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杀黄腊丁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6
怎么洗黄腊丁?

洗黄腊丁方法:
将黄腊丁饿养约24小时,待其吐尽泥沙后,宰杀去腮,内脏清理干净,不用刮鳞,用七八十摄氏度的水,在鱼身上冲洗一下,这样既能洗掉黏液,又能除腥味,然后用料酒和盐腌制一下。
黄腊丁性味甘平。能益脾胃,利尿消肿。《医林集要》治水气浮肿,即以黄颡鱼配绿豆、大蒜,用水煮烂,去鱼食豆,并取汁调商陆末服。攻补兼施,对脾虚而肿满甚者尤其适宜。
黄腊丁介绍:
黄颡鱼(学名:Pelteobagrus fulvidraco),长江上游重庆、四川、贵州俗名黄辣丁,长江下游江苏、上海和浙江一带,俗称䱀䲉鱼[吴语音:aon sy ng] 。是鮠科黄颡鱼属的一个种。黄颡鱼多在静水或江河缓流中活动,喜底栖生活,白天栖息于湖水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因之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也能生活。幼鱼多在江湖的沿岸觅食。目前黄颡鱼已经能够人工繁殖,且因肉质鲜美,一般大都作为食用鱼类销售。
黄颡体长,腹面平,体后半部稍侧扁,头大且扁平。吻圆钝,口裂大,下位,上颌稍长于下颌,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眼小,侧位,眼间隔稍隆起。须4对,鼻须达眼后缘,上颌须最长,伸达胸鳍基部之后。颌须2对,外侧一对较内侧一对为长。体背部黑褐色,体侧黄色,并有3块断续的黑色条纹,腹部淡黄色,各鳍灰黑色。背鳍条6~7,臀鳍条19~23,鳃耙外侧14~16,脊椎骨36~38。
背鳍不分支鳍条为硬刺,后缘有锯齿,背鳍起点至吻端较小于至尾鳍基部的距离。胸鳍硬刺较发达,且前后缘均有锯齿,前缘具30~45枚细锯齿,后缘具7~17枚粗锯齿。胸鳍较短,这也是和鲶鱼不同的一个地方。胸鳍略呈扇形,末端近腹鳍。脂鳍较臀鳍短,末端游离,起点约与臀鳍相对。进食较凶猛。公母颜色有很大差异,深黄色的黄颡鱼头上刺有微毒。

收拾活黄辣丁时,无须开肠破肚,只需要用手撕嘴即可,撕嘴时,应左手掐住两侧鱼刺,将鱼腹朝上,右手用拇指、食指掐断两腮连接的地方,然后用力往鱼尾方向拉,露出鱼的内脏后,先取腮,后掐断鱼肠即可。
黄辣丁鱼清洗方法如下:
1、先杀好,内脏清理干净,不用刮鳞,用七八十摄氏度的水,在鱼身上冲洗一下,这样既能洗掉黏液,又能除腥味,然后用料酒和盐腌制一下。
2、要是冷冻的就先解冻,自然解冻这里有个快速解冻的窍门,把冷冻物置于2个铝制的容器间可快速解冻哦,大刺直接用剪刀剪去即可。

黄辣丁(学名:Pelteobagrus fulvidraco)是鲿科、黄颡鱼属一种常见的淡水鱼。体延长,稍粗壮,吻端向背鳍上斜,后部侧扁。头略大而纵扁,头背大部裸露。吻部背视钝圆。
口大。眼中等大。鼻须位于后鼻孔前缘,伸达或超过眼后缘。鳃孔大,向前伸至眼中部垂直下方腹面。背鳍较小,具骨质硬刺,前缘光滑。
脂鳍短,基部位于背鳍基后端至尾鳍基中央偏前。臀鳍基底长,起点位于脂鳍起点垂直下方之前。胸鳍侧下位,骨质硬刺前缘锯齿细小而多。
腹鳍短,末端伸达臀鳍。肛门距臀鳍起点与距腹鳍基后端约相等。尾鳍深分叉,末端圆。活体背部黑褐色,至腹部渐浅黄色。
沿侧线上下各有一狭窄的黄色纵带,约在腹鳍与臀鳍上方各有一黄色横带,交错形成断续的暗色纵斑块。尾鳍两叶中部各有一暗色纵条纹。
黄颡鱼多栖息于缓流多水草的湖周浅水区和入湖河流处,营底栖生活,尤其喜欢生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处,且腐殖质多和游泥多的地方。
杂食性,自然条件下以动物性饲料为主,鱼苗阶段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则以昆虫及其幼虫、小鱼虾、螺蚌等为食,也吞食植物碎屑。分布于老挝、越南、中国、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南部。在中国分布于珠江、闽江、湘江、长江、黄河、海河、松花江及黑龙江等水系。
营养价值:
性味甘平。能益脾胃,利尿消肿。《医林集要》治水气浮肿,即以黄颡鱼配绿豆、大蒜,用水煮烂,去鱼食豆,并取汁调商陆末服。攻补兼施,对脾虚而肿满甚者尤其适宜。

