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有哪些中医疗法?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5
糖尿病中医治疗穴位是哪几个

治疗糖尿病的有效穴位 降血糖的有效穴位有补肾益精的肾俞穴、泻热利湿的意舍穴和补肾气的气海穴。

肾俞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 位置:在第二腰椎和第三腰椎棘突之间,旁开1.5寸。 使用方法:此穴可以用按法、摩法、擦法、推法等。 此穴与肾脏相通,具有疏经益气、补肾益精的功效。

意舍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 位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4横指处。 使用方法:双手叉腰,两手拇指分别按同侧穴位。 此穴有很好的疏经健脾、泻热利湿的功效。

气海 经属:任脉 位置:下腹部,肚脐直下二横指处。 使用方法可以采用点、按、揉、摩等手法,力度可维持在中等力度上。 气海穴偏于补肾气、精元之气,糖尿病患者的肾通常不太好,可以用气海穴来治疗。



糖尿病的简易按摩法 吃降糖药、坚持锻炼是糖尿病患者常常采取的方法,穴位按摩你使用了吗?为你的健康再上一层保险吧。按摩背部 用双手沿背部脊柱两旁自上而下摩擦,主要摩擦膀胱经上的俞穴.反复10次。推任脉 用双手紧贴腹部推任脉2分钟。横推腹 用手掌的掌根从一侧腰部用力推擦至另一侧腰部,反方向再推擦,共推擦3 分钟。画圈摩擦腹部 用手掌掌心绕肚脐按顺时针方向摩擦腹部3分钟。按摩脚部 先按揉大拇指3分钟,再揉脚上的硬块,每次揉5分钟。

治病穴位 主定外关、内关、合谷、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气海、关元、中脘、神阙、大巨、意舍。 配穴:烦渴加肺俞、心俞、膈俞、肝俞;多食加胃俞、脾俞、肾俞;多尿加肺俞、肝俞、肾俞、膀胱俞。
按摩疗法 按摩背部:先用双手沿背部脊柱两旁自上而下摩擦,主要摩擦膀胱经上的俞穴,反复10次。 按摩腹部:先用双手紧贴腹部推任脉2分钟。再横推腹,用手掌的掌根从一侧腰部用力推擦至另一侧腰部,按摩3分钟左右,反方向再推擦。最后用手掌掌心绕肚脐按顺时针方向摩擦腹部3分钟。 按揉腹部穴位:按揉膻中、鸠尾、中脘、神阙、气海、关元、天枢等穴,每穴l分钟。 按摩脚部:按揉大拇指3分钟。如果脚上有硬块,需要将硬块揉开,每次揉5分钟。

,你好,糖尿病在西医很简单,就是降糖可也。但是在中医,病机极其复杂,转归更是纷繁,疾病的发展过程有大概八、九个阶段,转归的分支又是纷繁不一。到目前为止,在中医角度上,糖尿病的前三个阶段是可“治疗”的;中间几个阶段是可“控制”的;后阶段出现糖尿病足等症状时,只能治疗并发症,并尽力“维持”原发病了。所以,糖尿病的治疗方,何止上百,而任何一个方都不敢说是各阶段都能治疗。所以,建议你到当地中医院,找经验较丰富的中医,详细辨证诊断,不可自己琢磨,因为你再怎么琢磨,都不及我们业内人士专业 可以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这些方法都不能达到我们最终想要的效果。胃转流手术是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最好的方法,胃转流手术是通过采用外科方式,改善患者肠道神经内分泌,调节胰岛内分泌功能,既降低了胰岛素抵抗,又促进了胰岛细胞增殖,解决了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衰退的情况,从而控制血糖,治好糖尿病。听说湖南军区医院在这方面比较权威,你可以去咨询了解一下。

