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师德师风的内容和要求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21世纪,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这都对我国的师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为此,当今的师德内涵亦需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本文根据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目前教师队伍师德滑坡的现状,提出了新时期的师德规范,以与同道共勉。
1.德高为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被认为是对教师职业的概括。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同时又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要以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终生的坚定信念和为祖国培养现代化人才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基础。即使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氛围中,教师仍要远离庸俗、远离铜臭,以保持校园这一“精神特区”的神圣和洁净。教育的本质应当是先教会做人然后教会做事。
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信念,是做人的准则,是支持他们足以走完今后奋斗道路的强大的精神动力。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纳说:“光有品行没有知识是脆弱的,但没有品行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对社会的潜在威胁。”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这都足以说明,道德和品行是做人的根本,更是为师的根本,是教师的灵魂。[2]当前,个别为师者为了个人利益不惜一切:“上至名牌大学校长、院士,下至一般研究生,造假者越来越多,胆子也越来越大,论文敢抄,数据敢伪造,假论文敢发表,整本书都敢掠为己有,名家的敢偷,洋人的敢剽……[3]这类不讲职业道德、不诚实、失信誉的表现严重地侵蚀了神圣的学术殿堂,损害了教师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极为不利。
2.爱生为师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尊重学生,要对学生倾注无私的爱。因为爱心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尊重是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所以,热爱学生是教师爱岗敬业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源泉和动力。笔者认为,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注重人文关怀,精神扶持,教师既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尤其是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打破传统的角色定位,转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互爱的关系,树立一种合作意识、平等意识和民主意识的新型师生观。过去所谓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应进一步变成民主、平等、和谐的伙伴关系。这种关系形成的基础,一是相互理解,二是相互信赖。要让学生理解和信赖你的前提条件就是教师要首先了解学生,关爱和尊重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以教学相长的谦虚品格去启发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去引导他们主动地、自觉地、积极地学习,使学生从中尝到学习的甜头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由“死学”变为“会学”。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是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而不思回报的崇高、博大之爱。然而有些教师不相信,不了解,不关爱学生,不注重因材施教,时常使出教师的威严,对后进生的学习乃至今后的前程武断地、过早地妄下结论,诸如“你没有数学脑子”等等。其结果不但达不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反而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进取心,致使有的学生视学校如牢狱,对学习毫无兴趣而厌烦学习;有的自暴自弃,干脆不学;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大量实践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股无形而巨大的教育力量,能起到教学相长、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2]
3.身正为师
教师在从事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本人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价值取向、人格魅力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都不能取代的教育力量。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做一个知识的传播者,更重要的是要做一个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如果教师把言传和身教完美地结合起来,通过自己严谨的治学风格和实事求是的教学态度、公正无私的人品影响和感染学生,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养成奋发向上、开拓进取、永不言败的鲜明个性和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不断探索的良好学风,那他们将受益终生。但现今有的教师师表意识淡薄,既不自尊,又不自重,还不自爱。如:仪表不整,举止粗俗,脏话连篇,甚至在神圣的讲台上信口开河,任意发泄不满情绪等。这些现象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形象,污染了育人环境,在学生中造成了恶劣影响。
4.学高为师
做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德高、爱生、身正是前提,是保障。同时还要奋发向上,勤奋好学,以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娴熟的实践技能功底和宽厚而深广的知识结构来开拓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广泛和强烈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目前,从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来看,部分教师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知识老化、知识面狭窄、教学方法单一、理工科教师缺乏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和素养,人文社科教师的理科知识十分贫乏的现象。常此以往,不但自己因跟不上知识经济时代飞速发展的变化而被淘汰,更可悲的是造就了一大批不合格的人才,给党的教育事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5.技高为师
技高为师是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到来的新形势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和挑战。作为新形势下的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首先要学会用现代化的科学手段,尽快掌握、汲取新的教育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并及时引入贯穿到教学实践中去;其次要熟练掌握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如其分地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于学生的面前,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再次是要有创新意识和勇于实践的精神,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探索新的科学的教育模式,将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贯穿到教学内容中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然而,眼下部分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安于现状,不求进取,墨守成规,仍固守于一张嘴、一支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模式。因而,极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不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构建新时期师德规范,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师德水准,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更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

  • 师德师风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答:七、坚持言行雅正。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举止文明,作风正派,自重自爱;不得与学生发生任何不正当关系,严禁任何形式的猥亵、性骚扰行为。八、秉持公平诚信。坚持原则,处事公道,光明磊落,为人正直;不得在招生、考试、推优、保送及绩效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等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
  • 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有哪些内容?
    答:3、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4、严谨治学。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
  • 师德师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师德师风的具体内容: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
  • 教师师德师风包括什么内容?
    答:教师师德师风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师应该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牢固树立...
  • 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师范生必须修学师德教育课程,在职教师培训中要确保每学年有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大力宣传新时代广大教师阳光美丽、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改革创新的新形象。深入挖掘优秀教师典型,综合运用授予荣誉、事迹报告、媒体宣传、创作文艺作品等手段,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 新时期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答:1、新时代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就要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这要求我们,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教师党支部和每位教师党员,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宣传引导凝聚师生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
  • 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有哪些内容?
    答:《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具体内容,简单来说是提出了十条针对性的要求。该准则的详细内容:准则结合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不同特点,提出了十条针对性的要求,包括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坚持言行雅正、遵守学术规范、秉持公平诚信、...
  • 2021年师德师风十项准则内容是什么?
    答:2021年师德师风十项准则内容是: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加强安全防范、坚持言行雅正、秉持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规范从教行为。一、坚定政治方向。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得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及...
  •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有哪些内容呢?
    答:教育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从全面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大力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等方面,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全面实现“建设的意见的道德标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促进...
  •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是什么?
    答:同时,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下,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需要日益增长,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这些都对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制定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针对主要问题、突出问题划定基本底线,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建设政治素质过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