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腔的早期代表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27
音乐中的各种调各表示什么?


你想调什么?灵敏度吗?
分两种:
阻击手:一般2.2-2.8 如果是我 我就要2.4的
冲锋手:我不知道高手们是怎么调的 反正我是用1.6的 听起来好像太慢了 但是不久你就发现 用这个灵敏度开枪真的是很稳

不用分初级不初级的 如果要选择 就一次性选到自己喜欢的、舒服的 这样才可以放心练 不然打几天就换一下 永远都没有枪的感觉 怎么能玩的好?

调腔剧种古老,却少有文字记载,艺人身世和艺术成就的史料几近空白。本节仅就老艺人的回忆和传闻,记述部分艺人的艺术成就。调腔剧团建立后作出贡献者,亦择要记之。排列以卒年为序。?
王培海(1889~1927)新昌澄潭镇平水庙村人。著名小生。一生执著追求,演技精湛,戏路宽阔,擅演《循环报》中韩秀、《玉簪记》中潘必正、《铁灵关》中王庆、《白门楼》中吕布。有“甩发”和“一马双鞍”等绝技。其艺术生涯虽短而颇有艺声。传人有王相成(子)、吕长兔、云繁老、叶钱、灿荣、石玉泰等。?
潘金品(1865~1940)新昌镜屏乡下潘村人。工大花。以功架端庄、嗓音宏亮、演技高超、说白铿锵著称于时。擅演《赐马斩颜》中关云长、《凤台关》中常遇春。其演红生正气凛然,形神毕具;演奸臣眉宇透诈,阴气逼人;演番将,凶横暴烈,满脸杀气;演群小刻划入骨,妙趣横生。一生屡遭算计,十分坎坷,晚年腿部遭枪伤致残,飘泊潦倒,病殁于演出场上。?
杨庆贤(1881~1950)新昌镜屏乡下潘村人(后移居蔡家村)。名丑。除旦角外,无戏不精。《活捉》中饰张文远,能于掌烛端椅后退时,做到烛光不摇,展示张内心惊惶、强自镇定情状。《闹九江》中饰张定边,以丑角身段显大将风仪,威武中见深沉,勇猛中露智谋。在“江边救驾”中,表演独手轻擒华云龙,任对方倒转翻扑,仍稳如金钟,手到擒来。其时,尚有小花脸名角庆和(镜岭西坑村人,早逝,生卒年失考),与杨庆贤同有调腔“双绝”之誉。?
潘奎柱(1893~1955)新昌儒岙镇韩妃村人。名旦。文武兼备,唱、念、打俱佳,熟稔数百出传统老戏。塑造女性形象光彩照人,绝无千人一面之弊,人称“一蓬风”(意为“一风吹灭‘千盏灯’”),与当时另一名旦“千盏灯”(名银钱)竞相争雄。晚年饰老旦,以司鼓终其生。
方荣璋(1927~1986)原籍丽水碧湖。1948年毕业于浙江湘湖师范学校音乐专业。1957年入新昌调腔剧团,遂定居新昌。1963年辑成《调腔曲牌集》,1958年整理《调腔乐府》5集,填补了中国地方戏曲音乐调腔的缺门,为调腔研究提供大量资料。其研究成果,于1987年获绍兴市鲁迅文学艺术奖。方荣璋作曲或整理的古装戏和现代戏剧目有《闹九江》、《思凡》、《龙凤图》、《秋江》、《闹开封》以及《闯东平》、《三搬石门槛》、《接犁》、《海防来信》等,为继承和发展调腔艺术作出可贵贡献。
章华琴前不久,新昌调腔老艺人章华琴在北京参加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命名和证章颁发仪式,成为被国家命名的新昌调腔传承人。
据了解,章华琴老人67岁,是新昌县艺校调腔训练班的声腔老师。章华琴在17岁时考入新昌调腔训练班学习旦角,成为调腔第一批学员。从此章华琴与新昌调腔结下了一生的戏缘,先后在调腔古装戏《闹九江》和《北西厢》、现代戏《三月三》和《红灯记》等戏目中担任重要角色,也见证了新昌调腔繁荣、鼎盛、衰落、重现生机等起起落落的整个发展史。新昌县艺校和绍兴艺校联合开办了新昌调腔训练中专班。尽管年岁已高,退休在家的的章华琴等老艺人知道后,还是来到训练班做起了教师。如今,她每天坚持为11个女学员教授调腔的声腔技巧。
有关人士说,这次国家文化部对新昌调腔命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就是对像章华琴这样的老艺人知识和技艺的承认,也将鼓励他们更好地传承发展当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要对得起‘传承人’这三个字的称号,今后要继续为调腔传承做些力所能及的传承工作。”章华琴老人说。据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命名和证章颁发仪式由国家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主办,全国总共有551人被命名代表性传承人,包括章华琴等8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老艺人,参加了此次命名和证章颁发仪式。
蔡德锦老师65岁,他为调腔的传承努力了50年!他15岁考入了调腔培训班,59年毕业后一直从事调腔艺术工作。他演过的戏有60多部,演出场次已经无法统计,他扮演过小生、正生、老生、小丑等角色,正、反人物都演,因为什么角色都演,他自己戏称为“垃圾畚斗”。蔡老师对调腔艺术刻苦钻研,演艺十分精湛,是观众非常喜欢的一位演员。他退休后仍为调腔的传承发展献计谋划、奔走呼吁、培训指导,在调腔剧团青黄不接、濒临倒闭的时候,他四处奔走,到处呼吁;由干缺乏经费和演员等因素,调腔《闹九江》电视片从筹划到拍摄整整用了12年之多,没有演员他们自己上,没有道具自己做,缺经费他去拉赞助,在一批调腔老艺人的艰苦努力下和各方的支持下终于2000年拍摄完成了调腔电视剧《闹九江》。
在调腔申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期间,蔡德锦老师更是信心百倍,积极参与到整理申报资料、排练剧目中去,忙得不亦乐乎。在各部门的重视和努力下,2006年6月新昌调腔终于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可是他却积劳成疾,去年春天他终于病倒了,不得不到杭州、北京等地治疗。但他始终关注着调腔,5月调腔培训学校开学典礼他是被挽扶着走进校门的。
蔡德锦剧照
新昌调腔剧团在排练《挑水伯》时,他的身体已经十分虚弱,仅靠挂点滴和喝粥汤维持生命,他仍然硬撑着身体来到排练现场进行观摩指导,把排练过程用录像拍下来带回家一次又一次认真地看,然后提出修改的意见。记者多次在排练现场看到他柱着拐杖,迈着蹒跚的步伐走上舞台用微弱沙哑的声音指导演员。《挑水伯》在省会演中获得了大奖,团长陈颂军深情地说:“这有蔡老师的一份功劳啊!”
2008年6月9日,新昌县调腔剧团团长陈颂军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的金质奖章、奖杯、证书等送到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蔡德锦手中,蔡老师热泪盈眶,幸福地笑了。



