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有包公这个人吗?如果真有那么和历史上的海瑞比谁更厉害?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历史上真实的海瑞这个人的人品如何

没有历史书上所写的那么好。

 首先,在断案技巧上,海瑞不能明察秋毫,料事如神。对于那些疑案,他不是慎重调查,而是“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海瑞集》117页)从封建道德观来看,它的所谓断案标准完全符合封建礼法要求。然而,从法治精神来看,无论屈谁都是不公平的。海瑞与封建社会的另一个清官形象——包拯的差别十分明显。一个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一个是调动各种刑侦手段一查到底。在执法的严肃性上,海瑞远不如包拯。


  其次,在对待契约问题上,海瑞不顾当时的国情,片面强调要式主义,致使法律的执行陷入了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明代法律规定,贷款的利率不超过三分,不论借款时间长短,利息总数不得逾本金之半。法律还规定,土地因不能还贷而被放款者占有,5年之内,仍可以用原价赎回。(《大明会典》163页、164页)法律的规定是十分明确与严格的。然而,到了海瑞那里,则要求争议的解决必须以书面契约为依据,这对于那些目不识丁的广大农民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因为农民间是很少使用书面契约来发生借贷关系的。这样一来,不知有多少人在海瑞的貌似公平的判决下失去了赖以安身立命的土地。法律在海瑞的手里被人为地扭曲了。海瑞自己也承认,他所批准赎还的仅占全部典押借贷案件的二十分之一。(《海瑞集》237页)结果,在海瑞的治下,佃户不敢向业主交租,借方不敢向贷方还款。正常的经济秩序被搞乱了。


  最让人诟病的是海瑞的家庭悲剧。海瑞一生取妻三人,又有小妾两人。然而,他曾两次出妻,其中第二任妻子在结婚一月即被逐出家门,第三位妻子则于1569年不明不白地死去。这就不能不使人对海瑞的为人、尤其是对待女人的态度大存疑问,即使按封建的婚姻道德标准来衡量,海瑞的所作所为也是不可取的。


  美化古人是中国文学家的惯用手法。但是由于普通老百姓爱屋及乌,会不自觉地将古人的一些劣迹以及错误的思想一并吸收、弘扬,这就导致我国现代法治思想难以流布。人们在舞台人物的唱词中汲取到了太多错误的法制观念,以致于在今天的法庭上仍能听到老百姓时不时运用古代清官的思维逻辑来判断眼前的纠纷。由此,也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我们在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对待数千年已有的法律文化,如何继承传统文化中符合市场经济精神的法治观念

历史上真有包拯这个人。
包拯(999-1062),汉族,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天圣朝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
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裕六年(1061),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

扩展资料: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 ,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死后葬于包拯墓。
包拯墓全称包孝肃公墓园,位于合肥市内包河南畔林区,与包公祠紧紧相连。墓园面积1200平方米。北宋嘉祐八年(1063年),包拯灵柩由他的女婿护送老家合肥,墓地在公城乡。后来,金兵入侵,攻陷合肥,包拯墓被破坏,当时的随葬器物也大多被盗。
包拯后裔将原棺和墓志迁葬于墓西三十多米处,原墓地被废为耕地。后来,当地官员误将包夫人墓当作包拯墓,修葺一新,并盖有享堂。
1973年,合肥文物部门对包拯及其家族墓地进行清理,从包拯墓葬中出土了包拯遗骨及其墓志,同时还出土了包夫人董氏及他们的两个儿子、儿媳及长孙的遗骨。1985年,开始动工修建包公墓园,历时三年竣工。墓园共有包氏家族的六个墓冢,按宋制修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包拯

包拯(999—1062),汉族,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天圣朝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裕六年(1061),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
http://baike.baidu.com/view/36771.htm 你可以自己去看看
海瑞(1515-1587),字汝贤,号刚峰,广东琼山(今属海南)人。明朝著名清官。历任知县、州判官、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尚书丞、右佥都御史等职。为政清廉,洁身自爱。为人正直刚毅,职位低下时就敢于蔑视权贵,从不谄媚逢迎。一生忠心耿耿,直言敢谏,曾经买好棺材,告别妻子,冒死上疏。海瑞一生清贫,抑制豪强,安抚穷困百姓,打击奸臣污吏,因而深得民众爱戴。他的生平事迹在民间广泛流传,经演义加工后,成为了许多戏曲节目的重要内容。
http://baike.baidu.com/view/7575.htm 这两个人的比较,你可以自己看看。

