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染性病害是指什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8
什么是侵染性病害?

水果采收后在贮运中由于病原微生物的侵染而引起水果腐败与品质下降的都称为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的种类常以病原菌感染后在植株上所表现的症状来区分,有干腐、软腐、各种变色斑、组织肿大或坏死、器官破坏或表面粗糙等等。

病原物随气流、水流及介体或人为的因素将病原带到植物的感病部位,近距离的病原物向植物聚集,通过植物自然孔口(气孔、水孔、皮孔、腺体及花柱等),伤口(虫子伤、冻伤、机械伤、裂缝、创伤等)和直接侵入,在温湿度适宜条件下病菌孢子萌发侵入。经过一定时间的潜育期到出现明显症状,进入病害发展时期。

infections disease

谌多仁

植物受病原物寄生引起有传染能力的病害。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是病原物、寄主植物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结果,经过进一步发展使病害蔓延或流行。引起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类群有真菌、细菌(类细菌、类菌原体、螺原体)、病毒(类病毒)、线虫和寄生性高等植物,还有少数放线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这些病原物的共同特性是对植物有寄生能力和致病能力,在寄主植物体上生长发育和产生大量繁殖体,致使寄主植物发生病变,通过传播到达健株或健部再次引起新的侵染。

病原物寄生性和致病性 病原物具有从活的寄主植物细胞组织内掠夺养分的能力称为寄生性。具有寄生能力的微生物才能与寄主植物建立寄生关系,同时又能产生某些酶、毒素和激素等代谢产物,对寄主植物细胞的生理功能进行毒害或破坏,从而使寄主植物发生病变,称为致病性。这是病原物的两种属性,二者有一定的相关性,病原物通过有性杂交、体细胞重组、异核现象和突变等引起变异。兼性寄生的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细胞组织的毒害或破坏能力较大,寄主范围较广。寄生性较强的,尤其是一些营专性寄生的病原物,必需从活的寄主植物细胞组织中掠夺养分,不能在死亡的植株上生长繁殖,对营养要求严格,寄主范围一般较窄,不能或很难在培养基上生长。

病害发生

病原物能引起侵染的个体及其任何部分称为接种体(inoculum)。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是病原物接种体,从越冬(或越夏)场所通过传播到达感病寄主植物的表面,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引起初侵染,使寄主植物个体发病。病原物的侵染过程通常区分为侵入、潜育和发病三个顺序阶段,当病原物作用于寄主植物时,寄主植物发生相应的反应,病原物的侵入和在寄主体内的扩展,受寄主抗侵入和抗扩展的影响。病害能否顺利发生和扩展,因病原物与寄主的组合、寄主的抗病性以及寄主所处的环境条件而异。能顺利完成侵染过程的,在发病株上出现变色、腐烂、萎蔫、畸形等病状,大多数种类病原物在病部产生大量繁殖体,构成各种症状,多数症状可存留到病株生命的结束。

病害发展

在同一个生长季节中,初侵染的病原物寄主个体发病株上产生的繁殖体,通过一定的传播或传染途径,再一次侵染同种寄主的健株或健部,导致寄主群体发病。再侵染的次数、引起病害的轻重以及病害能否流行和流行程度,取决于病原物繁殖的速度和数量、寄主的抗病性水平以及适宜发病和流行的环境因素的相互配合。

病害循环

当寄主植物处于休眠期,病原物即转入越冬(或越夏)阶段,以渡过不良的生活环境,当寄主植物再生长时,病原物会重新侵染。不同种类病原物越冬(或越夏)方式和场所不同,并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能顺利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成为下一个生长季节的病害初侵染源,通过传播或传染,引起寄主个体发病,而完成病害循环,病害得以延续。

病害控制

不同种类的侵染性病害,其防治措施不尽相同,原则上有清除侵染源、控制病原物在田间扩散、改变田间有利的发病条件和增强寄主植物的抗病性等综合防治措施。



  • 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的异比较
    答:侵染性病害是由细菌,真菌,或者病毒对作物的侵入而造成危害,对作物有较强的侵染性,在一定气候条件下还具有较强的传播性,导致作物减产甚至无收,又分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和病毒性病害,而非侵染性病害是指由气温,水,肥等因素引起的大面积病害,又称生理性病害,具体表现为作物受到霜冻或者高温...
  • 什么是侵染性病害?
    答:水果采收后在贮运中由于病原微生物的侵染而引起水果腐败与品质下降的都称为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的种类常以病原菌感染后在植株上所表现的症状来区分,有干腐、软腐、各种变色斑、组织肿大或坏死、器官破坏或表面粗糙等等。
  • 侵染性病害的特点
    答:植物侵染性病害(infection diseases)是一类由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特点:病原性,传染性,症状特异性、病程、病害循环。非侵染性病害与侵染性病害相比,没有病原生物的侵染。在植物不同的个体间不能互相传染,所以又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的主要特点:(1)没有病征。(2)大面积...
  • 什么是花卉病害?
    答:花卉的病害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是由病原生物引起的,如真菌、细菌、病毒、类菌质体、线虫等。其中以真菌引起的病害最多。这些病害能传染称为侵染性病害。如月季白粉病、兰花炭疽病、仙客来灰霉病等。非侵染病害不是由病原生物引起的,不能传染,是由环境条件、营养因素造成的,如...
  • 病理学重点?
    答:1、 植物病害:由于致病因子(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作用,植物正常的生理生化功能受到干扰,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因而在生理和组织结构上出现多种病理变化,表现出各种不正常状态即病态,甚至死亡的现象。2、 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因子引起的植物病害,可以在植物个体间互相传染,因而也称传染性病害。3、 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
  • 什么是果蔬的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
    答:侵染性病害是指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从外部侵入果蔬体内导致果蔬发病;而生理性病害指果蔬在没有受到外部病菌侵染的情况下,由于缺少某种元素、缺少水分、土壤盐分过高或者温度过高过低等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导致自生生理功能紊乱而表现出病症。
  • 花卉的侵染性病害有哪些特征?
    答:侵染性病害是由于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侵染花卉引起的。这些生物形态各异,但大多具有寄生力和致病力,并具有较强的繁殖力,能从感病植株通过各种途径,如气孔、伤口、昆虫、风、雨等传播到健康植株上去,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发育、繁殖、传播,周而复始,逐步扩大蔓延。因此,这类病害对花卉造成...
  • 侵染性病害为什么会在田间重复循环发生?
    答:侵染性病害是一类由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1.特点:传染性,病原性,症状特异性,病程,病害循环。2.危害性具有突发性,隐蔽性,传染性。
  • 简述植物非侵染性病害与侵染性病害的主要区别和两者的关系
    答:由于寄主组织死亡或进入休眠,病原物随之进入越冬阶段,病害处于休眠状态。到次年开春时,病原物从其越冬场所经新一轮传播再对寄主植物进行新的侵染。这就是侵染性病害的一个侵染循环。非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是由非生物因子引起的病害,如营养、水分、温度、光照、和有毒物质等,阻碍植株的正常生长而...
  • 请详细阐述引起植物病害的原因
    答:植物病害流行是指侵染性病害在植物群体中的顺利侵染和大量发生。其流行是病原物群体和寄主植物群体在环境条件影响下相互作用的过程;环境条件常起主导作用。对植物病害影响较大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下列3类:①气候土壤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照和土壤结构、含水量、通气性等。②生物环境,包括昆虫、线虫和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