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6
生态学原理在园林中的应用有哪些?

1)自然式设计——与传统的规划设计相对应,通过植物群落设计和地形起伏处理,从形式上表现自然,立足于将自然引入城市的人工环境,美国奥姆斯特德(Frederic Law Olmsted)极为推崇此模式。
  2)乡土化设计——对区域的生态因子及其周围环境中植被状况和自然史的调查研究,使设计切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并反映当地的特色,代表人为西门德斯(Simonds)和詹逊(Jenson)。
  3)保护性设计——对区域的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通过合理设计减少对自然的破坏,以保护现状良好的生态系统,纳绍尔(Joan Nassauer)、惠尔克(Willian Weilk)和夏戈(Billy Gress)在设计中运用了该思想。
  4)恢复性设计——在设计中运用种种科技手段来恢复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代表人物有K.希尔(Kristina Hill)和A.丹尼斯(Agnes Denes)。
  最近又提出了生态展示性设计的概念,即通过设计向当地民众展示其生存环境的种种生态现象、生态作用和生态关系引起了广泛关注。
  生态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不同的生态学研究尺度与绿地系统建设的层次有大致的对应关系。
  1、 区域绿地体系
  区域的含义指城市群或城市与城郊复合体。在区域这个层次,绿地系统的建设目标应是建立一个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这包括两个层面:第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格局,特别区域水循环;第二,生物多样性维护安全格局,主要在于景观(生态学概念的景观)和生态系统层次上的生物多样性维护安全,城郊和城乡结合部、河口湿地是区域甚至全球生物多样性维护重要所在,特别是一些鸟类、鱼类的重要栖息地或迁徙过境地。

2、城市绿地体系
  这里的城市指城区部分。城市空间上是多种生态系统的聚合,由于其建筑往往所占的比例最大,完全不同于自然系统的下垫层性质与人为活动所排放的物质能量改变了城市局部环境,使得城市在生态上成为孤岛,朝着不适于人居的方向发展。所以城市绿地的最主要作用是缓冲孤岛化倾向,尽量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因子保持接近自然系统的状态。
  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块——廊道——基质模式可以用来描述城市空间格局的一个基本模式。按照生态学性质,基质是城市的建筑物,绿地生态系统构成斑块、廊道。在城市整体个层次上,由斑块和廊道构成的绿地生态系统能够起到掩盖建筑物基质的作用,理想的状况是,城市下垫层的生态性质由绿地生态系统主导,使城市不再成为生态上的孤岛,与周边系统融为一体,创造出一个合适人居的户外环境。但绿地生态系统不能解决所有的生态问题,如碳氧的平衡等。某些规划声称以碳氧平衡作为确定绿量(绿化率、覆盖率)的依据,实际上夸大了绿地的作用,城市根本不可能依靠自己解决碳氧平衡,碳氧循环即使不是全球机制所决定,也至少是一个大区域的机制所决定。
  生物多样性维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依赖于景观层次上的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城市及郊野的自然系统保留斑块在生态学上往往具有特别意义,有些生境和生物群落可能是非常独特的,甚至是惟一的。但是完全重新构建人工绿地,不必过于强调物种多样性,只需满足生态调节功能——结构——物种的关联要求和审美要求即可。那种拼命追求物种数量的导向实际上走向形而上。生物多样性不是简单的物种数量叠加,并且大量引来外来物种的潜在威胁人们已得到共识。
  廊道(林带)需要一定的宽度,但宽度标准很难作出定量结论。目前环城林带、交通干线林带存在着相互盲目攀比的现象,但对其作用的认识却是非常模糊的。自然系统的廊道主要起着生物通道的作用,但在城市是否要强调生态通道?在林带改善小气候效应方面,农田防扩林的研究成果很值得借鉴。有一些观点非常强调林带与主风向的关系,实际上线状林带对风的改变只限于林带高度3~5倍的范围,除非林带形成网络。林带的建设须考虑城市生态特点。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建设成果虽然巨大,却有明显的失误,如在干旱地带,缺水是主导障碍因子,营造乔木林带以后,树木的蒸腾作用使地下水位下降,生境更加旱化,如用旱生灌木和草木却能起到固定土壤的作用。笔者推想我国的林带理念可能部分来自于中国人的围墙观念,如同历史上的围长城一脉相传,但万里长城并不能挡住外族进入中原。
  景观的美学价值是一个范围广泛、内涵丰富、动态变化的难以确定的问题。都市人的审美时尚回归自然、返朴归真,但久居深山的农民却见高楼大厦最兴奋。保持景观中最大的生态系统多样性,给予最大的信息量可以作为一种准则。

举例说明生态学原理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有哪些应用
生态学:
主要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学、地学基础、环境生态工程、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等。

