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怎么做才好?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22
家长怎么做好学前教育

家长应该怎样做好孩子的学前教育

1、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1)为什么要重视培养习惯?

幼儿时期是培养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当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之时,记者问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
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直接明了地讲明了儿时养成良好习惯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
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现在的一些家长非常看重学习成绩,千方百计地培养孩子的外语、美术、音乐等多方面的能力,而忽视习惯的培养,这恐怕是我们现在一些家长最大的误区。
(2)要培养孩子的什么习惯?
1、文明语言习惯—从礼貌用语做起。高尔基说过:“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做为一名现代家长,在孩子的教养过程中,应注意从孩子的呀呀学语阶段,就注意教育他学会礼貌用语。比如正确地称呼大人,说“谢谢、请、对不起”等礼貌用语。还有一种情况,孩子说话虽然不带脏字,但说话的态度不好,语气急躁甚至严厉。这也是不好的习惯。试想,一个人语言文明、却举止粗野,或者举止得体,却出口不逊,这都是不和谐的。因此,家长在教养过程中要让孩子学会说话和气、举止文雅、活泼大方、形成待人诚恳、落落大方的良好习惯。

2、集体意识—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行为习惯。人是社会性的。孩子在一岁之后,越来越有了对伙伴儿的需求。但是对每一个孩子来说,如何与伙伴相处,还是他们亟需学习的一门学问。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在早期教育中引导孩子与伙伴儿交往。要经常带孩子走出家门,接触外部世界,要让孩子有集体荣誉感,鼓励孩子帮助别人,或为集体做事情。尽管有时,孩子所做的“帮忙”可能在大人眼中有些可笑,但切忌打击孩子的热情。

3、劳动习惯—让孩子从自己穿衣做起。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占绝大多数。现代父母在孩子的教养上,常常会过度保护或生活中处处代劳。在这种教养方式下,孩子可能会失去自己动手的机会,进而失去办事靠自己的意识。劳动习惯,同样是应该培养的行为习惯。像孩子要自己穿衣、穿鞋、帮忙叠衣物、收玩具。但由于他们年纪小,劳动能力有限,在有些家长看来无异于帮倒忙。有些家长就喜欢自己代替,把一切打理得干净利索。天长日久,就像俗话说的:父母能干,儿女娇痴。孩子失去了学习和参与的机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就该由家长做。渐渐产生了依赖性。现在有的小学生甚至中学生都不做一点自我服务性劳动,认为“我的任务是学习”,进而不爱惜劳动成果;还有一些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极差,离开家长就吃不好、穿不好,这都是早期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学前班有许多的家长或爷爷、奶奶给孩子送午餐喂着孩子吃,这很不好,您连孩子吃饭的习惯都没有培养,您还会培养孩子什么习惯呢?

4、卫生习惯—身心健康的重要一环。现代家庭对子女卫生习惯的培养重在两个方面,一是健康的饮食习惯,一是良好的作息习惯。应该注意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按时进餐,不暴饮暴餐,少吃零食,不偏食。尤其是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观,让孩子从小形成饮食有节、均衡营养的好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将伴随孩子一生。作息时间混乱是现代人生活的误区,这一点,孩子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现在的小孩从婴幼儿阶段就开始接触电视、电脑,到了幼儿期,沉湎于电视、电脑的机会更多。有些小孩子从3岁开始就接触电脑;有的孩子精力充沛,周末、节假日甚至随着父母的生活节奏晚睡晚起,这种做法会使孩子的身心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我们学校设置了门房,主要是为了给学生营造好的学习环境,可是很多家长不能遵守门房的管理,没有到下课的时间强行进入校园,站在教室的走廊上,您这样做会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您自己都不能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怎么能教育孩子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明年我们将不会让一个非学校人员进入校园。

5、学习习惯—让孩子受益一生。为人父母者,在孩子幼年阶段,不仅要注意孩子的早期教育,更要注意激发孩子爱学习、爱看书的兴趣,这对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极为有益。据美国教育专家表明,如果在学前阶段,孩子的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那么孩子将来入学后很可能就会学习能力低下,跟不上学校学习的进度。  

当然还有许多习惯,家长可以看一看幼儿教育的书籍,根据自己的孩子情况确定训练内容。
(3)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习惯的培养是从单个的行为训练开始的。具体要求分三步:首先让他会做,然后让他坚持做,最后是一直做。
如:想让孩子养成做家务的习惯,可以先让他看扫地,然后告诉他怎样扫,再让他学着扫,学会以后,每天都想办法安排他扫一次(既使地面不脏),每次扫完都激励一番,不想扫时,就监督着让他扫,一两个星期过去了,他也就习惯了,他会认为扫地是他应该做的,只要让他做,他不但会做,而且会做得很好。
2、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自尊心。

