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有什么历史典故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许昌有什么文化历史典故

那是三国时期曹魏的重要城市,原来叫许县,后改名许昌…


许昌成语典故
许昌地处中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西周时为许国。东汉末年,曹操迎汉献帝刘协迁都许昌,著名的“建安文化”即源于此。三国时,曹丕建魏,许昌是五都之一。许昌长期为郡或州治所,为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史作出了应有贡献。许昌在历史上发生过许多大事,涌现了许多历史名人,为世人传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并留下了许多含义丰富、脍炙人口的成语和典故。有的至今仍被人们所常用。

许由挂瓢
相传远古尧帝时代,东夷族部落酋长许由,善理政务,深孚重望,尧以天下相让,由坚辞不受,“退而遁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隐”。后率其部顺水而下,至今许昌县东部一带牧耕(颍水原流经今许昌县境内),故此得名“许地”。在牧耕时,许由常到颍河边用手掬水喝,有人送他一只瓢,让喝水方便些。他将瓢挂在树上,风吹后,发出沥沥响声。许由听了这声音心烦,干脆把瓢扔掉了(今魏都区七里店有“许由挂瓢处”遗址)。许由挂瓢的故事传说很早,后人常用以比喻隐居遁世。
越俎代庖
相传尧帝在年老时曾想把天下禅让给隐士许由。许由坚决不接受,回答说:“巧妇鸟在树林深处筑巢,只占一根树枝,鼹鼠到河里喝水, 不过喝满一肚子。象我这样的人要天下有什么用处呢?即使厨师不去厨房做饭,掌管祭典的人,也决不能超越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他下厨房。”意思是说,即使是你尧帝丢下天下不管,我许由也决不会代替你治理天下。后人以“越俎代庖”比喻超越自己的职权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有时也比喻 包办代替。
三过其门而不入
远古尧帝时代,许昌市禹州一带是夏后氏部落活动的中心区域。禹原是夏后氏部落的领袖,因其父鲧治水九年无果,舜摄行天子之政,杀鲧于羽山,又让禹代替其父治水。禹决心研究出治水办法,劳身焦思,到处奔走。在外十三年,三次经过家门都没进去。他采用因势利导,挖渠改道,引水入海,终于治服洪水。因治水有功,舜选禹为继承人。舜死后,禹继天子之位。后常用“三过其门而不入”形容热心工作,公而忘私。
孜孜不倦
古代传说:舜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有一次,舜叫大家对政事发表意见,问到禹,禹说:“予何言?予思日孜孜。”意思是说我没有好的见解,我只是天天孜孜不倦地考虑,搞好治水工作。后用“孜孜不倦”形容勤奋不息。
克勤克俭
传说大禹治水有智有谋,勤奋俭朴。他勘察山川,足迹踏遍九州,手拿工具,身背干粮,还和群众一起施工,吃住在工地。舜帝对禹的评价很高。称赞禹:“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意思是说,禹能勤劳治国,治水有功;能节俭持家,不讲求个人生活享受。后用“克勤克俭”表示勤俭治国或勤俭持家。
满招损 谦受益
古代传说:舜帝后期有苗部落大乱,舜命令禹征伐有苗,有苗不服。有一个叫益的人劝禹说:“惟德动天,天运弗屈。满招损,谦受益。”禹听了益的话感到很有道理,应该以德服人,便班师回朝。后用“满招损,谦受益”勉励人谦虚处世。意思是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会得到好处。
禹行舜趋
禹是夏朝的开国君王,舜是尧的继承人。《荀子非十二子》:“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意思是说: 禹紧跟舜行,舜快步跟尧走,指夏禹王依照舜的方针行事, 虞舜照唐尧的规矩办理政事 。“禹行舜趋”后比喻依随前人,自己没什么创新。
下车泣罪
舜传位给禹后,有一次,禹出门看到一个在押犯,便 下车去问那人所犯何罪,听着听着便不由自主地痛哭起来。他身边的人问道:“这个人自己犯了法,受到处罚罪有应得,君王为什么如此痛哭呢?”禹回答说:“在尧舜时期,人们都以尧舜仁爱之心为心。现在我为国君,人们却以他们自己的私心为心,所以我感到很伤心。”《书经》上说“百姓如果有罪,那就是我一个人的错。”《梁书•王僧儒传》:“解网禽,下车泣罪。”后常用“下车泣罪”作为颂扬封建统治者的“仁政”之辞。

