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第1-10句解释与启示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2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启示】 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启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解释】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启示】 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解释】 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启示】 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解释】 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启示】 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解释】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启示】 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每位小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解释】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启示】 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解释】 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启示】 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解释】 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启示】 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解释】 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启示】 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的温暖。




  • 三字经第一句怎读
    答:读作:dòu 。xiáng xùn gǔ míng jù dòu 详 训 诂 , 明 句 读。旧指文章里一句中间念起来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句读。 笔画数:10;部首:讠;笔顺编号:4512544134 《三字经》(节选)作者:王应麟 朝代:宋代 fán xùn méng xū jiǎng jiū 凡 训 蒙 , 须 讲 究。xiáng xùn ...
  • 《三字经》10. 稻粱菽,麦黍稷
    答:稻粱菽 ,麦黍 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猪,此六畜,人所饲。白话 :稻、粱、豆、麦、黍、稷,这六种谷物,是我们人类的主要食物。马、牛、羊、鸡、狗、猪,这六种牲畜,本来也在野外生存,现在已被我们驯化饲养。《三字经》中有些句子很熟悉了,比如开篇的“人之初,性...
  •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三字经》
    答:〖启示〗杨坚起兵东征西杀,结束了南北朝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中国,建立的隋朝仅两代就灭亡了。其原因是隋炀帝的荒淫无道,使得他众叛亲离。由此可见人心向背是非常重要的。词语解释:迨:及,等到。隋:朝代名。一土宇:南北结合,天下统一。失统绪:失去了帝业。隋朝为什么能统一全国:第一,北朝时期...
  • 《三字经》全文朗诵及简介
    答:《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又叫“三家村”,是我国传统开蒙教育的第一书,知名度极高,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三百千”之中以《三字经》为首,称为“经”,以《千字文》垫底称为“文”。当然,在文字难度、知识水平、文学素养等诸方面,《千字文》要求高。没有一定的文字学基础和...
  • 新三字经的全文解释?
    答: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
  • 《三字经》读后感
    答:这句话出自《三字经》。 《三字经》是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编撰的,同《论语》、《道德经》一样,都是中华国学启蒙教育丛书,它是我的良书益友。里面有“孟母三迁”,有“孔融让梨”,有“女娲补天”,有“开天辟地”等很多精彩的神话故事和历史典故。对我教育意义最大的是“孟母三迁”和“孔融让梨”这两个故事。“...
  • 《三字经》读后感
    答:《三字经》,深远而持久地影响着每个中华儿女,中华民族的美德铸造了它,让我们继承这些美德,发扬它吧! 《三字经》读后感7 你知道《三字经》是怎样的一本书吗?它在我们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古人的第一本书就是《三字经》,这本书经历了多少沧海桑田,是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一直毅力于世界之巅,源远流长。 《三字经...
  • 《三字经》读后感
    答:《三字经》里说的一点也没错。 《三字经》读后感2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提起这《三字经》的学习,还得从上幼儿园开始,偶尔会依依呀呀的跟老师读几句完全不懂的《三字经》,上一年级才算正式的吟诵了经典,那时经过半个学期的诵读,在学习之余,我随同学们把《三字经》背的熟熟的,背得多了,对内容...
  • 《三字经》10句金言,一句比一句精辟,值得收藏!
    答:《三字经》是古代的一本蒙学读物,是三字三字来读的一本经典,其语言流畅,深入浅出,体现出了古代礼仪孝悌的教育思想。《三字经》10句金言,一句比一句精辟,值得收藏。1.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后天的努力要比先天的条件更加重要。我们应当努力学习,区分善恶,培养自身...
  • 三字经中关于老师的诗句
    答:释义: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启示: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