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欧洲战场国家都在干什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0
二战欧洲战场主要战役

二战欧洲战场主要战役包括:波兰战役、苏德战争、法国战役、敦刻尔克大撤退、不列颠空战、西西里岛登陆战役、诺曼底登陆。
1、波兰战役
也称为波德战争或德波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区的起点,也是是世界战争史中著名的“闪电战”,作战代号为《白色方案》。
波兰战役是德国、斯洛伐克与苏联军队在1939年9月入侵波兰的行动,战役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在《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签署了一星期后,德国1939年9月1日展开进攻,而苏联9月17日入侵波兰,10月6日,德苏两国占领波兰全国领土,波兰战役结束。
2、苏德战争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场。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全面爆发。
1945年4月30日攻占德国首都柏林,5月8日夜间,德国举行了无条件投降仪式,投降书于9日凌晨生效,苏德战争就此结束,也标志着二战在欧洲战场的告终。
这场战争使苏联彻底摧毁了西部强大的纳粹德国。此后,联邦德国至苏联之间的地区成为苏占区,苏联一跃成为超级大国。
3、法国战役
法国战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德国从1940年5月10日开始进攻法国及比利时、荷兰等低地国家。
德国最终结束了僵持半年多的假战。号称拥有“世界最强陆军”的法国在战争历时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便被纳粹德国击败。战争最后,英国远征军和许多法军士兵在发电机行动中成功地从敦刻尔克撤退至英国本土。
4、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年5月25日,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在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小城进行了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
虽然这项代号为“发电机计划”的大规模撤退行动使英国及法国得以利用各种船只撤出了大量的部队、成功挽救了大量的人力,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实力。但是英国派驻法国的远征军的所有重型装备都丢弃在欧洲大陆上,导致英国本土的地面防卫出现严重问题。
此次撤离,标志着英国势力撤出欧洲大陆,西欧除英国、瑞士和西班牙以外的主要地区被德国占领。

5、不列颠之战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至1941年纳粹德国对英国发动的大规模空战,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空战。
战争在1941年10月12日以德国的失败告终,由于损失过多的战机和飞行员,又无法取得英吉利海峡的制空权优势,更无法借由空袭瓦解英国的地面和海军战力,德国不得不放弃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开始制定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
6、西西里登陆
开始于1943年7月9日晚上,而以盟军获胜于8月17日结束。登陆西西里岛的行动代号为哈士奇,被视为进攻意大利的行动之一。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登陆行动之一。
从军事策略上,进攻西西里的行动达到盟军策划者之目的,从岛上消灭轴心国的空中及海上力量,控制地中海及令意大利首相贝尼托·墨索里尼下台。此行动为后来进攻意大利揭开序幕。
7、诺曼底登陆
代号“霸王行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诺曼底战役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成功开辟了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二次世界大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波兰战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德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国战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敦刻尔克大撤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列颠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西里登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诺曼底登陆

整个欧洲战场,英俄和德国是主要的交战国,其他的国家在一开始就被德国闪电战击败
至于说贡献最大,英国当初想凭英吉利海峡等天险躲避战争,被德国轰炸后才被迫加入战争,
俄罗斯则是被打到莫斯科,凭着寒冷的冬天才扭转战局,
所以说贡献最大,应该算俄罗斯
没有俄罗斯,亚洲战场也会很快被占领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参战了,只是主要战场发生在欧洲,东亚,东南亚和北非。

美洲虽然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英国曾与德国在南美洲沿海发生过海战,详情可参见拉普拉塔河口海战),但是许多国家仍然向轴心国宣战并且派出远征队(比如巴西)或者向盟军提供资源及帮助。

真正保持中立的,除了众所周知的瑞士之外,其实还有一些国家,分别是:爱尔兰,瑞典,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葡萄牙及其殖民地,西班牙,沙特阿拉伯,阿富汗,北也门,土耳其,安道尔,列支敦士登,摩纳哥,圣马力诺和梵蒂冈。

中立国其实是“非交战国家”。在二战中,真正保持中立的国家是几乎不存在的,就连瑞士也是打下过盟军和轴心国的飞机的,这种情况实在不能算是中立,应该说是两边都得罪才是吧(事实上瑞士也在二战的时候不仅被轴心国而且被盟军“不小心”轰炸过,只是造成的损失不大而已)。

关于“非交战国家”即为中立领土的基本国际法是在海牙公约(1907年)定下的,因此在这里就按照海牙公约对“中立领土”的定义来定义中立国家。

爱尔兰。

虽然作为大英帝国的邻居,然而爱尔兰人坚决不想淌二战这滩浑水,就算是被德国轰炸,被英国人和德国人击沉商船,他们也坚决不加入战争。

就连炸弹扔到国都头上,也休想让他们从他们的岛上挪移一步。英国人甚至为了防止门口有敌人,一度计划过入侵并占领爱尔兰(W计划),但看在爱尔兰实在是人畜无害,战线又铺得太开,也就算了。所以爱尔兰的中立从战争开始一直维持到结束,过着相对悠闲的小日子。

