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蒙古族舞蹈的特点是什么?

今天孙老师为大家讲解上期民族舞蹈动作,讲解细致,这老师真细心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从事畜牧狩猎生产。由于长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因而形成了蒙古族舞蹈浑厚、含蓄、舒展、豪迈的特点。蒙古族民间舞蹈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盅碗舞。盅碗舞一般为女性独舞,具有古典舞蹈的风格。舞者头顶瓷碗,手持双盅,在音乐伴奏下,按盅子碰击的节奏,两臂不断地舒展屈收,身体或前进或后退,意在表现蒙古族妇女端庄娴静、柔中有刚的性格气质。舞蹈利用富有蒙古舞风格特点的“软手”、“抖肩”、“碎步”等舞蹈语汇,表现盅碗舞典雅、含蓄的风格。兴安盟民间流传的盅碗舞,舞姿质朴简单,没有严格的规律动作。  二是筷子舞。筷子舞以肩的动作见长,一般由男性表演。舞者右手握筷,不时击打手、腿、肩、脚等部位,有时还击打地面(或台面)。随着腕部的翻转变化,有时肩部活泼地耸动,有时腿部灵活地跳跃,有时转身左前倾,有时转身右前倾。其肩部的动作既有律动感,又具有一种特殊的韵味,融欢快、优美与矫健为一体。动作虽简单,但却以技巧取悦观众,故有一定的表演性质。在兴安盟民间流传的筷子舞,既有男性独舞,也有男女群舞。在表演形式上由单手执筷子发展为双手执筷子,肩部、腰部、腿部的舞蹈语汇也更加丰富。因此舞蹈显得欢快、明朗、新颖,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蒙古族热情、开朗、剽悍、豪迈的民族个性。  三是安代舞。安代舞于明末清初发祥于科尔沁草原南端的库伦旗。最初是一种用来医病的萨满教舞蹈,含有祈求神灵庇护、祛魔消灾的意思,后来才慢慢演变成为表达欢乐情绪的民族民间舞蹈。传统的安代舞,有准备、发起、高潮、收场几个程序,都由“博”来主持。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兴安地区带有迷信色彩的安代舞已不复存在,而是把它作为一种民间歌舞传承下来。在科尔沁地区,在逢年过节时、在庆祝丰收的日子里、在喜丧婚嫁和迎宾的宴会上,人们都要跳安代舞。姑娘媳妇挥舞头巾跳,小伙子脱去马靴光着脚丫跳,孩子们做着鬼脸跳……舞蹈动作有甩巾踏步、绕巾踏步、摆巾踏步、拍手叉腰、向前冲跑、翻转跳跃、凌空踢腿、腾空蜷身、左右旋转、甩绸蹲踩、双臂抡绸等等,这些优美潇洒的动作,融稳、准、敏、轻、柔、健、美、韵、情为一体,形成了盛大的狂欢场面,把美和对美的追求推向了极致。  四是查玛。查玛是藏传佛教为了弘扬佛法、传播教义、阻止邪恶诱惑、坚定佛门信念而举办的一种带有庆典性质的艺术活动。历史上,在“殿宇雄壮、比拟佛国”的科尔沁地区乃至内蒙古自治区全境,绝大多数寺院召庙都曾一年一度由喇嘛们表演这种舞蹈。至今,部分召寺依然传承表演这种舞蹈。查玛在蒙古族舞蹈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于长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因而形成了蒙古族舞蹈浑厚、含蓄、舒展、豪迈的特点。

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有了高兴事就要跳舞。蒙古族舞蹈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节奏明快,舞步轻捷,在一挥手、一扬鞭、一跳跃之间洋溢着蒙古人的纯朴、热情、勇敢、粗犷和剽悍,表现了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蒙古族舞蹈与美酒有不解之缘。在民间,几乎有酒必有歌舞相伴,有歌舞也必有美酒助兴。说蒙古族是以歌舞为伴的民族一点都不为过。


扩展资料:

蒙古族舞蹈的种类

1、安代

蒙古族传统民间歌舞。是古代"踏歌顿足"、"连臂而舞"、"绕树而舞"等集体舞形式的演变和发展。安代的表演形式,在场院里几十、上百人不等,围成大圆圈,圈里由两名歌舞能手对歌对舞,众人呼应踩脚、甩动衣襟伴舞伴唱,形成热烈,欢腾的场面。

2、顶碗舞

鄂尔多斯蒙古族从元代承传下来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新颖,动作优美,气质高雅,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在整个蒙古族民间舞蹈发展史上占居重要的位置。

能歌善舞的鄂尔多斯蒙古人在婚宴和喜庆佳节的聚会上1人或2人头顶茶杯或碗状小油灯或碗,碗里盛满清水或奶酒;双手各拿两个酒盅或一束竹筷在歌声和乐声中翩翩起舞。

3、角斗

流传在自治区以摔跤之乡著称的锡林郭勒草原的一种模拟性舞蹈。由一个人表演两个人摔跤的生龙活虎般的拼搏动态,而且表现得比生活中的摔跤还要生动、灵巧、幽默、滑稽,所以深受群众的喜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蒙古舞