专业实验:普通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生态学实验、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生理生态学实验、地学基础实验、地理信息系统实验等。

学制: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生物科学、环境科学。

就业前景:主要到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

分布院校:

【北京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山西省】山西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

【辽宁省】沈阳农业大学、辽宁大学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

【黑龙江省】东北农业大学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

【江苏省】南京大学、南京气象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南京林业大学

【安徽省】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

【福建省】厦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

【山东省】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湖南省】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学院

【湖北省】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广东省】华南农业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大学

【四川省】四川大学、宜宾学院

【云南省】云南大学

【甘肃省】兰州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农业大学

推荐报考院校:南京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内蒙古大学

环境科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环境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掌握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以及进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技能。

人类经济发展史的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市场是更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萨缪尔森(P. A. Samuelson)对此作过通俗的解释:一个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的市场体系会显示配置效率。在这一体系中,所有产品的价格都等于其边际成本,所有的要素价格都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不存在外部性。在这些条件下,如果每个生产者最大化其利润,每个消费者最大化其效用,经济在总体上是有效率的,你无法使任何人的状况在不使他人状况变差的条件下变好。这意味着,在社会资源和技术既定时,即使是最有能力的计划者,使用最高级的计算机,制定最天才的重新配置计划,他也无法找出比竞争市场更好的解决方案。没有哪一种重新配置能使任何人的状况改善。不论经济中有一个、两个市场,还是有二百万个市场,这个结果都是正确的。然而,这些结果通常都是以假设完全竞争的市场为基础的,事实上,市场不是完美无缺的,它会失灵。市场失灵,“是指那些为取得有效的市场解决办法所需的条件不存在,或者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相冲突”。狭义的市场失灵,是指市场运行的结果,未能满足帕累托最优条件,造成效率损失的状况;广义的市场失灵除狭义的内容外,还包括市场在解决收入分配等社会问题时的无能为力。
市场失灵的一个原因,是由于存在纯公共产品,萨缪尔森(P. A. Samuelson)把纯公共产品的概念定义为:“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 纯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因为技术或者成本的原因,无法排斥其他人对该产品的占有;还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再增加一个人也不会导致任何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考虑到产品的非排他性,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不具有供应公共产品的动机。因为他一旦生产了这种产品,他就无法排除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那么,是否可以考虑消费纯公共产品的人们形成一个私人合作制,达成协议共同承担该公共产品所需的成本。这种协定对于小群体也许是可行的,可是随着群体规模的扩大,个人成为免费搭车者的可能性也提高了,因而私人自愿协定无法再起作用。因此,对一个大群体而言,“纯公共产品是通过公共部门预算来提供的”。环境污染治理即为公共产品的一个例子,所以,“供方只能是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
现实生活中纯粹的公共产品或纯粹的私人产品都很少见,更多的是兼有二者性质的混合产品,外部性问题正是由此产生。所谓外部性,指的是某一生产者(或消费者)的行动直接影响到另一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成本或效用。按照传统福利经济学的观点,外部性是一种经济力量对于另一种经济力量的“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是经济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包括正、负两方面影响,正面的影响亦称正外部性或外部经济性,负面的影响亦称负外部性或外部不经济性。前者的一个典型例子是某项新技术发明被他人公开的无偿使用,后者的典型例子是环境污染问题。
要使资源有效配置,就要矫正外部性。基本的方法就是要将外部性内部化,即把外部性产生的社会成本或收益转化为外部性制造者自己的私人成本或私人收益。具体地又可分为市场的方法和非市场的方法。按照科斯定理:只要产权界定清晰,在交易费用可忽略不计的情况下,资源会自动实现有效配置。这时,将产权界定给谁并不影响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只要界定明确,资源配置的结果都一样。然而,现实的世界实际上总存在交易费用,有时交易费用还非常大,当牵涉的人很多时就是这样。因此,就必须由非市场的政府行为干预来消除外部性。
交易成本、排他成本和免费搭车策略使公共产品的私人式自愿供应面临许多问题,因此,“政府一种可能角色就是干预市场的配置职能,从而纠正市场失灵或采用政策弥补其效果。” 提供公共产品(包括环境污染治理及其制度安排)成为政府的基本职能。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发挥到极至,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截然相反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行政计划机制在对资源的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政府经济职能不是对经济的运行起辅助作用,而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全方位的主导者和主宰者,小到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卖给何人,大到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和参数的确定、协调,都由政府一手操办。 “在这里,全体公民都成了国家(武装工人)的雇员。全体公民都成了一个全民的、国家的‘辛迪加’的职员和工人。”整个社会将成为一个管理处,成为一个劳动平等、报酬平等的工厂。”
以上的分析似乎一直在向我们昭示:市场是不完善的,政府干预可以校正市场。但我们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政府干预本身是有成本的,同样存在“政府失灵”现象。政府作为雇员机构都具有官僚主义的弱点,运作成本高,容易导致浪费与文牍主义,同时,间接地增加“纳税人”的成本;民主政府的政策还往往有一种“中位取向”,作为受选民委托者,它往往体现大多数选民的利益,而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中那些最弱势群体、以及其他特殊群体的需要。例如妇女、儿童、残疾人、赤贫者的保护等等。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政客和官僚们的“寻租”行为,“人们试图寻求影响国家的方法以便使福利转移到他们手上”。

