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发心才算是发菩提心?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31
怎样才算是发菩提心了?

 什么是菩提心?如何发菩提心?初学者经常会搞不清这些问题,经常把“菩提心”与“慈悲心”混淆。末学在此略谈一下拙见。
  菩提心: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作无上正真道意、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无上心、道心、道意、道念、觉意。即求无上菩提之心。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当得速成无上菩提。
  慈悲心:慈悲的意思是,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故慈悲心之意为与众生同感状态。与众生之乐,拔众生之苦之心。
  菩提心之内容: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知,佛道无上誓愿证” 之四弘誓愿,前一为利他之愿心,后三为自利之愿心。慈悲心为利他之愿心。在《愣严咒》前面的偈讼有一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泥洹即涅槃之意)。”此系利他之弘愿。
  如何发菩提心?末学拙见从四弘誓愿可以看出,立志誓愿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即发菩提心。虽然我们看四弘誓愿都是“无边、无尽、无量、无上,”很难实现这个誓愿,但还要发此弘愿。为什么很难实现还要发此誓愿那,这正是大乘菩萨乘之心要,正是菩提心愿作佛之心。因此一切菩萨悉以发起此心为要,随而求净土自度度他者亦应发此心。

修正行为观念,以戒为师,依教奉行就是发菩提心。阿弥陀佛!

这个问题先要弄清楚什么什么是菩提心。

菩提心的本体就是利益一切众生、让他们获得如来正等觉果位的希求心,《现观庄严论》中所说:“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
求无上菩提之心。又称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或略称道心、道意、觉意。此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是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则得速成无上菩提。

发菩提心
盖此菩提心乃大乘菩萨最初必发起之大心;生起此心称为发菩提心,略称发心、发意;最初之发心,则称初发心、新发意,为菩提之根本。

《大智度论》卷四十一云(大正25·362c)∶‘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
即佛子一切行为的动机为利众生愿成佛。

出于责任而帮助别人的发心是标准的菩提心吗?



对一切众生都没有分别心,发四无量心即慈悲喜舍心。南无阿弥陀佛!

简单说自己要学习菩萨的德行,利众生。从现在开始做菩萨。南无阿弥陀佛

心中有善,一切OK.

  • 什么是菩提心和发菩提心
    答:1、菩提心,简单的理解就是“觉悟的心”。“菩提”是古印度的梵语发音,译成汉文的意义为“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就是成佛的心,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2、发菩提心就是学佛的基础,意思是你不仅认识到了佛的存在,并且意识到了你与佛的距离,并且愿意跟随佛的脚步,按照佛的指引...
  • 如何发菩提心
    答:就是我所发之心,在这八种差别中,是邪?是正?是真?是伪?为大?为小?为偏?为圆?怎么样舍掉、求取呢?就是去邪、去伪、去小、去偏。取正、取真、取大、取圆。像这样发心,才叫做真正发菩提心(为救度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有情众生而誓愿成佛)。此菩提心,是善中之王,必定要有因缘,才能发起。今天说因缘,...
  • 慈诚罗珠堪布:什么叫做菩提心
    答:慈诚罗珠堪布:究竟具有什么条件,才算是菩提心呢?第一个,要有对一切众生的慈悲心。所谓“慈心”,就是一心一意地希望每一个众生不但今生能获得幸福,而且在乃至菩提间的所有轮回当中,都能获得永久的幸福快乐。这不是口头上的宣言,而是发自骨子里面的真情实感;所谓“悲心”,就是从心灵深处真诚...
  • 怎么才能发起真正的菩提心
    答:只有坚定不移地按照戒律去做,堵住所有的漏洞和妄想,这个菩提种子才会真正地显露出来,才会发起来。菩提心就是智慧,也是清净心,也是无相心。怎么样才能发起菩提心呢?首先我们应该严持戒律在三皈五戒宁死不犯的情况下,同时眼睛不外观,耳朵不听,不贪吃不贪睡,敢放下一切,在这个基础上。甚至,比如...
  • 什么是菩提心?
    答:只有把生死看淡了、看破了,我们真正放得下,这个菩提心才会生起。那菩提心生起会什么样?那只有实践你才会知道,不用人说。不是我们嘴说那就菩提心,有个禅师讲了,那是牙疼咒。这个不详细讲,因为这个讲起很长的。(编者注:牙疼咒,上体下清老和尚曾讲,指不长久的发心,说完就过去了。)
  • 菩提心具体是什么意思?
    答:“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语,译成汉文的意义为“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发菩提心,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也就是要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佛之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一)发心菩提,谓十...
  • 怎么判断是否发了菩提心 有经验的说下
    答:二者无前后之别,然后才能称为“双运”。菩提心要有般若的成份,是因为必须了知一切有情以及事物的空性,因此虽发悲心却不执着于自己的功德。《金刚经》说:佛度众生,却实无众生得度,便是这个意思。盖若屈著指头,数自己度过多少人,那便是不知众生的空性,由是生执,非菩提心。
  • 问题:请问发菩提心是什么
    答:所以我们不要看不起那些阿公、阿婆,他也不认识字,也没有听过经,念上半年、一年,人家就能预知时至,不生病,坐着往生,站着往生,道理就在此地,他的心真诚,所以一切法自然具足。能从真实心中做,没有不成就的,那就是菩提心具足了。“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菩提心,简单地说,就是清净心。...
  • 世俗菩提心是什么?胜义菩提心是什么
    答:我们天天讲法、闻法前念的,“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这就是愿菩提心;“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这就是行菩提心。一个是为果而发誓,一个是为因而发誓。我们一定要反复地这样发愿发誓,直到有一天在我们的相续中自然而然就有这个念头、这个想法的时候,我们才算发出了...
  • 什么是菩提心,如何修菩提心
    答:菩提心又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发愿利益众生令众生成佛为愿菩提心,发心者即称之为菩萨,发心后用实际行动,即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恒常利益众生即为行菩提心。愿菩提心为成佛之因,是大乘佛法的精髓。发菩提心 一、 发菩提心的人,应具备以下之三种心:1. 大智心: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