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福岛核污水“排放口”海底挖掘基本完工,以后的海产品还能吃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日本将核污水排海,一旦核污水进入海洋领域,海产品是能吃的,但是吃完势必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据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专家刘恩涛所说,人类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海洋生物吸收了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势必会通过食物链的方式层层递进,从而影响到人类的身体健康。核污水排海一事被日本民众所不可认可,被太平洋流域附近的诸多国家所怒骂,日本这种行为无异于是在葬送人类的未来。

很多人都想,核污水排海有那么严重吗,难道会由日本影响到全球吗?答案恰恰如此。核污水经日本流域流经太平洋,最后由太平洋流向各大洋,环环相扣的影响之下,海洋生态环境、食品安全问题将会越发显著。人类一旦食用海产品,就会间接摄取了海水中的辐射放射物质,后果不堪设想。

据有关研究表示,人类一旦长期或者大量食用受过核辐射污染的海产品,身体内的放射物质堆积过量和直接接触核辐射一样都会患上慢性射线病,造成器官坏死、神经损伤。所以说海产品能吃,但已经是不敢吃的一个状态了,谁能承担这样的身体后果。日本政府将核废水排海绝对是最不理智的一种解决方式,在明明有更多、更好解决办法的前提之下,日本政府偏偏为了自己的利益省钱省事省时选择了最不好的核废水排海方法,简直无法苟同日本政府的作为。

日本本身就是一个热爱吃海产品的国家,他们的生鲜寿司文化也是世界文明,日本将核污水排海后,估计他们国家自己的民众也不敢吃这些所谓的海洋生鲜了。核污水一共有五种处理方式,除了排海之外还有对地层注入、蒸汽释放、氢气释放和地下掩埋的方法,希望日本政府三思而后行,理智抉择。



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刘恩涛教授表示,“总体来说,核污水排入大海是会对我们有影响的”。 人类通过食用海产品,间接地摄取了海水中的各种放射性同位素。实验证明,长期、大量食用放射性污染海产品,有可能使体内放射性物质积累超过允许量,引起慢性射线病等疾病,造成血器官、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损伤。

我认为以后的海产品是不能吃了,毕竟这些和废水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甚至可能会导致当地的海洋生物出现非常严重的变异,我建议是不要吃这些海产品的,而且这些海产品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也是非常严重的。

我觉得以后海产品还是要少吃吧,吃也别吃,跟日本相近的海里的海产品,这核污染太严重

  • 东电将用福岛核污水试养鲍鱼,日本的专家对此事是什么态度?
    答:日本核电站都建立在一些海洋周边上,在之前经历地震和海啸之后一部分区域的核电站已经受到了影响,而且日本这个国家在此之前就已经利用过各种各样的理由,投放和废水进入到海洋当中,这样的行为已经对周围各个国家的海洋生态以及南海周边城市居民的健康造成了重大影响。此次日本还想继续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污水排放...
  • 核辐射对人威胁最大的是什么?
    答:数以千计的青少年因遭受核辐射患甲状腺癌。此外,近日有日媒报道,日本宫城县沿海村子出现一只有9个触手的章鱼。发现它的渔夫表示,这是平生第一次看到这种章鱼,随后报告村里的自然保护机构。专家鉴定后提醒渔民要小心,因为村子距离福岛核电站所在地很近,不排除这种动物变异与辐射有关。
  • 日本福岛一核工伤认定达269起,认定理由包括什么?
    答:日本福岛一核工伤认定达269起,认定理由包括辐射致癌和过劳死,作业人员身处严峻环境的现状凸显。据了解,按年度来看,污水对策全面启动后事故不断的2014年度最多,为58起。之后虽有减少,但基本维持在20起左右。据东电透露,2011至2019年度,作业中的事故等导致3人死亡,还频繁出现人员中暑。发生事故到...
  • 2019暑假有什么大事件?急!
    答:中国将成为继日本后第二个将“世界科幻大会”引入亚洲的国家;9.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启航,特斯拉获首张综合验收合格证;10.日媒称日本拟发射干扰卫星:必要时令他国卫星失去能力;11.韩政府就福岛核污水入海问题召见日本公使,核污水已超百吨;12.重磅!意大利总理孔特宣布辞职,欧元和股市大跌。
  • 东日本大地震的震后重建
    答:岩手、宫城、福岛3县临时住宅的入住率约超过84%。与阪神大地震时50%左右的入住率相比,东日本大地震的住宅建设明显滞后。 由于政府重建住宅工作进展缓慢等因素,约26.7万人仍在全国各地疏散。福岛核电站事故在处理放射性污水问题上困难重重,始终没有全面解决的迹象。灾后5年的“集中重建期”已经过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