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对待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5-31
家长该如何正确对待孩子教育?

怎么教育孩子?要注意什么呢?

1、不能完全复制 有的家长听到老师对孩子的不好评价时,缺乏冷静、理性分析,回家后不分青红皂白就训斥孩子,把责任全部推倒孩子身上,并且不容孩子辩解,这是非常错误的方式。老师反映的情况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有不当的地方,完全复制性的反馈给孩子,或者只相信老师不相信孩子是忽视孩子的个体独立性的表现,只会激化矛盾,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2、不要不管不问 有的家长听到老师对孩子的评价信息后,不放在心上,认为无所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作为家长,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是家长的失职。无论对错,老师的任何评价都会是有原因的,都可能隐藏着教育的契机或者暗含着对孩子的伤害,不管不问就可能失去机会或者埋下隐患。孩子的问题出现是有潜伏期的,问题出现了,大多是长时间积累的爆发。 3、客观分析 得到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后,要用心去观察、了解孩子,看看老师反映的情况是不是客观真实的,如果是,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如果老师反映的情况与孩子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应该怎么和老师沟通,怎样引导孩子正确认识。不能只听孩子的,也不能只听老师的,在这个时候,家长充当的角色就是“法官”,在收集材料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判断。 4、冷静处理 面对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有时家长不要急于去解决问题。静下心来好好想想,怎么解决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什么形式孩子更容易接受。孩子的成长改变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作为教育者,要有耐心,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冷静观察中寻找契机。如有的家长一听到老师对孩子不当的评价,立马就来火了,回家后当着孩子的面说了一大通老师的不好,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 如果真是老师错怪了孩子,还要想办法给孩子解压。父母的态度对孩子是很重要的,父母的鼓励安慰能给孩子以很大的精神力量。有位家长说“既然我不能阻止别人不对我做任何不公平的批评,我却可以做一件更重要的事:决定是否要让我自己受到那不公平批评的干扰。”我感觉是很道理的。家庭是孩子心灵的港湾,受了委屈可以在这里得到抚慰。 6、保护孩子的个性差异 老师的评价往往是按照一般的标准,大多数的标准。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在思维方式、学习方法,行为特点都有个性差异。如果把孩子的个体差异当做“另类”,就可能扼杀孩子的天性,消磨掉孩子独特的地方。 7、主动与老师沟通 当老师对孩子有了不当的评价后,家长在了解事实真相的前提下,要主动和老师进行沟通。和老师的沟通要注意三点。 一是尊重理解老师。有些家长听到老师对孩子的不当评价,就气愤难平,带着满腔的怨气非要去找老师讲理,这样只会把事情搞的更麻烦。所以一定要等自己情绪稳定了,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再去和老师沟通。沟通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双方相互尊重理解,真诚相待。人都是有情绪的,你把怨气发泄完了,也就等于把沟通的路子给堵死了。 二是说清真相。无论是老师错了,还是孩子错了,都要把事实真相、自己的想法讲出来。有的家长在和老师交流时,拍老师以后报复孩子,不敢说老师的不是,只是说孩子的错,这样老师就不能认识到自己错怪的地方,不利于孩子的转变。 三是学会“两头瞒”。其实有些时候家长就像夹在婆媳之间的男人,善意的说些违心的话,效果也很好。聪明的家长应该善于化解孩子和老师之间的矛盾。 家长处理老师对孩子评价的问题,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很简单。就是从保护孩子、有利于孩子成长出发,做好中间调解人。

