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树蜂蜜的功效与作用机理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11
中医是什么?

一分钟了解中医

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习惯上中医指汉族的医学,而中国传统医学还应包括藏医,蒙医,壮医,彝医等等。中医的特色是:以阴阳五行为说理工具,经络,脏腑,气血为形态功能基础,七情六淫为病因,阴阳失调,邪正相争为发病主要矛盾的独特理论体系;以药物内服外治,针灸,推拿,气功等为内容的丰富多彩的治疗手段;以及体现中医整体观点,包含理,法,方,药的“辩证论治”临床治疗原则。中医在日本称为汉医或东洋医学,在朝鲜,越南称为东医,已成为这些国家具有其民族特点的传统医学。
中医起源很早。在成书于战国到泰汉时期的《黄帝内经》中,中医的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总结了中医辩证论治原则。以后,中医的理论和实践不断有所发展。以中医分科为例,《周礼·天官》记载当时宫廷医生只分食医(相当于营养师),疾医(相当于内科),疡医(相当于外伤科)和兽医。到明代,太医院设十三科,即大方脉(相当于内科),伤寒(即热病),妇人,小方脉(相当于儿科),口齿,咽喉,眼,疮疡,接骨(或正骨),金创,针灸,按摩,祝由。清初,从小方脉中更分出痘疹科。但近代,由于西洋医学的输入和旧政府对中医的歧视和排挤,中医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而停滞不前。新中国成立后,阻碍才得以消除。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全国建立中医院,创办中医高等学校,提倡中西医结合发展中医学。80年代,进一步提出中医现代化,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多学科,多途径研究和发展中医。
中医辩证学是正确认识和辨别中医“证”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之间的桥梁。所谓“证”,是症状和体征的集合,是疾病的临床综合表现,但又与“综合症”不同,它是中医特有的概念。“证”是客观存在的病理状态,是中医病机的反映,表现了疾病过程中邪正相急和阴阳失调的情况,比较接近疾病的本质。如临床表现为黄疸,肋痛,发热,口苦,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滑数等,可辨为“肝胆湿热证”,是指湿热病邪蕴结在肝胆病位,邪气盛而正未衰,属于实证。一种证可见于多种病,一种病的不同阶段也可出现不同的证,这就是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理论依据。
中医辩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其中“治病者,取有余而益不足”的记载,可看作是辨虚,实证的萌芽。《黄帝内经》中有“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等论述,可认为是中医辩证学最早的理论基础。该书“风论”,“咳论”,“痹论”等篇已有脏腑辨证。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其外感病部分,建立了一个外感热病的六经辨证体系,并创造了汤方辨证法;其杂病部分发展了脏腑辨证的内容。汉朝以后,历代医学家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又发展了脏腑辨证,创造了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并使八纲辨证,气血辨证,病邪辨证逐渐明朗化,具体化;汤方辨证则受到日本汉方医学家的重视。20世纪50年代,对中医辨证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突出的代表是蒲辅周氏从临床角度总结的治“乙脑”的辨证经验:例如1956年暑天,石家庄地区久晴无雨,当时的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辨证属暑温,用白虎汤获效;1957年同期,北京地区多雨,湿热交蒸,同样是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辨证为湿温,用白虎汤无效,改用通阳利湿法,收效甚佳。由此,中医辨证的优截止性得到公认。到了80年代,重点转到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辨证,使之客观化。某些证(如血虚证,肾阳虚证,阳虚和阴虚证,阴虚火旺证,脾气虚证,心气虚证,肝阳上亢证,寒热证等)的客观指标的研究已趋成熟,初步制作了部分证型的动物模型,并创立了微观辨证的理论。“辨证学”这个具有哲学含义的名称是于此时出现的。
查看全部3个回答
关于中医师承方式考职业医师资格...

