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历史题,求详细解释,谢谢了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7
高中历史题,求详细解释,不要只给我答案,谢谢!

我觉得这道题答案选A,不知道对不对。我是这么理解的,明清时期从商致富现象增多,就是指的资本主义萌芽,其主要原因是手工产业的技术进步,这才是基础,而且还有原因是土地集中加剧,破产无地的农民大量增加,某种程度上这有点类似英国的圈地运动。当时资本主义迅速萌芽,许多士绅富豪家族积极投资,得到的收益却是用来购置田地,或者培养家族人才,鲜有扩大投资的,因为古代中国是重农抑商的,商人地位低下,身份只排在贱民之上,这些从商者大多也不会自己亲自经营,多是雇人。而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离不开资本积累和扩大发展的,中国的资本主义最终没有形成正式应为其时之人没有扩大再生产。而自古重农抑商是上位者倡导的,因为其符合封建阶级的统治。而且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正是明清,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的顶峰,所以最终资本主义萌芽被扼杀在摇篮。

高中历史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历史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第一题应该选D
首先 文中“上海的炮声”是一个重要信息,选项a八国联军直接打的北京,b辛亥革命是在武昌 举行的起义。
下面比较c和d,文中强调“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以及下文不断强调“民族”,由此可知巴金强调的是一场保卫民族利益的战争,c选线“北伐”并不是一场强调“民族”的战争,同时,北伐战争的时候我们全国人民也并没有团结成一个整体。所以c不选。
d选项与文章正好符合,抗日战争淞沪会战是在上海发生,而且是国民党进行的抗日活动,这一点刚好符合“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而且巴金的这篇文章应该是发表于1938年,从这一点上也印证或帮助我们进行了选择。

第二题应该选C
文中强调“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由此可知这段话强调的是游击战。选项a太原会战 d武汉会战 属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作战~~明显不是文中强调“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的游击作战方式。
重点在于比较b和c~~选项b平型关战役是运动战,体现的特征是集中优势兵力,分散敌人兵力,进而消灭敌人。选项c百团大战是游击战,特点是化整为零,以小股部队的方式,不断的骚扰敌人。这与文中强调的“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是同意含义~在历史上,百团大战又称“晋南游击战” 本题的难点在于区别运动战和游击战~~~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哦~

D
如果文学知识较扎实的话,此题只要抓住“即时而作”和“巴金”这个信息即可可以排除A(此时巴金还未出生,他生于1904年)、B(巴金还未投入文学是以创作,此时他还是儿童),但是C、D还很难作出排除选择。但是仅以“争我们民族的生存”可看出乃民族危机,便可马上选择D。应该说,这题也没有什么难度。中国近现代史上很多作家的文学作品都是一个时代、一个事件的缩影,都有着时代背景,这也成为命题者的常用入题口,大家学习、复习时可以注意结合思考。
C
在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军区等共一百零五个团二十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从上级干部,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都可以看出是百团大战。

1、选D 这一题应该是考察淞沪会战的历史意义,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起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
使用排除法的话,A明显时间上不对,B和C还不会涉及到民族存亡的程度
2、选C A和B都是比较正面的会战,而且太原会战包括平型关大捷,很容易排除掉,D是蒋介石领导的武汉保卫战,更不可能采用游击战术。

第一题是D 这是淞沪会战 上海经历的事件不算多,北洋政府时期主要是中共代表大会。国民党政府时期就是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蒋介石调动大约70万中国军队(包括他的大部分精锐部队),在上海附近与日军展开长达3个月的淞沪会战,虽然中国军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阵亡33万人,空军损失过半。约当时全国三分之一军队兵员),但最终实力占优势的日本军队仍然击败了中国军队,武力占领上海除租界以外的全部地区。
两个事件,一个是1925年5月30日,由于日本内外棉纱厂厂主枪杀罢工工人(顾正红),上海学生、市民聚集在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南京路上的老闸捕房门前进行抗议,英国巡捕开枪射击,造成了五卅惨案,从而引发全国性的反英运动。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闸北发生了四·一二事件。 之后国共开始分裂 (北洋政府时期)
一个是12.8事件。中日两国在上海军事冲突。原因是日本僧人被中国工人殴打。

抵抗八国联军是1900年,巴金还是个小孩。这件事发生在天津。
辛亥革命是1911年发生的,是在武昌。
北伐军进入上海是1927年,这是为统一中国的战争。
只有全面抗战才能让全国人民团结成一个整体。
所以是 D
C
第二个问题肯定得是地区广阔,只有百团大战了。

  • 一些高中的历史问题 有答案 求详细解析 谢谢各位大神!!
    答:1迄今所知最早的会馆是永乐年间的北京芜湖会馆 2题干的材料说的是宋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以不选,1是政治的嘛 3奇异的悲歌 就是映射明清的资本主义的畸形 4第二题 就是选择洋务运动 孙中山革命 维新变法 他们的共性 ,只有1符合 5第五题 商纣王是商末期的,后面又说母为正 6...
  • 一道高中历史题,第五题,求详细解答,谢谢~
    答:百度“格物致知”——【解释】: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简单地说就是研究事物的本质真相,从而得出正确的认识。在科学学术的探究过程就是需要这样的精神和态度。所以B项实事求是也是指这个道理。C项中外在联系和规律性并没有体现。
  • 历史 第三题 求详细解释
    答:虽然说当时周王室的权力日益减弱,但其共主地位并未丧失,春秋时仍有,尊王攘夷。题目中无体现宗法制,没有血缘,错。注意题目的,最,字,虽体现了D,但依材料分析为C。注意史料与书本知识的结合判断以及做题方法。
  • 高三历史题
    答:并加以注解,使之成为儒学的经典,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孟子思想中的道德观(人性观)被程朱演绎成“天理”而大加推崇,从而使理学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成为统治思想,而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中包含对《孟子》的解释。以宋朝为界,儒学称谓由“周孔之道”变为“孔孟之道”,抬高了孟子的地位。
  • 一到高三历史题 求解答 谢谢~
    答:很简单啊,西周灭商之后为了管理广大的疆域而实行分封制,封三皇五帝后代,商朝贵族,旧臣,周氏王族管理。其中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商朝的复辟,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既然殷商族臣受封称王,又何必冒着危险反周复商呢?所以题目主要考察的是西周对殷商旧臣的安排,故选A ...
  • 一道历史题,求详细解答
    答:西方近代工业发展是从轻工业开始的,而采矿业属于重工业,更何况,中国最早的工业化开始于洋务运动时期,前期主要以发展军事工业为主。答题不易,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 求解一道历史题 高手帮帮忙,原因详细,谢谢
    答:c
  • 一道有关罗斯福新政的高考历史题,要详细解释,谢谢
    答:选A。经济危机爆发后,严格信奉自由放任主义原则的胡佛总统在危机形势进一步恶化的情况下,试图采取自愿联合政策来挽救危机。1930年12月2日,胡佛在第二个国情咨文中说:“经济不景气的问题是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的。经济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这...
  • 一道历史选择题,求解释
    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 历史题,第四题求详细解析!谢谢
    答:乾坤造化深•而不是人•说明天理大于人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