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线城市的考核标准是什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一线城市有那些,评判标准是什么?

一线城市是房地产概念指房价较高的城市。它们或为直辖市,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庞大的中产阶层人群以及可观的政治资源;或为区域中心城市,对周边多个省份具有辐射能力,有雄厚的教育资源、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便利的交通;或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有着良好的经济基础、便利的交通和独特的城市魅力。
通常社会评判一线城市的常见标准还包括其他因素:城市发展水平、生活水平和人均收入、辐射带动能力、对人才的吸引力、国际知名度等等。

扩展资料:中国大陆目前被普遍公认的一线城市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几个城市在金融、商贸、服务、科技、对人才的吸引力等方面都高居中国大陆前四,也是中国社科院与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的大陆地区城市综合实力排行前四强。其影响力和辐射力引领整个中国大陆的发展。
一线城市指的是在全国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具有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大都市,在城市规模、基建、文化、消费等层面,一线城市一般均领先于其他城市。其主要体现在城市发展水平、综合经济实力、辐射带动能力、对人才吸引力、信息交流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交通通达能力等各层面,一线城市在生产、服务、金融、创新、流通等全国社会活动中起到引领和辐射等主导功能。既可按行政级别划分,也可按城市规模、人口数量划分,或者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GDP总量等标准划分中国大陆的。
参考资料:人民网--一线城市租赁住房

新一线城市的考核标准,首先就是经济是否达标,因为经济是一个城市的基础,直接决定全民的生活质量。还有人均收入水平,只有全民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


第二,就是城市的交通便利。如果一个城市的交通拥堵不堪,它的经济再怎么发达,也不可能评为一线城市。交通发达了人们出行方便,能够节省不少时间,这也是一线城市的硬性指标。


第三,就是环境了。一座城市环境是否整洁,决定了它的整体面貌。只有绿化面积达标,环境清新优雅的城市,才有可能被评为一线城市。


除此之外,还有人口的多少,人民素质的好坏以及教育程度等一些综合指标。只有这些都达标了,那么就一定能够成为一线城市。



新一线城市考核标准是:直辖市,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庞大的中产阶层人群以及可观的政治资源;
区域中心城市,对周边多个省份具有辐射能力,有雄厚的教育资源、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便利的交通;
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有着良好的经济基础、便利的交通和独特的城市魅力。


根据这个标准,有望进入新一线城市的15个城市分别是成都、杭州、宁波、南京、武汉、重庆、沈阳、青岛、长沙、大连、西安、厦门、无锡、福州、济南。
该评选标准及结果由《第一财经周刊》自行制定和评选。并不是国家制定的标准,只可以作为参考作用。


根据传统的一线城市定义,指的是在全国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具有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大都市。其主要体现在城市发展水平、综合经济实力、辐射带动能力、对人才吸引力、信息交流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交通通达能力等各层面,一线城市在生产、服务、金融、创新、流通、综合商业指数等全国社会活动中起到引领和辐射等主导功能。



量化指标包括经济指标、人口指标、创新指标和房价指标,筛选范围包括天津、重庆等25个具有一定经济体量、产业结构较为合理的城市。节点城市包括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和重要高铁节点城市。

1、经济指标
衡量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经济指标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经济指标有三个,一是2015年人均GDP,人均GDP越高的城市,居民可以享受更高水平的物质生活。二是第三产业占比,第三产业占比越高吸收就业的能力越强,经济发展通常也越具有持续性。三是根据该城市2015年的GDP规模以及近几年的GDP增速,采用趋势外推法所预测的2020年GDP水平,较大的经济体量是成为一线城市的必要条件。

2、人口指标
选择的指标包括2015年常住人口数(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的人口指主城区人口)和常住人口变动率。存量人口规模决定了一个城市的总需求,人口变动率则反映了该城市的吸引力。

3、创新指标
创新能力是一线城市不可或缺的,本报告选取2015年新增专利数,作为城市创新能力的衡量指标。

4、房价指标
房价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不可或缺的指标,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竞争力。总体来看房价与城市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在一二三四线城市间逐次递减。

新一线城市的标准:关注人才、创业和大公司

  据《第一财经周刊》2014年12月的报道,当时提出的新一线城市的计算公司是:人才吸引力指数×0.3+适宜创业指数×0.3+大公司关注度指数×0.4之后得出2014年度排名。

  至于大公司的计算方法是这样的:将该城市列为“一线市场”的大公司数量×0.75+将该城市列为“二线市场”的大公司数量×0.25。

  在他们的排名中,关注的是人才、创业和大公司方面的指数。当时,他们将成都、杭州、武汉、南京、天津、重庆、苏州、西安、大连和沈阳列为2014年度“新一线”城市。

  新一线城市的标准:学界认可“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排名

  这一次的新一线城市之争中,学界认可“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排名。目前关于城市综合实力的排名有多种,比较权威的当数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由中国社科院主办,自2003年开始,该报告每年发布一次,对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比较后排出座次。这份报告主要是由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牵头,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共同携手,国内著名高校、国家权威统计部门和地方科研院所近百名专家历时大半年时间联合完成。报告从全球的视角来分析中国城市的整体位置,包括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同时提出中国城市的全球竞争战略,为相关省区和具体城市分析自身竞争力,制定提升竞争力的战略提供启示和参考。

