槊的古代兵器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5
古代兵器中“槊”和“镗”是什么样子的?

槊是十八般兵器中的重型兵器之一,多用于马上作战。在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中就发现了战国晚期、东汉早期的槊。槊的各类很多,结构复杂,较为笨重,多为力大之人使用。因此槊在现代武林之中已近失传,练槊的人寥若晨星。 槊是由矛和棒演变而来的。《正字通》一书中云:“矛长丈八谓之槊”,所以古代也把丈蛇矛称为“铁槊”。古代的槊,柄用坚木制,长约2米,粗约一把,柄端装有一长圆形锤,上面密排铁钉或铁齿六至八行,柄尾装有三棱铁钻。因其形状与狼牙相似,故也称“狼牙槊”。《武备志》载:“棒首施锐刃,下作倒双钩,谓之钩棒;无刃而钩者亦用铁爪植钉于上如狼牙者,曰狼牙棒;本末均大者为杵,长细而坚重者为杆,亦有施刃鐏者,大抵皆棒之一种。”《水浒传》中“百胜将”韩滔用的是一杆枣木槊;番将乌利可用的是一杆纯钢枣槊;别外,还有指槊,掌槊,双槊,衡槊及枣阳槊等。 传统演练的套路称为“单槊”,练法与大刀相似。它的用法有劈、盖、截、拦、挑、撩、云带、冲等。尽管槊较重,但也可演练许多招式,如“泰山压顶”、“刀劈华山”、“横扫千军”等等。 镗,中国古兵器。始于明代,是由枪发展而来的,茅元仪《武备志》载:“此器自有倭时始用,在闽、粤、川、贵、云、湖皆旧有之,而制不同”。周纬《中国兵器史稿》也说:“镗兵之重要者为枪头齿翼月牙镗,长与月牙铲同;茅氏(茅元仪)注曰:以纯铁为之,盖恐用生铁则易折其翼也;镦亦有尖刀,可倒用为刺兵,左、右、中三面均可刺,其齿形镗则兼有碴兵、句兵之用,诚属利器,惟恐使用较难,须经过精细之练习耳。”镗在清代应用甚广,尔后,逐渐减少。 镗一般头的两边形似马叉,中间似剑状。它上有利刃,称正锋,长1尺半,尖锐如枪,横有弯股刃,两锋中有脊。锋与横刃互镶,并嵌于七、八尺长的柄上,柄下端有长约半尺的梭状铁钻。镗的形状较多,主要有:月牙镗、四节镗、五齿镗、三节镗、雁尾镗、雁翅镗、雁嘴镗、凤翅镏金镗、锯翅镗、金牛镗、燕子镗、凤翅镗、夜战镗、牛头镗、燕子镗、雷震镗等。 镗长而重,多为力大身高者使用。使用时多是两手交换,有时左把在前,有时右把在前。它的基本技法有:捕、折、翻、撩、勾、捅、捞、咬、拨等

矛、枪、槊三种兵器都是长柄武器,明显的区别在于:
矛的使用最早,头尖两侧开刃,尾部有倒刺,跟箭支头部挺相似,拔出时会增加二次伤害。没有带缨,而且往往有时候用于投掷。
枪是矛的沿化后的兵器,头尖两则有开刃的尖刺突出,棱型设计,可带破甲效果,刺中敌人身体后还会增加伤口面积。刺穿敌人后,以免带出的血雾飞溅到眼部,都配以缨子,可以沾住飞血。
槊也是矛的演化的武器,主要用于马战,也叫马槊。为了冲锋突刺时的强度,槊身设计比较长,可以有效贯穿敌人身体。