许昌古称“许”,源于尧时,高士许由牧耕此地,洗耳于颍水之滨而得名。
东汉建安元年八月(196年),曹操至东汉京都洛阳迎献帝,暂都许都许县(今河南许昌东),汉朝末代都城。

  • 辞曹 典故
    答:关羽在许昌辞曹历史上确有其事。据《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记载:“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及羽杀额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三国演义》中说,曹操不但不准部下杀关公,...
  •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的意思是什么?
    答:郭沫若名言“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的意思是,每当听到三国的故事,每次都想来到许昌看看~~郭沫若名言“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让我对许昌期盼许久。三国文化名城—许昌是曹操大本营,曹操在此完成“狭天子以令诸侯”的势力扩张。留下无数历史典故。踏进许昌如同在三国历史故事中荡漾。知道的不知道的;熟悉的不熟悉...
  • 身处龙宫遥领荆襄什么意思
    答:这是一句中国古代的文学典故,出自《红楼梦》第十二回“贾宝玉路谒北静王”。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身在龙宫,却远远地统治着荆襄地区。这里的“龙宫”指的是水中仙境,而“荆襄”则是指古代的两个地名,分别位于今天的湖北省和湖南省。这句话表示的是一种超凡的统治力量,即使身处仙境,也能够对凡间...
  • 许昌思故台在哪里
    答:历史故事:原来的思故台,地高竹茂,远远望去,云雾缭绕,故有”灌台凝雾”美称,为古时”许州十景”之一,清乾隆与道光年间两任知州皆作诗抒情。民国时期台上建筑被毁,仅留有遗址。当年,毛主席曾在一次高级干部会议上提到灌婴的历史典故,以教育后人。同时,令人称奇的是,”灌台凝雾”是许昌历史...
  • 许昌有什么文化历史典故
    答:那是三国时期曹魏的重要城市,原来叫许县,后改名许昌…
  • 许昌是什么故里
    答:曹操,三国
  • 发生在河南的著名历史典故或传说
    答:五安阳市:充耳不闻,精忠报国,有胆有识;六鹤壁市:爱屋及乌,酒池肉林,助纣为虐,信誓旦旦,盘根错节;七新乡市:毛遂自荐,脱颖而出,因人成事,黄袍加身;同心同德 八焦作市:异曲同工,心有灵犀 九濮阳市:名正言顺,孤注一掷 十许昌:空前绝后 十一漯河市:说文解字 十二三门峡市...
  • 曹魏代汉是怎样的典故?
    答:战争形势转为对刘备有利。几个月以后,天气炎热,疾病流行,曹军只好撤退。刘备占领了汉中,自称汉中王。他一心要消灭曹操,恢复汉室。 曹魏代汉的消息传到益州,刘备悲痛欲绝,他带着军民人等对天痛哭三天,然后在成都宣布自己即位称帝,继承汉朝的法统。因为他建立的汉朝势力范围只局限于巴蜀地区,所以历史上称之为蜀国。刘备...
  • 烦请告知描写许昌的古代或现代诗词有哪些
    答:不登高山,难知天地之高远;不临中土,难见历史之浩瀚。九都洛阳西陈,七朝开封东列。郑韩故郡临侧,殷商安阳在望。惟我中原,史丰人旺。寸寸版图,寸寸华章。另有郭老云:“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溯流而上,观我许昌。昔有大隐许由,躬耕垄亩,洗耳避贤,高风雅望;及至魏文亡汉,基昌...
  • 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智谋的故事,形成很多有趣的典故和成语,有哪些
    答:于是下令班师,转回许昌,静观辽东局势。公孙康听说二袁归降,心有疑虑。袁家父子一向都有夺取辽东的野心,现在二袁兵败,如丧家之犬,无处存身,投奔辽东实为迫不得已。公孙康如收留二袁,必有后患,再者,收容二袁,肯定得罪势力强大的曹操。但他又考虑,如果曹操进攻辽东,只得收留二袁,共同抵御曹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