首先,要保护孩子自然流露的好奇心。对他们的提问、质疑、探索,甚至不同意见给以支持和鼓励,为孩子表现好奇心和满足好奇心提供机会。

比如孩子们会经常提出一些令人捧腹或瞠目的傻问题,为什么月亮晚上不睡觉?公鸡为什么不下蛋?男孩和女孩为什么不上同一个厕所?……面对这些问题,如果家长不置可否,甚至取笑孩子,那么孩子会感到自己不该提这些问题,否则会显得自己很傻,慢慢的孩子会将这些“傻问题”都埋藏在心里,为了不犯傻,即使遇到自己不知道的问题也憋着不问,这样就抹杀了孩子的好奇心。

其次,家长要用榜样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家长要从自己做起,对周围的事物自己首先要有极大的兴趣,不要在孩子面前装着无所不知的样子,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要积极与孩子一起探究,这样孩子会在家长的熏陶下对周围的事物保持强烈的好奇心。还可以通过讲科学家的故事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再次,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如提问、追问等),引导孩子的好奇心,。家长和孩子可以相互提问题,这样可以迫使双方去不断地阅读书籍,眼界不断扩大,知识不断丰富,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满足孩子的求知欲,并从中获得巨大的乐趣。

3、学会与孩子交流。

(1)理解尊重孩子。被尊重被关爱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之一,当一个人觉得被理解、被尊重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温暖的、安全的、放松的,没有疑虑、没有孤独感。因此,“理解、尊重孩子”能够有效地拉近你与子女之间的心理距离,缩小“代沟”。(2)把自己的真实感情告诉孩子。家长在与孩子说话时,准确地向孩子传达出内心的想法、愿望,使孩子能够感觉到父母“批评”、“教育”中所包含的关爱和善意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减少由于父母“言辞不妥”而引发孩子的抵触情绪。(3)学会拥抱,学会耳语。《父母必读》第5期上有一篇文章,题目是《你拥抱过吗,耳语过吗?》,文章说:在拥抱中,人可以得到安全感和信任感,是一种全身心的休息。焦躁的情绪可由此缓解或平息。人在情绪平静、心理稳定时是最理智的。耳语要比正常音量的表达更令人信服,更容易打动人。因为仅就耳语的姿态而言,就已经表明两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了(4)学会倾听。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但在这种沟通中,我们做家长的还要注意一点就是:少说多听。

4、加强家 校联系

家长是沟通学校、老师和孩子之间的桥梁

  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校和家庭是一对不可分离的教育者,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家庭教育需要学校给予科学的指导。

(1)家长与老师的交流要及时、主动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整天在学校,学校和老师对家长有什么要求和意见,孩子回来说说就可以了。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和片面的。老师不可能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与每一位家长进行很好的交流。而学生自身的传达作用是不到位的。  因此,家长必须充分、切实地认识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的重要性,经常及时、主动地和老师联系,与孩子对话,以便一方面把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和对老师教育、教学的意见反馈给老师,同时配合老师,共同做好对孩子的教育工作。

(2)诚恳虚心地听取孩子的在校表现,中肯坦诚地反映孩子的在家表现。找老师交流情况,要尊重老师,要诚恳、谦逊。具体来说,首先要虚心地听取孩子在校的表现,不仅要能听得进老师对孩子的表扬,还要能听得进老师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讳疾忌医,护孩子的短。同时,如果需要,还应中肯坦诚地把孩子在家的表现如实地向老师反映,既不掩饰孩子的缺点,也不要隐瞒孩子的长处,尽量让老师对你的孩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既要充分听取老师的意见,也要适当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

  家长每次和老师谈话,事先都应该确定好交流的主要话题和要了解的主要方面,考虑好自己的处理意见和解决方法,以便交流时能有明确的目标,节省时间,取得最好的交流效果。同老师交流,家长既要充分听取老师的意见,也要适当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不能把“配合老师工作”简单地理解成“老师怎么说,家长怎么做”。家长若发现老师掌握的情况有偏差或解决的办法不能奏效时,也可以开诚布公地同老师交换意见。

(4)用多方式与老师交流。

 家长同老师交流,考虑到老师工作繁忙,也不一定每次都要到学校面谈,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电话、短信、互联网,建立起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密切沟通的平台。有些话当面不好说的,借助于这些平台也许可以更冷静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达到交流的目的。

总之,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吧!!!