葡萄牙。

葡萄牙这个国家很迷,新国是法西斯政府,但是总被隔壁同门师兄西班牙眼睁睁地瞅着。

为了制约西班牙加入轴心国并入侵的野心,葡萄牙身为法西斯政府却和盟军走得更近,尤其是英国(一方面是因为英国在地中海沿岸的军队,一方面是历史上持续数百年的军事同盟)葡萄牙在二战中与轴心国和盟军均有贸易往来。

葡萄牙在二战后期将亚速尔群岛借给盟军作为军事机场以便针对德军的潜艇进行攻击(虽然本质上借给他们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知道英国人有占领亚速尔群岛的计划并且知道打不过他们)。总体而言因为和西班牙互相牵制着对方,所以两边都按兵不动,大眼瞪小眼了一整场战争。

另外,虽然西班牙的蓝色师中绝大多数是西班牙人,但是同为法西斯阵营的葡萄牙也象征性地派出了一些兵力加入蓝色师。

西班牙。

葡萄牙的邻居是弗朗西斯哥·佛朗哥的长枪党的地盘。在二战之前,西班牙刚刚结束了一场血腥的内战,保王的长枪党战胜了西班牙国名党,西班牙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联军。

在建立了一个军事独裁政府之后,西班牙就闭门造车了,眼巴巴地瞪着隔壁邻居葡萄牙看,虽然因为葡萄牙和盟军的亲近使得佛朗哥不敢动手,生怕牵扯进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没有直接参战,然而亲近轴心国(在1935年的时候佛朗哥访问过纳粹德国并与希特勒会面。

希特勒表示对佛朗哥的事业的支持)的西班牙还是像轴心国提供了兵力支持,就是附属于德国陆军的47000人的蓝色师,这支部队在列宁格勒之围和克拉斯尼博尔战役中表现优异,是德军中唯一一支被赋予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勋章的师团(蓝色师勋章)。

他们在整个东线战场上死亡人数22000人左右,而整支师团消灭了近50000的苏军有生力量。

瑞士。

众所周知的万年中立国瑞士中立的主要原因在于它作为世界的银行,苏黎世储存的大量资金都可能被盟军或者轴心国掠夺。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瑞士干脆谁的阵营也不加入。

虽说如此,瑞士依赖于德国的煤矿进口(德煤占了当时瑞士国家能量资源消耗的41%),因此私底下它还是跟邻居德国有贸易往来。据说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盟军轰炸了瑞士,瑞士也毫不示弱地用高射炮射下了盟军的飞机。

德国也曾有过侵略瑞士的意向,因此派侦察机巡逻过瑞士阿尔卑斯山,然而刚进入瑞士的领空没多久便也被瑞士人射下来了,作为回报,德国人也派了轰炸机轰炸了瑞士。在战争开始前,瑞士曾经预料过周围国家战争时期入侵的可能性,因此在阿尔卑斯山中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

因为瑞士多山的地理,这个国家易守难攻,再加上本身它对于德国的依赖性,德国最终便放弃了入侵瑞士的计划。

瑞典。

虽然没有加入轴心国阵营,然而在冬日战争(1939-1941)及后继战争(1942-1944)中瑞典向芬兰提供了武器和人力资源,并组织了志愿军帮助芬兰抗击苏联的进攻。

此外,瑞典还提供铁路运输帮助德军向芬兰前线输送物资和军备(1941年6月到7月,德国第163步兵师从德占的挪威经由瑞典向芬兰运送大量的榴弹炮和坦克)并向德国进口钢铁。

然而在战争快结束的时候瑞典发现事态不对,便倒戈向盟军,在芬马克郡解放战时向盟军提供由挪威难民组建的挪威游击队作为帮助。瑞典在二战期间收留了大量北欧反法西斯战士和犹太难民,并暗中给予帮助。

波罗的海三国。

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在1938年7月于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签订了中立条款,然而战争爆发时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苏联无视波罗的海三国的中立性,迅速攻下并占领了这三个国家。此后这三个国家先后出现了反苏地下党组织,然而很快被苏联秘密警察组织内务人民委员部扼杀。

为了防止更多的起义发生,苏联在波罗的海三国实行焦土战术。1941年巴巴罗萨行动中,波罗的海三国被纳粹德国攻陷,部分国民被纳粹德国强征入伍(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附属于德军的爱沙尼亚第八步枪军和附属于武装党卫队的拉脱维亚军团)。