关注中域教育的人也在看
中医师承培训,当然选择中域教育...
免费咨询-更多详情;
青岛中域教育信息咨询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中医最早起源于什么朝代
中医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 中医是指中国汉族的劳动人民们所创造了以传统医学为主体的医学,因此也被称为汉医,是一门以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诊断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最早的中医是诞生于原始社会时期,而且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最基本的中医理念,以后又经过了历代的总结和发展。 扩展资料: 在中医学中,最有影响的医药神话是神农氏尝百草而始有医药的传说故事,流传久远。《中国医学史》作者陈邦贤说:中国医药之起源,历来有尊伏羲、神农、黄帝为医神者。 有尊伏羲乃尝味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枉,间接说明了针药的渊源,有尊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关于中药,特别是植物药的最早发现和使用,在古代无不归功于神农,有尊黄帝使岐伯、尝味草目、典主医者,中国第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黄帝外经》即是借黄帝与岐伯之口,来传达中医学流传千古的理论体系。 此外,燧人钻木取火,使人们脱离茹毛饮血的生食时代,保护肠胃;有巢氏构木为巢,使人们避开了禽兽虫蛇的侵扰与外伤。 灸法起源于我国北方高寒地带,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炳,是适应北方居民的居住条件、生活习惯和发病特点而产生的;汤剂之创始者伊尹,为商汤之相,以滋味说汤。 《吕氏春秋》记述伊尹答商汤有关烹调问时曾有“阳朴之姜,招摇之桂”,姜、桂既是调味品,又是常用药,故有医食同源之论。 此外,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内经》时代,中国已经有较细致的记录人体内脏器官的形态、大小、容量等人体解剖记载,还有对人体呼吸、循环、消化等功能认识的记载,这些理论既有专篇论述,也穿插于其他说理性的篇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医
51 浏览112732019-04-21
中医的发展历史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 自古以来就有“医道相通”的说法。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 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金元以降,中医开始没落。明清以后,出现了温病派时方派,逐步取代了经方派中医。 在明朝后期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标志着中药药理学没落。同一时期,蒙医、藏医受到中医的影响。在朝鲜东医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 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同属中国医学体系的日本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学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来,经方中医开始有复苏迹象。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医作为“古为今用”的医学实例得到中国共产党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发展。现代,中医在中国仍然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在国际上,针灸引起医学界极大兴趣。针灸已被证实在减轻手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牙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极低。 然而,对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头痛,数据显示出模棱两可或者争议性。上世纪90年代发起的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原始创新、革命。 中医新哲学观中医三个哲学观:整体观、辨证观,及新挖掘出的中医第三哲学观:相似观-分形论。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 新纳入的中医传统医学的相关信息将写入第11版全球医学纲要第26章内,该章节主要阐释传统医学的分类体系,将于2022年在世卫组织成员国实施。 扩展资料: 中医文化的发展-历史名医: 一、中医的起源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炎帝部落生活在黄河中下游(今山西河南一带),与黄帝结盟击败蚩尤。中华儿女将炎帝和黄帝奉为华夏始祖。 “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描述了神农氏为了医学实践和探索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奠定了中国医学的基础,后人为纪念他。 将中国的第一部医学著作命名为《神农本草经》。由此我们得出结论,中医源自于原始社会,发源于黄河流域。 二、中医理论的奠定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 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著有《难经》。开启了以“望闻问切”为诊断方式的医疗里程,并一直沿用至今。 三、中医临床的灵魂 张仲景(约公元150——约公元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四、中医的变革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 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 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华佗发明了茵陈蒿治疗黄疸病的方法。 创办了中国第一套广播体操“五禽戏”,发明了麻沸散用作临床麻醉,比西方麻醉剂早1600多年,又开创了中医外科手术的先河,可以说华佗开启了中医临床的重要变革。 五、中医理念的进步 孙思邈(541年—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 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 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他是第一个提出对妇女和儿童单独设科的,(这也是最早的提倡妇女儿童保护意识的)。 他是第一个完整阐述“医德”的人,也是第一个麻风病专家,第一个提出复方治病的,第一创建巴豆排毒的,第一个提出防重于治的,第一个发明导尿术的。 六、中医的完善 李时珍(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 考古证今,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于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这本书收集药物1518种,其中植物1195种,记录古代医学家和民间药方11096种。 附药物形态图1100多种,纠正了之前的一些错误,补充了不足,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学著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医
77 浏览85882019-03-23
关于中医的起源的描述?
中医学不是指中国的医学,而仅指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受到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包括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中医临床的诊断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种方法,称为四诊。四诊各有其独特作用,不能相互取代,在临床上必须综合运用,才能对病症做出正确的判断。 中医临床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灸疗法、刮痧疗法、推拿、拔罐疗法等。针灸疗法是指针刺或火灸人体穴位来治疗疾病;刮痧疗法是使体内的痧毒,即体内的病理产物得以外排,从而达到治愈痧证的目的;推拿在人体经络腧穴及一定部位上施以特定的操作手法或肢体活动来防治疾病和保健强身的方法;拔罐疗是能使施治部位造成充血现象,从而产生治疗作用。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发源于黄河流域,很早就建立了学术体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代都有不同的创造,涌现了许多名医,出现了许多重要学派和名著。 早在夏商周时期,中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 周代已经开始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 秦汉时期形成了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黄帝内经》,系统总结了在此之前的治疗经验和医学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之后成书的《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是《黄帝内经》很好的补充。 秦汉以来,交通日渐发达,各偏远地区的药材不断进入中原,从而丰富了人们的药材知识,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即是当时流传至今的,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该书所载药效大多是正确的,如麻黄治喘,黄连治痢,海藻治瘿等。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 东汉时期,著名医家张仲景著成了《伤寒杂病论》,该书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世又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被誉为“方书之祖”。 汉代外科学已具有较高水平。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已开始使用全身麻醉剂"麻沸散"进行各种外科手术。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脉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晋代名医王叔和所著的《脉经》归纳了24种脉象。 隋唐时期,唐政府组织苏敬等二十余人集体编修本草,名为《唐·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这是中国古代由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它比欧洲纽伦堡政府公元1542年颁行的《纽伦堡药典》早883年。唐代医家孙思邈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对临床各科、针灸、食疗、预防、养生等均有论述,尤其在营养缺乏性疾病防治方面,成就突出。 宋代,中医教育受到重视。宋政府设立“太医局”,作为培养中医人材的最高机构。王惟一著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设计铸造铜人两具,精细刻制了十二经脉和354个穴位,作为针灸教学和考试医师之用。另外,宋政府专设“校正医书局”,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了搜集、整理、考证和校勘,当今医学古籍《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外台秘要》等,都是经过此次校订、刊行后流传下来的。 明清以来,明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参考文献800余种,写成了《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附方10,000多个,成为中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集成之作。对中国和世界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当时,西方医学开始传入中国,逐渐形成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存的局面。一些医家逐渐认识到中西医各有所长,因此试图把两种学术加以汇通,逐渐形成了中西医汇通学派,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8 浏览11712017-12-16
中医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人们观察周围生活环境,为了生存通过长期和疾病做斗争,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在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医家广泛吸取了百家之长,为治疗疾病所用,产生了大量理论书籍。医书因不会对统治者统治造成影响而被大量保存,但秦汉时期战争和汉朝统治者推行迷信进行思想控制,印刷技术限制,大量医书失传。隋唐时期中医得到了长足发展。宋金元时期由于战争医书又大量失传,仅《黄帝内经》在宋朝就两度失传,后经多方努力在四川找到孤本才得以重新问世。但由于战争外伤,脾胃等理论得以长足发展,元明清时期,瘟疫流行,温病学得到了长足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切下,中医书籍被重新整理,装订,改编,并大量印刷,各国热爱中医人士共同努力,中医理论引入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为中医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作用。现在欧洲许多医学院都把中医理论作为必修课。未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将是大趋势,人类最终能战胜疾病。
5 浏览35192017-12-15
中医起源
中医起源很早。在成书于战国到泰汉时期的《黄帝内经》中,中医的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总结了中医辩证论治原则。以后,中医的理论和实践不断有所发展。以中医分科为例,《周礼·天官》记载当时宫廷医生只分食医(相当于营养师),疾医(相当于内科),疡医(相当于外伤科)和兽医。到明代,太医院设十三科,即大方脉(相当于内科),伤寒(即热病),妇人,小方脉(相当于儿科),口齿,咽喉,眼,疮疡,接骨(或正骨),金创,针灸,按摩,祝由。清初,从小方脉中更分出痘疹科。但近代,由于西洋医学的输入和旧政府对中医的歧视和排挤,中医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而停滞不前。新中国成立后,阻碍才得以消除。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全国建立中医院,创办中医高等学校,提倡中西医结合发展中医学。80年代,进一步提出中医现代化,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多学科,多途径研究和发展中医。