  首先教师和家长、学生要保持沟通
  教师、学生、家长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上是相互矛盾的统一体。家长对于教师,过去的关系是“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上个世纪60年代家长对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是“孩子交给您了,该打该骂都甭客气”,可是今天,你戳他孩子一指头试试?现在是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家长。这样教师与家长要保持经常沟通。关系和谐,有了问题也好商量;关系生疏,有了问题就很麻烦。从家长的心理来看,把孩子交到老师的手里,实际上交出的是一份信任、一份希望,同时还有一份担心,担心在众多的孩子中,自己的孩子“抢不上食”得不到老师的关照,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因此,家长们常常会想方设法与老师搞好关系,以期达到让老师爱屋及乌多关照一些自己的孩子。另外,在家长的眼里,老师毕竟是受过正规培训的教育工作者,有着丰富的育人经验。而家长自己,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常常缺少教育孩子的经验。因此,为了孩子,再优秀的家长,在与老师的关系上,也甘为弱势。当然当我们面对的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时情况又是不一样了,本身他们在心灵上觉得自己的孩子在老师的眼中就是“另类”,甚至有低
人一等的感觉,所以他们可能时时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被人欺负了,是不是被老师“看扁”了,而不是关注自己的孩子究竟学到了多少的问题。
  爱生是师德之本,教师还要理解家长,包括理解他们因为爱孩子的过激言行;我们的老师应该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无论是对什么样的孩子都要客观公正,要有能力发现孩子的缺点,帮助家长共同教育学生。老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要当面表扬私下交流意见,特别是涉及到学生的缺点和自尊心时,老师既要开诚布公又要讲究策略,决不能将孩子的过错牵扯到家长并指责家长。同时,老师还应该指导家长正确的家教方法,家校合力,共同教育好学生。
  抽出一点时间给家长。我们的老师,有时与家长交流,不给家长说话的时间和空间,总是自己滔滔不绝的说个不停,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你应该抽一点时间给家长,让家长滔滔不绝,让家长在你的面前说他的孩子,无论是孩子的好,还是孩子的不好,无论他的育儿经在你眼里是对还是错,你都应该听家长说说憋在心里的话,这样我们可能能了解到更多可能家长原本不愿意说出来的事情。与家长交流时,我尽量不说话,多微笑,多点头表示同意,多跟着他们的话头说一些认同他们的观点,多问一些他们对某事的处理。家长在对孩子的期望方面,亦是要与老师做沟通的。在家长眼里,孩子都是最优秀的,一点也不比别人差,但实际上,在我们的眼里,学生是有层次的。优良般差,我们心里有谱。那怎样让家长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呢?这就需要我们做老师的,给家长当好参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说的就是
这个理。如何去做呢,我们的很多老师都有自己的一些做法。 其次学生、家长、老师的纽带——情感

  在学生、教师和家长三者之间情感起着联系作用。情感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催化剂”,在由“知”到“行”的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也是我们教师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金黄色钥匙,掌握了它,就架起了沟通师生关系的新桥梁,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差距。曾经有位教育家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你们抱着这种精神去教导小朋友,总是不会错的。”
  情感是学生普遍共有的。丰富而健康的情感可以使学生生活得充实,可以提高学生的活力。巨大的热情和激情能驱动和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取得丰富的学习效果。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虽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但形成的力量和结果却是巨大的和有形的。但是如果只是一味的要求他们,逼迫他们可能会适得其反。我们可以做到关注每位同学,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爱是孩子最迫切的心理需要。父母的爱能够使孩子充分享受到安全感、幸福感,而我们老师轻轻的微笑、一句夸奖、一次拥抱、一次抚摸都能使孩子体验到无限的快乐和满足。
  自尊心人皆有之。虽然他们还是儿童,但他们与成人一样要求人格上的平等。为此,我们应当尊重他们,保护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多鼓励,少批评,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当孩子做某一件事,老师首先要肯定他的成绩、优点的一面,让孩子自己能独立做一件事,并且能够做好,给孩子树立一个信心,与此同时再指出下次再做时要注意

学生是激流中逆流而上的小船,教师是岸上的纤夫,家长是各船的舵手。把船拉到目的地是纤夫和舵手共同的责任。
对待孩子:我们可以借由孩子的眼光去重新看待这个世界,小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如果可以,亲自陪孩子去看看这个世界,增加孩子的前沿知识。教育好孩子,是你一生最重要的事业。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多见世面,这些事儿不能省。
有句话是:不登山,不知山高;不涉水,不晓水深;不赏奇景,怎知其绝妙。经历过,见识过,你会发现孩子在生活中就少了很多大惊小怪,看问题的角度也更加的多元化。
教会孩子尊重老师,一起参与进孩子学习的世界
对待老师:亲其师,信其道。
对待老师,家长需要明白:老师是教育者,不是保姆。教育孩子这件事不能单靠老师,否则就太耽误孩子啦!
信任,才是家校共育,孩子顺利适应校园生活的首要条件。处理问题要通情达理,绝对别在你们的孩子面前说老师的不是。如果孩子摸清楚了你们并不尊重老师,他们也不会。
有句话说得好:老师和家长如同火车下的两条铁轨,只有方向一致,才能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
我们都是护道人,只有老师和家长达成共识,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孩子才能在成长的路上走得更快更稳!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没有家庭的高度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做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