其余的一些军民逃亡芬兰并加入了芬兰军队抗击苏联。立陶宛相对苏联而言更加欢迎德军,并组织立陶宛秘密警察帮助德国搜捕苏联和波兰的地下党成员。

沙特阿拉伯。

沙特1939年9月的时候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于1941年10月与日本断绝外交关系。虽然正式外交层面上保持中立国家态度,然而靠石油赚钱的沙特阿拉伯把石油卖给了狮子大开口的美国。

1943年,沙特阿拉伯与美国正式建交(沙特阿拉伯在1932年前还是一堆打来打去的沙漠小部落,内志酋长国战胜了英国扶植的赫贾兹王国和奥斯曼帝国支持的舍迈尔山酋长国,成立沙特阿拉伯)。

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尔-沙特国王和富兰克林·罗斯福私下成为了好友。沙特阿拉伯允许美国在宰赫兰建设军事机场,但是沙特本国在1945年才向德国和日本宣战,因此没有什么实际作为。

土耳其。

在二战开始时土耳其还在从一战的战败造成的动乱中恢复。二战开始前,土耳其在1939年与英法签订互助合作条约。然而德国入侵法国后土耳其以出兵可能会导致与苏联产生冲突(苏联39-41年间与德国处于半同盟状态)为由没有出兵而保持中立。

1941年7月,保加利亚王国加入轴心国并允许德国经由国土入侵希腊与南斯拉夫。土耳其就怂了,跟德国签订了中立条约。土耳其产铬(用来生产不锈钢和耐火材料),而德国因为当时盟军对他们的禁运令而缺铬,所以作为不被入侵的条件,土耳其在二战期间成为德国铬的主要来源。

1944年看到德国人被打得七荤八素之后,土耳其就变跳了,于是和德国断绝了外交关系并停止向他们供应铬。1945年,看德国要战败了,土耳其赶紧巴结盟军,并向德国宣战,然而土耳其最后也并没有出兵。

也门。

国家一大半被英国人占着,没有心情管二战。

安道尔。

虽然理论上来说从一战到现在一直跟德国人处在交战状态,但压根没有在乎。法国,说不要再从国家输送地下党。

列支敦士登。

把资产移走。

摩纳哥。

赌、娱乐。

圣马力诺。

驻扎德国的医务人员。

梵蒂冈。

压根没动。

扩展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前欧洲共有国家苏联、波兰、德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瑞典、挪威、芬兰、丹麦、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英国、瑞士、南斯拉夫、罗马利亚、保加利亚、匈牙利、阿尔巴尼亚(被意大利吞并)、希腊、土耳其、奥地利(已被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已被德国吞并)、梵蒂冈、圣马力诺、摩纳哥、列支敦士登算上被已被吞并的几国,应该是28个。

二战开始时,欧洲各国态度暧昧,有的直接投靠纳粹德国成为轴心国成员其中:

芬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西班牙,爱尔兰(历史上短暂的加入轴心国)。
欧洲出了德国建立起来的俄罗斯解放军算傀儡政权吧,其余被占领区基本上最高行政官都是德国当地驻军司令,其实也都算是傀儡政权。所以只要算一算德国占领地区就知道有多少傀儡政府了。

除了英国,和苏联,大部分欧洲都成为纳粹德国的占领区。



瑞士(纳粹德国的银行),西班牙(帮德国进口铁矿石),瑞典(帮德国运输士兵),土耳其(帮德国进口武器)芬兰(帮德国一起打苏联)……
投靠纳粹的是(芬兰,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意大利,奥地利)
其他都被占领了,整个欧洲(除了)英国,都被占领了。德国运用飞机对英国进行狂轰滥炸,(就是不列颠空战)德国士兵也登陆不了,因为隔着英吉利海峡,这海峡经常狂风大作。
苏联迷恋于德国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10万正规军都在远东,只有70万民兵在防着德国(注意:是民兵,战斗力极差!所以战斗一开始就惨败,但最终是赢了,与反法西斯作战到底的)

最后德国失败了。与反法西斯作战到底的只有英国和苏联。
望采纳!

不是投靠纳粹,是保持中立,这些国家包括瑞士(纳粹德国的银行),西班牙(帮德国进口铁矿石),瑞典(帮德国运输士兵),土耳其(帮德国进口武器),葡萄牙,这些国家出于自己的考虑和德国适当合作,其他国家很多都被德国占领了,毛子开始也帮过德国,被德国打得跟狗似的以后,才决定作战,当时欧洲唯一没有被德国占领并且抵抗的,只有英国

二战中投靠纳粹的是(芬兰,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意大利,奥地利)
英国与德国死战到底,德国运用飞机对英国进行狂轰滥炸这就是著名的"不列颠空战"但英国人死不投降,德国士兵也登陆不了,因为隔着英吉利海峡,这海峡经常狂风大作。最后德国失败了。苏联也跟德国合作过,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但也被德国侵略了,不过还是失败了。
望采纳!!!