蜂蜜的食用方法
************
1、不可以用开水冲或高温蒸煮蜂蜜,因为不合理的加热,会使蜂蜜中的营养物质严重破坏,蜂蜜中的酶失活,颜色变深,香味挥发,滋味改变,食之有不愉快的酸味。高温使蜂蜜特有的香味和滋味受到破坏而挥发,抑菌作用下降,营养物质被破坏,因此,蜂蜜最好使用40℃以下的温开水或凉开水稀释后食用,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用冷开水冲蜂蜜饮食,能消暑解热,是很好的清凉保健饮料。

2、蜂蜜的食用时间大有讲究,一般均在饭前1-1.5小时或饭后2-3小时食用比较适宜。但对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则应根据病情确定食用时间,以利于发挥其医疗作用。如在饭前一个半小时食用蜂蜜,它可抑制胃酸的分泌;如在食用蜂蜜后立即进食,它又会刺激胃酸的分泌;温热的蜂蜜水溶液能使得胃液稀释而降低胃液酸变,而冷的蜂蜜水溶液却可提高胃液酸多,并能刺激肠道的运动,有轻泻使用。因此,胃酸过多或肥大性胃炎、特别是胃和十二脂肠溃汤的患者,宜在饭前1小时半食用温蜂蜜水,不仅能抑制胃酸的分泌,而且能使胃酸降低,从而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有利于溃疡面的愈合;而胃酸缺乏或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宜食用冷蜜水后立即进食。神经衰弱者在每天睡觉前食用蜂蜜,可以促进睡眠,因为蜂蜜有安神益智和改善睡眠的作用。