很好很好用心

上小学前,该如何教育引导孩子?这是很多家长都很关心的问题。其实在上小学之前,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一种与他人之间信任感、安全感、交流感,过早、过多地让孩子去学习,只会扼杀他对知识的兴趣,学习需要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在学习上有所成就,幼儿园、小学,就让孩子提前入学,但是由于孩子在认知、情感、智力上都低于班上其他同学,致使孩子找不到自信,养成了一种自卑、懦弱的心态。实则孩子的教育应该顺其自然,就像不能违背自然的规律一样,否则不利于成长。

处于学前期的儿童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但是需要成人提供适宜于儿童发展的良好环境,尤其是良好的教育影响。适宜的、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学前教育能够积极地促进儿童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发展。而不适宜的学前教育不但会损害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内在的学习动机,降低其自我效能感,而且会使儿童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产生长远的消极影响。

一、培养兴趣最关键

学前教育,除了语数外之外,更应该教的是“艺术”。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孩子的学习应该是快乐的,让孩子学音乐、学舞蹈,多接触一些艺术上和体能上的东西,而不是将语数外放在主要位置。幼儿园真正培养的不是教多少知识,而是行为习惯和多种兴趣,如果培养出兴趣,那么孩子学什么都是快乐的。

二、培养引导的氛围

入学前,孩子怎么去学,家长取着决定性的作用,家长应该明白的是一定要和孩子建立一种互信、和谐的家庭氛围,去激励,去引导孩子兴趣的培养。比如有的家长如果想让孩子去学音乐,就应该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家长可以在家里放一些有关音乐学习方面的录音,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学,多和他们进行沟通,或者和孩子一起去看相关的表演。家长能做的只是去培养孩子的兴趣,激励孩子学习的热情,但不能过多地去干涉,要让孩子更有主动性。

三、要教会孩子懂事

其实在学前教育阶段,最关键的是学习品性和生活习惯,或者说是一种修养和习惯,而其他都是次要的。孩子最紧要的是从小把生活习惯和品性培养好,通俗地讲就是要学会懂事。如果当父母吵架时,只会在一旁哭是不行,如果这个孩子会劝家长,那就说明他学前学到了真正的东西。同时,家长们不能急功近利,为小孩好的话,需要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才资源显得越来来越重要,同时也带动了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关键在于教育,发展一个国家的教育,首先要发展它的基层教育,因此,学前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努力做好学前教育,注定将使孩子受益匪浅。



  • 家长做好幼儿学前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答:8.教育孩子独立自主:家长应该逐渐让孩子学会自己做事、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自主生活能力。9.注重道德教育: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尊老爱幼、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等道德品质,为他们成为有道德的人打下基础。10.保持教育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家长应该持之以恒地进行学前教育,不断调整教育方法和策略,以...
  • 学前教育不能依靠外人,家长应如何做好本分的学前教育工作呢?
    答:很多家长都不明白,学前教育于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甚至不明白什么时候才是学前教育,到底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实际上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上小学之前的一段时间,包括幼儿园也属于学前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在此之前所开展的所有学前教育,大部分家长都不知道该采用怎样的方式,那么作为家长应当如何做好自己身...
  • 学前教育的发展应该怎样做呢?
    答:除了幼儿园入园低龄化,我认为学前教育改革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水平和职业待遇: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的关键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可以通过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水平和职业待遇,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从事幼儿教育工作。2.推广家庭教育和家园合作: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
  • 如何做好幼儿的学前教育?
    答:幼儿的学前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涉及到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孩子性格、习惯和社会能力的培养。以下是一些关键点,帮助做好幼儿的学前教育:爱与安全感的培养:幼儿期是孩子建立信任感和安全感的关键时期。家长和教师应该通过稳定的关爱、积极的鼓励和适当的身体接触(如拥抱、...
  • 怎样做好学前教育改革
    答:一、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是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普遍存在学历不高、专业素质不强、工作经验不足等问题。因此,应该加强对学前教育师资的培训和提高,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二、加大对学前教育...
  • 如何提高自己的学前教育教学能力?
    答:以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幼儿期是孩子语言、思维、情感等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需要关注孩子的兴趣和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家长们应该主动询问孩子的需求。二、做好课程设计:做任何事都应该有所准备,想要做好学前教育的宝妈更要注意这一点,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制定适合的课程计划。
  • 学前教育怎么做才能改变现状呢?
    答:我没有个人观点,但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学前教育改革的常见想法和建议:1. 增加公共财政支出。政府应投入更多资金来改善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可及性,帮助家庭经济不太富裕的人们提供更好的学前教育机会。2. 加强幼儿师资力量和培训。幼儿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对幼儿教育的影响至关重要。政府应该加大对幼儿教育师资...
  • 怎样才能做好幼教工作呢?
    答:个环节,能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好孩子们的榜样。2012年10月9日教育部正式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防止和克服 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提供了具体方法和建议。《指南》将儿童的学习与发 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 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
  •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学前教育教师?
    答: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用一颗爱心去呵护每个孩子,去关心他们,这样孩子的身心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2、耐心:幼儿教师引导幼儿时要有耐心。孩子的理解思维能力和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很多事情都要反反复复,不厌其烦的去教育、引导他们,才能接受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见到老师要问好,不要随地丢垃圾,上课有...
  • 幼儿教育怎么做好
    答:(6)家园共育上有错误。幼儿在园接受以集体教学为主的学习活动,而在家进行大量的书写作业。二、抓好幼儿教育应做好家长工作 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游戏玩乐中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不要认为坐在教室里教孩子认多少字、背多少诗歌才是学到了知识。但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