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牙头是什么鱼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黄牙头”这种鱼学名是什么啊?

“黄牙头”这种鱼学名是黄颡鱼.
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 1846) ,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的一种鱼类。俗称:黄骨聪,昂公鱼,黄骨鱼、黄丫头、黄鸭叫、黄沙古、黄刺公、黄刺骨、黄牙鲠、王牙、黄嘎牙,黄鲛,黄骨头。
广布于中国东部各太平洋水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体长123-143mm,杂食,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食物多为小鱼、水生昆虫等小型水生动物。4-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在生殖时期,雄鱼有筑巢习性。
野生黄颡鱼和人工饲养的黄颡鱼在生活环境上是没有多大的区别的,野生黄颡鱼主要生活在淡水中,一般喜欢在水的中下层活动,有的时候也会游到岸边的坑坑洼洼当中,黄颡鱼主要是以荤食为主,所以会经常的在水草中活动,去捕食比自己弱小的鱼类,因此水草也是它分布的主要地方。

扩展资料:
营养价值
黄颡鱼富含蛋白质,钙、磷、钾、钠、镁等矿物元素,营养含量丰富,药用价值高。黄颡鱼富含蛋白质,具有维持钾钠平衡、消除水肿、提高免疫力、调低血压、缓冲贫血的功效,有利于生长发育。
富含铜,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调节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维持血压正常。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
每100克黄颡鱼中,含有蛋白质519克,尼克酸3.7毫克,碳水化合物7.1毫克,钙59毫克,磷166毫克,钾202毫克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黄颡

黄颡鱼,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又名黄公灵、黄牯头、湖北利川区域叫黄角丁、黄辣丁、黄腊丁、黄骨聪、昂公鱼、葛格燕、黄骨鱼、黄丫头、黄鸭叫等。广布于中国东部各太平洋水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体长123-143mm,杂食,主食底栖小动物、小虾、水生小昆虫等。4-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在生殖时期,雄鱼有筑巢习性。

形态特征:
黄颡体长123~143mm,腹面平,体后半部稍侧扁,头大且扁平。吻圆钝,口裂大,下位,上颌稍长于下颌,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
眼小,侧位,眼间隔稍隆起。须4对,鼻须达眼后缘,上颌须最长,伸达胸鳍基部之后。颌须2对,外侧一对较内侧一对为长。体背部黑褐色,体侧黄色,并有3块断续的黑色条纹,腹部淡黄色,各鳍灰黑色。背鳍条6~7,臀鳍条19~23,鳃耙外侧14~16,脊椎骨36~38。背鳍部分支鳍条为硬刺,后缘有锯齿,背鳍起点至吻端较小于至尾鳍基部的距离。胸鳍硬刺较发达,且前后缘均有锯齿,前缘具30~45枚细锯齿,后缘具7~17枚粗锯齿。胸鳍较短,这也是和鲶鱼不同的一个地方。胸鳍略呈扇形,末端近腹鳍。脂鳍较臀鳍短,末端游离,起点约与臀鳍相对。进食较凶猛。公母颜色有很大差异,深黄色的黄颡鱼头上刺有微毒。


黄颡鱼的生活习性:
黄颡鱼多在静水或江河缓流中活动,营底栖生活。白天栖息于湖水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因之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也能生活。幼鱼多在江湖的沿岸觅食。
该鱼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温度0~38℃。最佳生长温度25~28℃,pH值范围6.0~9.0,最适pH值为7.0~8.4。耐低氧能力一般。水中溶氧在3mg/L以上时生长正常,低于2mg/L时出现浮头,低于1mg/L时会窒息死亡。