****************
食用蜂蜜的注意事项
★服用量每次最好在25-50克,一般不要超过100克。否则人体将无法吸收过多营养,还有可能引起轻微腹泻。食用时,一般可用温开水冲服,亦可调入豆浆、牛奶、稀饭中,还可以涂抹食品,但切忌高温,以不超过60摄氏度为宜,否则,蜜中维生素和酶将受破坏。
★孕妇不要吃生蜜(即未经炼制的蜂蜜),普通的蜂蜜也不宜多吃。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对症医治。
★一岁以下的宝宝不宜吃蜂蜜。
★糖尿病人不宜吃蜂蜜。
★蜂蜜不要与葱、蒜同吃,
★虚寒体质的人要用热水冲服,火旺的人则用冷开水冲兑。
★豆浆和蜂蜜不宜冲吃。
★腹泻的人不要吃蜂蜜,否则会加重症状。

**************
蜂蜜的不当搭配:
★蜂蜜和豆腐同食会耳聋:豆腐味甘、咸,性寒,能清热散血。与蜂蜜同食易导致腹泻。同时蜂蜜中的多种酶类,豆腐中的多种矿物质、植物蛋白、有机酸等,二者同食不利于人体的生化反应。
★豆腐渣和蜂蜜同吃会下痢。
★葱和蜂蜜同吃会中毒。
★蜂蜜和洋葱同食伤眼睛。
★蜂蜜和韭菜同食会引起心病。韭菜含维生素c丰富,容易被蜂蜜中的矿物质铜、铁等离子氧化而失去作用。另外,蜂蜜可通便,韭菜富含纤维素而导泻,容易引起腹泻。
★蜂蜜和大米同食会胃痛
★蜂蜜和鲫鱼同食会中毒,可用黑豆、甘草解毒。
★蜂蜜 油炸物会中毒。
★豆浆 蜂蜜豆浆中的蛋白质比牛奶高,两者冲对,产生变性沉淀,不能被人体吸收。

*******************
蜂蜜的吃法:
1:生吃
2:蜂蜜2~3汤匙,加温开水半杯,搅匀服用。
3:涂抹在面包,馒头上吃。
4:蜂蜜雪梨:将雪梨挖去核,把蜂蜜倒入梨中,封盖,放锅内蒸熟,食梨饮蜜。用于肺阴不足之干咳无痰、咽干口噪之病人调养治疗。
5:蜂蜜鸡蛋羹:蜂蜜35克鸡蛋1个,将鸡蛋打入瓷碗内,放锅内蒸15分钟熟后稍凉后再加入蜂蜜。每日早晨空腹各服1剂,长期服用。大补,可轻身、健脑、强体。
6:蜂蜜水果沙拉,将水果切好,然后用蜂蜜代替沙拉酱拌匀即可,既美容,又不会担心发胖,还可以通便。
7:蜂蜜还可以加入牛奶。绿茶中,美容又健康。
8:山楂蜂蜜茶:将鲜山楂切成薄片,晒干或烘干,放入沙锅,加水煎煮30分钟,过滤取汁,兑入蜂蜜,拌和均匀即成。效用:消积菜瘀,活血降压。主治各型高血压病,对合并冠心病高脂血症者尤为适宜。早晚分服。

********************
蜂蜜的储存方法:
★蜂蜜是弱酸性物质,能与金属起弱化学反应,因此保持时应使用非金属容器(如玻璃或塑料桶)。
★蜂蜜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发酵变质,因而又必须注意密封,以防吸潮,包装好的蜂蜜最好放置于干燥、阴凉有通风处,避免受热相起膨胀。

************************
吃蜂蜜可以“对症”选 :
1.去火的:黄连蜜、枇杷蜜、荆花蜜、紫云英蜜、槐花蜜、雪脂莲蜜
2.美容养颜的:雪脂莲蜜(苕子蜜)、野玫瑰蜜、益母草蜜、椴树蜜
3.对肺有好处的:枸杞蜜、柑橘蜜、枇杷蜜
4.对胃有好处的:桂花蜜、五味子蜜、枣花蜜、柑橘蜜、芝麻蜜
5.对失眠有好处的:龙眼蜜、五味子蜜、枣花蜜,最好是蜂王浆
6.对通便有好处的:凡是蜂蜜都有通便的功效

*****************
蜂蜜的产品季节:
★春季:油菜蜜、紫云英蜜、苕子蜜、杏花蜜、柑桔蜜、荔枝蜜、龙眼蜜、橡胶树蜜等。
★夏季:刺槐蜜、枣花蜜、椴树蜜、狼牙刺蜜、荆条蜜、棉花蜜、草木樨蜜、柿树蜜等。
★秋季:葵花蜜、胡枝子蜜、荞麦蜜、南瓜蜜等。
★冬季:鸭脚木蜜、野桂花蜜、野坝子蜜、大叶桉蜜、枇杷蜜等。

蜂蜜简介

蜂蜜是由蜜蜂采集植物蜜腺的分泌物后加工酿的食物,蜂蜜中含有180多种不同物质,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其它成分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酵素、芳香物、色素、激素、有机酸、酶类和生物活性物质等。

