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便血 肛门不疼 用纸擦拭有很明显的血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便血但肛门不疼是怎么回事

痔疮和肛裂要分几度、几期的,你是早期的,当然没有疼的感觉。只要是出鲜血,那就是痔疮或肛裂或都有。肛裂会出血,内痔被大便排挤也会出血,严重的肛裂和痔疮是喷射状的出血。我有十几年的病史了,我太了解这个病了。这个肛门上的疾病,保养得不好的就只有手术一个方法,手术忒疼啊!我是疼的撞墙!有人把痔疮手术比作世界上最痛苦的手术!我不是吓你,我这样说是为了让你有动力好好保养。如果你想去检查,就去大医院的肛肠科做一个肛门指检,3分钟以内就能查完,一般的肛周疾病都能看出来,收费10元左右,但千万别轻信大夫说的去手术,因为手术超级痛苦,我是刚刚领教过了。而且手术的恢复期长,当然痛苦也跟着延长。这个病没有特效药,也不用多买药。关键在保养。用药可以买化痔栓,全国药店有售,11.5元。我给你一些建议:1每天大便后用50度左右的水坐浴20分钟并清洗肛门;2每天必须大便一次,尽量早起时大便;3根据目前的病情,每天多吃蔬菜、水果,少吃主食,少吃油腻、辛辣、海鲜,只要利便的,都吃;4每天坚持提肛100次,这个很难做到,慢慢吸气,吸气同时收缩肛门,保持3秒钟,慢慢呼气,这样算一次。有条件的情况尽量坚持做。
希望你好好保养啊,谢天谢地吧,等到疼的时候就晚了!

你讲的情况不是非常清楚,综合你的情况很可能是消化系统的疾病,胃炎,胃溃疡等等,去正规医院查查,最好做个胃镜,比较清晰!谨供参考,别养成大病,就郁闷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第一种可能性:痔疮
疮是肛门静脉曲张所形成的静脉团,经大便摩擦而破裂出血或形成血栓并引起剧痛。痔疮分为内痔、外痔及混合痔三种。引起痔疮的主要原因有习惯性便秘、门静脉压增高、腹内压增高。内痔主要表现为便后无痛性肛门便血,血呈鲜红色,滴注状,便后出血可止住,重者会有肛门脱出物,难以回纳。外痔主要表现为静脉血栓引起的剧烈疼痛,站立或坐时都很明显,疼痛难以忍受。混合痔则二者的表现都有。

治疗:
对无症状的外痔无需治疗,剧痛者可手术取出血栓。早期内痔,可采用注射硬化剂,但必须在正规医院内进行,以免发生大出血或感染,严重内痔则需行手术治疗。
2.便血 :

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一) 病因


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二) 救护措施


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如何挂号就诊


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参考资料:http://www.em800.com/n/ca16002.htm

问题分析:
便血是内痔的主要症状,早期内痔常以便血为主。内痔出血的特征是发生在排便时,排便后即不再出血,常常为间断性便血。血量不多,但血色鲜红,而有的只是染在便纸上,大多数内痔患者在排便时,鲜血点滴而出,极少数可有喷射状出血,大出血偶见。这主要是因为排便时,粪便擦破隆起的曲张静脉和因排便努力,使得肠道内血管压力升高,而引起出血。最好是积极的考虑手术治疗!

意见建议:
你好, 多由于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均衡等导致。,应避免过食煎炒,酒类,辛辣等食物,亦不可过食寒凉生冷食物,宜多食粗粮蔬菜,多饮水等;消除精神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