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资料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荆州的行政区划

荆州下辖荆州区、沙市区、江陵县、松滋市、公安县、石首市、监利县、洪湖市8个县市区和荆州开发区、纪南文旅区、荆州高新区3个功能区。
全市有13个街道办事处、102个乡镇、2619个村居委员会。
国土面积1.4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60万,

扩展资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沿革:
1、1949年7月成立荆州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荆州专区),专署驻江陵县荆州镇,辖荆门、京山、钟祥、天门、潜江、公安、松滋(驻新江口镇)、江陵等8县;同月,析江陵县之沙市镇建沙市市,属省辖市。
同年设沔阳专区,专署驻沔阳县(1951年驻沔阳县新堤镇),辖沔阳(驻仙桃镇)、汉川、汉阳(驻蔡甸镇)、嘉鱼、蒲圻、监利、石首等7县及新堤办事处。1950年撤销新堤办事处,改设新堤镇,归沔阳县领导。
2、1951年5月26日,荆州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改为“湖北省人民政府荆州区专员公署”;同年,撤销沔阳专区,将沔阳(驻仙桃镇)、监利、石首3县划归荆州专区;汉川、汉阳2县划归孝感专区;嘉鱼、蒲圻2县划归大冶专区。
3、1952年由沔阳县析置洪湖县,驻洪湖。1953年由公安、松滋、石首3县析置荆江县,驻陡湖堤;同年2月,五三农场成立;7月1日,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荆州地区总人口541.02万人。1955年撤销荆江县,并入公安县,公安县迁驻原荆江县址陡湖堤,原公安县城关改名为南平镇;同年,沙市市划归荆州专区管辖。1960年以江陵县的沙洋镇设立沙洋市,由荆州专署领导。1961年撤销沙洋市,改设为沙洋镇,划归荆门县领导。1968年3月27日,荆州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
4、1970年,荆州专区改称荆州地区,地区驻江陵县,辖沙市市及江陵、荆门、钟祥、京山、监利、石首(驻绣林镇)、天门、潜江、沔阳(驻仙桃镇)、洪湖(驻新堤镇)、公安(驻陡市镇,即原陡湖堤镇)、松滋(驻新江口镇)等12县。1975年全地区“撤区并社”,撤销119个区(镇),将721个小公社合并为221个大公社。1978年10月,撤销荆州地区革命委员会,设立地区行政公署。
5、1979年沙市市改由省直辖;由荆门县的城关镇及附近地区设立荆门市,由荆州地区领导。1983年3月,全区开展“政社分开,建立乡政权”,公社、管理区、生产大队和县辖镇分别改为105个区,596个乡,5720个村和58个县辖镇;8月19日,国务院批准荆门市升为地级市;撤销荆门县,将荆门县的行政区域并入荆门市(1985年设立东宝区、沙洋区)。
6、1986年5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石首县,设立石首市(县级)。1987年7月3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130号)撤销洪湖县,设立洪湖市(县级)。1987年9月28日,公布省批准的撤区并乡方案:全区设乡镇和市辖办事处240个,其中乡67个、镇158个、办事处15个。1990年7月1~10日,开展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区总人口为10919475人,总户数2601461户。
7、1994年9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4]99号):
(1)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江陵县,设立荆沙市(地级),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沙市区北京路。
(2)荆沙市新设沙市区、荆州区和江陵区。沙市区辖原沙市市的解放路、崇文路、中山路、胜利路、朝阳路5个街道办事处和立新、关沮、联合、罗场4个乡,区人民政府驻北京路;荆州区辖原江陵县的荆州、川店、马山、李埠、弥市5个镇和纪南、八岭山2个,区人民政府驻荆州镇;江陵区辖原江陵县的郝穴、观音垱、岑河、资市、滩桥、熊河、白马寺、沙岗、普济9个镇和马家寨、秦市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郝穴镇。
(3)荆沙市辖原荆州地区的松滋县、公安县、监利县、京山县和新设的沙市区、荆州区、江陵区。原荆州地区的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钟祥市、石首市、洪湖市由省直辖。湖北省政府批准,钟祥市、石首市、洪湖市由荆州市代管。
8、1995年12月29日,民政部批准(民行批[1995]86号)撤销松滋县,设立松滋市。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99号)将荆沙市更名为荆州市。1996年12月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111号)将荆州市管辖的京山县划归荆门市管辖和将荆州市代管的钟祥市划归荆门市代管。全市总面积14032平方千米,人口约613.8万人,市政府驻沙市。辖沙市、荆州、江陵3区,公安、监利2县,代管松滋、石首、洪湖3个县级市。
9、1998年7月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荆州市江陵区,设立江陵县。县人民政府驻郝穴镇。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荆州市总人口6279990人。其中:沙市区591572人、荆州区585578人、公安县1009690人、监利县1363132人、江陵县389653人、石首市602649人、洪湖市877775人、松滋市859941人。
10、2001年,荆州市辖荆州、沙市2个区,公安、监利、江陵3个县和松滋、石首、洪湖3个县级市。全市辖103个乡镇、l2个街道,421个居委会、2927个村委会,24476个村民小组。全市国土面积14067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l558平方千米,市区建成面积53平方千米。2004年末,全市辖2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共有12个街道、88个镇、14个乡。
参考资料:荆州市人民政府-历史沿革