  • 如何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学生家长及学校同事(包括领
    答:(1) 教师要尊重家长,理解家长,学会换位思考。因此,当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善于同家长沟通,心平气和地向家长解释,主动协调,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共同处理好学生问题,不能把问题搞复杂。案例:王某是我们班一名特别让老师操心的学生。学习基础及学习态度都极差,平时又好惹是生非,总...
  • 如何正确对待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
    答:老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要当面表扬私下交流意见,特别是涉及到学生的缺点和自尊心时,老师既要开诚布公又要讲究策略,决不能将孩子的过错牵扯到家长并指责家长。同时,老师还应该指导家长正确的家教方法,家校合力,共同教育好学生。抽出一点时间给家长。我们的老师,有时与家长交流,不给家长说话的时间和空...
  • 第一节 教师的人际行为规范&第二节 沟通家长
    答:所以教师要尊重家长,要以真诚与平等的态度对待家长,取得他们的信任,争取他们最好的配合,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以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 2.帮助家长树立起对孩子教育的信心 信心是成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尤其是对学习基础比较差、表现不够好的学生的家长,这一点更加显得重要。所以,教师必须避免告状式的家...
  • 怎样与父母、老师、同学相处
    答:一、与父母相处1、交流有话就和他们分享(无论好与坏事)好的他门会替你高兴,坏的他们会给你好的建议(毕竟他们过的桥比我们走的路多)。像我上高三的时候交了个男友放假回来通电话(电话费当月几百)他们问我,我试着说了,他们不但没说我还和我分享了他们情窦初开时的事情,让我有了正确的...
  • 如何正确处理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答:1、真诚平等是首要和前提。真诚是建立老师和家长之间关系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点;平等是建立关系的桥梁和平台。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学校通力配合,这是老师和家长必须要达成的共识。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必须紧紧围绕“配合”“合力”这一核心来进行。家长和老师要相互配合,互相支持,最终才能形成合力。...
  • 作为老师应该怎样与学生家长沟通
    答:1.尊重家长 学生是我们的教育对向,家长不是。学生犯了错误,家长没有犯错误。如果学生犯了错误,需要家长共同管理,作为老师跟家长沟通,一定要尊重家长。2.描述客观事实 老师跟家长说话最好不要表露出抱怨和评价。下面两种表达方式,你更能接受哪一种呢?你们家孩子每天都是最后一个到校的,天天迟到。
  • 如何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答:问题一:如何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不知你是学生还是老师,所以你的问题很难回答,但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只要你换位思考一下,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就会让你看开很多事情. 问题二:如何处理师生矛盾 在学校,师生间的矛盾时有发生:包括当面顶撞老师、 背后谩骂老师,严重者甚至与老师动手。 班主任作为学生最直接的管理...
  • 如何处理老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
    答:1、教师要尊重家长,不管他的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2、教师要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3、与家长经常保持。让家长多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4、教师平等对待学生,在思想上多和学生交流。5、采取多种与家长沟通的形式如:访问,家访,家长会,召开临时性的会议等。作为老师,在与家长接触...
  • 如何正确对待老师,家长,同学的批评
    答:对待老师的批评,可以分为两种:1、首先是不是老师误会了,批评错了,如果是老师错了,可以向老师解释清楚,相信如果是一个比较明理的老师,他会向你道歉的;2、如果确实是你自己的问题,老师指出了你的错误,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正它,并且谢谢老师帮你指出错误,在这世上,除了父母会指出你的缺点...
  • 如何正确对待老师与家长的批评教育
    答:因此,对待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教育,要耐心听取,并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认真分析,对的有利的就服从践行,不理解的可以保留,向更高级别的人更优秀的人请教,或者在教育者心情好的时候,再次提出自己的疑惑,来商谈解决,如此,效果更理想一些。 如何正确对待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教育班会 可以这样对待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教育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