  • 袁雪芬的来历
    答:1943年11月演出《香妃》时,与琴师周宝财合作,创造了新的[尺调腔]。并由此开始,使[尺调腔]形成若干板类,有整有散,有快有慢,以后又发展了各类板腔的反调腔,是越剧唱腔不仅在板式结构上得到完善,在唱腔曲调上亦增强了抒情性和戏剧性,并且扩大了表现力和可塑性。之后在雪声时期创立了自己...
  • 越剧的流派有哪些?
    答:在越剧唱腔艺术发展史上,袁雪芬是个重要的代表人物。1943年,她与琴师周宝才合作创造了[尺调腔],把越剧唱腔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越剧的所有流派都是在[尺调腔]基础上发展并丰富起来的。袁雪芬创立的“袁派”对越剧旦角唱腔的发展、提高和里派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袁派唱腔的风格是质朴平易,委...
  • 早期越剧怎么和现在的越剧有很大的不同?
    答:最开始是男演员。男班的叫小歌班,又称的笃班,很简略,唱腔是纯粹的嵊州方言。有名的有白玉梅,支维永等,唱片有的,很少。后来施银花开创四宫调,女班盛行,男班衰弱,称为绍兴女子文戏,有名的演员有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就是三花一娟),屠杏花,马樟花,李艳芳,支兰芳,竺素娥等等...
  • 调腔舞台美术
    答:例如,白脸表示奸诈,红脸象征忠义,黑脸体现耿直,蓝脸展现勇猛,金脸则为神怪或外邦将领。素面化妆主要应用于老者和市井人物,以白油彩勾勒眉眼和额头,展现皱纹。脸谱是调腔舞台上的关键元素,分为五色脸谱,各具象征意义,如白脸示奸诈,红脸表忠勇,黑脸示刚直,蓝脸代表粗犷,金脸则代表神秘或异国。特...
  • 越剧袁派创始人袁雪芬简介
    答:1943年1月的《断肠人》中“断肠人越想越断肠”这段唱就是代表。袁雪芬在1943年11月演出《香妃》时与琴师周宝才合作,在唱腔方面有更大的突破,初步形成了尺调腔的雏形,此后尺调腔逐渐丰富,不但使越剧唱腔在板式结构上得到了完善,在唱腔曲调上也增强了抒情性和戏剧性,为越剧音乐开辟了一个新的...
  • 中国戏曲种类繁多,南北各自戏曲都有那些?
    答:秦腔(Qinqiang Opera), 别称梆子腔,中国西北地区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古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因为早期秦腔演出时,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故又名“梆子腔”。秦腔成形后,流传全国各地,因其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体系,对各地的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 影响,并...
  • 中国的地方特色戏曲有哪些?
    答:程长庚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在融合汉调、徽调并吸收昆曲加以改造和提高方面,比同时期的其他京剧演员作了更多的努力,对京剧表演艺术的形成贡献很大,对后世京剧的发展影响起了很大的作用。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
  • 中国戏剧有哪几种
    答:湖北省:汉剧 荆河戏 南剧 湖北越调 山二黄 湖北高腔 楚剧 东路花鼓戏 黄梅采茶戏 阳新采茶戏 远安花鼓戏 襄阳花鼓戏 荆州花鼓戏 梁山调 郧阳花鼓戏 随县花鼓戏 堂戏 文曲戏 鄂西柳子戏 河南省:豫剧 河南越调 南阳梆子 大平调 怀梆 大弦戏 罗戏 卷戏 河南曲剧 河南道情 豫南花鼓戏 乐腔 五调腔 ...
  • 怎么学唱越剧.
    答:越剧在四十年代进入[尺调腔]时期后,出现了一批勇于改革,积极创新的著名演员。她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博采众长,不断丰富越剧唱腔和表演程式,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逐渐形成了各具艺术特色的越剧流派。 越剧流派是演员表演艺术的总体,它包括剧目、唱、念、做等多种艺术因素,集中体现在所塑造的典型...
  • 戏曲的内容
    答: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