人数众多,我给你个名单,具体的资料自己百度吧,这里也写不全。
南阳:何进、张羡、何晏、邓阳、李胜、许攸、文聘、刘广、韩暨、黄忠、陈震、吕乂、李严、李丰、王连、许慈、宗预
南郡:蔡瑁、蒯良、蒯越、董和、董允、霍峻、霍弋、阎宇、冯习、张南
江夏:李通、刘焉、刘璋、费观、费袆
零陵:刘巴、蒋琬、蒋斌、黄盖
武陵:廖立、潘浚
长沙:桓阶、刘封
义阳:韩嵩、邓艾、樊建、董厥、魏延、来敏、邓芝、傅肜、傅佥、郝普
襄阳:庞统、庞德公、马良、马谡、杨仪、罗宪、向朗、向宠、廖化、辅匡、张悌
楚国:蒋济、胡质

  荆州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东望武汉,西接三峡,北临汉水,南极潇湘。全市国土面积1�41万平方公里,辖荆州区、沙市区、江陵县、松滋市、公安县、石首市、监利县、洪湖市等8个县市区,总人口636.6万。中心城区面积58平方公里,人口75万。荆州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就有文化之邦、鱼米之乡的美誉。�
  荆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依�肺幕��恰S砘�胖荩�加芯V荨4呵镎焦�逼冢?0代楚王定都于荆州,长达411年,楚都遗址纪南城遗迹风韵犹存。楚先民“毕路蓝缕,以启山林”,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媲美的楚文化。特别是荆州出土的战国丝绸、越王勾践剑和整套石罄编钟,无不折射出楚文化的熠熠光辉。灿烂的楚文化造就了一批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杰出人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一鸣惊人”的政治家楚庄王,楚国名相孙叔敖,辞赋之祖宋玉,戏剧鼻祖优孟、明代宰辅张居正等等。荆州是著名的三国征战故地。“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长达120回的《三国演义》,有82回提到荆州。“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三国故事脍炙人口,流传千古。市内三国遗址遍布。蓍名的有乌林古战场、华容古道、芦花荡及刘备公安门、关公点将台、张飞一担土、跑马泉等30余处。保存完好且长达10�5公里的荆州古城墙,是我国现存延续时间最长、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发展演变以砖墙为主、土垣为辅的唯一的古城墙。1992年发掘的鸡公山平原文化遗址,世所罕见。�
  荆州是鄂中南重要的中心城市。自古以来,荆州就是商贾云集之地。早在汉代,荆州乃是全国十大商业都会之一;近代,荆州是我国最早对外通商的内河港口城市。今天的荆州,地处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区位优势独特,为全国“四大增长极”的“十”字轴线的交叉区域,距北京、香港、上海、重庆均为1000公里左右。荆州基础设施完备。长江483公里黄金水道穿越境内,207国道和已开工建设的太(原)澳(门)高速公路纵贯南北,318国道和沪蓉高速公路横跨东西,荆州港是国家二类口岸,毗邻的三峡机场为国家二级机场,构成了荆州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多种方式相衔接的现代交通网络;荆州是湖北省第二大信息枢纽节点和信息传输中心,通信技术装备、通讯能力、用户规模、业务总量等指标居全省第二位。随着三峡工程的蓄水发电和长江干堤全面加固,雄伟壮观的千里江堤已成为荆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长期困绕荆州发展的洪水威胁得到根本治理。�'
  荆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市内山水园林景观多姿多彩,历史文化遗存丰富灿烂,民俗民风民情古老纯朴。全市旅游景点呈现“一城三片”的格局。“一城”即荆州古城,其中古城东门为4A级景区,纪南城、关公庙、章华寺等人文景观经久不衰,荆州博物馆被评为国家首批“4A”博物馆,位居全国地市博物馆之首,馆藏文物达12万余件,西汉古尸等国家一级文物近300件(套)。中心城区建有荆州长江大桥、古城公园、九龙渊公园、凤凰广场、沙隆达广场和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工程,是省级园林城市。“三片”即近年来新建开发的松滋危水风景区、洪湖风景区、石首天鹅洲麋鹿自然保护区。其中洪湖风景区为4A级旅游景区。此外,湘鄂西革命历史旧址还被列入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区。