蜂蜜既是食品,又是滋补品和天然药品。由于蜂蜜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和果糖,容易被人体吸收,对老人、儿童、产妇以及病后体弱者特别适宜。蜂蜜作为一种天然的甜味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凡是用蔗糖作配料的食品,可以部分或全部用蜂蜜代替。用蜂蜜可以制作糕点、各种饮料、酿造蜜酒,在化工工业上也有广泛应用。

蜂蜜具有抑制和杀灭细菌的作用。引起人类疾病的没有形成芽孢细菌不能在蜂蜜里生存。蜂蜜对肝炎、胃病、心脏病、高血压、肾炎、贫血、便秘、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褥疮性溃疡有一定的疗效,将蜂蜜涂抹于烫伤皮肤处,可减轻疼痛,并有助于伤口愈合。

蜂蜜宜用陶瓷、无毒塑料等非金属容器贮存。宜放在阴凉、干燥、清洁、通风、温度保持5-10℃、空气湿度不超过75%的仓库内。

蜂蜜宜用40℃以下的温开水冲服,过热会使酶失活,维生素损失。

蜂蜜来源

蜂蜜是蜜蜂将采集的植物花蜜或分泌物经过充分酿造而贮存在蜂巢内的甜性物质。它是一种甜而有粘性的、透明或半透明的液体。

蜂蜜来源于不同的植物,把蜜分成单花蜜和杂花蜜;;按生产方式不同,可分为巢蜜和分离蜜;按物理性状不同,分为液体蜜和结晶蜜;按采收季节不同,分为春蜜、夏蜜、秋蜜和冬蜜;按采收的周期长短分为未成熟蜜和成熟蜜;从颜色上分,分为浅色蜜和深色蜜。

主要蜂蜜品种

春季:油菜蜜、紫云英蜜、苕子蜜、杏花蜜、柑桔蜜、荔枝蜜、龙眼蜜、橡胶树蜜。夏季:刺槐蜜、枣花蜜、椴树蜜、狼牙刺蜜、荆条蜜、棉花蜜、草木樨蜜、柿树蜜。秋季:葵花蜜、胡枝子蜜、荞麦蜜、南瓜蜜。冬季:鸭脚木蜜、野桂花蜜、野坝子蜜、大叶桉蜜、枇杷蜜。

哪种蜂蜜好

各种蜂蜜营养价值与药用功效均大同小异,只是由于蜜源植物的不同而有色、香、味的区别。色泽浅白透明、香气清淡馥郁、味道鲜甜不腻的蜂蜜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如荔枝、龙眼、枇杷、柑桔、洋槐、椴树等蜜种(枇杷蜜有浓郁的杏仁味,也有人不喜欢)。这些蜂蜜的价钱自然也要比那些色泽深褐混浊、香气浓重不悦、味道甜腻不爽的如茶花、芝麻、乌桕、桉树、荞麦等蜜贵一些。平常称之为山花蜜、野花蜜、杂花蜜、百花蜜、土蜂蜜的各种混合蜜,色、香、味一般均较差,有的甚至于含有毒蜜,故需了解该蜜的产地与采收季节,以免误食中毒。一般说来,浅色蜜比深色蜜口感好、价钱高,深色比浅色蜜营养丰富、价钱便宜。色泽、香气、味道、价钱均介于浅色蜜与深色蜜之间的如油菜、葵花、荆条等蜜可谓是实惠型的蜂蜜,市场上标称为“蜂蜜”的瓶装蜜是一种以油菜为主混合蜜。

“蜂蜜性平、味甘”,古今医书上都如此记载。但大同之中也有小异,如油菜、茶花、枇杷等蜜性平偏凉,对清热解毒、润燥通便的功效更佳,尤其是枇杷对肺热引起的咳嗽显效。荔枝、龙眼、枣花等蜜性平偏温,故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作用更好,特别是枣花蜜对脾胃虚寒、腹胀便秘的人适宜。

总之,买哪一种蜂蜜好,应根据各人的口味爱好、身体要求和经济状况去合理选择。

主要营养成分

蜂蜜中的主要成分是糖类,它占蜂蜜总量的3/4以上,其中有单糖、双糖和多糖。果糖和葡萄糖的总和占蜂蜜糖分的85%~95%。矿物质含量一般为0.04%~0.06%,包括铁、铜、钾、钠、钨、锰、镁、磷、硅、铅、铬、镍和钴等,深色蜜又比浅色蜜含有较多功能矿物质。维生素;含有b族维生素,以及维生素c、烟酸、泛酸、生物素、菸酸。

经有关专家测定,蜂蜜中的蛋白质含量在0.29% ~1.69%之间,平均为0.75%。有的花种含量则高达1%或2%以上,如:龙眼蜜、荔枝蜜、紫云英蜜、荆条蜜、油菜蜜等。不同的地区,由于地理气候的不同,同一种蜜所含的蛋白质也不同。如:龙眼蜜,福建产的含量为2.597%,广东产的含量为1.698%,海南产的含量为0.80%;紫云英蜜月,湖北产量为0.801%,而湖南产的含量为0.58%。