  2017年6月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显示,城市综合竞争力20强分别是:深圳、香港、上海、台北、广州、天津、北京、澳门、苏州、武汉、佛山、南京、无锡、东莞、成都、新北、青岛、郑州、厦门、长沙。此外,《报告》筛选出9个转型升级的最佳案例城市,分别是:重庆、深圳、广州、成都、佛山、包头、南通、苏州、长沙。

当前存在新一线城市之争,武汉、郑州、南京等等都要争一线城市。那么达到什么标准才可称之为一线城市呢。主要两个方面。
首先,当然是人口,人口少了自然不能进入一线之列,一线城市最低的人口标准是人口数量要突破800万。
其次,那就是国名生产总值,俗称GDP。只有GDP不少于一万亿元是进入一线城市的门槛值,当然越多越好。



  • 一线城市的标准是什么
    答:一线城市的标准是什么 1. 一线城市是按照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来划分的,主要体现在城市发展水平、综合经济实力、辐射带动能力、对人才的吸引力、国际知名度等方面。2. 一线城市在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主要体现在城市发展水平、综合经济实力、辐射带动能力、对人...
  • 新一线城市和一线城市有什么区别吗
    答:2. 评价标准:一线城市的评价标准通常包括房价水平、人均收入、城市发展程度和生活质量等多个维度。新一线城市的评定则侧重于城市的商业活力、资源集中度和生活方式的可塑性等指标。3. 具体城市:在中国大陆,传统的一线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新一线城市的列表则通常包括成都、杭州、重庆、武汉和...
  • 一线城市有那些?评判标准是什么?
    答:一线城市是房地产市场的划分概念,逐渐演变为衡量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指标。评判一线城市的标准通常包括经济实力、城市规模、辐射力与影响力、信息交流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等多个方面。一线城市主要根据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来定义,也有说法认为中国四大直辖市属于一线城市。一线城市在全国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
  • 一线城市的标准是什么
    答:1. 经济基础雄厚,拥有庞大的中产阶层和显著的政治资源。2. 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对周边省份具有强大的辐射能力,同时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便捷的交通系统。3. 位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或沿海开放城市,具备吸引人才的城市魅力和良好的经济条件。4. 评判一线城市的标准还包括城市发展水...
  • 一线城市的标准是什么
    答:二线、三线、四线城市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房地产市场,现在已演变成为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划分。常规的指标包括综合经济实力、城市发展与规模(建设水平、人口和面积等)、辐射力与影响力、信息交流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等等。目前一线城市主要按照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来划分,另有说法指中国四大直辖市。
  • 国家一线城市标准是什么
    答:国家一线城市是指拥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是国家发展的引领者。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标准,国家一线城市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市区人口在150万以上,年人均GDP超过10万美元,固定资产投资额超过5000亿元,且具有重要的国际经济、金融、交通、航运、科技创新和文化交流等综合实力。除了以上标准,国家一线城市还具备...
  • 一线城市的标准是什么
    答:1. 人口规模宏大。世界级的一线城市往往拥有庞大的人口规模,例如美国的纽约和英国的伦敦。在中国,虽然人口众多并非直接等同于一线城市,但人口规模庞大确实是一线城市的一个基本特征。2. 经济实力强劲。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属于一线的最重要指标,也是一线城市的重要象征。3. 国家级经济...
  • 新一线城市标准
    答:新一线城市标准新一线城市是《财经周刊》根据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指标综合评比后划分的名单。这批“新一线”城市,它们或为直辖市,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庞大的中产阶层人群以及可观的政治资源;或为区域中心城市,对周边多个省份具有辐射能力,有雄厚的教育...
  • 2020年新一线城市排名出炉,新一线城市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答:新一线城市评估的五大指标: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以前只要讲到一线城市,就会说北上广深,但是随着各地的发展,其排名会出现波动。 13个新一线城市GDP超万亿,它们都分别是: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天津、苏州、南京、郑州、长沙、青岛、合肥...
  • 新一线城市什么意思
    答:评价标准:1、商业资源集聚度 商业资源集聚度是一项借助商业世界的选址研判智慧,评估城市商业实力强弱的数据指标。它从主流消费品牌对城市的青睐程度、商圈实力以及基础商业发展三方面衡量城市的商业繁荣程度。对头部新一线城市而言,在顶级商圈建设的赛道上弯道超车一线城市并非不可能。在人口规模较大的中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