文名称: 荆州市
外文名称: Jingzhou City
别名: 江陵,郢都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中
下辖地区: 松滋/洪湖/石首/江陵/公安/监利
政府驻地: 沙市区/荆州区
电话区号: 0716
邮政区码: 434000
地理位置: 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
面积: 14104平方千米
人口: 645.73万(2010年)
方言: 西南官话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荆州古城、熊家冢、关公庙、章华寺、洪湖等
机场: 荆州沙市机场、天河机场航站楼
火车站: 荆州火车站、松滋火车站
车牌代码: 鄂D
著名历史人物: 伍子胥、陈友谅、岑参、张居正等
市委书记: 李新华
市长: 李建明

荆州市,古称江陵,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江汉平原腹地湖北省中南部,长江流经荆州地域470公里,接近全省长江干线长度一半,荆州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下游,江汉平原腹地,地理位置为东经111°15'~114°05',北纬29°26'~31°37'。东连武汉、西接宜昌、南望湖南常德,北毗荆门、襄阳。是连东西、跨南北的交通要道和物资集散地,是川湘鄂经济纽带和重要港口城市,国家轻纺工业基地、粮棉油生产基地和淡水渔业基地,素有文化之邦、鱼米之乡的称誉。物流产业和水(一类口岸荆州港盐卡港,荆州长江大桥,荆岳长江大桥,规划荆岳铁路公铁两用长江大桥)陆(汉宜高铁,蒙西至华中北煤南运铁路大通道并在江陵进行铁水联运,G50沪瑜高速,G55二广高速,荆监一级公路,在建江南高速,洪监高速等,318国道与207国道交汇)空(天河机场航站楼等)交通发达。拥有长江大学,荆州理工等7所高等院校,在校生13万多人,重点实验室27个;市内科研院所300多家,科技人才19.8万人,工程师2.3万人;拥有博士后流动工作站5个,居湖北地市之首。荆州市辖沙市、荆州两个市辖区,公安、江陵、监利3个县,代管洪湖、松滋、石首3个县级市,总面积约1.41万平方千米,市区面积1558平方千米,全市总人口645.73万。
荆州以三国时期的荆州城而得名。1949年7月成立荆州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治江陵县荆州镇。同月,析江陵之沙市建市,属省辖市。1955年,沙市市划归荆州专署管辖。1979年,沙市市复为省辖市。1983年划出荆门县改荆门市,为省辖市。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合并设立荆沙市,潜江、仙桃、天门三市划出为省直管市。1996年更名为荆州市,将京山县、钟祥县划出归荆门市管辖。 荆州市区
  