1.滋阴清热法
中医学认为捎渴病的病因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此,滋明清热法是古今医家治疗消褐病的基本法则。适应于治疗肺胃燥热证,胃热炽盛证,肠燥津伤征,燥热伤肺证,血中伏火证。现代实验研究证明,滋阴清热类中药缓解口渴症的机理是通过改善体液渗透压及细胞内脱水或者通过直接降血糖面发挥作用。滋阴清热法实验证明有降血糖,降血脂,降低血教度,对抗胰升糖索,提高胰岛素受体灵敏度,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等作用。
滋阴清热法主要适用于中医辨证为阴虚热盛型的消渴病患者,症见口干口渴,口苦、五心烦热多食,易饥,盗汗,舌质红,舌苔薄白,脉弦细或脉弦数。常用中药如生石膏、知母、黄连、元参、沙参、旱莲草、山药等。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医学家观察到,糖尿病患者不仅存在着血癌,而且血癌证是糖尿病发生,发展及发生多种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出活血化察法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法则。
有统计资料显示,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肋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很高,约占19.8%一44.9%,老年糖尿病大多属于2型糖尿病,发生脑血管病变者,也以2型糖尿病为主,约占97.5%,因此,防治脑血管病的主要对象是2型糖尿病。老年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中,肋血栓形成占90.1%。
2.活血化瘀法
在现代中医临床实践中,活血化瘀法主要适应于治疗中医辨证为被血阻络者,并且可以在糖尿病表现的不同证型中配合运用。无论其有无典型的被血征象,例如舌质紫暗、痰点或换斑。常用中药有:红花、三七、丹参、桃仁、鸡血藤等。
在具体运用活血化癌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又可以详细分为以下三种情况。第一是理气活血法,适应于气滞血癌证,常用方剂为血府远疥汤加减(本方出白《医林改锗》)。第二是益气活血法,适应于消褐证见气虚兼被者,常用方剂为补阳还五汤加减(本方出e6医林改锗》)。第三是滋阴活血法,适应于消褐证的病机为朋虚燥热,阴虚火盛,产生察血者。常用方剂为一贯煎加减或玉女煎加减,六味地黄九加减。1979年祝沤予教授将活血化窃的补阳还五汤引入糖尿病的治疗,并创制了降糖活血汤,使糖尿病的中医治疗趋于完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基础。气在体内具有气化、营养、固摄、温照、推动等多种生理功能。内热伤津,津伤则气弱。这种情况应取益气生津之法。
3.益气生津法
适应于治疗气阴两虚,症见口干舌燥、多饮多尿、疲乏无力,舌质红,舌苔白,脉弦细。常用中药如黄花、人参、山药、麦冬、沙参等。
中医认为,肝主流泄,司气机之通畅,推动血液和律液的正常运行,并调节脏腑的气机升降。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人都己初步认识到“消渴”与情志不舒,肝失调杨,气机紊乱有密切关系。清代着名医家黄坤载精辟地论述曰:“消渴者,足服阴之病也”。认为消渴病的病机主要是由干肝失疏泄,郁而化火,灼伤津液而成。并且强调“消渴之病,则独寅肝木而不责肺金”。这一观点开创了中医“从肝论治糖尿病”之先河。现代名医王钢柱首次明确提出了“肝失调畅,气机紊乱是消渴病发生发展的病机关键”这一观点。
4.疏肝调气解郁法
适应于治疗肝气郁结或肝气横逆,症见情绪抑郁,纳呆少食、胸胁胀闷、急躁易怒,舌质红,舌苔黄、脉弦。常用中药如柴胡、白芍、荔枝核、佛手、香附等。
据报道,气阴两虚型占老年糖尿病患者的44.1%。笔者对于这种证型的糖尿病患者,以益气养阴,生津止渴为治疗大法,自拟降糖饮治疗,获满意疗效。处方:生黄花30克,怀山药20克,玄参20克,丹参20克,葛根20克,麦冬25克,苍术10克,丹皮l
2克,生地黄10克,天花粉12克,知母N克,地骨皮12克,黄连4克。
5.清热解毒法
适应于治疗中医辨证为热毒炽盛者,症见口舌生疮,口苦目赤、疮疡疗肿、便秘搜黄,舌质红,舌苔黄,脉数。常用中药有色腥草、白茅根、金银花、马齿苑,蒲公英等。
6.泻下润燥法
泻下润燥法适应于以下三种情况:①津伤燥结之症者;②肠燥便秘者;③疲热互结者。常用方剂是加味桃仁承气汤加减。常用中药有:大黄、桂枝、桃仁、元胡粉、甘草、元参、生地黄、麦冬、黄茂、地骨皮等。实验研究证明,该方能明显降低血糖,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晶度,减轻或延缓糖尿病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的增厚,增强机体对胰岛索的敏感性,改善胰岛京抵抗。 

①湿热痹:关节肿胀,疼痛,痛处掀红灼热,其痛剧烈,夜间痛甚,口干,心烦,小便黄赤,大便干结或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有力。治宜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方药:防己、山栀、赤小豆各12克,滑石、薏苡仁、蚕砂、赤小豆、连翘各15克,杏仁10克。

便秘加大黄;痛甚加三七、乳香、没药;红肿甚者,加金银花、黄柏、土茯苓;上肢关节痛,加羌活、威灵仙;下肢关节痛,加牛膝、木瓜。

②顽痹:关节红肿疼痛反复发作,关节肿大,畸形僵硬,关节附近及皮下出现痛风石,舌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治宜祛痰清热、活血通络。