槊,(又可写作矟)中国古代冷兵器,是重型的骑兵武器,是长矛的重型精品版。根据《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古代兵器分册》主编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泰斗杨泓老先生著述 ,槊起源于汉朝,兴起与骑兵为主的战争朝代,即:魏晋-隋唐。这一时期骑兵是争霸天下的决定性力量,重装骑兵对决促进了装甲与武器的发展,这个环境造就了中国甲骑具装骑兵的武器与装甲的发展高峰。
槊分槊锋与槊杆两部分,槊锋刃长达50-60CM,远远长于普通的枪、矛类武器。槊正是为了适应汉末以来越来越强大的重装骑兵、披甲战马。
槊锋具有明显的破甲棱,上好的槊也会同宝剑一样,有八个面。普通的鱼鳞锁子甲、铁圜甲、明光铠,在破甲的槊之下,一击而破。
1、首先是骑兵对决的战争,南北朝时期有游牧政权先后决战于中原地区,骑兵是争霸天下的决定性力量,鲜卑慕容氏建立燕国、氐人建立前秦,从魏晋到南北朝到隋唐是骑兵对决的时代,这个环境造就了骑兵的武器与装甲的发展
2、自汉末以来至隋唐强大的世家门阀执政与领兵时期,唐朝的很多门阀,血统十分久远,可追溯至汉,例如荥阳郑氏门阀就是源自东汉郑玄,赵郡李、清河博陵崔、范阳卢、太原王氏等中原门阀家族。陇西李阀可追溯到汉。因此槊这种威力强大但造价昂贵的武器,只能少数贵族装配,而一般文人贵族、官僚,佩华丽的剑足以彰显身份。只有需要领兵作战的门阀贵族,才需要具有实战性的骑兵武器,因此,槊与世家贵族出身的将领结合,成为其标志。
3、拥有精锐的重装骑兵部队,《南齐书·列传·卷五十七》(拓跋宏)宏自率众至寿阳,军中有黑毡行殿,容二十人坐,辇边皆三郎曷刺真,槊多白真毦,铁骑为群,前后相接。
南朝的梁简文帝,风流潇洒、文采斐然,亲自做《马槊谱序》:“马槊为用,虽非古法,近代相传,稍以成艺。”
南朝名将,世家贵族羊侃极为豪奢,却以制槊为荣耀:《梁书·羊侃传》“侃执矟上马,左右击刺,特尽其妙” 1、首先外形与枪矛一致,不过由考古可以看出,槊锋非常长,远非枪矛的头可以比。
2、有时会装备“留情结”防止冲锋时贯穿敌人无法拔出
3、马槊杆为通常使用柘木,是细柘杆浸泡油晾干后,用鱼泡胶黏合而成
4、横向缠绕麻绳,勒入槊杆,使横向受力
5、再涂生漆,裹以葛布,成为一个整体槊杆
上等马槊,往往使用柘木。(宋朝著名大杀器:神臂弓,用的是桑木,《容斋三笔》卷十六《神臂弓》:神臂弓……其法以桑木为身……。而柘木——又名桑柘木,是桑木之中名贵的一种,被视为槊的首选,其硬度与柔韧度均极其出色。)
神臂弩的木材,最重要的就是弯折回弹、瞬间复位的刚柔并济的能力,因此可以侧面论证柘木是冷兵器军械中最好的造槊材料之一。
马槊里边有非常多的讲究。槊杆根本不像普通枪、矛所用的是木杆,而是取上等韧木的主干,剥成粗细均匀的蔑,胶合而成。那韧木以做弓用的柘木为最,次以桑、柞、藤,最差也得用竹子。把细蔑用油反复浸泡。泡得不再变形了,不再开裂,方才完成了第一步。而这个过程耗时将近一年,一年之后,将蔑条取出,荫凉处风干数月。后用上等的胶漆胶合为一把粗,丈八长(注,汉尺),外层再缠绕麻绳。待麻绳干透,涂以生漆,裹以葛布。
葛布上生漆,干一层裹一层,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发出金属之声,却不断不裂,如此才算合格。然后去其首尾,截短到丈六左右。前装精钢槊首,后安红铜槊纂。不断调整,合格的标准是用一根麻绳吊在槊尾二尺处,整个丈八马槊可以在半空中如秤杆般两端不落不坠。这样,武将骑在马上,才能保持槊尖向前而不费丝毫力气。  如此制造出来的槊,轻、韧、结实。 武将可直握了借马力冲锋,也可挥舞起来近战格斗。只是整支槊要耗时三年,并且成功率仅仅有四成,因此造价高得惊人。所以汉唐以来,马槊一直是世家出身将领的标志。
《宋史·仪衞志》:“又䂍矟,唐金吾将军执之。宋制,卤簿出则八枚前导。 ”以大宋名画的《大驾卤薄图》为例,多达5000人的豪奢仪仗队,仅以金吾将军手执八枚马槊作为前导。

1、宋朝之后,失去产马的产地,没有强大的骑兵部队,槊这种强大的骑士武器,失去使用者。
2、槊的成本昂贵,费时而且繁复,失败几率高,耗费大,一杆槊使用以及废弃的木材,可以造十架强弓。
3、宋朝之后,文人领兵,世家门阀不再掌军。
4、制式武器伴随大集团步兵的强大的发展,宋之后,对付强大骑兵军团的方法已经不是骑兵的对决,而是“以步制骑” 唐末五代第一猛将李存孝,晋王李克用之义子。常持马槊冲阵,《旧五代史·唐书列传五·李存孝传》:存孝每临大敌,被重铠橐弓坐槊……万人辟易,盖古张辽、甘宁之比也。