蜂蜜中氨基酸的含量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也齐全,有的花种蜜竟高达18种之多。其中以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为主要氨基酸,其次,如:苏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等在蜂蜜中也普遍存在。而人们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又是广为存在的。如: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这就进一步说明了蜂蜜营养价值之高的原因所在。

由于蜂蜜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经现代医学临床应用,服用蜂蜜可促进消化吸收,增进食欲,镇静安眠,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对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着积极的作用。因为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所需各种营养成分,蜂蜜中几乎都含有。特别是对虚弱无力,神经衰弱,病后恢复期,老年体虚营养不良等辅助疗效更佳。对心脏病、肝炎、贫血、高血压、咳嗽、便秘、烫伤、冻伤、胃及十二指肠等疾病都有相当的疗效。

以蜜代糖好

俄罗斯学者指出,食用蜂蜜除得到糖外,还能得到很多活性物质。如各种矿物质、维生素、酶等。蜂蜜的化学元素在32种以上。其含量与人体组织中的矿物质元素含量差不多。因此,食用蜂蜜能补充人体生长发育元素的不足,可以防治生理性贫血、便秘。

近年来,国内外已将蜂蜜应用到保健生活中。以蜜代糖既有甜味,又富营养。蜂蜜所含铁、叶酸、单糖、转化酶和维生素等,都是促进小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而这些正是牛奶中所缺乏的。

患有高血压病症的老年人,每日早晚各饮一杯蜂蜜水,是非常有益的。因为蜂蜜中含有钾,进入人体后有排钠的作用。可起到维持血液中电解质平衡的作用。另外,对于慢性肝炎、肝功能不好的患者,常吃蜂蜜能必善肝功能。对肺结核、虚劳久咳的病人,蜂蜜是良好的天然营养品,能增强体质。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老人,常服蜂蜜效果更佳。对患心口痛的病人,发作时可用温开水冲蜂蜜30克,加入几滴生姜汁服用,可以缓解症状。

1、蜂蜜不能用铁容器存储,用玻璃容器或无毒塑容器为好。

2、蜂蜜应密封保存,取用蜂蜜的工具应洗净擦干,防止水分进入,蜂蜜中溶入水分容易发酵变质。

3、好的蜂蜜在15-18度以下时一般能够结晶,变成白色或淡黄色结晶体。

4、蜂蜜不能和葱一起食用。

5、蜂蜜宜用40度以下的温水冲服,过高的水温会破坏蜂蜜

蜂蜜的主要成份是什么?它与人体的健康有什么关系?

答:几千年来蜂蜜经久不衰,这与蜂蜜所具有的多种独特营养成分有关。蜂蜜主要成分有:

(1)可被人体直接吸收的葡萄糖和果糖,约65-80%;

(2)各种氨基酸,包括人体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约0.3%;

(3)与人体血清所含含量几乎相等的20余种矿物质,约0.06%;

(4)20余种促进人体生长和代谢的维生素;(5)多种活性酶。

3、蜂蜜的医疗保健作用是什么?

答: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阐述蜂蜜为"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止痛也"。现代中医认为,蜂蜜主要能防治:

(1)胃肠道疾病:便秘、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儿童痢疾等。

(2)神经系统疾病:失眠、头痛。

(3)感染性创伤、烧伤、冻伤。

(4)美容。

蜂蜜吃多了会引起肥胖症吗?

答:某些消费者认为蜂蜜富含糖份,吃多了会引起肥胖症,这实际上是把蜂蜜混同于一般的营养品。蜂蜜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组成,约占65-80%;而蔗糖的含量极少,不到5%。由于葡萄糖和果糖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吸收过程不伴有脂肪沉淀,故不会引起肥胖。

6、结晶的蜂蜜是不是掺假或变质蜜?

答: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蜂蜜结晶是纯系物理现象,并非化学变化,因此对其营养成分和食用价值毫无影响,而且结晶蜜更便于贮存和运输。结晶的蜂蜜常使消费者认为是"糖蜜",虽然可以通过高温加热破坏晶核的办法来防止蜂蜜的结晶,殊不知蜂蜜的营养成分已被破坏,已无活性物质!

但是市场上确实存在掺白糖的蜂蜜,区别的方法是白糖结晶粒坚硬,手捻不易融化;而蜂蜜结晶粒手捻易融化。

7、浅色蜜和深色蜜哪一种更好?

答:都好!蜂蜜的色泽与蜜蜂采集的蜜源种类直接相关,由不同蜜源植物花蜜酿制成的蜂蜜,色泽有明显的差别。有人认为蜜色越浅,质量越佳。确实洋槐蜜及有些浅色蜜气息清香,品质好。但龙眼蜜、党参蜜、枣花蜜同样也属于优等蜜。据营养学专家研究:深色蜜中的蛋白质、铁质的含量高于浅色蜜约50%,难怪英国人、德国人对深色蜜情有独钟了。

8、蜂蜜是天然食品及传统药品,请告知几种简单的服用方法?

