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之诗意语文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6
诗意,说起来是多么美妙的字眼。但究竟什么才算是诗意呢?上学时候,在文学课上老师倒是对诗做了定义,一首诗应具备音乐美,建筑美,画面美,那难道语文课堂中也应该具备这些音韵上,结构上,形象上的美吗?如此对照我上的每一节语文课,实在是惶恐至极。

“诗意语文”的主张是王崧舟老师提出的,我想要找寻如何在语文课中构建诗意课堂,还是应该去向王崧舟老师的课堂中要答案。于是我选定了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课谱》这本书。这本书包含了王崧舟老师的《荷花》《圆明园的毁灭》《只有一个地球》《慈母情深》等十个课堂实录。由于我今年教授的是五年级,所以拿到这本书我首先翻开的是《慈母情深》这篇课堂实录。看完一遍之后,我震惊至极:语文课可以这样上!随后赶紧找了一支笔,开始了第二遍地阅读。这一遍,我看的极慢,一边看一边随手记下自己的感悟,为什么选择这句品析,这里为何抓住了“塞”字,如果是我,我会这样设计吗。

本来《慈母情深》这节课,是我接下来就要要讲到的课文,我也早已提前完成了备课,可是看完王崧舟老师的课之后,我觉得汗颜。我所设计的《慈母情深》不过是常规的完成课标字词的识记,找出几个特殊的场景领着孩子们去品悟,抓住几个修辞手法,包括排比,对比以及特殊标点符号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最后课后布置一个小练笔,使学生能够自己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文中母亲的深情。乍一看这样的教学似乎没什么毛病,可看完王老师的课,就觉得自己的课缺了很多东西。是啊,这样的课曾上过很多节,从教十余年没有数千节,至少也有数百节,我甚至可以预想到课堂效果,不好不坏,无功无过。很难提起孩子们的兴趣,更不用说引起共鸣,充其量只是灌输罢了。缺了什么?一节课缺了灵魂,而这灵魂需要的是教师用心的设计,同样也需要语文课堂的诗意引领。

王老师的《慈母情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完美典范。整节课没有把识字,赏句和写文割裂开来,整个课堂设计虽然只分了六个环节,可每个环节却如高山流水般,娓娓道来。看完之后简直是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不管是字法意识,句法意识还是章法意识,都渗透着语文核心素养,同时又围绕着文中的人物形象逐层展开,好一个水到渠成,好一个诗意语文!

看了王老师设计的课,我无法心安理得的继续按着我原来的备课思路上课,于是推翻,重新来整理《慈母情深》的教案。我承认我借鉴了王老师的很多思路,甚至有的环节我也原封不动的搬上了课堂,包括对“四个立即”和“塞”的品读,但又有什么关系呢?最值得我欣慰的是在课堂上,当孩子们深情诵读文段,当孩子们面对写给母亲的诗有话可写,当孩子们听着《懂你》眼角泛红……我觉得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值得,甚至我隐隐觉有一颗诗意语文的种子在孩子们心底悄然发芽。

于是,我一遍遍的品读王崧舟的课堂实录,去寻找诗意语文的答案。因为诗意,实在是太美了。就像海德格尔曾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个世界本来就已属不易,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是不是更有责任,更有义务,在孩子们的心上撒播一颗诗意人生的种子呢?虽然王崧舟曾提出诗意语文应倾向于母语的诗性,倾向于对文本的审美解读,倾向于教学的陶冶功效。但这些专业的高度概括的话语,对于我来说是陌生的有距离感的,所以我只能从实践中去找寻答案。就像我看《慈母情深》一课一样,随品随悟,随悟随写,这样便可自然而然地在课堂上和诗意靠近一点,再近一点了吧。

语文的课堂,也应该是有萌动,有绽放,然后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因为一词,一句,一文,给孩子们带来心灵的冲击,使孩子们可以感悟到文字的魅力,情感的美好,可以在以后的无涯岁月里,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吧。