真有 其名为包拯,被尊称那个为包青天。海瑞也是宋代断案如神高手。要比起来吗,还是包公厉害吧,妇孺皆知,青天大老爷美名扬

肯定有,在性格上都很有特点,很坚毅不屈服,都很清廉,不过在智谋上包公要强一些,因为他是专门断案的

当然有 但很多的野史或传奇小说把他给神化了 跟海瑞一样都是清官 不能说谁比谁厉害

有,不过没那么神,关公和秦琼谁厉害

有的 不过他也贪污的, 海阎王的话没的说,太直,不适合在官场混的,不到变通的。不过他真的是个很清的管,从小吏搞到南京。

  • 历史上有真的包拯吗?如果有,他是怎么死的?
    答:有 包拯,字希仁,庐州人(今安徽合肥),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九九九年),卒于宋仁宗嘉祜七年(公元一O六二年),享年六十四岁,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包公生前有两位夫人,原配张氏,续妻董氏 包拯少年家贫,二十八岁取进士,历任知县、知府、监察御史、转运使、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御史中丞、...
  •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没有包青天这个人物?
    答:包青天名叫包拯,确实有这个人,北宋仁宗朝名臣,但是日断阳,夜断阴是没有的。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因此被后世神化,成为文曲星下凡的包青天。
  • 历史上包拯真有此人吗?
    答:1、历史上包拯确有其人。2、人物简介 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
  • 包拯有历史原型吗?
    答:历史上真的有包拯这个人。包拯,999年在庐州合肥出生,他的字叫做希仁。是北宋时期的名臣,也是一代清官。包拯少时在城内香花墩读书,他28岁中进士,因孝义居家陪侍父母十年后出仕。曾先后知天长、端州、瀛州、扬州、庐州、池州、开封等县、府,出使过契丹,还在刑部、兵部任过职,在财政部门做过副使、...
  • 古代的包青天真的有吗?
    答:真有其人 就是包拯 为了父母辞官职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
  • 历史上是否真有包拯这个人
    答:终年64岁,死谥孝肃。遗著有《包孝肃奏议》。他在端州任职期间,功昭百代,政迹赫然,挖井取水、筑堤防洪、开荒耕作、发展农业、储粮防饥等等,至今为后人所敬仰。现今肇庆市还遗有包公、包公井、七星岩题字等等古迹,可寻包公当年风采。而“包公掷砚化砚州”等等故事更是为人所称道,世代相传。
  • 历史上有包拯这个人,那公孙策和展昭为什么是虚构的呢?
    答:包公在历史上实有其人。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北宋名臣,曾官至枢密副使、礼部侍郎、给事中等职。由于他秉公执法,刚直不阿,为民做主,在宋朝时就获得官方和民间好评。所以,关于包公的传说、野史、小说、戏曲和说唱多起来。到了清代道光年间,京城出现了一位说唱艺人石玉...
  • 包青天是真实的吗?
    答:包青天,包拯,历史上确有其人,北宋名臣,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史料见《宋史·卷三百一十六·列传第七十五》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
  • 历史上真的有包拯这个人吗?
    答:有他并不是个很重要的历史人物 姓名:包拯 字:希仁 外号:包青天;包家;黄河清;包公 籍贯:安徽合肥 生年: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包青天 属相:猪 生日:夏历三月二十三日(公元4月11日)星座:白羊座 卒年:嘉佑七年(1062)享年:64岁 谥号:孝肃 父亲:包令仪,追赠刑部尚书 母亲:张氏 配...
  • 在历史上真实的包拯,和民间说的包青天是同一个人吗?
    答:人们传说中的包青天,是在历史真是存在的基础上又神话了的。毕竟像电影,电视剧,戏剧舞台等呈现出来的形象,是属于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艺术虽然是来源于现实,但是也是高于现实的,所以说民间传说中的包青天和历史上真正的包拯是有一定的关联的。毕竟包拯改变民间诉讼程序,让普通百姓可以到大堂来陈述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