方药:桃仁、红花、当归、五灵脂各10克,地龙、秦艽、川芎、牛膝、羌活各12克,没药6克,甘草9克,黄柏15克。

③肾虚:夜尿增多,蛋白尿、少尿,下肢浮肿或全身浮肿,腰痛膝软。偏阳虚者畏寒肢冷,面色白。偏阴虚者头昏耳鸣,潮热盗汗。治宜补肾利尿。

方药:枸杞子15克,菟丝子、女贞子各12克,车前子20克,白茅根30克。

阳虚明显加仙灵脾、仙茅;阴虚明显加黄柏、知母;腹胀、便溏者,加党参、白术;头昏头晕、肝阳上亢者,加钩藤、菊花、天麻。

④石淋:尿中时夹砂石或X线片显示泌尿系结石,小便涩滞不畅或尿时中断或时不能卒出,或尿中带血,腰腹疼痛,脉弦。治宜通淋利尿、消除砂石。

方药:石韦、瞿麦、茯苓、鸡内金各15克,车前子12克,木通6克,冬葵子10克,金钱草30克,滑石9克,海金砂20克。

腰腹绞痛者,加芍药缓急止痛;尿血者加小蓟凉血止血。



  • 我想寻求治疗糖尿病最好的中医药方?
    答:方剂名称: 降糖方 组成: 生黄芪30克,生地30克,苍术15克,元参30克, 葛根15克,丹参30克。功能: 益气养阴活血。主治: 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方解: 现代医学将糖尿病分为两大类: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在我国以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为最多。在10余年观察中发现,糖尿病可...
  • 有哪些中医养生疗法适合糖尿病患者?
    答:(1)开天法 又称推天法,用拇指或四指并拢,从印堂往后推过百会穴。每回推100~300次。(2)分顺法 拇指从攒竹穴往左右分开,轻轻用劲往颞部方向推,推到太阳穴,再往下至耳前听宫穴即可。连续100~300次。(3)展翅法 大拇指尖部在风池穴上,其他四指自由摆动,犹如仙鹤展翅,微微用力,每回200~...
  • 中医上糖尿病如何辨证用药?
    答:[方药]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栀子清肝饮化裁:柴胡12g,黄芩9g,山栀6g,夏枯草15g,丹皮9g,枳壳9g,赤芍25g,白芍25g,天花粉25g,茵陈12g,草决明15g,荔枝核15g.该方名舒解消渴方,由养阴增液与舒肝、清肝、凉肝药物组成,功擅清解少阳郁热,常适用于少阳肝郁体质或其他消渴病病人见肝经郁热证候者。少阳肝郁体质,肝经...
  • 糖尿病的湿热中阻型患者的中医治法与处方分别是什么?
    答:(4)黄芩滑石汤 [主治]糖尿病口渴多饮,脘痞腹胀,胸闷恶心,四肢沉重,或见皮肤瘙痒,小便黄,大便秘结或溏薄。[处方]黄芩10克,滑石10克,茯苓15克,大腹皮6克,白蔻仁6克,泽泻10克,苍术10克。[用法]水煎服。(5)酸枣仁汤加味 [主治]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心肝阴虚,心火偏亢)。[处方]炒...
  • 糖尿病的中医治则是什么?
    答:中医有:“久病必虚”之说,消渴病痰瘀贯穿始终,瘀血又是消渴病最重要的病理产物,是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因此治疗攻补兼施,补其本虚,攻其邪实。在益气养阴、滋补肾阴、温阳滋阴之同时,配合活血祛瘀、清热解毒之法。痰瘀是消渴病的病理产物,祛痰、化痰、活血化瘀等攻法用药时,当注意用药之度。
  • 洗糖尿病气阴两虚型有哪些中医治法与处方?
    答:[主治]糖尿病性冠心病。[处方]西洋参8~10克,黄芪30~60克,丹参15~30克,麦冬10~15克,五味子10~15克,降香10~15克,郁金15~30克。[用法]以上均为每日服1剂,3个月为1个疗程。当开始接受中药治疗时,暂不停用西药,以后在治疗过程中依据不同反应逐步撤除。有的可保留服用消渴丸。(15)...
  • 糖尿病脾胃气虚型有哪些中医治法与处方?
    答:[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0天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9)黄芪六一汤 [主治]正虚邪盛,皮肤红肿,生疽生痛。[处方]黄芪300克,甘草50克。[用法]上为末,开水吞服,每次6克,每日2次。(10)参母石膏汤 [主治]滋补肝肾,养阴润燥,益气清热,生津止渴。主治糖尿病。[处方]人参5克(党参...
  • 糖尿病并发症的中医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
    答:1.中药康复疗法 (1)消渴病胸痹心痛的中医辨证用药 ①痰湿痹阻胸阳 [辨证要点]心胸憋闷,疼痛彻背,形体肥胖,神疲眠差,口干不喜饮,舌暗苔白腻,脉弦滑或细滑。 [治法]化痰除湿,宽胸开痹。 [方剂]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 ②痰热痹阻胸阳 [辨证要点]心胸憋闷,胸痛背沉,心烦失眠,或有干呕,口中黏腻,神疲多梦...
  • 糖尿病的中医治法是怎样的?
    答:因此立活血化瘀法,活血化瘀法,一般在其他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应用,如益气养阴、解毒加活血祛瘀,既可控制原发病,又可制约病变的进一步发展。阴阳双补法 消渴病中期,阴虚愈重,阴损及阳,则阴阳俱虚,故在治疗时立阴阳双补之法。回阳救逆法 亡阳欲厥,病势险恶之时实施。
  • 糖尿病肝气郁滞型的中医治法与处方有哪些?
    答:(1)犀角地黄汤加味 [主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阴虚阳亢,火伤目络)。[处方]水牛角30克(先煎),生地20克,赤白芍10克,丹皮8克,山栀10克,龙胆草5克,石决明20克(先煎),茅根15克,侧柏12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3周为1个疗程。(2)丹栀逍遥丸 [主治]肝郁血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