地下全是宝藏。这次考古发现为古代戎人迁徙伊洛留下了证据。一、洛阳发现戎人王级大墓在洛阳伊川徐阳墓地,一座春秋时期西北戎人的王级大墓被发现,这进一步印证了两千六百多年前陆浑戎迁徙和民族融合的历史。
  • 洛阳发现2600多年前戎人大墓,官方对此有何说明?
    答:一、河南洛阳徐阳墓地发现2600年前戎人大墓考古人员在徐阳墓地新发掘点的一处两千六百多年前的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精美随葬品,且保存相对完好。这座戎人王级大墓的发掘出土,再次印证了陆浑戎于公元前638年迁入洛阳伊川这一历史记载,也真实的呈现出当年戎人在中原洛阳一带的生活状态。官方表示,这次发掘对...
  • 洛阳考古研究发现陶仕女俑,你的家乡有出土过文物吗?
    答:”大禹对洛书进行了阐释,就是《尚书》中的《洪范》篇。后来,有诸多人对此进行推测、研磨,无疑反映了河洛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2、我的家乡,出土文物年代及数量在全国遥遥领先,累计出土40余万件。1928年,在洛阳马坡出土的“令彝”青铜器,是西周初年著名的青铜器之一,...
  • 十大考古古墓纪录片
    答:北邙即邙山,是洛阳北侧一片100多公里的丘陵地带。它是洛阳的天然屏障,也是军事上的战略要地。千百年来,从汉魏至隋唐,经五代到宋元。无数帝王将相,富商巨贾,文人雅士,寻常百姓都葬于洛阳邙山。5、《古墓派:海昏遗墓》。这部纪录片共6集,主要讲述的是挖掘西汉27天在位的皇帝刘贺之墓,以及他...
  • 洛阳古墓博物馆在哪里
    答:洛阳古墓博物馆位于洛阳市北部的邙山之巅。它位于洛阳市北部的邙山之巅,是我国唯一以历代墓葬实物为展品、系统反映古代墓葬发展变化的专题性博物馆。经过提升改造后,该馆建筑面积增加至2万余平方米,按照展陈内容分为“葬制大观——洛阳历代古墓集萃”、“洛阳北魏帝王陵”、“砖画青史——馆藏宋金雕砖...
  • 中国哪个省最多历史文物古迹?
    答:河南地下文物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全国第二(地上文物陕西第一) 所以说:知中原者知中华 自1990年我国开始评选年度十大考古发现以来,地处中原的河南省已有24项名列其中,几乎每年都有一至两项考古发现入选,充分显示了河南文物大省的地位。 有着“中国历史天然博物馆”之称的河南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 汉魏洛阳故城的历史沿革
    答:东汉自光武帝定都洛阳,先后有光武帝(秀)、汉明帝(庄)、汉章帝(旭)、汉和帝(肇)、汉殇帝(陡)、汉安帝(访)、汉顺帝(保)、汉冲帝(炳)、汉质帝(绩)、汉桓帝(志)、汉灵帝(宏)、汉少帝(辩)、汉献帝(协),共13帝,达196年之久。考古发现的晋城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夯筑城墙厚14~25米。西城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