答:

(1)蜂蜜放在口里含服,可治疗咽喉炎,对工作劳累,熬夜之后的火气上升有奇效。

(2)调入各种饮料及食品中服用,香气淡雅,口感清甜,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超过60度。

(3)饮酒之后,含服浓蜂蜜,能加速酒精分解,消除酒后头痛,减少酒精对肝的损害。

(4)用蜂蜜涂唇,可防止烂嘴角;用蜂蜜做面膜,能使皮肤细腻、光洁、富有弹性。

(5)蜂蜜代替白糖来烧、烤的菜点,风味、色泽和营养俱佳,尤其烤鸡、烤鸭时用枣花蜜,其颜色金黄,风味独特,不妨一试。

9、怎样鉴别蜂蜜的质量?

答:目前市场上常有假蜂蜜充斥,主要以高果葡糖浆制成的假蜂蜜为主,其色泽浅,极其澄清透明。但比起蜂蜜,其营养单一,不具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和活性酶。消费者应选择专业店购买有质量保证的产品。消费者可通过以下方法简单鉴别蜂蜜的质量:

(1)口尝鼻嗅:消费者可在选购时口尝鼻嗅,观察蜂蜜是否有油味或异味,一般质量好的蜂蜜味甜且具有清淡的与花香一致的气息,如果香气太浓郁,则有可能掺入香精,质量差的蜂蜜则带有苦味、涩味、酸味甚至臭味。

(2)水分含量鉴别:质量好的蜂蜜含水量少,粘稠性大,用消毒玻棒将蜂蜜挑起,蜂蜜会成丝状,极为绵长。含水量高的蜂蜜感觉很稀。

原质蜜与精制蜜有什么不同

原质蜜是蜂农在野外外采集条件下获得的原始蜂蜜。由于受野外条件限制,原质蜜杂质含量较高(蜂尸、蜡渣、植物杂质等),浓度偏低,成熟度差异较大,状态很不稳定。但原质蜜中的营养成份保持较完整,价格较实惠。

精质蜜是以原质蜜做原料,采用低温热处理等工艺流程,经浓缩、精滤、杀菌、破晶核后获得的高浓度纯净成熟蜜。

精质蜜通常经严格包装后以成品形式上市,特点在于:(1)品质纯净(强制性高目过筛)。(2)状态相对稳定(非结晶右稳定较长时间,二次结晶后,结晶体细腻绵软,品质更加优良)。(3)水分得到充分散失,波美度大大提高,口感更加浓厚,保质期远远超过原质蜜,精质后的蜂蜜完全符合甚至超过gb14963-94蜂蜜国家卫生标准及gh012-82蜂蜜部颁标准。

蜂蜜是蜜蜂将采集来的植物花蜜,或昆虫排泄的蜜露混以蜜蜂唾腺的分泌物,经充分酿造而贮藏在蜂巢内的甜性物质。素有“天然食品”、“大众补品”、“老年人牛奶”、“糖中之王”的美称。

【成份】

  蜂蜜是一种成分十分复杂的糖类混合物。其中:葡萄糖和果糖约

占总量的65%-80%,其次是水分,第三为蔗糖。此外还含有少量麦芽糖、多糖、蛋白质、有机酸、芳香物质等。值得一提的是:蜂蜜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20多种人体需要的常量和微量元素、10余种酶类,在人体中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功效】

  蜂蜜所含营养丰富,能安神益智,改善睡眠,润肺,滑润肠胃,抗菌。据临床证明,蜂蜜对下列疾病有一定的疗效:便秘、结肠炎、儿童痢疾、烧伤、肺结核、保肝、皮肤溃疡、幼儿营养和消化不良、厌食症、支气管炎、鼻炎、贫血、高血压、失眠等。在临床上把蜂蜜与蜂胶、蜂王浆配合使用,对治疗传染性肝炎,黄疸型肝炎等都有良好的疗效。

【服用剂量】

  天然蜂蜜不需任何加工可直接服用。坚持定时定量,一般说来成年人每天克服用50-100克,儿童少年克服用30-50克;幼儿可服用10-15克。

【服用方法】

  成熟的蜂蜜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兑水或牛奶服用,但切不可用开水冲兑和高温蒸煮。原因是蜂蜜中酶及维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对热稳定性较差,容易降低蜂蜜的营养价值。另外用开水冲兑的蜜水,蜜香味易挥发,滋味改变,食之有不愉快的酸味。因此冲服蜂蜜最好使用60℃以下的温开水或凉开水。对胃肠道疾病者,更应该注意服用方法。对胃酸过多、肥大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宜在饭前0.5-1小时服用温蜂蜜水,这样不仅能抑制胃液分泌,而且能使胃酸度下降,从而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有利于溃疡的愈合。缺乏性胃酸或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宜食用冷蜜水后立即就餐。对长期腹泻者,最好忌用蜂蜜。对无胃肠道疾病患者,可以早、晚两次空腹服蜂蜜。