比如生态学中的食物链,存在生物富集作用。自从了解了食物链的生物富集作用之后,人们对其应用已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例如,1962年,美国为保护水鸟,曾在某湖中大量释放体内不含DDT的小银汉鱼,因这种鱼是喜食的太阳鱼的主要食源,以此达到减少DDT对的威胁的目的。实验证明,到了1969年,水鸟胸肌肉的DDT含量已减少了一半,鸟蛋内DDT的含量也减少了五分之三,并使的种群数量又回升到了1949年的水平。这是人们认识食物链浓缩规律后一次很好的实践。

具体是运用到哪个领域,比如生态学中物质循环理论直接帮助了循环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 举例说明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答:2、利用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消除环境污染。污染生态学提出了不用物理的和化学的方法,而利用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也能有效地消除环境污染。3、阐明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污染生态学认为污染物质在环境中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断地迁移、转化和积聚。研究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
  • 生态学原理在园林中的应用有哪些?
    答: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块——廊道——基质模式可以用来描述城市空间格局的一个基本模式。按照生态学性质,基质是城市的建筑物,绿地生态系统构成斑块、廊道。在城市整体个层次上,由斑块和廊道构成的绿地生态系统能够起到掩盖建筑物基质的作用,理想的状况是,城市下垫层的生态性质由绿地生态系统主导,使城市不再...
  • 生态学原理有哪些?应用范围是??
    答:以下是生态学的五个原理。应用范围是结合动植物生产、医学、太空旅行、资源和环境管理等实践需要,来研究应用过程中的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例如:无废弃农业,沼气利用。物种多样性原理。例如: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协调与平衡原理。例如: 三北防护林,沙漠防护林,需适应当地地区情况...
  • 如何在实际中运用生态平衡的原理来解决环境问题?请举例说明。_百度知 ...
    答:如何在实际中运用生态平衡的原理来解决环境问题?请举例说明。 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的能力。 利用生态系统这种自净能力消除环境污染,是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的一种手段。如利用绿色植物净化大气污染,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二氧化碳是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化石燃料大量开采和燃烧,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 举例说明景观生态学原理在流域管理中的应用。
    答:举例说明景观生态学原理在流域管理中的应用如下:景观异质性原理,增加流域系统的景观异质性,可以有效提高流域景观单元对水土流失的控制能力,有利于水土保持;格局-功能-过程原理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和水土保持;做这方面的研究需要深入地学习景观生态学。资料拓展: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
  • 生态学原理在农业上的应用
    答:植物的他感作用就是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他感作用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如歇地现象。因为有些农作物必须与其他作物轮作,不宜连作,连作则影响作物长势,降低产量。 另外,植物的他感作用也可以用于病虫害的防治。因为有些植物的根系分泌...
  • 在生物资源保护中主要可以应用哪些生态学原理啊,最好全点,高分悬赏,谢 ...
    答: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高效的生态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生产力。这种模式自发明的几百年以来,在我国的太湖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期流行,造就了发达的农村经济,不能说与之没有关系。以上就是生态工程与生物资源保护中要应用到的多种生态学原理,欢迎补充,共同学习。
  • 生态学研究的应用 实例
    答:《应用生态学》里面有的是。 它是生态学的分支学科。结合动植物生产、医学、太空旅行、资源和环境管理等实践需要,来研究应用过程中的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现代由于人类对开发生物资源、管理生物环境、发展医学等得更广泛和深入的实际需要,生态学的应用价值显得越来越高,着重从应用需要来研究生态学的领域也不断被开拓。例...
  •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有哪些应用?
    答: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主要是污染生态学的应用。污染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它是在很多生态学家逐渐地把研究的重心转向生物与污染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诞生的。污染生态学从生态学的角度对环境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并在环境保护中的环境监测、评价与治理等方面.提供了一些...
  • 生态学原理在园林中的应用有哪些
    答:恢复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限制因子原理、生态系统的结构理论、生态适宜性原理、生态位理论、群落演替理论、生物多样性原理和斑块-廊道-基底理论等(任海等,2001),它们对园林设计及施工具有指导作用。限制因子原理要求在设计中需要找出生态系统恢复的关键因子;生态系统的结构理论要求设计的物种结构能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