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22
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

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扩展资料:

提出背景: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

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

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

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

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

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

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人物介绍: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

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

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

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

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

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

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意思是讲理论(知)和实践(行)要合而为一,不可过分偏重一边。

知行合一的提出者王守仁,敏锐的发现了宋儒理学的弊端,他转变了宋儒看问题的视角,不是从分离的角度去看知行关系,而采用了同一的角度,他教导弟子徐爱说不要执着于外在的对立,而是要从“本体”去看,发现内在的统一。

王守仁说:“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闻到臭味会让我们感到厌恶,其中闻到臭味是知,感到厌恶是行。如果我们没有闻到臭味怎么会感到厌恶呢?如果我们没有感到厌恶,就说明不知道闻的是臭味。因此,知规定着行,行也规定着知。此正所谓“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犹如身体受寒会感到冷,肚子饥饿会感到痛,受寒与饥饿是知,冷和痛是行。如果不受到严寒和饥饿,怎么会感到冷和痛?反过来,如果不感到冷和痛,怎么知道是受寒了还是饥饿了?在答顾东桥的回信中,王阳明还举例说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才知道吃东西,“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

扩展资料:

“知行合一”提出的背景

王阳明在贵阳北部修文县县城龙场镇龙场悟道之后 , 非常深切地了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种苦思后的彻悟。王阳明认为心灵态度决定行为方式、世界观点,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邻窃斧”。从此与朱熹学说分道扬镳,建立了心学体系大成的开端。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纠朱学之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行合一



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



知行合一的释义

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只说一箇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箇行,已自有知在。



  • 知行合一的意思是什么?
    答:“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就是思想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统一,追求事业完美无缺。“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简单通俗理解即为德兼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知行合一”出自:明朝思想家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寓意思想与行动的高度统一。“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
  • 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答:“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
  • 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答:知行合一是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知行合一(汉语词汇),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它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认知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
  • 知行合一的意思是什么如何造句
    答:知行合一的意思 【拼音】zhī xíng hé yī 【解释】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出处】语出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
  • 知行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
    答: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
  • 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简单解释
    答:知行合一意思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王守仁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
  • 知行合一的意思是什么?
    答: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 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呢?
    答: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知道,还要练习团结“知识”和“去”,才能被称为“好”。对良知,知识和行为,是阳明文化的核心。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团结“知识”和“去”,才能被称为“好”。对良知,知识和行为,是阳明文化的核心。这是由明朝思想家...
  • 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答:知行合一是指知识与实践的统一,即将所学的知识、理论、道理等付诸实践,转化为行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这种理念强调知识与行动之间的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认为只有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体现知识的价值。知行合一的概念源于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他提出了“致良知”和&...
  • 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答:知行合一是一种基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思维方式,意为知识和行为应该相互融合,相互补充,没有实践的知识是无用的,有实践的行为缺乏理论支持也会变得毫无意义。在知识体系中,知一旦得到了确立,就需要通过行动来持续更新、强化。只有实践中的反复锤炼,才能够真正将知识转化为真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