  • 再品诗意语文的诗意语言一观王崧舟老师的《红楼春趣》有感
    答:这个孩子会勇敢的举起他的手,一次比一次高,一次比一次多。      我们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我们可能就是什么样的人,因为语言是我们生命存在的家,语言是我们生活的化身,语文老师必须对语言需要一份自觉,在王老师诗意语文的课堂上,我感受到了诗意语文的独特魅力。
  • 品诗意语文 悟教学策略
    答:品诗意语文 悟教学策略 王崧舟老师的课,真的是深入浅出、耐人寻味。几天的学习让人获益匪浅,特别是教学策略方面,有很多值得反复品味、学习借鉴的地方。 一、 落实语文要素发展核心素养 王老师说,语文要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像硬币的两面,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教学中,双线并进:人文主题、语文要素贯穿始终。
  • 诗意课堂,我如何追求
    答:1读中彰显语文课堂诗意韵味“三分文章七分读”,一堂语文课,如果没有琅琅书声,犹如盲人骑瞎马,奔不远,飞不高。读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语文教学就是“读读、说说、写写”,但是,怎么读,怎么讲,怎么写却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读不是枯燥乏味地读,写也不是机械重复地写,...
  • 读王崧舟《诗意语文》有感
    答:读王崧舟《诗意语文》有感 篇1 进入五年级后,我比之前备课更加精细了。每次备课都花费大量的时间,查阅各种资料,但上课的效果总不尽如人意。如何追求更高的备课效率呢?我翻开了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他在书中关于教师如何进行文本细读的详细描述,让我这个年青语文老师茅塞顿开,也让我对自己...
  • 有一种感动叫诗意
    答:诗意语文将诗词学习提炼为“举象”、“造境”、“入情”这三大招数,由此,三朝方能得诗之三昧。精神契合,是诗意语文力图在课堂上建构的一种生命化理解。在诗意语文看来,文本学生教师都是课堂上一种独特的精神存在。诗意语文从问世的那一天起,就自觉地以生命化教育作为自己的终极探寻和关怀。诗意语文...
  • “诗意语文”创始人特级教师王崧舟的阅读观
    答:王崧舟,酷爱阅读,博览群书,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种文人的味道。他的课是一场思想盛宴,更是一次精神享受。他让语文多了一份诗意的光环。他是浙江上虞人,曾任杭州市拱宸校小学校长,是特级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在全国小语界首创诗意语文教学流派。他天生就喜欢读书,他觉得每本...
  • 观王崧舟执教《墨梅》有感
    答:文/龚东燕  乐平市第十五小学 今天上午语文教研组长组织全体语文老师听了一节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墨梅》。特级教师王崧舟提倡诗意语文课堂,在他的课堂上。妙语连句,金句频出,整个课堂让学生徜徉在诗意的海洋中。教学语言,以及引导语感染力非常强,利于学生想象力,思维发散力的发展。课堂不是...
  • 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意案例分析
    答:一、教师的教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学生在课堂上会通过教师有声语言的讲解而察其容,而且还会通过教师的教态而观其色。教师的教态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教学气氛,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一种课堂...
  • 小语界"诗意语文"教学流派的是谁
    答:现任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二、有关诗意语文教学流派的开创过程如下:王崧舟同志长期醉心于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追求,凭着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坚实功底,在全国小语界开创了独具特色的"诗意语文"教学流派,成为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全国教育家型名师。他执教的语文课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栏目播出...
  • 诗情画意,诗画语文的课堂教学反思
    答:学生看画写诗是这节课的重点,安排时间20分钟,要求学生至少写出两句诗,多多益善。一开始,学生苦思冥想,不知如何下笔。我一边巡视,一边点拨启发,几分钟后有学生举手,示意有诗句。我拿来看,他只写了两句,14字,“春风暖树阳光照,群燕飞上柳树梢。”读出来很俗,缺少诗意,但也押韵,有点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