荆州专区、荆州地区 1949年设荆州专区,专署驻江陵县(荆州)。京山、钟祥、公安、松滋、江陵等8县。    1951年原沔阳专区所属沔阳(驻仙桃镇)、监利、石首3县划入荆州专区。辖11县。    1952年由沔阳县析置洪湖县,驻洪湖。荆州专区辖12县。1953年由公安、松滋、石首3县析置荆江县,驻斗湖堤。荆州专区辖13县。    1955年撤销荆江县,并入公安县。公安县迁驻原荆江县址陡湖堤,原公安县城关改名为南平镇。荆州专区辖12县。    1958年原由省直辖的沙市市划归荆州专署领导,洪湖县迁驻新堤镇。    1960年以江陵县的沙洋镇设立沙洋市,由荆州专署领导。辖2市、12县。    1961年撤销沙洋市,改设为沙洋镇,划归荆门县领导。荆州专区辖1市、12县。    1970年荆州专区改称荆州地区,地区驻江陵县。辖沙市市及江陵、荆门、钟祥、京山、监利、石首(驻绣林镇)、天门、潜江、沔阳(驻仙桃镇)、洪湖(驻新堤镇)、公安(驻陡市镇,即原陡湖堤镇)、松滋(驻新江口镇)等12县。    1979年由荆门县的城关镇及附近地区设立荆门市,由荆州地区领导。荆州地区辖1市、12县。沙市市改由省直辖。   沙市区(原沙市市) 本江陵县沙市镇,1949年设沙市市,由省直辖。1958年沙市市交由荆州专署领导。1979年沙市市改由省直辖。合并后为荆州市沙市区。   沔阳专区 1949年设沔阳专区,专署驻沔阳县。辖沔阳(驻仙桃镇)、汉川、汉阳(驻蔡甸镇)、嘉鱼、蒲圻、监利、石首等7县及新堤办事处。    1950年撤销新堤办事处,改设新堤镇,归沔阳县领导。    1951年沔阳专署驻沔阳县新堤镇。同年,撤销沔阳专区,将沔阳、监利、石首3县划归荆州专区;汉川、汉阳2县划归孝感专区;嘉鱼、蒲圻2县划归大冶专区。(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1949-1979)史为乐编)   1986年5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石首县,设立石首市(县级)。   1987年7月3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130号)撤销洪湖县,设立洪湖市(县级),以原洪湖县的行政区域为洪湖市的行政区域。   1994年9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4]99号):(1)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江陵县,设立荆沙市(地级),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沙市区北京路。(2)荆沙市新设沙市区、荆州区和江陵区。沙市区辖原沙市市的解放路、崇文路、中山路、胜利路、朝阳路5个街道办事处和立新、关沮、联合、罗场4个乡,区人民政府驻北京路;荆州区辖原江陵县的荆州、川店、马山、李埠、弥市5个镇和纪南、八岭山2个,区人民政府驻荆州镇;江陵区辖原江陵县的郝穴、观音垱、岑河、资市、滩桥、熊河、白马寺、沙岗、普济9个镇和马家寨、秦市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郝穴镇。(3)荆沙市辖原荆州地区的松滋县、公安县、监利县、京山县和新设的沙市区、荆州区、江陵区。原荆州地区的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由省直管。钟祥市、京山县划归荆门市管辖。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荆州市位于东经111°150—114°050,北纬29°260—31°370。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市,全长483公里。荆州东连武汉、西接宜昌、南望湖南常德,北毗荆门、襄阳(原名襄樊)。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其中平原湖区占78.7%,丘陵低山区占21.1%。

荆州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湖北省人口最稠密的地市之一,截至2010年12月,全市总人口达645.73万人,人口密度456人/平方千米,占湖北省总人口的10.7%。全市城镇人口超过250万人,占总人口的33.0%。荆州城区人口约121万。

荆州市是一个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分散杂居城市。全市有31个少数民族,3.34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0.35%。其中中心城区少数民族人口1.12万人,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32.01%。全市有2个民族乡,即洪湖老湾回族自治乡和松滋卸甲坪土家族自治乡。少数民族人口达百人以上的村、街、场、厂有36个。少数民族中万人以上的民族2个,即回族、土家族;万人以下千人以上的民族1个,即满族;千人以下百人以上的民族4个,即蒙古族、苗族、侗族、壮族。回族主要分布在洪湖老湾回族乡及沙市、荆州、公安等地;满族、蒙古族主要分布在沙市、荆州一带;苗族主要分布于沙市、荆州两地;侗族、壮族主要分布于洪湖、沙市等地。全市正式挂牌的民族中学有2所,即洪湖老湾回族乡民族中学和松滋卸甲坪土家族乡初级中学;有民族小学5所,其中洪湖老湾回族乡2所、松滋卸甲坪土家族乡1所、石首市和荆州区各有回族小学1所,共有学生1400
美丽荆州(15张)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600余人,约占45%。