黄颡鱼的分类:
黄颡鱼的种类较多,有岔尾黄颡鱼、江黄颡鱼、光泽黄颡鱼、瓦氏黄颡鱼、盎塘黄颡鱼、中间黄颡鱼、细黄颡鱼等。
1、岔尾黄颡鱼  
吻短。须4对;上颌须长,末端超过胸鳍中部。体无鳞。背鳍硬刺后缘具锯齿。胸鳍刺与背鳍刺等长,前、后缘均有锯齿。脂鳍短。臀鳍条21~23。尾鳍深分叉。鼻须全为黑色。”为江河、湖泊中常见鱼类,尤以中、下游湖泊为多。营底栖生活。食昆虫、小虾、螺蛳和小鱼等。个体不大,分布于长江水系。
2、江黄颡鱼  
头顶覆盖薄皮。须4对,上颌须末端超过胸鳍基部。体无鳞。背鳍刺比胸鳍刺长,后缘具锯齿。胸鳍刺前缘光滑,后缘也有锯齿。腹鳍末端达臀鳍。脂鳍基部稍短于臀鳍基部。臀鳍条21~25。为底层鱼类。江河、湖泊中均能生活,尤以江河为多。主食昆虫幼虫及小虾。最大个体2市斤左右。分布于长江和珠江水系。
3、光泽黄颡鱼(尖嘴黄颡、油黄姑)
吻短、稍尖。须4对,上颌须稍短,末端不达胸鳍基部。背鳍刺较胸鳍刺为长,后缘锯齿细弱,胸鳍刺前缘光滑,后缘带锯齿。腹鳍末端能达到臀鳍起点。脂鳍基部短于臀鳍基部,臀鳍条22~25。尾鳍深分叉。江湖中、下层生活。食水生昆虫和小虾。4~5月在近岸浅水区产卵。生殖时,雄鱼在水底掘成锅底形圆穴,上面覆盖水草,雌鱼产卵于穴中,雄鱼守候穴旁保护鱼卵发育。个体不大,常见体长为80~140毫米。分布于长江水系。
4、瓦氏黄颡鱼(硬角黄腊丁、江颡、郎丝、肥坨黄颡鱼、牛尾子、齐口头、角角鱼、嘎呀子)
在分类学上属于鱼鲶形目,鲿科鱼类,在中国长江、珠江、黑龙江流域的江河、与长江相通的湖泊等水域中均有分布,均能形成自然种群,瓦氏黄颡鱼是中国江河流域水体中重要的野生经济型鱼类。瓦氏黄颡鱼喜栖息于江河缓流江段及江河相通湖泊水体,底栖生活,其肉质细嫩肉、味道鲜美、无肌间刺、营养丰富,极受消费者欢迎。瓦氏黄颡鱼比黄颡鱼大的多,最大个体可达1kg以上。

黄颡鱼其实是一种主要在长江一带生长的鱼种,这种鱼主要生活在一些静水或者是缓流的溪水中。因为这个黄颡鱼的肉质比较的鲜嫩,所以已经是被人工进行培养了。黄颡鱼的营养价值是很高的,对人体的帮助是很大的,因为黄颡鱼中的蛋白质比较丰富。

一、黄颡鱼的食疗功效:
1、养胃:暖胃,治疗胃寒症。
2、利尿消肿:能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促进血液和水分新陈代谢,有利尿、消水肿作用。
3、通乳生乳:有补气血、生乳作用,对产妇有通乳汁、补身体、促康复的功效。有开胃健脾、消除寒气、催生乳汁之功效。
4、清热除火:味苦,能清心泻火,清热除烦,能够消除血液中的热毒。适宜于容易上火的人士食用。
5、化痰止咳:适宜多痰,痰粘稠,咳嗽等症状。
6、其他功效:黄颡鱼鱼肉含有叶酸、维生素B2、维生素B12等维生素,有滋补健胃、利水消肿、通乳、清热解毒、止嗽下气的功效,对各种水肿、浮肿、腹胀、少尿、黄疸、乳汁不通皆有效。
二、黄颡鱼的适宜人群:
黄颡鱼适宜消瘦,免疫力低,记忆力下降贫血,水肿等症状的人群,生长发育停滞的儿童。出现头晕、乏力、易倦、耳鸣、眼花。皮肤黏膜及指甲等颜色苍白,体力活动后感觉气促、骨质疏松、心悸症状的人群。高温、重体力劳动、经常出汗的人需要注意补充钠。
也适合脾虚而肿满者,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脚气水肿以及营养不良性水肿者,小儿痘疹初期。

  • 如题   ,   黄丫头(黄颊鱼的一种)   

  • 鲿科     Bagridae      疯鲿属     Tachysurus     鱼类

  • 下图为      疯鲿    Tachysurus fulvidraco(Pelteobagrus fulvidraco )

  • 俗称   黄骨聪,黄丫头、翁公鱼、钢针、戈艾、吱戈艾、黄刺公、疙阿、疙阿丁、黄腊丁、嘎牙子、昂刺鱼、黄鳍鱼、三枪鱼、黄刺骨、黄牙鲠、王牙、黄嘎牙,刺疙疤鱼,刺黄股,黄蛟,汪丫鱼,毛泥鳅,黄骨头