收拾活黄腊丁时,用手撕嘴最快,不必用刀,用刀不但慢,且用刀杀取黄腊丁,容易且坏黄腊丁。撕嘴时,应左手掐住两侧鱼刺,手心窝起,将鱼腹朝上,右手用姆指、食指掐断两腮结合部,掐住结合部用力往鱼尾方向拉,露出鱼内脏后,先取腮叶,后断鱼肠,清理完毕,就可以下锅了。

黄腊丁:
学名黄颡鱼。
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俗称:玩蚱 戈牙昂公 咯鱼嘎鱼 咯咯噎黄腊丁,央丝,黄骨鱼,电猫鱼,鲶鱼胡子,昂棘鱼,少数地方也有称作好鱼。英文名:Yellow catfish。
体长,腹平,体后部稍侧扁。头大且平扁,吻圆钝,口大,下位,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眼小。须4对,大多数种上颌须特别长。无鳞。背鳍和胸鳍均具发达的硬刺,硬刺尖带有毒性,刺活动时能发声。胸鳍短小。体青黄色,大多数种具不规则的褐色斑纹;各鳍灰黑带黄色。
黄颡鱼多在静水或江河缓流中活动,营底栖生活。白天栖息于湖水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因之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也能生活。幼鱼多在江湖的沿岸觅食。
该鱼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温度0~38℃。最佳生长温度25~28℃,pH值范围6.0~9.0,最适pH值为7.0~8.4。耐低氧能力一般。水中溶氧在3mg/L以上时生长正常,低于2mg/L时出现浮头,低于1mg/L时会窒息死亡。

先杀好,内脏清理干净,不用刮鳞,用七八十摄氏度的水,在鱼身上冲洗一下,这样既能洗掉黏液,又能除腥味,然后用料酒和盐腌制一下。

  怎样处理黄腊丁

  1. 先杀好,内脏清理干净.