  • 二战欧洲战场主要战役
    答:二战欧洲战场主要战役包括:波兰战役、苏德战争、法国战役、敦刻尔克大撤退、不列颠空战、西西里岛登陆战役、诺曼底登陆。1、波兰战役 也称为波德战争或德波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区的起点,也是是世界战争史中著名的“闪电战”,作战代号为《白色方案》。波兰战役是德国、斯洛伐克与苏联军队在1939年9...
  •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有哪些残忍的战役或屠杀?
    答:此后,盟军继续向欧洲腹地推进,在3个月的时间里相继解放了法国和比利时等国,并攻入德国本土。盟军的胜利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灭亡。这场战役也被称为“霸王”战役。诺曼底登陆规模之大、战斗之残酷都是人类战争史上罕见的。西西里岛登陆战西西里岛是地中海最大的岛屿,位于亚平宁半岛和北非之间,是...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是什么?
    答:德还对英国进行大规模空袭战役,出动62个师占领南斯拉夫和希腊。1943年7月,英美盟军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9月意大利投降。1944年6月,盟军集结278万人,成功进行了法国诺曼底登陆战役,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并在西欧各国抗德武装配合下,于1944年秋冬两季全部解放被占西欧国家。2、苏德战场 德军进攻西欧...
  • 美国在二战期间的欧洲战场有哪些重要的战役?
    答:除了太平洋战场,美国还参加了欧洲战场的战役,主要由以下几个1、诺曼底战役2、西西里岛战役3、市场花园战役4、阿登反击战役5、意大利安齐奥两栖登陆6、鲁尔歼灭战7、陆军航空队轰炸德国汉堡等空中战役
  • 二战德国侵略的顺序是哪几个国家
    答:二战德国侵略的顺序是先从斯洛伐克开始、捷克、奥地利、波兰、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希腊、南斯拉夫、苏联。3月12日德国入侵奥地利。 3月13日奥地利合并入德国。1939年3月15日德国军队占领捷克。 8月31日德国党卫军冒充波兰军队袭击德国的一个电台,制造德军入侵波兰的理由,9月1...
  • ...非洲,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新加坡,韩国,这些国家在干嘛...
    答:加拿大:1942年,加拿大成为了英国和美国在二战中的盟友,但也面临着来自纳粹德国的威胁。加拿大在战争中与英国和美国并肩作战,也参与了北非和欧洲战场的战斗。战后,加拿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西方国家,也是许多国际组织的成员。澳大利亚:1942年,澳大利亚成为了英国和美国在二战中的盟友,也参与了北非和欧洲...
  • 二战中欧洲战场的西线盟军是去“捡漏”“摘桃子”的吗
    答:还有高难度和专业化的两栖作战。因此德国国家体系全方位的遭受英美立体化持续打击。苏联是接受英美军事援助窝在家里抵抗德国,无法对德国国力核心源泉进行打击,苏联直到1944年9月才收回国土,而这时德国早让英美打得本土一片稀烂,登陆部队已经攻入欧洲核心地带。。就像亚洲战场,中国军民牺牲了2000万,窝在家...
  • 二战时,日本和德国的另一个盟友意大利在做了些什么?
    答:意大利在处理二战战略的时候,总是处处想与德国日本看齐,想显得自己非常重要,而实际上,他却是拖累整个轴心阵营的罪魁祸首之一。看看希腊、巴尔干、北非哪个地方有意大利哪个地方就要其他欧洲轴心国部队来填补。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分散了军力,对意大利最重要的盟友德国而言,为帮助意大利在巴尔干的野心,最最重...
  • 在二战时欧洲战场的美军与苏联军队,到底哪个军纪更差一些?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大量的国家卷入了这场战争。苏军和美军在战场上都出现了大量的军纪问题,但是笔者认为,苏联军队的军纪更差一些,但是情有可原。首先就是苏联士兵在德国境内进行了大量的抢劫,而美国军队则没有太多这种情况。其次就是苏联士兵在德国境内针对平民的暴行更多一些,而...
  • 列举二战最后胜利阶段欧洲战场的三大战役和意义
    答:但盟军将士依作战经过称之为突出部之役,而德国B集团军群则称之为守望莱茵河作战),发生于1944年12月16日到1945年1月25日,是指纳粹德国于二战末期在欧洲西线战场比利时瓦隆的阿登地区发动的攻势。突出部之役包含许多支持的次作战,如地板作战(Operation Bodenplatte)和麒麟作战(Operation Greif)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