  • 黄丫头是什么鱼
    答:问题六:黄丫头鱼什么性质?带热性吗 又叫黄颡鱼鱼体粗壮,头略平扁,躯干、尾侧扁,背倾斜,是我国优质的名贵鱼类,俗称黄骨鱼、骨鱼。它生长在江河、湖泊、水库或其支流等水域,栖息于底层,以各种底栖的无脊椎动物、小杂鱼、虾等为饵,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较广,对营养和其它环境因素的要求不高...
  • 黄丫头鱼什么性质?带热性吗
    答:黄丫头是黄颡鱼 黄颡 (读音:sǎng )鱼,学名: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 1846),为鲿科,黄颡鱼属的一种鱼类。体长约20cm,腹面平直,体后半部侧扁,尾柄较细长。头大且扁平,吻短,圆钝,上、下颌略等长,口大,下位,两颜及腭骨上有绒毛状齿带。眼小,侧位。须4对,鼻须...
  • 这种鱼叫什么名字,
    答:不是鲶鱼的话,那就应该是:黄颡鱼。黄颡鱼 编辑[huáng sǎng yú]黄骨鱼 即 黄颡鱼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又名黄骨聪,黄丫头、翁公鱼、钢针、戈艾、吱戈艾、黄刺公、疙阿、疙阿丁、黄腊丁、嘎牙子、昂刺鱼、黄鳍鱼、三枪鱼、黄...
  • 图中的鱼叫什么名字
    答:黄颡鱼,俗称黄骨鱼,也叫黄辣丁或者黄腊丁、黄丫头(江西省部分地区),在福建又称作黄公鱼。中文名称黄骨鱼 别名黄角丁,黄骨鱼,黄沙古,黄辣丁,刺疙疤鱼,刺黄股,戈牙,昂刺
  • 黄鸭叫学名叫什么鱼
    答:黄鸭叫学名是黄颡鱼,由于其能发出鸭子一般的叫声,通体黄色,因此得名黄鸭叫。黄颡鱼还有其他俗称:黄辣丁、黄姑子、黄沙古、黄角丁、刺黄股、昂刺鱼、昂公、黄丫头。黄颡鱼属一种常见的淡水鱼,黄颡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无肌间刺,蛋白质含量丰富,是中国常见的食用鱼类,其中湖南湘江流域...
  • 黄鸭叫是什么鱼
    答:在中国长江、珠江、淮河流域泗沂沭水系沂河、黑龙江流域的江河、与长江相通的湖泊等水域中均有分布。江浙人唤其昂刺鱼、喇鱼;四川人叫它黄辣丁;湖南人称它黄鸭叫;北方人管它叫嘎牙。它还被各地称为:昂公鱼、昂丝鱼、昂嗤丁、黄甲鱼、黄蜂鱼、黄丫头、刺疙瘩、刺黄骨、刺棍子、央丝鱼、金丝鱼...
  • 黄丫头喜欢吃什么鱼食
    答:黄丫头鱼也叫黄颡鱼是一种典型的广食性鱼类,幼鱼主要食浮游动物和水生昆虫的幼虫,成鱼以小鱼和无脊椎动物为食。黄颡鱼为温和肉食性鱼类,天然水域主要摄食小虾,水生昆虫、水生植物等,人工养殖可用鲜活动物性饲料或人工配合饲料。可将小鱼、小虾、螺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饵料绞碎后用土面粉作粘合剂...
  • 黄丫头是什么鱼
    答:黄颡鱼,又叫黄角丁,黄骨鱼,黄沙古,黄辣丁,刺黄股,戈牙,昂刺,黄嘎鱼,在南方一些地方还叫“黄丫头”。这种鱼分布较广,很多河流、湖泊、野塘中都有,而且吃钩不讲究,碰见食物就咬钩,基本吃得很牢靠,没有警觉性。在盛夏和整个秋季,是野钓黄颡鱼的黄金时间段。因为在这几个季节中,...
  • ...请问大家谁知道这鱼叫什么? 我们河南这叫 ge ya 谁知道它的_百度知...
    答:应该是黄骨鱼吧!最好有图 黄骨鱼 四川人吃的黄辣丁,南方人叫做黄骨鱼。珠海是一座吃惯海鲜的城市,又多移民,没有什么自己的菜系,只好嘴大吃四方。这款时兴的黄骨鱼,就是湘菜出品。 黄颡鱼,俗称黄骨鱼,也叫黄辣丁或者黄腊丁、黄丫头(江西省部分地区),在福建又称作黄公鱼。所属种类 ...
  • 这种鱼叫什么
    答:黄丫头野生鱼特别多,在乡下的池塘中和小河中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记得小时候,外公每次出门钓鱼,都能钓到半桶黄丫头回来。黄丫头虽然鱼骨头多,但肉质细嫩鲜美,红烧起来十分美味!食材准备 【主料】:黄颡鱼 【配料】:葱,姜,蒜,盐,白糖,鸡精,胡椒粉,小米椒,生抽,料酒,郫县豆瓣酱,紫苏 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