【我国官方给蜂蜜定下的等级】

  一等蜜:〖椴树蜜、槐蜜、荔枝蜜、柑桔蜜、紫云英蜜、白荆条蜜等〗

  二等蜜:〖油菜蜜、枣花蜜、葵花蜜、棉花蜜等〗

  三等蜜:〖乌柏蜜等〗

  等外蜜:〖荞麦蜜、桉树蜜等〗

  • 霜降节气哪个水果熟
    答:这样喝对体质火旺、易生喉炎者,具有滋润喉头、补充津液的功效。3、制秋梨膏 将秋梨和冰糖或蜂蜜,一起熬制,熬成膏即成“秋梨膏”,可治疗肺热咳嗽。菱角 霜降节气时是菱角上市的季节,菱角生吃有消暑解酒的作用。菱角熟吃,有益气健脾的功效,可以治疗脾虚泄泻。菱角营养价值高,含蛋白质、脂肪、...
  • 霜降节气吃什么食物 霜降传统食物有哪些
    答:霜降节气吃什么食物 1、秋梨 霜降时节吃秋梨是个不错的选择。梨味甘性凉、微酸,具有清热生津、润肺化痰的功效,是防治秋燥的佳果。梨能维持细胞组织的健康状态,还能软化血管。生食梨有清热解毒、生津润燥、清心降火作用;煎水或加蜜熬膏,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作用。若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
  • 吃完柿子之后最忌吃什么?
    答:虽然柿子营养价值高,但是吃完柿子后不能吃以下食物。1、含高蛋白的蟹、鱼、虾 中医学中认为,螃蟹与柿子都属寒性食物,故而不能同食。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含高蛋白的蟹、鱼、虾在鞣酸的作用下,很易凝固成块,即胃柿石。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很容易出现有腹痛、呕吐、或腹泻等症状。2、红薯 柿子...
  • 我25岁,眼睛下面有皱纹,怎么办啊;;;
    答:1、利用牛奶和柿子去黑眼圈的方法,家里有柿子树的或者离水果市场大超市近的就可以摘些或者买些新鲜的柿子,洗干净切成2半或者去皮再用不锈钢的勺子将柿子肉外敷眼上等过15分钟左右就把脸洗干净再用牛奶涂在脸上。一天两次一般来说第二天就会好了。2、用鸡蛋清和蜂蜜去黑眼圈的方法,买些鸡蛋和蜂蜜...
  • 生完孩子后为什么会长斑
    答:用法:为了使敷在面上的珍珠粉不脱落,可在其中加一点蜂蜜。用温水清洗面部,将调好的珍珠粉混合物均匀地敷在睑上,雀斑处多按摩一会儿,以促进血液循环。20分钟之后用温水洗掉,临睡前做为宜。功效:祛斑、美白、减少过敏症状。蜂蜜面膜材料:麦粉、蜂蜜做法:2勺麦粉+1勺蜂蜜,搅成糊状。用法:敷面,...
  • 霜降养生吃什么水果
    答:住在农村的人们到了这个时候,则会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树,摘几个光鲜香甜的柿子吃。12、白果金秋十月正是银杏成熟的季节,中医认为白果性平,味甘苦涩,有小毒;入肺、肾经。可益肺气、治咳喘,是秋季养肺食补佳品。白果具有滋阴养颜抗衰老、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之功效。常食可使人肌肤、面部红润,精神焕发,延年...
  • 妊辰斑怎样可以去掉
    答:妊娠斑的去除主要有四种方法:第一,面膜祛斑 自制中药面膜1:将柿子树的树叶磨成粉末,取30克,与30克白凡士林充分混合,制成外搽膏剂。每天睡前涂于长斑处,次日晨起后洗净。需连搽半个月至1个月才能奏效。或者用鸡蛋2枚、茯苓粉30克,取蛋清调入茯苓粉,再加适量水调成糊状涂于面部,20分钟后...
  • 柿子有哪些隐藏吃法?
    答:柿子的有很多,以下是一些隐藏吃法。1.柿子果冻。原料:熟柿子2个、鱼胶粉15克、白糖随意(可以不放)、水(15克鱼胶粉用10汤匙的水)、酸奶盒3个(几个吃就几个盒)。做法:1、准备好原料;熟柿子挖去果肉。2、鱼胶粉放到碗中用水浸泡直至变成粘稠膏状。3、泡好的鱼胶粉隔热水蒸化。4、鱼胶粉...
  • 霜降要吃什么食物最好 霜降节气风俗食俗
    答:霜降时节吃秋梨是个不错的选择。梨味甘性凉、微酸,具有清热生津、润肺化痰的功效,是防治秋燥的佳果。梨能维持细胞组织的健康状态,还能软化血管。生食梨有清热解毒、生津润燥、清心降火作用;煎水或加蜜熬膏,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作用。若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苹果 霜降前后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