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蒙古族舞蹈的特点是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语汇新颖,风格独特。动作多以抖肩、翻腕来表现蒙古族姑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迈,步伐轻捷洒脱,表现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传统的马刀舞、鄂尔多斯、筷子、安代、布利亚特婚祀、驯马手、小青马、盅碗舞等,节奏欢快、舞步轻捷,都表现出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纯朴、热情、精壮的健康气质。保留节目有"筷子舞"、"马刀舞"、"驯马舞"、"盅碗舞"、"挤奶员舞"、"鹰舞"、"牧民的喜悦"、"祝福""鼓舞"等。

  • 蒙古族舞蹈特点
    答:蒙古族舞蹈特点:蒙古族舞蹈产生于民间,其特点是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语汇新颖,风格独特。动作多以抖肩、翻腕来表现蒙古族姑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迈,步伐轻捷洒脱,表现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保留节目有"筷子舞"、"马刀舞"、"驯马舞"、"盅碗舞"、"挤奶员...
  • 蒙古族民间舞体态的基本特征
    答:3、手指特点,四指需要伸直并拢,而且大拇指需要微微上翘,自然分开,5个手指头是在一个平面上,这样就可以形成典型的板手。4、体态特点,挺胸立腰,上半身稍微向后倾斜,背部稍微向后靠,记住抬头,脖子向后枕。5、蒙古族民间舞还具备古典舞的形,神,劲,律四个要点。6、蒙古族女孩的动作多以颤抖...
  • 蒙古族舞蹈特点是什么?
    答:蒙古族舞蹈特点是浑厚、含蓄、舒展、豪迈。蒙古族舞蹈独特的风格特征,举手投足之间便让人一目了然。这些散发着浓郁草原气息的舞蹈动作,无不来自蒙古族在大草原环境下生活的磨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一首为人熟知的《敕勒歌》,本是南北朝...
  • 蒙古舞的风格特征
    答:蒙古舞的风格特征 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每个民族都具有自身的民族舞蹈,下面是我分享的蒙古舞的风格特征,一起来看一下吧。蒙古族是一个骑马民族。骑着马驰骋在辽阔的草原上,使蒙古民族形成了特有的草原文化风格。由于长期骑马的缘故,蒙古族的舞蹈动作多是以肩部和臂部为主。如硬肩、软肩、圆肩、甩...
  • 少儿民族舞:蒙古族舞蹈的基本风格鉴赏
    答:这篇关于少儿民族舞:蒙古族舞蹈的基本风格鉴赏,是 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蒙族舞蹈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从事畜牧狩猎生产。由于长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因而形成了蒙古族舞蹈浑厚、含蓄、舒展、豪迈的特点。一、蒙古舞的风格 蒙...
  • 蒙古舞的基本元素有哪些
    答:2、基本体态:挺胸立腰,上身略后倾,后背略后靠。仰头,颈部稍后枕。3、手型:四指伸直、并拢、拇指稍翘自然旁开,五个手指在一个平面内,形成“板手”。叉腰为一字叉腰。蒙古舞的介绍:蒙古族舞蹈独特的风格特征,举手投足之间便让人一目了然。这些散发着浓郁草原气息的舞蹈动作,无不来自蒙古族在...
  • 蒙古舞的特征与特点和民族蒙古舞有什么特点
    答:1、蒙古族舞蹈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节奏明快,舞步轻捷,在一挥手、一扬鞭、一跳跃之间洋溢着蒙古人的纯朴、热情、勇敢、粗犷和剽悍,表现了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2、蒙古族舞蹈产生于民间,其特点是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语汇新颖,风格独特。3、动作多以抖肩、翻腕来表现...
  • 蒙古舞,藏族舞,羌族舞的基本体态特征 是什么?
    答:蒙古族舞蹈的特点是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语汇新颖,风格独特。动作多以抖肩、翻腕来表现蒙古族姑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迈,步伐轻捷洒脱,表现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藏舞体态动律特点是膝关节分别有连续不断、小而快有弹性的颤动或连绵柔韧的屈伸,而颤动或屈伸的...
  • 蒙古族舞蹈特点总结蒙古族舞蹈特点
    答:关于蒙古族舞蹈特点总结,蒙古族舞蹈特点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2、蒙古族舞蹈的特点是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语汇新颖,风格独特。3、动作多以抖肩、翻腕来表现蒙古族姑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4、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
  • 蒙古族舞蹈中为什么肩部会有耸肩、硬肩、柔肩等动作?a蒙古族人民性格豪 ...
    答:蒙古舞肩部动作主要有硬肩、耸肩、柔肩、绕肩等,这些动作都具有灵活多变、节奏明快、形态丰富等特征。1、蒙古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其中蒙古族舞蹈作为传统艺术之一,是他们不可缺少的文化遗产。2、蒙古族舞蹈以雄伟豪迈为主要特点,其舞者常呈开放性动作,并伴随着弯曲和起伏式...