荆州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就有文化之邦、鱼米之乡的美誉。荆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春秋战国时期,20代楚王定都荆州,长达411年。楚先民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荆州出土的战国丝绸、越王勾践剑和整套石磬编钟,无不折射出楚文化的熠熠光辉。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一鸣惊人”的政治家楚庄王、楚国名相孙叔敖、吴国名将伍子胥、楚国名士申包胥、元末起义首领陈友谅、唐代著名诗人岑参、明朝第一相张居正、著名文学家“三袁(明代后期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的并称)”等。

你..地理没学好吧 连我们荆州都没听说 湖北啊!苯~我们生活在长江边(可我不会游泳) 还有我们荆州的特产:早堂面、米元子、鱼糕 多得是啦! 对了 沙隆达广场听说过没! 这是沙市啦 城里的朋友来啊! 鄙视!连荆州都没听说的家伙~

  • 荆州是中国哪个省的城市?
    答:荆州市,古称江陵、郢都,是湖北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鄂中南地区的中心城市、长江中游交通枢纽之一 [1] 。全市共辖2个市辖区、4个县级市、2个县,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 [2-3]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荆州市常住人口为5231180人。 [54] 2020年,荆州市...
  • 在三国时期荆州是现在的哪一个城市?
    答:三国时期的荆州是现在的江陵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著名的三国古战场,历史上“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都发生在这里古时又称“江陵”。荆州,古时又称“江陵”,湖北省地级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位于湖北中南部...
  • 关羽大意失荆州是现在那个地方
    答:荆州大体相当于今湖北湖南二省全境。荆州,是汉文典籍《禹贡》所描述的汉地九州之一。《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荆山在今湖北南漳县。赤壁之战后,曹操、刘备、孙权三家分荆州:曹操占据南阳、南郡二郡,刘备占据长江以南的零陵、桂阳 、武陵、长沙四郡,孙权则占据江夏郡。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打...
  • 荆州有哪些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
    答:沙市古戏台:沙市古戏台位于荆州市沙市区,是湖北省现存最古老的木构戏台,建于清代。戏台为三层木结构,造型古朴典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沙市古戏台是荆州地区戏曲文化的见证,也是研究古代戏曲演出的重要实物资料。钟祥石窟:钟祥石窟位于荆州市钟祥市,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石窟群,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 问一下三国时期的荆州具体包括有现在的哪些地方?
    答:荆州,古时又称“江陵”,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中南部、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全市国土面积1.41万平方公里,下辖荆州区、沙市区、江陵县、松滋市、公安县、石首市、监利县、洪湖市8个县市区和荆州开发区、华中农高区、纪南文旅区3个功能区。
  • 三国时期的荆州包括现在哪几个省?
    答:当时的荆州,所辖地盘很大,地跨我们现在的六个省,相当于现今湖北省、湖南省大部,以及河南省、贵州省、广东省、广西自治区的一小部分。三国时期荆州下辖七个郡(意即现今的地级市):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和长沙郡。
  • 三国时期荆州包括哪些地方
    答:孙权封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驻江陵。8. 建安十五年,周瑜去世后,孙权采纳鲁肃的建议,将所据有的南郡借给刘备,于是刘备占据了荆州的大部分地盘。9. 建安二十四年,孙曹联合打败关羽,瓜分荆州。荆州的土地评级为“厥上惟涂泥,厥田为下中”,田赋属于第三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荆州 ...
  • 三国时期的荆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答:三国时期的荆州是现在的,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人类就在这里创造了大溪文化等原始文化。荆州系楚文化的发祥地,春秋战国时属楚。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楚国迁都于郢(今荆州区纪南城),都郢400余年。秦属南郡,定治江陵,故常以南郡喻荆州。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
  • 荆州是哪个省哪个市?
    答:荆州市,是湖北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鄂中南地区的中心城市、长江中游交通枢纽之一,荆州地处中国华中地区、湖北中南部、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是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所在地,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长江港口城市。荆州是国家...
  • 三国时荆州到底在哪里?
    答:荆州是汉朝十三刺史部之一,三国时期范围逐步扩大,大体相当于今湖北湖南二省全境及河南南部部分地区。荆州是古代九州之一,在荆山_衡山之间。是汉文典籍《禹贡》所描述的汉地九州之一 。《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荆山在今湖北南漳县。由荆山一带直到衡山 之南地域。是汉族原居地区之一。文艺作品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