  2. 用七八十摄氏度的水,在鱼身上冲洗防止细菌。

  3. 去除细菌和腥味,然后用料酒和盐腌制即可。





黄颡鱼,俗称黄骨鱼,也叫黄辣丁或者黄腊丁。 1.生活习性 黄颡鱼,属淡水底层鱼类,白天喜欢栖息于水底层,不常活动,夜间游至水体的中、上层觅食。养殖

  • 黄辣丁有毒吗
    答:黄辣丁有毒。毒性不大,毒素在其锋利的翅刺上,当被翅刺扎破会有微毒进入皮肤。用手捉黄辣丁时,如果一不小心被刺伤了,伤口就会异常疼痛红肿,而且还是钻心的痛,痛1-2天是常事。黄辣丁鱼的背部鱼鳍上的刺有毒,洗鱼的时候剪掉就可以了。如果鱼是活的,可以用毛巾包裹之后摔晕了再宰杀,或者...
  • 黄辣丁寄生虫清理方法
    答:通过内服加外用桉树精油驱虫剂,实现以驱虫代替杀虫。这种方法不仅不影响鱼的摄食和生长性能,而且不会破坏水质,还会抑制水体中有害菌的繁殖,使用之后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将桉树精油撒在鱼池里,可以直接作用于寄生虫的细胞膜上,在细胞膜上积聚,使细胞膜稳定性丧失,细胞内的物流出,最终导致寄生虫死亡...
  • 黄辣丁寄生虫清理方法
    答:2、黄辣丁的学名叫黄颡鱼,是无鳞鱼类,体表有着一层厚厚的粘液,而且是一种爱吃螺狮的底层鱼类。3、黄辣丁一直是造成黄辣丁鱼苗中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是以鳃部寄生虫和肠道寄生虫为主。使用杀虫剂的时候,虽然可以杀死虫子,但是杀虫之后,会对水质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这个时候就需要好好注意了...
  • 怎么清洗黄辣丁?
    答:黄辣丁有好几种叫法,东北叫嘎牙子,江苏叫支个叶。黄辣丁肉质细嫩,鲜美可口,但是黄辣丁的表面有一层黏液,需要去除干净。有三种方法来清洗黄辣丁,你可以都试试。一、用开水烫一下,把黄辣丁表面的黏液烫除,注意水温在90度左右即可。一般是活着烫。二、用盐搓洗鱼的表面,将黏液去除。但要...
  • 黄辣丁鱼怎么清洗
    答:准备材料:新鲜的黄辣丁鱼、橘子、白糖、料酒 步骤:1、把准备好的黄辣丁鱼杀好。2、把黄辣丁鱼肚子刨开,把内脏清理干净。3、用清水冲洗一遍。4、把鱼沥干水分后,用白糖、料酒加橘子水腌制5分钟,可以减少鱼腥味。黄辣丁鱼就清洗好了。
  • 黄辣丁正宗做法和配方黄辣丁怎么做好吃
    答:1、食材:黄辣丁10条,香辣酱一袋,泡辣椒适量,葱适量,姜适量,蒜适量,小白菜适量,花椒适量,盐适量,料酒适量,白糖适量,鸡精适量。2、黄辣丁在鱼档让摊主帮杀好,内脏也都清理干净,回家后再洗洗,然后用料酒和盐腌制一下。3、先大葱切段、大蒜剥去外皮,不切,要整个的。再将泡椒和生姜...
  • 黄辣丁怎么做好吃又嫩 黄辣丁的做法
    答:1、原料:黄辣丁500克(学名黄颡鱼,即嘎鱼,又称黄丫头),四川泡酸菜100克,川椒节30克,大蒜50克,鲜番茄50克,芹菜30克,香葱20克。2、底料配置:豆瓣20克,花椒、胡椒各10粒,老姜10克,花生米15粒,冰糖10克,八角5个,香叶4片,葱油20克,高汤1000克,鸡精10克,色拉油10克。3、将...
  • 火锅店里的黄辣丁怎么做 川菜黄辣丁火锅的做法
    答:原料:姜一小块、料酒适量 、黄辣丁四条、土豆一个去皮、火锅底料。1、将黄辣丁宰杀,撕去腮及内脏用清水洗净待用。2、芹菜切成细长条,辣椒切丝,大蒜瓣去蒂待用,香葱切成段。3、锅置于火上,加葱油烧至七成热下冰糖小火炒至呈红棕色。4、下入豆瓣、花椒、胡椒、老姜、花生米大火煸炒出香味...
  • 家常黄辣丁的做法
    答:黄辣丁的做法如下:1,黄辣丁洗净腌制15分钟,准备辣椒、葱姜蒜、花椒等配料。2、起锅倒油,煸炒备好的配料,下香辣酱,起香味后下鱼,加水和干花椒,大火熬煮2-3分钟。3、一勺鸡精,关火,撒一把小香菜,即可装盘。
  • 黄辣丁寄生虫清理方法是什么?
    答:黄颡鱼的寄生虫不用杀,内服加外用乐畅桉树精油驱虫剂,(桉树精油具有天然的抗菌驱虫功效,含有多种酚类物质可以直接作用于细胞膜,在细菌上积聚,使膜的稳定性丧失,寄生虫脱落,最终导致寄生虫死亡。)以驱代杀,不仅不影响鱼的摄食和生长性能,而且不会破坏水质,还会抑制水体中有害菌的繁殖,使用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