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7
1917年,一位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生,回到了他的祖国。此时的中国,军阀割据,人民深陷贫穷和战乱之中;教育落后,“平民教育”更是无从谈起。于是,这位出生于普通教师家庭的年轻人,怀揣着投身教育、改革教育的梦想,先后来到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工作,在中国正式开始进行教育实验。他的名字叫陶行知。

就在两年前,24岁的陶行知带着一颗赤子之心,前往美国深造。他跟他的同乡胡适一样,拜在了美国著名教育学家约翰·杜威的门下。在这期间,他潜心学习;学成归来之后,把杜威的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加以改进,并引进到中国。他的这一教育理论,后来被称为“生活教育”。他把教育生活化,直到现在,仍然对我国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那什么叫“生活教育”呢?简单来说就是,教育要在生活中进行,孩子也要在生活中接受教育。很多学生,很会读书,却属于死读书,会考试不会学习,会读书却不会现实运用,甚至985大学毕业了,却连适应社会的能力都没有。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归根结底,就是这样的教育脱离了生活,离生活太远了。陶行知先生认为,有了生活教育,就能解决“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问题;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

让我们先来听一段陶行知先生教育孩子的小故事。

陶行知先生在英才小学做校长的时候,有一天,在校园里,他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泥块砸另一个同学,陶行知先生便快速走上前去,及时制止了这名学生,并且把他叫到了办公室。

在了解相关情况后,陶行知先生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办公室里等他。这时候,陶行知从口袋中掏出一颗糖递给他,说道:“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比我先到了。”男生接过糖后,先生接着又掏出第二颗糖,说道:“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该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虽然他搞不清楚校长“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是对校长的做法,已经有一些感动了。

陶行知接着又掏出第三颗糖,他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这时那名男生突然哭了起来,他说:“校长,我错了。他们不是坏人,不管怎么说,我用泥块砸同学是不对的。”陶行知这时掏出第四颗糖,说道:“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更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类似这样的孩子打人的事件,在学校和家里,屡见不鲜。一般这种事情发生时,父母和老师往往都是怒不可遏,选择直接对孩子进行责罚。

然而,,陶行知先生运用生活化的场景,对孩子进行“正面管教”。他没有直接批评这位打人的学生,而是在了解情况之后,通过奖励的方式,依次肯定孩子在整件事情当中的正面表现。让孩子在这种场景化的教育过程中,受到了鼓舞,对自己所犯的错误,也有了大彻大悟的认识。

这种“正面管教”的方法,被陶行知总结为“6个一分钟”,分别是:一分钟倾听、一分钟示爱、一分钟参与、一分钟赞美、一分钟鼓励和一分钟矫正。

也就是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尽量每天抽出点时间来这样做:用一分钟,倾听孩子的心声;一分钟,表达对孩子的关爱;一分钟,参与到孩子的生活当中;一分钟,赞美孩子;再用一分钟,鼓励孩子;最后用一分钟的时间,矫正孩子的错误。

在刚才所讲的四颗糖的故事当中,陶行知所使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比如,他在制止打人的孩子之后,把他叫到了办公室,这看似带有一种批评的意思,但是,又没有在言语和行动上直接进行批评,而是让孩子自己去感受到事情的严重性。

在这之后,他分别给孩子递出了“四颗糖”,这四颗糖都饱含深意——比如,第一颗糖,是奖励孩子没有逃避,而是赶在陶行知之前到了办公室;第二颗糖是奖励孩子在被制止后,没有继续打人;第三颗糖,是表扬孩子的正义感。这三颗糖,都体现出了他对孩子的关爱和赞美。当孩子意识到错误之后,陶行知又递给他第四颗糖,用来鼓励他继续保持这种知错就改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整个过程中,陶行知对孩子没有任何批评,而是主动参与并引导孩子反思自己的错误。

而传统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会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进行更多的批评和指责,甚至还会动手打孩子。

陶行知先生告诉父母们:“管教”孩子,并不只有打骂、惩罚和控制这种方式——还可以进行正面管教,这种方法与打骂、惩罚和控制无关,而是有意识地引导、教育、训练孩子,帮助孩子认识错误、思考现实、培养技能。

举个例子:假如你的孩子非常调皮,你刚买回来了一只手表,孩子却偷偷地把手表给拆坏了,这时候你会怎么做呢?绝大多数家长都是大发雷霆,对孩子一顿痛批,甚至还会像《家有儿女》里面的家长一样,对刘星这种不听话的孩子,来个“混合双打”。

陶行知也遇到过一件类似的事——但他是这样做的:

有一次,陶行知去朋友家玩,见到朋友家的孩子正蹲在院中的一棵大树下看蚂蚁搬家,孩子的母亲见到后,抬手就要打孩子。陶行知制止了朋友,然后一问才得知,原来孩子好奇手表里的“滴答声”是怎么发出来的,所以就把家里刚买的手表给拆了,刚被母亲骂了一顿,又差点被揍。

于是,陶行知,拿着那只被拆坏了的手表,抱着孩子,来到了修表店里。

修表师傅看了看坏表,说要一元六角修理费。要知道,当时这个价钱可以说是价格不菲。陶行知没有还价,只是说:“多少钱依你,但我提一个条件,就是必须让孩子看你修,也好让他长长见识。”师傅同意了。陶行知和孩子站在旁边,兴趣盎然地看师傅修表。看他怎样拆开,如何把零件一个个浸在药水里;又看他加油后,把一个个零件如何装配起来。从头到尾,整整看了一个多小时。等表全部装好后,师傅上了发条,表重新发出清晰的“嘀嗒”声。孩子高兴地欢叫了起来:“响了,响了,表修好了!”陶行知临走的时候,又花一元钱买了一只旧钟,送给孩子带回去供他拆装。孩子连声道谢:“谢谢伯伯!谢谢伯伯!伯伯真好!”

在这个故事中,陶行知并没有和孩子的母亲一样,直接批评孩子。相反,他却处处表达对孩子的关爱、赞扬和鼓励。他还带着孩子去修表店,让孩子参与到手表修复工作中,在临走时,他给孩子买旧钟,让他回去拆装。在陶行知看来,孩子之所以要拆了手表,是因为他强烈的好奇心。这种行为有错吗?应该被批评吗?

陶行知曾说过这样意味深长的话: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所以,他认为,我们不应该不分青红皂白,直接责骂、惩罚孩子,而应该在了解真实情况的基础上,慢慢引导孩子,开发他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正义感,帮助孩子认识错误,发掘自己的独特优势、特有天赋。

你看,这就是“正面管教”的意义和价值。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根据陶行知的这种教育理念,对孩子实施“正面管教”呢?

首先,作为家长,我们要理解“生活即教育”。

也就是说,教育要在生活中进行,孩子也应该在生活中接受教育。

很多家长认为,真正的教育职责,一定在学校和老师身上。如果孩子犯了错误,那么,家长的任务就是批评,至于如何教育孩子改进、如何教孩子做人道理,甚至是如何教孩子知识,那都是老师的事情。

陶行知却告诉我们——教育无处不在,教育就发生在生活当中。我们不要放过孩子在生活中所犯的每一个小错误,场景化地创造条件,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

其次是,当孩子做错事时,我们要做的,要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孩子所犯的错误,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反思,开发孩子潜力,而不是直接对孩子进行打骂、惩罚和控制。

比如在“四颗糖”的故事中,孩子虽然确实做出了打人的动作,但在陶行知看来,这个孩子身上却包含着正义感,且能及时停止侵害他人、反思自己的错误;在“拆手表”的故事中,陶行知也没有和孩子的母亲一样,责怪孩子,而是发现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在生活中,当我们发现孩子的一些错误举动的时候,不要急着批评,而是要先了解情况——你可以这样思考: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希望从这种行为中收获什么?他在做这件事的时候,脑中又是如何想的呢?

当你这样想时,你就会知道接下来要跟孩子交流些什么,也更了解孩子做这件事的真正目的。这时候,你再“抽丝剥茧”,找到事件中孩子身上体现出的闪光点,然后实施引导,就能把孩子的错误放小,优点扩大。

最后,对家长来说,正面管教的终极意义在于: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时间和空间,从而给孩子充分自由的生活。

我们当代家长,一般会给孩子定下许多硬性规矩。比如,绝对不能打架;绝对不能损坏家里的物件;绝对不能玩游戏等。但是,在这样的拘束条件下成长,孩子尽管表面上不会犯大错,可是,他们的正义感、创造力、想象力、实践力,以及他们的潜能,都有可能会被埋没。

所以,家长们要做的,是给孩子创造机会和条件,而不是束缚孩子的成长。在生活中,家长们可以多使用“6个一分钟”,和孩子形成互动,从而达到关注孩子真实需求的目的。

陶行知先生说过:“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为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我们总觉得孩子还小,不懂事,所以需要严格约束;我们也总觉得,孩子不听话,很容易就变坏,所以要批评孩子、惩罚孩子,让孩子多长长记性。孩子虽然人小,可是,他们也有着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当你采用最简单粗暴的管教方式去教育孩子时,也许不仅不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会扼杀掉孩子的天性和天赋。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也许,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