  • 马战骑兵终极武器“槊”,
    答:”《水浒传》中“百胜将”韩滔用的是一杆枣木槊,番将乌利可用的是一杆纯钢枣木槊,此外,还有指槊、掌槊、双槊、衡槊及枣阳槊等。镇压妖魔的神器 禹王槊是古代兵器中知名度最高的一种。它的来历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据说最早是大禹治水时,用来开山凿石的工具和镇压江河中的妖魔鬼怪使用的神器。
  • 槊是一种什么兵器?
    答:槊是一种重型的骑兵武器。槊是中国的冷兵器,位列十八般武器其一,是长杆矛的种类之一。槊在外形和攻击强度上酷似红缨枪和斧头,但是具体形制上又与两者相去甚远。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槊又可分为马槊、步槊和杂槊。顾名思义,马槊是骑马时使用的武器,步槊则是步兵的专属,而杂槊则是其他外形独...
  • 走近古代冷兵器——槊,看曹操横槊赋诗!
    答:走近古代冷兵器——槊,看曹操横槊赋诗!中国古代兵器在祖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下一部璀璨耀目的史册。古代将士为国征战、为民捐躯的英勇壮举,被后人世代传颂。而将士们使用的各类兵器却伴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销熔、埋没,重新翻开历史的篇章,回顾古代的冷兵器历史,看一下似枪非枪的槊!槊,在...
  • 马槊是什么东西 和矛、枪有什么区别
    答:马槊,是槊的主要形态,中国古代冷兵器,是重型的骑兵武器。与枪、茅区别:1、外观:外观跟枪矛类似,长度更长,头较顿,枪身很粗、很结实,骑战(双方都是骑兵)时有奇效,是长矛的重型精品版。2、长度:马槊分槊锋与槊杆两部分,槊锋刃长达50-60CM,远远长于普通的枪、矛类武器。3、枪头:...
  • 古代骑兵最强冷兵器—槊
    答:古代骑兵最强冷兵器—槊 槊在我国古代冷兵器中是非常稀少以及珍贵的存在,所以在我国古代它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槊是出现在汉朝的一种冷兵器,他是冷兵器矛转化衍生出的一种极具破坏力专门用来破甲的长柄冷兵器。和造价昂贵制作复杂的矛一样,槊的造价也是顶级预算,从槊杆到槊头每个部件...
  • 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强的长冷兵器——槊
    答:唐末的第一武将李存孝使用的兵器就是禹王槊,属于杂槊的一种(也有人说是毕燕挝,有争议),甚至于关羽的战斗用的兵器也有很大可能不是大刀而是曹操曾经赋诗过的马槊,这么算下来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槊在古代兵器中的重要位置了。其实在我们中国对于古代冷兵器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一般都会有一种马槊情怀,因为...
  • 演义四大怪异槊:一种三合斩将
    答:金钉枣阳槊 《说唐》中单雄信使用的兵器,长丈八,重一百二十斤。这种槊的头部类似于狼牙棒,但比狼牙棒细,其上布满金钉,所以叫金钉枣阳槊。这种槊既可刺杀又可打击,具有枪和狼牙棒的双重威力。单雄信在黄土岗用此槊打退官兵,又持槊追杀李世民,被尉迟恭单鞭夺下,这就是著名的“单鞭夺槊”。禹王...
  • 古代兵器:禹王槊和叉竿攻城器
    答:古代兵器:禹王槊和叉竿攻城器。禹王槊:槊的一种。柄长六尺,粗可盈把。槊头似鱼,鱼嘴锋利,鱼鳞如钉,鱼尾似铲。柄尾有一“人”字形铁鐏。混唐槊:槊的一种。柄长六尺,粗约一寸半。槊头呈方锤形。柄尾装有三棱形鐏。掌槊:槊的一种。柄长六尺,粗可盈把。槊头为手掌形,故名。主要...
  • 古代兵器朔是什么样子的??有图采纳
    答:虽说这十八般兵器当中,只有刀、枪、剑、弓箭、藤牌这几个比较常见。但是在其他冷兵器当中,朔算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兵器,历史上的名将尉迟恭、程知节、秦琼、李存孝等人用的就是这个兵器。槊作为中国古代冷兵器中一个非常厉害的兵器,一直是重型的骑兵武器。据说是长矛的重型精品版,最早起源于汉朝,只...
  • 兵器中的贵族——槊
    答:而敌方的士兵看到如此场面,如何能不心胆俱寒。对比欧洲骑兵使用的骑枪,同样是骑马冲刺,骑枪在刺中敌人身体后就会折断,妥妥的一次性兵器。槊的使用者多为门阀世家,他们有财力有需求,使得槊走向了巅峰。直到宋代以文治国,武将不被重视,很难再有财力制作如此复杂的兵器。至此槊走向了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