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语言的发展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5-07
1. 了解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趋势和主要发展阶段。

2. 知道学前儿童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特点。

3. 了解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和内部言语的发展特点。

4. 了解学前儿童书面语言发展的特点。

即儿童的语音知觉发生发展在先,语音表达的发生发展在后。

语音知觉是指对语言中语音类别的识别和语音、语调的辨别。所谓对语音的识别,是指说出语音的名称;所谓对语音、语调的辨别,则是指能区别语音、语调的差异。

儿童发出语音的发展过程经历四个阶段:出现嗓音、出现啊咕声、出现喃喃语声及开始发出语音。儿童发音的错误大多数集中在辅音,难点则在于掌握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儿童学习语言是从理解词开始的。大约在6个月以后,婴儿已能“听懂” 一些词,1岁〜1岁半儿童能理解的词的数量猛增。但是,儿童一般在1岁左右才能说出少数几个词,而在1岁半以后,才“开口说话”。

在儿童掌握语言之前,有一个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又称为前言语阶段,吴天敏等(1979)的研究认为,出生后第一年是言语发生的准备期,其中又可以分为三个小阶段。

(1) 简单发音阶段(出生〜3个月)。

(2) 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

(3) 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

一岁至两三岁,是言语发生的时期。其中又可分为两个小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理解的语言大量增加。但是,说出的语词很少,甚至出现一个短暂的相对沉默期。这时,儿童只用手势和行动示意,不开口说话,甚至停止了独处时的自发发音活动。

儿童似乎突然开口,说话的积极性很髙,语词大量增加,语句的掌握也迅速发展。

两岁以后,特别是从3岁到入学前,是儿童基本掌握口语阶段。儿童在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和口语表达能力方面都有迅速发展,为人学后学习书面语言打下了基础。

儿童发出语音和语音感受性的发展有不同的顺序。并不是容易听(从听觉辨别)的语音都容易发出。从语音感受性来看,语音差别越大,婴儿越容易掌握。但从发出语音的顺序看,则近似的音较易掌握。

语音的形成大致经历以下阶段。

儿童刚生下时,就会发出声音。为了得到足够的氧气,初生婴儿用力呼吸,于是气流冲向声门、声带和口腔,发出人生第一声哭喊。以后,这一类的哭声、叫喊声和在安静状态下发出的嗓音,在身体不舒适或舒适时都会出现。这种嗓音不是为了适应外界刺激的需要,而是由身体的状态如饿、渴等等所引起,是一般性发音反射。 随着大脑皮层活动的不断增强,婴儿的哭喊声越来越分化,并带上条件反射性质。不同动因的哭喊反射,在口、舌部位、音高、声音的断续上会有所不同。熟悉婴儿生活的人,能够根据其发声,判断其动因。

从2〜3个月开始,婴儿在吃饱睡足时,会发出“啊咕”等声音。这已不是嗓音,而是一定的声音,但元音和辅音还很少分化,这种声音只有在安静状态或满足时才出现,仍然是由机体内部的因素引起。据研究,聋儿在3〜4个月前,甚至6个月前,都会发出上述的声音反射。可见,这时期的发声,并不是后天习得的。

明显地出现元音和辅音,就有了比较分明的音节。这种语声,在聋儿发展过程中也会一度出现,但随即消失。说明在这阶段,听觉机能已积极参与到发音形成过程中。

这是真正发出语音的阶段。言语听觉分析器对发音起着监督的作用,使发音符合社会所需要的要求。真正发出语音是一种发音的随意运动,是经过学习得来的。大致在9〜10个月,婴儿开始学习一些词,能够把发出的语音和词所代表的对象结合起来。

语音发展以“做巢”的方式或称“树枝分叉”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 儿童并不是先学会差别较大的一对发音,然后向差别较小的音发展,而是由中等程度差别的音向两端发展。例如先发a和e之间的音,然后发a和e, 先发半软音,然后发硬音和软音。换句话说,成对的音是由中间音发展而成的。

一般认为,儿童掌握语音的顺序是:元音较辅音早出现。辅音中的口腔音和鼻音几乎同时出现,口腔音中清辅音和浊辅音几乎同时出现。擦音比塞音晚出现。最后出现的是翘舌音和颤音。

