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关于人生大起大落后十分淡然的诗句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7
描写“人生大起大落”的诗句有哪些?

唐·李白《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唐·李白《行路难·其三》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唐·王维《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唐·李白《玉壶吟》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出自三国的诸葛亮的《诫子书》。
译文:一个人须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须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

2、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出自唐代的王维的 《终南别业》。
译文: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魏晋的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译文: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4、 因过竹院闻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出自唐代的李涉的《题鹤林寺僧舍》。
译文:在游览寺院的时候,无意中与一位高僧闲聊了很久,难得在这纷扰的世事中暂且得到片刻 的清闲。
5.、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出自唐代的王维的《青溪》。
译文:我的心平素已习惯闲静。淡泊的青溪更使我忘忧。

诗句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意思是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出自——唐代王维《终南别业》。

原文: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译文:中年我已有好道之心,晚年迁家到南山脚下。兴致一来我独自漫游,快意佳趣只有我自知。

闲情漫步到水尽之外,坐下仰望白云的飘动。偶尔与林中老叟相遇,谈笑不停忘记了归期。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此诗是王维晚年的作品,当写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之后。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不小。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2,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王维山水诗写景如画,在写景的同时,不少诗作也饱含浓情。王维的很多山水诗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表现自己的闲适生活和恬静心情。

王维写情还多言及相思别离和朋友间的关怀,慰勉之情。王维诗歌中借景寓情,以景衬情的手法,使他写景饶有余味,抒情含蓄不露。

王维的大多数诗都是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维





诗句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意为: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终南别业》。

此诗描写作者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突出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诗人陶醉在自然山水之中,即便是到了“水穷处”,还能有“坐看云起时”的惬意与坦然。

原诗:

《终南别业》唐代: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释义: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写于公元758年(唐肃宗乾元元年)之后,是王维晚年时期的作品。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赏析:

开头两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释义: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叙述自己中年以后即厌尘俗,而信奉佛教。“晚”是晚年;“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此处原为宋之问别墅,王维得到这个地方后,完全被那里秀丽、寂静的田园山水陶醉了。

上一句“独往”,写出诗人的勃勃兴致;下一句“自知”,又写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乐趣。诗人同调无多,兴致来时,惟有独游,赏景怡情,能自得其乐,随处若有所得,不求人知,自己心会其趣而已。

第三联,即言“胜事自知”。“行到水穷处”,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

“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因此陶潜才有“云无心以出岫”(释义:白云无意间从山穴里悠然飘出)的话(见《归去来辞》)。

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揭出了。此二句深为后代诗家赞赏。再从艺术上看,这二句诗真是诗中有画,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

最后一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释义: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突出了“偶然”二字。

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行到水穷处”(释义: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自然又是偶然。“偶然”二字实在是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

而且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遨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它写出了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终南别业



名句”行到水穷处”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终南别业》,全诗为: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这首诗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把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诗人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这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如见其人。同山间老人谈谈笑笑,把回家的时间也忘了,十分自由惬意,这是诗人捕捉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例,突出地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诗语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

  • 古代李白和王维诗歌
    答:王维诗选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酬张少府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群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渭城曲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
  • 王维他的一生是怎么样的?他有哪些代表作品呢?
    答:在长安呆了两年,17岁时就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他写下这一首诗的时候被很多人赞赏,由于他写了这首诗,在20岁时,他觉得他的名声已经很出名了,所以就去参加人生的第一次科考,当时他觉得他肯定能上榜,但是跟许多人都一样,他第一次落榜了,但是他没有放弃。王维的一生并不是那么的一帆...
  • 请接上或下句诗,并说说作者:...坐看云起时...
    答:君且看,一个“坐”字,道出诗人“好道”所得,远离俗世喧嚣,远离尔虞我诈的官场,走进清静的大自然。原来,“云起时”即“水流处”,“水穷处”并非“人尽时”啊!与陆游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患得患失、大起大落的心情相比,王维的诗句更能体现“绝处逢生,否极泰来...
  • 王维为官多年,为什么诗中只有花草树木?
    答:著名大诗人王维最擅长写山水田园诗,他在朝为官很多年,但是偏偏诗中多次提到花草树木,这都是因为他喜欢花草树木。只有这些东西能够让他暂时抛弃尘世间的繁杂,让他暂时获得宁静。官场上面充满着尔虞我诈,所谓伴君如伴虎,有很多时候他们作为臣子的除了要提防小人之外还要观察君王的心情,如果哪天君王一个...
  • 《辋•王维》胡松涛
    答:信奉佛教的母亲给了王维的极大的安稳和影响,王维和其他少年一样健康乐观的成长起来。他的一生适逢盛唐至中唐,他的人生也是大起大落。二十一岁他以自创的琵琶曲打动了玉真公主得到举荐,再凭实力一举夺魁,成为长安城里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解元郎,少年得志,春风得意。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初涉官场...
  • 关于王维作文初二集锦5篇
    答:为何这么佛系呢?要知道,别人的聪明那都只是某一方面的,而王维就不同了。他琴棋书画诗每个方面都是当时代数一数二的。他十九岁就进士及第。此后一生大起大落。终于,在他四十多岁时,离开了官场,隐居终南山。自然,他隐居的原因有很多,但从他的《酬张少府》里,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晚年平静生活的向往。王维在安史之...
  • 王维的诗怎么都过不去
    答:不过,残忍的上天还是保留了一点点怜悯,给王维留下了他的母亲,正是因为这一点点生之希望,王维最终成为和李白、杜甫并列的盛唐三大诗人。提起王维,这个和狂人李白同年出生的诗人、画家、音乐家,简直像来自两个世界,他给我们的印象永远是云淡风轻、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人想到,他的人生会是那样大起大落。公元701年...
  • 范成大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田园诗为何不同
    答:有时气魄宏大、意境开阔,有时刻画细腻、引人深思,有时生动逼真,有时含蓄凝练。王维还善于来用多种色彩,生动地表现大自然的景象。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大多运用五言格律的形式写作。在他的诗中有壮阔山川景色的描绘,有山林隐逸者幽居情景的描写,有旅途情景的叙述,也有田园农家的生活的反映。王维与...
  • 初读王维之爱情篇
    答:喜欢读诗词,也有一些我崇拜的文人墨客。但是王维,我以前很少关注,也很少有知道同龄的朋友中对他很有兴趣的。我之所以关注他,不过是因为,偶然读到他的诗“人生几许伤心事,不向佛门何处消。”感觉禅味儿十足,心想这位诗佛到底是经历了怎样的痛彻心扉,人生的大起大落才毅然决然隐居山中,皈依我佛...
  • 王维的一生经历过哪些大起大悲?他的心境有着怎样的变化?
    答:王维,盛唐才子,和李白同年而生,诗书画音四绝,少年极负盛名,出名之时,太白还在四处海投简历,杜甫也还是个野孩子,王维这一生大起大落,沉沉浮浮,暮年修禅悟理万念皆空,人生在世一甲子,终成一代“诗佛”。曾有人说:人生有四大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人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