随着发音器官的成熟,发音机制开始稳定和完善,4岁的儿童能够掌握本民族或本地区语言的全部语音,并达到发音基本正确。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3〜6岁儿童语音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总结出我国3〜6岁儿童语音发展的特点如下。

3〜6岁儿童发音的正确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髙,错误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下降。3〜4岁为语音发展的飞跃期。 刘兆吉等曾以《汉语拼音方案》中规定的声母、韵母测査3〜6岁儿童语音的正确率,所得结论证明了语音发展的以上特点。

大多数3岁以上的儿童对声母的发音不感到困难,部分3岁儿童不容易发清辅音。

制约儿童发音水平的因素,除了发音器官的成熟程度外,还有社会环境的影响。

总之,3〜6岁的年龄是词汇数量增加十分迅速的时期。关于词汇量的发展有许多研究,但由于研究方法各不相同,儿童的生活和教育条件也有差异,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一般来说,3〜6岁儿童的词汇量是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其中3〜4岁时词汇量的年增长率最高。

词汇量只能笼统地从数量方面说明学前儿童词汇的水平,词类范围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儿童词汇的质量。

学前儿童词类的研究表明,儿童先掌握的是实词,其中最早和大量掌握的是名词,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

学前儿童对自己所掌握的词,使用的次数并不相同。代动名

同一个词,儿童对其含义的理解水平是不同的。

  • 《学前心理学》语言的发展
    答:随着发音器官的成熟,发音机制开始稳定和完善,4岁的儿童能够掌握本民族或本地区语言的全部语音,并达到发音基本正确。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3〜6岁儿童语音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总结出我国3〜6岁儿童语音发展的特点如...
  • 一起学心理学:幼儿言语的发展
    答:(一)词汇的发展词汇的发展可以从词汇数量、词类和词义的发展三方面来加以分析。1.词汇数量:幼儿期是儿童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3—4岁词汇量的年增加率最高。2.词汇种类:幼儿期词类范围不断扩大,儿童基本掌握了所有的...
  •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答:发展特点如下:(1)从对话的语言逐渐发展到独白语言。(2)从情景性语言逐渐发展为连贯性语言。(3)能够总和利用表情,手势,语调等非语言信息帮助交流。(4)对有效沟通的社交情景因素越来越敏感,可以利用多种交谈技能,委...
  • .简述学前儿童语言发生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答:(一)学前期是人类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儿童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婴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婴幼儿的听觉和言语器官的发育逐渐完善,正确发出全部语音的条件...
  • 一起学心理学:婴儿言语的发展
    答:(一)婴儿言语发展理论 1.习得论 习得论亦称经验论、后天论,该理论认为,言语是习得的。强调家庭和社会环境对言语发展的重要作用。01强化说 代表人物斯金纳,认为言语的习得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实现的,强化是学习语言的必要...
  • 幼儿言语的发展过程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是
    答:根据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研究,我国3-6岁幼儿语音的发展如下的特点。1.幼儿发音的正确率与年龄的增长成正比。2.3--4岁是语音发展的飞跃期。发音水平在整个幼儿期是逐步提高的,但4岁时进步最为明显。4岁以上幼儿一般能掌握本民族语言...
  • 幼儿语言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答: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小儿这一阶段的词汇已接近成人, 说话俨然像个“小大人”。这时,父母与孩子的交流要注重完整的句子表达,为孩子起示范作用,同时要培养孩子听众指令做事,从而为入学做好语言的准备。第七阶段:完整的语法阶段...
  • 简述学前儿童语言获得良好发展的条件
    答:二、 要有良好的语言环境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只有有了丰富的生活,才能有丰富的语言。在教育工作中,要给幼儿创设丰富的生活条件;增长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扩大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培养幼儿口语...
  • 儿童言语发展经历哪些基本阶段,具有什么特征 基础心理学
    答:【语言发展阶段】儿童开始掌握语音,语法和口语表达能力方面都又迅速发展,为入学后学习书面语言打下基础。儿童言语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儿童言语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是指在儿童言语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出现音准差、不会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